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禦煞》第991章 大淵無滯烹還丹(求訂閱!)
  第991章 大淵無滯烹還丹(求訂閱!)

  轟——轟——轟——

  原本該是風平浪靜的蒼莽汪洋之上,在這長久的時間裡,那原本醞釀著滅世的天災,似是消弭去了,又似是天災風暴的幽影仍舊在那昏黃霧靄之中若隱若現。

  長久的時間裡,連綿不竭的雷霆轟鳴聲震響,那雷音貫連著天地,若洪鍾大呂也似,可是偏生任誰聽得時,卻又不覺得刺耳,仿佛有著生滅的概念呈現在了眼前,仿佛是萬象群生諸法在那明光一閃即收的雷霆羅網之中,在生滅間得到了洗滌。

  無量量劫的概念在不斷的從其中加深。

  那是天心道雷,是楚維陽在求索著開天法第九境的前路過程之中,所引動的那叢生的心魔念頭,在天心道雷的生滅貫穿之中被鹹皆洗滌的過程。

  如是雷聲連綿,幾如那已經消弭的滅世天災也似,便意味著在這楚維陽漫漫求索著開天法前路的過程之中,楚維陽所經歷的心魔念頭有著多麽的繁浩與廣博。

  這在道人邁出神境最後幾步路的歷程之中,如是無垠廣博的心魔念頭,那引動著至道雷霆不曾停歇的轟響,終是在貫穿始終的某種朦朧氣韻的貫穿之下,引動了楚維陽的某種道法義理——

  如是連綿心魔念頭的搖曳與磋磨,幾乎化作成了無量量劫的模樣。

  這一刻,楚維陽終也是有所恍然間醒悟,誠然,如是的歷程,是己身在這最後幾步路上的高處不勝寒,可是回過頭來去看,這又何嘗不是己身在嘗試著抵近,嘗試著真正叩開那道門扉的“量劫”所在!
  並非是楚維陽凝聚有了無量量劫的道術之後,世上方有了量劫存在;而是世上本就有著無量量劫貫穿萬象,貫穿歲月、須彌,貫穿始終。

  楚維陽僅只是將之從自然之中,提煉而成了道法而已。

  而這一刻,在楚維陽真正掌握了三元道術良久之後,終是在這一刻,以己身的真切經歷,感觸到了屬於濁世自然之中,無量量劫加身的磋磨。

  甚至仔細回想起來,這樣的無量量劫的磋磨,在神通一境之中,尤還要往前再追溯許多。

  從老禪師的咒殺之術橫貫舊世的海疆,再到蒼茫汪洋之中無邊無際的昏黃濁煞,再然後是這廣博海域之中的滅世雷霆,還有著雷霆之下無何有之鄉的逆亂與寂無。

  甚至連帶著最後古界天地倒卷的凋敝與荒涼,其本質奇詭邪異的底色。

  以及古界氣息外泄之後,那萬古光陰裡無算凶獸的圍獵,以及青衣道人的驟然間襲殺。

  這一切的一切,實則盡都是在諸般層面上形成了對於楚維陽的“劫難”磋磨。

  事實上,這蒼茫昏黃的濁世,已經將考驗本身做到了極致,從無何有之鄉,再到這古界,再到那凶獸,甚至是躍升出了古之地仙層階的青衣道人。

  這盡都是萬古歲月光陰裡,真正極致的沉澱。

  只不過,是楚維陽在神境的道途上走得太過於驚人,太過於驚世!
  那每一步的邊界與極致的探索以及掌握,使得楚維陽歷經著這些濁世做到極致的劫難磋磨,竟渾然不覺得有甚麽。

  唯至於這最後幾步路的時候,當一切來自於外象,來自於道法層面的考量皆去,當一切的劫難本身變換成發乎自楚維陽己身心神之中的心魔念頭的時候,這劫難的存在,方才教楚維陽後知後覺般的真正有所感觸。

  這樣看來,對於如今的楚維陽而言,這一切發源自天地之間的外象量劫的磋磨,對於楚維陽產生的壓力,甚至都還遠遠不如道人闡發於自己心神之中的心魔念頭所帶來的壓力大。

  甚至,真正說來,這叢生的心魔念頭,所帶給楚維陽的,並非僅僅只是純粹的壓力而已,而是真正意義上直指量劫磋磨的某種危局。

  誠然,而今看來,這浩如煙海的心魔念頭,也僅只是引動著那連綿的至道雷霆雨瀑不斷的轟落而已,可是在至道雷霆的化解之中,如是的每一道心魔念頭,事實上都有著輕則教楚維陽道心蒙塵,重則教道人心神畸變的真正奇詭邪異的威能。

  那心魔念頭可以無數次的在至道的雷霆之中化成齏粉,但是只要有一道念頭真正的落在了道心之中,對於楚維陽而言,便盡都是需得傷筋動骨的心神創傷。

  甚至若是接連落下複數量級的心魔念頭,饒是楚維陽,一時間的不查,那發源自心神之中的畸變,或許也要教道人萬劫不複!
  而且,楚維陽很是懷疑,若是彼時,自心神之中拔除心魔念頭,又或者是調養如是心神創傷,凡所生發,皆要留痕,彼時,在這其中空空耗費去的,實則是楚維陽的才情與底蘊。

