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華娛璀璨時代》第732章 新年新計劃(二)
  第732章 新年新計劃(二)
  小會議室裡,會議桌是長橢圓形的,正北靠落地窗可俯瞰城市之景的一端是正位,王金花和李鱈一左一右坐下,楚軒和劉藝妃並排坐旁邊。

  林曉雅圍繞會議桌走了一圈,把手裡的文件逐一分發給每個人,隨後來到會議室南端的一張小桌前正對著投影坐下,調控投影幻燈片的同時也準備做會議記錄。

  “08年集團發生的事有些多,但都是好事……”

  王金花和李鱈輪番做集團2008年度總結,楚軒和劉藝妃隨眾人一起翻閱手中的幾份文件,其中也有年度財報。

  公司04年底成立,初始發展資金是3億。

  05年初步發展,06年大力發展,產業規模越來越大,但資金流的財務統算出來連續兩年都是個赤字。

  到了07年,《奮鬥》、《誅仙》、《鹿鼎記》和《我是演員》三劇一綜爆發收視後回籠資金,於08年之初做07年財報的時候,公司資金基本盤是4.2億,實現了第一次基本盤資金上的盈利。

  08年一整年,公司拿著這4.2億再次帶來了轉折性的大發展。

  以8000萬的投資,作為電影《天幕:兵臨城下》的第一股,公司向電影圈的發展邁出強有力的第一步。

  以1.7億的投資,拿下30%豪來塢馬克龍影視的股份,為公司打通了一條豪來塢合作渠道,完成了公司對自製電影海外上映的初步規劃。

  以6000萬的投資,入股《暮光之城》20%,實現了公司和馬克龍的初次影視合作,開啟了公司海外賺美元外匯的跨越式發展藍圖。

  以8000萬的投資,控股唐仁影視51%,為璀璨時代工業化體系大局做出了有待觀察的實驗性投資,也是為璀璨時代影視業務向外擴張走出了第一步。

  電視和綜藝方面,自製網改劇《極品家丁》投資1500萬、自製抗戰劇《生死線》投資1200萬、自製武俠劇《倚天屠龍記》投資1800萬、自製綜藝《我是演員2》投資3000萬,外投《仙劍3》800萬,為胡君等藝人影視資源投資共4000萬,總計1.23億。

  以上都是大投資和主業務,內部薪資福利等企業運轉剛需則出納了6000萬,涵蓋850名在職人員,不包含院線全國各地130家影院共計1498名員工的薪資,這部分由各家影院自主經營自給自足。

  零零種種支出最終統算出來,08年整年度的支出額高達5.73億。

  劉藝妃看到這個數字,這是璀璨時代成立以來支出最多的一年,也說明08年是公司發展最迅猛的一年。

  劉藝妃翻了一頁,繼續往下看。

  自製劇《赤焰傳奇》和《甄嬛傳》,收入來源於廣告讚助、內地首輪播出版權、港台首輪播出版權、網絡視頻按播放量付費合作協議、全國音像版權和VCD售賣等。

  公司各佔兩部劇50%的股份,去年從《赤焰傳奇》稅後盈利5800萬,從《甄嬛傳》稅後盈利4400萬。

  投資劇《仙劍3》,璀璨時代佔股份40%,帶來的盈利目前是1400萬。

  “這差距好大。”劉藝妃心裡道。

  《仙劍1》很火,《仙劍3》順理成章成了IP劇,但《仙劍3》的版權費不是很高,問題就出在了演員身上。

  按照歐陽台長的說法,如果《仙劍3》讓楚軒和劉藝妃繼續演,那版權費會高幾個檔次。

  在胡戈、柳詩詩、蘇暢、唐燕這幾個主要演員方面,芒果台對其商業價值的評估顯然不太高。

  蘇暢還好,胡戈、柳詩詩和唐燕拉低了這部劇的價值。

  蔡一農對這個結果是接受的,劇的價值被拉低了,但演員的價值通過這部劇被大大抬高,從長遠來看還是很賺的。

  除了這一點外,唐仁影視距離璀璨時代的品牌效應上的差距,亦是有很大鴻溝的,廣告讚助上的不高收入也是影響最終盈利的重要一環。

  劉藝妃想了想也理解了,隨後把目光瞄準《我是演員2》的報表上。

  電視廣告收入是電視台的核心盈利部分,電視台不會輕易在核心利益上讓步。

  在搞《我是演員1》的時候,這檔綜藝是大投資,也需借助璀璨時代的人脈資源和製作實力,芒果台為了讓璀璨時代共同承擔風險,同意了電視廣告6比4的分成合作模式。

  07年《我是演員1》大獲成功,《我是演員2》的收益風險極大降低,芒果台也不再跟璀璨時代進行電視廣告分成,讓璀璨時代以作品打包售賣的自製自投的方式來合作。

  璀璨時代沒辦法,掌控播出口的電視台是行業老大,也就只能損失點利益去這般照辦。

  《我是演員2》的投資方,由璀璨時代投資3000萬佔40%,薪浪投資3000萬佔30%,剩下的30%份額由外來投資商投資4000萬瓜分,達成了投資總額1個億的綜藝項目。

