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禦煞》第878章 洞見絕巔定邊沿(求訂閱!)
  第878章 洞見絕巔定邊沿(求訂閱!)

  光陰定格而延展。

  一息的光景,仍舊在這樣長久的持續之中綿延而去,尤其是伴隨著那灰紅玉鏡之中,那真龍熔爐不斷的汲取著五色霧靄,將其煆燒成灰煙。

  而那灰煙伴隨著鏡光的灌注,幾乎在蒸騰而起的頃刻間,從那岩洞倒扣而成的岩洞,再到楚維陽的道場三界,借由著完整的須彌壁壘的拘束,幾乎同一時間有著同樣的歲月之風回旋兜轉而過。

  好似是只要這一道風不曾有所停歇,那麽這天地之間一息光陰的延展,便同樣不會有所停歇一般。

  而立身在靈浮道場之中,楚維陽能夠真切的感受到在這一息的延展之中,那諸修相繼修道煉法的進益變化。

  淳於芷感應著神境層階的無上真龍法焰的變化,進而在參悟著要將《青陽丹海大道經》與《真陽無量大道經》渾一,並且在道與法的珠璣文字相互碰撞的過程之中,哪怕未曾見得太過於明晰的如參合三元也似的蛻變。

  但是淳於芷的修為仍舊在這一過程之中自然而然的引動諸氣而有所進益。

  再有如同樣閉關煉法,要在靜養之中將己身的修途真正落於文字的允函,在這樣的過程之中,其自身的思感與念頭的推敲與磋磨,絲毫不曾受到這種光陰歲月本身交錯的影響,仍舊思緒敏銳若雷光電閃,楚維陽能夠感受到己身內景九天之中那愈見得磅礴的天心雷霆氣韻。

  而純粹些,如尚還在閉關養煉己身金丹境界道法根基的宮紈竹,如歷經了乾元劍宗覆滅之事,而今因為一顆道心徹徹底底的忠於劍道本身,從精氣神三元及至形神的本質,盡都在楚維陽的馴化之下得以重塑的宋清溪。

  蓋因為金丹境界的修持煉法無有神境那樣,對於諸氣渾一的嚴苛限制。也正因此,正借由著天地之間豐沛的靈韻,正借由著純粹元氣的鯨吞與煉化,宮紈竹和宋清溪,都在這一息的歲月光陰的延展之中,保持有了恆久而穩定的修為進益之變化。

  借由著道場洞天的掌握,楚維陽從三界之中相繼感應而去,而且在這樣的同一過程裡,楚維陽的思感與念頭之中,同樣持續不斷的有著思感念頭伴隨著那些繁盛的經篇義理一同勃發。

  這意味著,在己身的參悟和己身的修煉養煉之外,靈感常駐的狀態也未曾受到歲月光陰延展的影響。

  參道悟法、修持養煉、靈感常駐……這一切極致純粹與高卓的關乎於道途進益的門徑,盡皆在那歲月之風的吹拂之下,恆久的暢通著。

  當然,楚維陽能夠明白,這一息的延展終究是有著極限在的,那延展本身不可能沒有極限,錯非如此,只怕這些古之真龍,也不可能在閉死關的過程之中,終究無法扛過歲月洗刷,只能涼薄落幕去。

  而且,這些歲月煙塵的誕生本身,便需得要以那渾厚的五色靈光霧靄為薪柴煆燒。

  所以,在萬象天人的翻閱古籍、參悟書經的過程之中,楚維陽仍舊在隔空眺望與探看著那灰紅玉鏡的內裡變化。

  事實上,駕馭著灰紅玉鏡,齊飛瓊和玉蛇更多的精力盡都用在了關乎於己身道途的參道悟法上面,而且,那其中蘊藏著的可是一道完整的真龍礦脈,神境級數的真龍礦脈與法焰!
  也正因此,她們駕馭著這一面灰紅玉鏡的吞噬與煉化的過程便愈發顯得勉強了些,如是長久的時間過去,尚還盤桓在第二道真龍礦脈煉化的過程之中。