  是使得楚維陽在如是頻繁的空耗之後,哪怕再躍出了一步,那先被削去了一層的萬仞山嶽,縱然再拔地而起,其頂峰處的頑石,卻也不足夠再觸碰到高懸的天門,更不要說是去撞開。

  或許,這才是無量心魔之劫的真正“威力”所在,其所代表著的濁世天意,所取的非是楚維陽的性命,而是要斷楚維陽的道途!
  也正因此,這漫漫求索的路上,心魔念頭可以失敗無數次,但是楚維陽卻不容許在這場看不到硝煙與血煞的爭鋒之中,失敗哪怕一次!
  於是,真正論算起來,十分漫長的時間裡,楚維陽都真正是在負重前行。

  這是昏黃濁世的深處,是真正被無垠與蒼茫所包裹著的地方,歲月和須彌的概念盡皆在此處變得朦朧與模糊。
    楚維陽僅只能夠做到用道場三界的四時變化來錨定世外的光陰流轉。

  但是自從道人立身世外伊始,道場三界便在恆久的進益與變化著,其本身的四時變化都有著劇烈的波動,尤其是在而今徹底蛻變與升華成就是界天一般存在的當口,這種四時的內外印證上偏差頗大,僅只能夠起到十分微弱的參考意義。

  而在這樣的相互印證之中,大抵上,是從舊世走出及至霧海行舟遁至此間的時間消耗,至少足足兩倍還要多的光陰,在楚維陽靜靜地趺坐在波瀾不興的昏黃汪洋之上,身披著昏黃霧靄的“負重前行”的參道悟法之中,緩緩地流逝了去。

  變化很多。

  譬如對於古界諸般的吞噬與煉化,已經真正意義上走過了半道而中途,以這樣迅疾的速度,距離著道人穩穩牢牢駐足在雙道途鹹皆八境,真正古往今來地仙層階的極致,已經是可以預料到即將到來的蛻變。

  譬如隨著那連綿轟響的雷霆雨瀑,不斷的有著心魔念頭的殘骸與余韻,相繼從楚維陽的思感與念頭之中跌落,進而在無上天魔神韻的牽引之下,隔空映照在太陰諸魔奉聖天中,在玄黃雲海之中歷經磋磨,成為萬道龍相的資糧與薪柴。

  又譬如,隨著楚維陽的參道悟法,在這長久的參道悟法的過程之中,二十四部神通篇章的珠璣篆紋懸照在圓融智慧之中,此時間伴隨著一束玉光清輝的洞照,霎時間,每一部神通篇章的篆紋之後,鹹皆是斑斕的靈光躍動。

  而在如是靈光的躍動之中,依循著萬象諸法的生息與變演,依循著無垠概念的靈韻將無量的變演本質得以支撐起來,這頃刻間,幾乎每一部神通經篇之後那躍動的靈光之中,盡都是一篇又一篇依循著本經,依循著萬象諸法的不同側重,相繼變種而成的神通經篇。

  無量而繁浩,珠璣而晦澀。

  參道悟法的路上,變化繁多,甚至每一頃刻間,楚維陽都能夠垂落一篇舊世海疆之中從未曾有過的變種之神通經篇,闡述著無上神韻,與某一至道有著近乎於渾一的交織與共鳴,從而成為無算諸修趨之若鶩的篇章所在。

  而這樣的經篇,依循著二十四經闡發,繁浩廣博的無垠演繹,在這頃刻間,幾乎成為了楚維陽意欲洞徹開天法前路的最大障礙。

  己身所掌握的無量與無垠,成為了桎梏己身再有所進益的最大瓶頸與天塹!

  甚至楚維陽尤還有著一種感覺,太上八卦爐誠然能夠以至道的雷火熔煉同樣無垠靈韻的乾坤古樹,卻未必能夠以至道的雷火,同樣輕而易舉的熔煉這無垠神通經篇相互堆砌而成的“長垣”。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頑石,而楚維陽不僅僅需得將之從繁浩的層面演繹到極致,更要想辦法,將之磋磨熔煉開來,把頑石燒成齏粉,進而在齏粉之中鍛煉出真正渾一的至道菁華!
  煉頑石而成美玉,化腐朽而成神奇。

  而在這樣的比較之中,那所謂的“腐朽”,甚至是一部部的神通經篇!
  有變化而無進益。

  這便是長久的參道悟法的過程裡,道人的苦惱所在。

  而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之中,在那仍舊牽扯著楚維陽心神,使得道人負重前行的雷霆雨瀑的連綿不竭之中。

  或許是心魔念頭的斬落,在這一刻終於從廣博無垠的頻繁裡,以量變引動了質變。

  畢竟,量劫本身從來不僅只是純粹的磋磨,極致的考驗背後,事實上也代表著極致的機緣,這不是楚維陽的道法義理所決定的,這是自然而然的演繹。

  而長久以來,無算的心魔殘骸鹹皆化作資糧與薪柴,融入了玄蒼諸龍相之中,終至於此刻,早先時,是諸龍相在形神之間,有著陰陽的融合與相諧,而這一刻,隨著一道道殘骸為之將天魔神韻的部分不斷的補足。

  這刹那間,是在萬道龍相之中,陰陽與虛實輪轉的力量,這兩種輪轉的力量之間,達到了某種渾一而相諧的地步。

  而也正是在這刹那間,萬道真龍的吟嘯聲音,倏忽間含混在了一起,化作了一道真正洪鍾大呂也似的煌煌道音,自太陰諸魔奉聖天中直直生發,將道場三界,將三界萬象群生鹹皆貫穿之後,最終直抵玉京山中!
  下一瞬,風雨晦暝,雷霆雨瀑之中,似是真正有著天龍穿梭,吟嘯不歇。

  而真切的感受著某種直指玉京法會真髓的變化。

  原地裡,汪洋雲海之上,楚維陽罕有的面露出了歡喜的神色來。

  “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劫運翻覆之間,誠然妙矣!”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