  璀璨時代以聘請天娛傳媒龍丹倪團隊的方式共同製作綜藝,最終被芒果台以2.8億的價格打包購買。

  璀璨時代從2.8億中分40%的7000萬,減去成本和稅收部分盈利3200萬。

  據說這部綜藝的電視廣告盈利奔4個億的數字走了,芒果台狂賺1個多億且盈利還會長久延續,芒果台是會賺錢的,獨佔大頭。

  電影部分,08年寧皓的《瘋狂的賽車》倒是一個驚喜,小成本大盈利的結果也讓寧皓在影壇成了閃耀的新星導演,1.4億的票房亦是讓寧皓成為繼張義謀、陳愷歌、馮曉剛等一票導演後的內地億元導演之一。

  公司從票房分帳中獲利3800萬,加上下半年的音像版權和VCD售賣的400萬獲利,目前獲利4200萬,稅後盈利3500萬。

  一部火的電影的盈利,快追上火的電視劇的盈利了。

  這在劉藝妃看來,電影市場再發展幾年,電影票房上能帶來的收入反超電視劇是能夠預料到的,屆時公司影、視、綜三管齊下並肩發展,璀璨時代的業務規模肯定會再有質的提升,對此她抱以美好憧憬。

  除了影視綜外,藝人經紀的收益比起去年亦有提升,得益於明星商業價值在市場中的逐年攀高,08年藝人經紀在代言、片酬和商演通告上的盈利來到了稅後4500萬的地步,比去年高出1500萬。

  劉藝妃看到這裡抿了下嘴,感到有些慚愧,也替楚軒感到慚愧。

  她和楚軒代言、商演、通告什麽的,好久都沒有這部分商務了,可謂是拉低了藝人經紀的收益層面。

  媽媽說今年會給他們接幾個代言,到時候他們去好好完成了,也算是為公司做點這方面的貢獻吧。

  劉藝妃繼續看著報表,看到報表盈利結果,08年主體業務盈利共計1.83億。

  如果在集團化之前,這筆盈利都算總公司的。

  但在集團化之後,企業結構變更,財務部分的運轉模式自然有所變化。

  璀璨時代院線公司仍保持自主自營,璀璨時代創意文學和璀璨時代數字特效,這兩家公司目前不考慮盈利問題。

  除了璀璨時代院線相對控股51%,華影集團佔20%外,璀璨時代傳媒佔各子公司67%股份實現絕對控股,那這總體1.83億的盈利,璀璨時代傳媒只能拿走67%的1.22億。

  支出5.73億,盈利1.22億,負4.51億。

  08年初的資金基本盤4.2億,也是個3100萬的負數。

  看到報表上這個結果,如果是一般的公司,要麽去銀行貸款來維持09年的發展,要麽可以申請破產清算了。

  但有微娛紅利和龍遊紅利在,璀璨時代傳媒絲毫不擔心這個問題。

  去年八月底集團化後,王金花為了集團高效運轉,和曹郭偉商量了後每個月都會從龍遊拿錢,不然後頭的《暮光之城》的投資和對唐仁影視的投資也沒法操作。

  龍遊全年收入37億,九月到十二月四個月收入16億。

  璀璨時代佔40%的6.4億,這部分才是璀璨時代在去年龍遊方面的收入,稅後5億是最終入帳紅利,加上微娛的1.2億紅利,08年這兩大互聯網板塊為公司帶來的收益是6.2億。

  去掉3100萬的負數,給予集團09年的運轉資金盤是5.9億。

  看到這裡,劉藝妃不免在心裡笑道:“龍遊拯救了璀璨時代,不然公司要垮。”

