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大氧氣煉鋼時代!
高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是冶煉生鐵的核心,一是向金屬冶煉下遊供應煉鋼,二是直接向軍工局手榴彈生產線供應材料。
“關於高爐,陳瘸子已經組織軍工局修建一座日產2噸生鐵的實驗高爐,能一定程度上滿足手榴彈的生產,不過,目前軍工局仍舊以攻關60毫米迫擊炮和中正式步槍為首要目標。”
“那這兩個武器項目近況如何?”
“60迫項目進展較快,這點得益於兵工廠擁有以前中央蘇區兵工廠留下的生產資料和設計圖紙,陳瘸子帶領兵工廠技術工人和趙章成同志在原有基礎上加以改進,參照布朗德60毫米迫擊炮,已經完成總體設計,即將進入生產製造階段。”
“中正式步槍較為困難,還沒有開始繪製設計圖紙。前不久,整個項目技術人員在技術路線上產生了分歧,一些人認為可以走無縫鋼管制槍管的技術路線,放棄槍管鑽孔加工,省卻工時和成本,另外一部分人則堅決反對無縫鋼管,堅持槍管鑽孔路線,成本雖然高一些,但槍管質量與精度可以得到保證。”
“哦?難道這個無縫鋼管不能製作槍管嗎?”
“能,也不能,無縫鋼管制造槍管這是我們傳統認知,但事實上,它存在很大的缺陷,采用無縫鋼管制造的槍管壽命很低,以前中央蘇區兵工廠利用無縫鋼管造過一小批次槍管,剛開始沒什麽問題,但僅僅發射二百發子彈後,便開始出現膛線磨平和炸膛現象,現如今世界范圍內已經拋棄這種槍管制造工藝,選擇槍管鑽孔路線。”
當前時代製造槍管分為兩條主要路線:
一,無縫鋼管+膛線刻印,優點在於節約工時與成本,提高製造效率,缺點為槍管壽命和強度一般。
二,槍管鑽孔+膛線刻印,優點非常顯著高精度,高強度,高壽命,缺點則與無縫鋼管的優點相反,工藝繁瑣,工時較多,成本較高。
沒辦法,槍管鑽孔的效率問題,一向是機械製造領域的世界級難題,既要高精度,又要高效率,哪兒有這麽美好的事情。
至於無縫鋼管,看似很美好,實際上存在一個嚴重缺陷——無法長時間承受子彈發射時產生的高膛壓,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可能發射一兩百發子彈,整根槍管就會報廢。
子彈發射的膛壓有多高?
300MP!
這是鳥銃、黑火藥獵槍和低膛壓槍械的數倍,乃至十倍。
“倒是我孤陋寡聞了,對於這個問題,陳瘸子的決定是什麽?”
“槍管鑽孔,而這個決定,意味著我們還必須攻克槍管鑽孔的問題……另外,缺乏專業技術人才的問題仍極其嚴重,陳瘸子前天找我調走了幾名抗大學員,我聽說還找老總調走了趙章成同志,去給60迫項目提建議。”
“是的,還專門賄賂了我一個肉罐頭。”
“哈哈哈……”
三人組發出爽朗的笑聲,紛紛大笑起來。
“陳瘸子的腦瓜子機靈,鬼點子多,看來點他擔任這個軍工局負責人,沒點錯,這家夥為了解決焦炭問題和其他技術問題,特意給余華寫了封求助信。”
“說到余華,不得不說,即能搞硫酸塔,還能設計焦炭爐,與華羅庚教授一起創造非對稱密碼理論,真是無愧於教授這個‘抵一個軍’的評價。”
“關於余華,安全部門的同志給我送來了一份分析報告,內容為猜測張三先生有可能是余華,理由有二,第一,張三先生曾經用紙張在北平四中提醒過林婉,撰寫數學錯題集,余華當時在北平四中就讀;第二,張三先生具備頂尖的密碼破譯能力,而這意味著他數學水平非常好,余華均符合這兩點,他創立了非對稱密碼理論,數學水平極高。”
此話一出,窯洞內氣氛為之變化,關於張三先生,這是整個組織的最高絕密之一。
關於張三先生目前有兩個判斷,一個是張三先生采用化名的方式,一個則是真名。
然而,經過這麽久的暗中調查,組織仍舊沒有尋找到張三先生。
“關於這個猜測,你怎麽看?”這道話音微微嚴肅起來。
張三先生有可能是余華?
這個猜測可不一般。
迄今為止,張三先生的真實身份一共有七個,加上這個猜測,總共達到八個。
不過,前面七個猜測遠遠沒有這個來的重要。
“我持反對態度,從目前掌握的信息看,張三先生曾經去過國外,年齡大約在三十五歲左右,先後給予我方破譯紅密資料、機械製圖、赤腳醫生手冊,涉及數學、密碼學、機械、醫學等諸多領域,但余華目前為止從未有過出國經歷,身份年齡亦不相符,張三先生是余華的可能性非常低。”
“老總呢?”
“我也不認為張三先生是余華,該猜測固然有理可尋,但漏洞百出,除非有強有力的證據予以證明,咱們做事得憑證據,不能靠臆測。”
“我的看法也是這樣,這份分析報告暫時封存。”
“報告,北方部急電!”忽然,一名通訊員進入窯洞,報告情況留下電文,轉身離去。
“是盧溝橋的消息嗎?”
“不是,是比盧溝橋還要重要的消息……”
當電文流傳到老總手裡之後,僅僅過了一秒,安靜的窯洞內,立馬傳出一道明顯的口水吞咽聲音。
“單次總冶煉耗時30分鍾,日產96噸,年產量3.5萬噸鋼鐵……這,這是真的?我感覺自己好像在做夢。”老總話音已經開始有些顫抖了。
沉默。
死一般的沉默。
電文上描述的氧氣頂吹轉爐技術,賦予了極致的震撼,饒是經歷過無數危險和大風大浪的他們,也在這個技術背後所體現的恐怖生產力面前,為之失神。
沒有人能夠在氧氣頂吹轉爐技術面前保持鎮定。
沒有。
人類文明自第三次工業革命爆發後,能夠大規模發展且迅速構建現代文明的物質基礎,便來自於氧氣頂吹轉爐技術冶煉的鋼鐵。
後世幾億噸粗鋼年產量稀松尋常,然而,放在這個時代,哪怕連上千萬噸鋼鐵年產量都堪稱恐怖,足以令一個國家輕易躋身工業強國的俱樂部。
至於億噸級鋼鐵年產量,那是想都不敢想。
這,就是大氧氣煉鋼時代,由科學技術構建的世界。
PS:所有事情忙完了,不好意思,這幾天辦喪事,各種忙,累得心力交瘁,等下還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