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禦煞》第884章 攫取造化渾一音(一更!)
  第884章 攫取造化渾一音(一更!)

  道術?

  楚維陽此時間的思感與念頭更進一步的接受著那些繁盛的浩如煙海也似的輕靈道音的洗煉,此時間仍舊不由地在思緒之中不斷的在重複著那冥冥之中,像是在渺遠天外所洞見的男女老少縹緲而朦朧的聲音。

  但是楚維陽明白,這些聲音實則源自於萬象天人。

  而楚維陽似是也後知後覺地有所醒悟,從來都未曾有甚麽真正的天賜道名,不拘是諸修的真人注名,還是那曾經以輝光自然而然落在書經之上的名諱,實則或許盡都是那遼闊的一界天地之靈韻,在極為高卓,極為本質的層面上,以這樣的“商議”將名諱敲定的。

  倘若非要將那樣的靈韻碰撞與交織的方式以外象得以呈現出來,便合該是如這玉京山上此番萬象天人對坐而論道的方式進行。

  但若是這樣同樣更深層次的思慮而去,這也意味著,楚維陽這一番對於“道術”的參道悟法的全部進程,實則盡都是在以天賜道名、天賜經名的方式在靈韻的層面碰撞與進行。

  而在這樣過分高卓的層面之中,直至此刻,楚維陽所僅僅能夠收獲的,甚至僅只是有那同樣是被“天賜”的和神通一般無二層階存在的名諱——道術。

  但是細細品味著,楚維陽已經明白了這“道術”二字的關隘。

  便像是神通乃是神境超脫的門扉,陰陽不測謂之神,進而通曉乾坤之外。

  而對於諸修士所修持養煉之法門而言,妙法形而上者,是為道;妙法形而下者,是為術。

  又有恆常不易者,是為道;有輪轉生息者,是為術。

  蓋合和恆易而成妙法之圓融,包並上下以成道術之歸真。

  這是真正在不借外物的前提之下,一切盡皆在道與法輪轉的層面,真形法門之中,所通往超脫門扉的鑰匙!
  但楚維陽也能夠明白,這樣的磋磨本身注定十分漫長,注定是以天賜諸名的靈韻碰撞的強度,也需得以極其漫長緩慢的磋磨,方才能夠得以醞釀,得以脫穎而出的。

  至少,在楚維陽得以聽聞了那關乎於“道術”的對話之後,旋即,倏忽間,那男女老少兼具的聲音複又轉而消弭了去,重新化成了清脆卻又若煙雨一般朦朧的輕靈道音。

  而與此同時,伴隨著滂沱靈韻大雨的澆灌,楚維陽卻能夠感受到,即便是在這樣的過程之中,萬象天人對於靈韻的損耗仍舊在增加,而且,隨著參道悟法的深入,這種靈韻的損耗,甚至有著愈演愈烈的趨勢。

  但是楚維陽在這一刻卻渾無半點兒的猶豫。

  道人可以在真龍熔爐的熔煉上,認為涉及到了五行礦脈的損耗是暴殄天物;但也同樣可以在而今這一過程之中,毫無顧慮的熔煉複數量級的五行礦脈,以作為不斷維持著靈韻大雨的根源所在。

  長久的時間裡,趺坐在山巔之上的道周子法相,接連不斷的借由著霧靄雲路,接引著五色靈光映照,以鳳凰天火煉化,長久的使得那籠罩著玉京山的滂沱大雨得以維持與延續。

  如是接連的礦脈熔煉,甚至對於楚維陽這樣有著渾厚蘊藏的人,也是堪稱十分劇烈的消耗。

  但是對於楚維陽而言,僅只是聽著那愈發繁盛,並且在繁盛之中,愈發滿蘊道法韻律的輕靈道音,楚維陽便驟然間覺得一切盡都是值得的。

  而在這一過程之中,反而真正教楚維陽憂慮的,則是那悟境門扉所能夠留駐的時間而已。

  畢竟,楚維陽能夠做到使靈感常駐,但卻無法做到使悟境常駐。

  這種通悟所帶來的思緒迅疾若電光的曼妙境界終歸有著時間的限制。

  而楚維陽也能夠真切的明白,倘若依循著最為尋常的變化,即便自己真正駐足在悟境之中,但想來僅只是一次的頓悟,只怕極難有著完整的道術脫穎而出。

  或許自己會迎來參道悟法層面的第一番脆敗。

  當然,脆敗本身並非意味著渾無收獲,而是收獲十分有限,或許僅隻停駐在那輕靈道音的洗刷之中,僅隻停駐在那無上道術的框架與脈絡的搭建進程之中。

  或許,從最一開始,那道法通悟所引動的天地悟境的加持,便非是教楚維陽在這一番參道悟法之中一蹴而就的。

  這種坎坷本身,也是某種磨礪,某種創法的“劫”。

  甚至想要洞見真正完整的道術經篇,都非是純粹的一兩番的參道悟法所能夠教楚維陽洞見的。

  想來,古昔年時神通玉果的凝練也是如此,曾經不止一次的有過菁華凝聚成的玉華從先天礦脈之中蒸騰而起,但或者古之先賢往內裡映照去的,僅只是尋常的法門與秘術,其本質遠遠達不到圓融無漏,達不到神通經篇的層階。