  這是實話,但也是事後之言。

  王金花也是看到了龍遊的超高收益,對於下半年的幾個大投資才有了打算和安排。

  但話說回來,如果說微娛的出現,是讓集團掌握宣發口這個巨大優勢,能讓劇作的收視在同期同質量的作品群中總是能遙遙領先的存在。

  那麽,龍遊的出現,則是讓整個集團遠超國內同行企業,並上升一個行業維度的轉折契機。

  “5億……”這股龐大的資金流,簡直閃瞎了在座所有人的眼,各個都很是不可思議。

  集團全年的盈利才1.83億,龍遊四個月給公司帶來的盈利就有5億,這樣的差距讓眾人浮現很是感慨的樣子,但同樣又都是很激動的。

  有了這筆巨資,還是長久性質的收益,集團以後的發展那才是真叫一個勢不可擋。

  在座的不是集團股東就是子公司股東,集團發展的越快越好,他們也會連鎖性的受益,這樣的情況如何不讓他們泛起激情?
  唯有蔡一農還是心生震撼的樣子,久久無法回神。

  龍遊平台她聽過,璀璨時代是其大股東她也知道,可龍遊具體是什麽情況她以前作為外人一概不知。

  當年璀璨時代隻作為微娛股東的時候,行業內有些對互聯網方面有見地的人就有個共識,一個娛樂巨頭要誕生了。

  現在呢,璀璨時代又有了另一個方向的互聯網事業,且四個月賺5億,這就很離譜。

  她的唐仁影視總體價值才兩三個億,還當不到人家四個月收益的一半。

  蔡一農無言以對,心下的震撼讓她難以平靜,這讓行業內別的娛企怎麽玩?一年出十部爆款劇也玩不過,這屬實是降維打擊。

  怪不得璀璨時代今年有大搞工業化的趨勢,這四個月5億的收益就是實打實的底氣啊。

  在此之前,她多少有點衝勁,覺得像華藝、成天和璀璨時代這些巨頭能夠做到如此規模,她率領唐仁影視也能做到。

  在加入璀璨時代體系後,她這點衝勁平複了,如此大的集團化結構,如此層次分明的產業鏈閉環,已經超越了整個行業。

  什麽華藝,什麽成天的,在璀璨時代面前真不夠看。

  她也有自知之明,或許這一輩子都做不到這樣的程度。

  現在看到璀璨時代的另一方面,令人感到驚悚的收益數據,她的衝勁又來了。

  完善的產業鏈國內第一,規模也穩坐行業龍頭,如今這收益情況更是完爆任何一家國內娛企,照這個情況發展下去還得了?

  “打不過就加入,唐仁是第一個加入璀璨時代體系的成員,總會得到點好處吧。”蔡一農如是想著。

  看在場的人帶著喜色交流起來,王金花的總結也停了下來,她道:“龍遊的收益大家都看到了,算是一個新年巨大的驚喜,我們也應該感謝下楚總和劉總,沒有他們也沒有這份驚喜,來,掌聲在哪裡?”

  眾人各帶笑容,齊齊看向楚軒和劉藝妃,為他們鼓起了掌。

  以前聽到龍遊這回事,他們隻以為楚軒又在搞互聯網事業,只是基於楚軒開創微娛上的成就,他們最多也就好奇楚軒又能乾出一番什麽樣的成績罷了,並不認為這件事跟他們有什麽關系。

  後來在集團化的時候,他們才知道楚軒把龍遊搞出來,是為了給集團帶來更多的流動資金,可是這樣的話當初直接帶著璀璨時代一起玩就好,幹嘛還單獨搞個投資公司來搞?

  這就是楚軒的核心目的,股權置換讓劉藝妃上位。

  如果楚軒不這麽做,而是帶著集團整體來玩,那集團因龍遊的存在價值再上幾個檔次,劉藝妃再想入股的代價將十分巨大,除非是楚軒把他的股份讓給劉藝妃。

  可這樣一來,楚軒的股份低了,他的第二股東的身份也就沒了。

  但楚軒拉著劉藝妃單獨搞龍遊,隨後劉藝妃通過龍遊股權置換的方式入股璀璨時代,這一切都順理成章,合理且讓公司高層沒任何意見。

  這件事除了表明楚軒善謀外,說來說去還是這兩口子的感情好,詮釋了什麽叫做金錢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掌聲落下,王金花看向楚軒和劉藝妃,道:“楚總,劉總,說句話?”

  在微娛股東會上因龍遊的事被曹郭偉捧高高,在自家地盤因此事又被聚焦了,這讓楚軒和劉藝妃感到好笑。

  兩口子相視一眼,劉藝妃微微挑眉,示意楚軒先發言。

  楚軒於是看向眾人,捋了捋思緒道:“一家企業,遵循市場現有規模來發展,市場有多大,我們就在市場這個范圍內玩,市場的上限在哪裡,我們就往現有的上限來玩,這是常規操作。”

  “這樣的常規操作很難做到行業前列,進而做到頂尖,因為老牌企業不會這麽輕易就被你的常規操作來超越,除非用源源不斷的作品來堆底蘊,從劇作底蘊上實現反超,這才是真正的做大做強。”

  “源源不斷的搞作品,不是常規公司一年就一部,那對資金的需求就很大,這是目前的市場資本規模的反饋滿足不了的。”

  “搞互聯網事業,可以說是我不得已而為之的情況,相比豪來塢影視動則幾億美元幾十億人民幣的收益,我們這方面的市場還有很大差距。”
    “娛樂市場資本反饋滿足不了璀璨時代的發展需求,那就只能另辟蹊徑,從別的地方尋求資金來源。”

  眾人理解了下楚軒的話,各自微微點頭。

  就拿唐仁的《仙劍3》來說,唐仁投資了2000萬,回報了4500萬,賺2500萬。

  在這樣的情況下,手裡的錢來到了4500萬。

  基於此,唐仁也只能從4500萬裡再拿2000萬來投資一部劇,不能投資兩部劇。

  因為公司要運轉,人力物力的社會經濟條件是上浮的,需要保證有更多的基本盤資金不讓公司因一部劇失敗而直接倒閉,所以剩下的2500萬要用來保底,保底投資的劇失敗後還有再來的機會。

  而且,還要硬生生的等著一部劇回款後,才能進行下一步發展。

  這就比如,09年拍部劇,11年才能播出,那10年什麽都做不了,只能乾等著11年投資回籠資金後再進行下一步。

  這就是基於目前的市場資本環境,常規公司的常規操作。

  除非市場環境大好,投資2000萬能帶來七八千萬甚至上億的回報。

  但市場環境非人力一下就能改變的,投資和收益比是有一定上限的,環境就這樣,只能這麽玩。

  相比西方動則一部電影票房高達10億美元,動則周邊銷售高達數十億美元的暴利情況,國內的行情還有待發展,還要時間來慢慢擴大市場規模和泛娛樂衍生產業。

  但國內這樣的市場環境,滿足不了璀璨時代的發展需求,一部劇隻賺幾千萬,一部綜藝也是幾千萬,相比大投資和編劇工業以及數字特效的資金需求,現階段的影視綜版權賣得再好也跟不上璀璨時代的發展節奏。

  如果國內的環境跟西方同步,一部電視劇一部電影就能賺幾個億甚至上十億,他們也相信楚軒不會把精力放在互聯網身上,最擅長的領域就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何須再去陌生行業裡探路。

  可目前的娛樂市場環境就是這樣,滿足不了公司發展需求那也就只能另辟蹊徑。

  “所幸龍遊成功了,它的成功也代表著,從現在開始,集團相比整個行業的發展潛力更上一個維度,一個目前只有璀璨時代擁有的維度。”

  四個月5個億的收益,純靠現階段的娛樂市場來從事商業,想在這樣的時間內賺到這筆錢無異於天方夜譚。

  楚軒的話沒毛病,有了龍遊在,在整個市場進入大流量時代之前,璀璨時代於整個行業而言,所在的維度是獨一無二的、是遙遙領先的。

  “08年是幸運年,09年作為這個維度發展年的伊始,我對集團的未來充滿希望,更希望在未來和老師們一起打造出一個真正的璀璨時代。”

  韓三坪、陳愷歌等人相視一眼,真正的璀璨時代?
  此璀璨時代非彼璀璨時代,楚軒口中的這四個字指向的是整個行業。

  換句話說,楚軒想要給整個行業開啟一個時代,這個時代就叫做璀璨時代。

  想要做到這一點,除非全面工業化。

  這一刻,楚軒的野心算是放在了明面上了。

  “老師們別笑。”楚軒看他們都在笑,他有些尷尬:“以前沒錢沒平台沒老師們幫助,我是現實主義者,現在都有了,我有點理想主義,理解下。”

  “沒人笑話你。”陳愷歌忍俊不禁:“我們是看著啊,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才俊,有如此豐滿的理想又充滿著衝勁,這在行業裡獨你一人,還有茜茜,我們作為前輩嘛,對此很感懷,也高興。”

  “對。”張繼忠微微點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份事業也只能由你們年輕人去做,加油吧。”