  也是有著先賢,在通悟的過程之中,洞見了道法超脫的真髓,方才在數度的磋磨之中,洞悟見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完整的神通經篇。
    這或許僅只是故紙堆中的一行字句,但或許所承載的,便是整整一代人的嘔心瀝血。

  而今的楚維陽,似是依循著天意變幻,要經歷著同樣的事情,在同樣的坎坷、磋磨之中,甚至會被天地靈韻數度往岔道上去引領,最後方能夠在道術的框架與脈絡之中,得出真正的正解來。

  在這一過程裡,楚維陽或許會數度苦苦追索與搜尋相類的有如師雨亭證道這般能夠同樣給予己身觸動的道果,進而借由著這些道果的收獲,相繼躍入悟境門扉之中。

  如此百煉金精,或許才能夠得以掌握真正的道術。

  但是很顯然,或許很多事情本身,都不是天意所能能夠盡皆掌握的。

  比如楚維陽那已然隱約超脫在天地之外的道場三界,比如而今這太古龍墓之中那光陰所蘊藏的歲月切實凝聚的力量,又比如說從未曾有人辟開過的內景九天與萬象天人……

  楚維陽以先賢所傳續下來的道與法,在做著先賢都未曾能夠做到的一蹴而就的事情!
  而也正是在這樣的體悟之中,楚維陽漸漸地得以松了一口氣。

  駐足悟境的時間長短,並非是以楚維陽這輩延展之後的光陰切實的經歷來論算的,悟境乃是天地靈韻所映照在楚維陽身上的,其所錨定的,是三元極真界的天地之中的光陰輪轉。

  這意味著,其本身並不能完全算是短促的駐足悟境的時間,是錨定在大界天地變化的,但將之再映照到楚維陽身上的時候,道人居於道場三界之中,身受歲月煙塵籠罩,其光陰之延展,卻是以一息為單位,進而延展到極致的漫長悟境!
  在這樣漫長的過程之中,這玉京山法會的無上玄妙之中,或許,其損耗的靈韻也好,又或者是這其中所化成薪柴與資糧的道法底蘊也罷,盡都是楚維陽昔日的漫長累積在而今一朝的綻放。

  但是,僅只是維系著悟境降臨與映照的那種天地神韻、諸氣道法真髓的交織與共鳴,其根源卻是發端自天地之間!

  這是真正不打折扣的奪天地之造化!

  而也正是在楚維陽如是錨定了諸般之後,道人終是心神徹底松弛了下來。

  他不僅僅是做到了奪天地之造化,更做到了在這一番洞悟的過程之中,掙脫了天意的藩籬與牢籠,在天機之外,證就道法之造化!

  於是,當一切盡皆有條不紊的持續下去的時候,楚維陽僅只是維持著那朦朧光雨的灑落,靜靜地聆聽著那響徹偌大玉京山的愈發繁盛的輕靈道音,將這本就是因為歲月光陰力量的垂落而得以改變的天意造化,任由其最後複又在歲月光陰之中得以醞釀。

  時間緩緩地流逝去。

  天地之間的光陰輪轉一息又一息的悄然逝去。

  只是在那海淵更深邃處的岩洞之中,許是連天地也未曾能夠有所察覺,伴隨著無數的真龍礦脈被鯨吞,被熔煉,伴隨著厚重的歲月煙塵在不斷的彌散,那每一息的時間悄然流逝,所帶來的,便已然是道場三界之中極其漫長光陰的逝去。

  那是繁浩至極的輕靈道音所如是交織而成的樂章。

  而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之中,在天意之外,當悟境得以映照的頃刻間,其何時盛極,其何時轉衰,其何時愈漸於微末,便已然盡皆定鼎,其不因造化而有分毫增減。

  那繁浩至極的漫長樂章,終是有衰頹漸於終末之時。

  而也正是這一刻。

  甚是漫長的長久閉關與養煉的過程之中,那滿是金紅顏色落葉的籠罩之下,玉京山巔,楚維陽終是在那朦朧的煙雨之中,再度從那漫長而無垠的法會磋磨之中,聽得了那當輕靈道音在盛極之後,有類是蛻變與升華的道音!
  那男女老少的聲音在這一閃瞬間,複又映照入了楚維陽的心神之中。

  那是萬象天人齊皆誦念的聲音,是那輕靈道音蛻變與升華之後的延展。

  僅隻一音。

  但那是萬象天人以各自盡皆不同的意蘊,所在同一頃刻間生發出的各不相同的音韻。

  而這些各不相同的音韻,像是能夠首尾連綴成一部完整經篇也似,卻複又倏忽間重疊在了一起,化成了那響徹玉京山,響徹內景九天,響徹道場三界的一音。

  在這一音落下的頃刻間,那不再像是萬象天人誦念的聲音,那是楚維陽所掌握的道與法,是道人所掌握的道場三界諸氣,在這同一時間,交織與共鳴著,在一刹那間所發出的天地自然之音。

  不,那一刻,更像是楚維陽在觸動之中,道人己身所真切發出的聲音——

  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