  韓三坪看了楚軒幾秒,越看越喜歡,來了一句:“突然有種望子成龍的感覺。”

  楚軒為了打破自己的尷尬,回了一句:“我叫你哥,你把我當崽,這不是合適。”

  “哈哈哈……”眾人傳來一片歡笑。

  “劉總?”王金花看向劉藝妃,想讓她發言。

  劉藝妃很乾脆:“楚總說得好,我們一起努力。”

  “好!”劉義很配合的鼓掌,眾人也配合得鼓了鼓掌。

  楚軒哭笑不得,這劉藝妃讓他先發言,原來是要借他的話順坡而下。

  好家夥,又被這未婚妻擺了一道。

  劉藝妃衝她挑逗似的眨了下右眼,一雙靈動的目光布滿了勝利。

  既然劉藝妃不準備說什麽,王金花也就進入會議正題。

  “第一件事,集團園區方面,我準備以集團名義向銀行借貸不超過十億的款項,用來購置地皮等一系列有關建設方面的事。”

  “第二件事,龍遊在穩步發展,源源不斷的資金流用來維持整個集團的盤面,給大家更多的發展動力和底氣。”

  “第三件事,目前5.9億的資金,拿4億出來放入信托公司進行分紅。”

  “第四件事,淺談今年擬定的項目計劃。”

  王金花先把今天會議總綱的四要點提了提,然後再逐一展開說。

  楚軒和劉藝妃隨眾人邊聽,也翻閱手裡的有關今天的會議文件看著。

  恰逢全球金融危機房價下降的當口,不知什麽時候房價回暖,在這個計劃上的花費肯定會更大,所以今年建設集團園區的計劃是要啟動的。

  其中的地皮、設計、動工、材料什麽的,雖然不用一次性付清,但裡面的花費也是以億為單位起步走。

  龍遊這邊的資金流倒是撐得住,但龍遊這邊的資金要維持集團基本盤。

  去年08年的支出就高達5.7個億,今年也不知道要支出多少,龍遊的資金流用來集團園區建設的話容易出問題,向銀行貸款保證集團多方面有序運轉是最優選。

  目前5.9億的資金,拿4億來分紅,之所以拿近乎70%的資金來分紅,一是有龍遊在不怕資金鏈斷裂,二來這也是集團化後穩定人心的決策。

  說白了,就是股東們支持搞集團化,集團多拿點錢分紅讓大家高興高興。

  璀璨時代旗下自有的信托財管公司,將紅利分為三個模塊池:集團紅利池、合約紅利池和子公司紅利池。

  集團池,也就是楚軒、劉藝妃和王金花這些集團股東的紅利池。

  合約紅利池,是胡君、李栤栤他們工作室享有的紅利池,這部分是固定的12%。

  子公司紅利池,旗下八大子公司都算在內,這部分就需要商議和考量。

  按理說,總公司沒責任和義務給子公司分錢,但各子公司發展之初,需要總公司的資金資助來助力發展,這就需要讓總公司來分些紅利出來。

  “4億裡面,集團池享有60%,合約池固定12%,28%歸你們子公司,至於怎麽分配,你們有什麽想法?”

  楚軒看著文件,這個分配比例是早就商量好的。

  4億的60%也就是2.4億,他有佔25%6000萬,劉藝妃佔15%3600萬,其余股東按比例享有。

  子公司池28%的1.12億,如何分配就看子公司的需求了。

  “我文學公司一年2000萬是基礎消耗,一直發展編劇工業化下去,基礎消耗只會越來越大,而且今年我有一個小說網站的計劃,等下我跟花姐你說說,反正我這邊預期要拿個4000萬。”劉義率先發言。

  “你一家就4000萬!”王正宇不幹了,懟道:“那我們怎麽分?我星空文化這邊馬上就要搞《我是演員3》,資金都不夠。”

  “怎麽不夠了?”劉義給他算帳:“集團化分家的時候,給了你們2000萬分家費,《我是演員2》從3500萬裡拿走1000萬分帳,你們這都3000萬了,我文學公司帳戶上還在以突破8位數為目標。”

  王正宇義正言辭道:“3000萬就不動的?員工工資不要結算的?別說《我是演員3》的資金不夠,芒果台那邊還準備跟我們合作新綜藝,這裡又是大投資。”

  “新綜藝這事放後,不確定的事不在考慮范圍內,如果有合作由總公司助力。”王金花發話,和楚軒、劉藝妃、韓三坪這些集團股東們紛紛在看戲。

  經紀公司董事長黃冰、數字特效董事長曾正宗、院線公司董事長胡漢光等人,本想要插幾句話為自家公司謀利,但全都被劉義給逗樂了。

  公司帳戶上還在以突破8位數為目標,這句話實在是讓他們不好意思去跟劉義爭,這是真的有點窮。

  蔡一農也泛起笑容,以唐仁和璀璨時代簽的協議,唐仁三年後才有機會享受紅利,雖然當下的事跟她沒關系,但各個跟她身份地位一個層面的同事為紅利爭論,這樣的局面是難得一見的,也是有趣之極的。

  “我數字特效這塊,國內目前的特效市場也就這樣,大家都知道,我們的這塊業務盈利能力不行,比不上你們搞電影搞電視和搞綜藝的。”

  “再者花姐和韓總也找我提過,讓我數字特效在今年要擴大規模,並且順應編劇工業化發展,所以我這邊的資金需求需要個3000萬。”

  曾正宗發言,提了一個3000萬。

  總共就1.12億,劉義要4000萬,曾正宗要3000萬,這是要讓其余六家公司瓜分余下殘羹的節奏。

  黎鱈當即火大,拍了下桌子剛想說話,卻被劉義一句話堵上:“你就閉嘴吧,電視版權全在你手裡,集團主體業務收益最大就是你,你好意思跟我們爭?”

  不愧是頂尖編劇,言辭就是犀利。

  黎鱈瞬間啞火,讓眾人感到樂趣橫生。

  “好了好了。”王金花適時說道:“這個問題閑余時間聊吧,過年前把各自需求給我,我跟楚總、劉總和股東們商議個結果再給你們一個答覆。”

  這爭下去沒完沒了,每個公司有每個公司的需求,站在各公司的角度上自然希望助力資金越多越好,但站在集團角度上來看,哪個需求更符合集團整體的當下發展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但在這種所有人都在場的時刻,這些董事長很難站在大局上考慮,畢竟手底下還有一乾股東需要他們回去交代會議詳情,他們也要考慮手底下股東們的利益。

  “剛曾總提到數字特效,這正好跟今年電視這一塊的項目強關聯。”

  “在集團化之前,數字特效只是影視公司一個部門,公司整體的大頭收益都來源於影視公司,因為收益年年不錯,所以每個部門的具體情況被忽視。”

  “比如特效部門,集團化之前培養技術人才的,製作特效擴充特效庫的,說白了就只是拿工資的,看不清全貌。”

  “集團化之後,特效部門成立了單獨的公司,業務板塊上的弊端就突顯出來了。”

  “我發現哈,特效公司和文學公司性質一樣,都有貔貅屬性,隻進不出,或是多進少出。”

  貔貅?……王金花這番形容,讓眾人不禁笑了起來。

  曾正宗略有尷尬,特效市場好幾年了都不景氣,以前在影視公司混,由於影視公司整體情況大好,特效業務方面的不景氣就不明顯。

  單獨成立了公司以後,這弊端就暴露了出來。

  他也沒辦法,國內市場又不是豪來塢,能不間斷的接特效大單賺大錢。

  搞特效的成本本就大,不比文學公司一年2000萬少。

  要不是公司團隊有《兵臨城下》這個大單,他的數字特效去年都沒什麽業務,不是技術不行,是行業對特效需求低,以如今300台高端機器的運轉規模,虧本經營或盈利少是很正常的。

  “看到這個情況,我和楚總、劉總、韓總就商量了下,一是提高下曾總的數字特效公司的存在感,二是拿特效影視給市場釋放個或許能抬高特效行情的信號,三是讓特效設計部分跟編劇工業部分看能不能磨合出一個標準。”王金花說道。

  在元旦前夕家庭小聚的時候,楚軒當時說完了劇本展的計劃後,她和楚軒、劉藝妃、韓三坪就考慮過數字特效方面的問題。

  在元旦當天,她又和楚軒、劉藝妃琢磨了一晚上。

  隨後把剛說的想法和韓三坪溝通下後,韓三坪也予以支持,然後這個想法的解決方案就拋給了黎鱈。

  黎鱈為此在這段時間琢磨了一番,改變了項目部擬定的劇作計劃,在已經定下的《來自星星的你》和唐仁影視的《步步驚心》、《軒轅劍之天之痕》之後,把原有的另兩個劇改成了《鬼吹燈》和《誅仙2》。

  既然要搞特效嘛,這兩部劇很合適,《軒轅劍之天之痕》也是仙俠劇,這下特效公司可以全力運轉了吧?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