  但饒是如此,更多的礦脈菁華底蘊化作玉光濁輝,融入到真龍熔爐的過程裡,便已經教那更為洶洶的焰火同樣瘋狂的汲取來更多的五色靈光霧靄,同樣是更為濃烈的歲月煙塵在同一閃瞬間蒸騰與湧現。

  這才是這一息光陰歲月能夠得以恆久延展的本質。

  這本質上的一息光陰每有多一刻的延展,事實上,都是那不斷增漲的歲月煙塵彌散在道場三界之中的成果。

  這一息的延展愈是漫長,每一刻所需得損耗的歲月煙塵,便愈是渾厚。

  也正因此,反推而去,這樣渾厚的歲月煙塵能夠在頃刻間煉就,所需要的,是更多的薪柴、更灼熱的爐火與更為磅礴高卓的熔爐本身。

  熔爐的更上層樓源自於對於更多真龍礦脈的汲取,而更為灼熱的爐火這一點上,並不需要楚維陽與多麽的關注,那真龍法焰已經融入了熔爐之中,混煉為一,熔爐更上層樓,自然而然會帶動法焰本身的進益。

  至於更多的薪柴。

  道人昔日在寶仙九室之界中,將太多古昔年的衍玄太始天的古界碎片吞噬熔煉,最後,更是以這一整個遼闊原始的大界的驚變震動為資糧與薪柴,來夯實了己身的道場根基。

  也正因此,在諸氣的匯聚之中,楚維陽最不缺的,實則便是最為渾厚的天地元氣本身,甚至如今“豪氣衝天”的楚維陽,莫說是五色靈光霧靄,便是無上級數的五行礦脈,徑直丟入真龍熔爐之中去煆燒,楚維陽也足夠供給甚是漫長的時間。

  但楚維陽自然不會做這樣暴殄天物的事情。

  事實上,楚維陽的觀察很是仔細,僅只是而今,五道無上靈玉礦脈,依循著五行輪轉的道法義理,其在輪轉生息之間的過程之中所誕生的那些五色靈光霧靄之渾厚,每一息所誕生的霧靄本身,猶還要超過那熔爐之中所汲取而去的部分。
    哪怕是伴隨著兩女駕馭著灰紅玉鏡,不斷地吞噬著更多的真龍礦脈,不斷的增加著熔爐與焰火的層階,進而使得那吞噬牽引著五色靈光霧靄的力量更甚。

  但是幾乎同一時間,卻是齊飛瓊顯照出己身的五色雕龍陣盤,同樣的,在蛇蛟變演真龍的變化之外,齊飛瓊真正熟稔的,同樣還有著依循真龍法力而輪轉演化的五行之道!

  甚至這非是兼修,而是真正與那變演之道所並駕齊驅的,屬於齊飛瓊主修的道途!
  於是,在這樣無上級數的五行道法與陣盤的隔空錨定之中,齊飛瓊主動的牽引著更多無上級數的五行礦脈,依循著早先時楚維陽所布置在那寶鏡天地之中的五行之回環,將更多的礦脈以更為融洽與相諧的方式,緊緊貼靠著那寶鏡天地的壁壘,使得諸般礦脈熔煉為一體。

  這是齊飛瓊在主動的探索著五行輪轉與真龍氣韻之間的更為緊密與高卓的牽系。

  事實上,這一步的探索,已經有些躍出了《萬龍奉聖大道經》的道法義理范疇,但無端的,楚維陽再考量到三元極真界中,皇華宗所傳承的五行龍相的道統與法脈,無端的,道人竟覺得,或許今日齊飛瓊所探索的,才是真正的皇華道統的正脈。

  或許,齊飛瓊才是走在了探索皇華道途前路的最正確的路上。

  這樣想著,再觀瞧去的時候,楚維陽所洞見的寶鏡天地之中的變化,則是不論熔爐與法焰的層階怎樣的蛻變與升華,事實上的變化,則是在這一過程之中,屬於五色靈光霧靄在變得更為渾厚起來。

  而也正是這樣的變化本身,教楚維陽漸漸地意識到了,這一息的光陰所應該延展到的極致何在,那是當熔爐和法焰盡皆在楚維陽對於這太古龍墓的攫取與煉化至於了極致之後。

  在熔爐和法焰進無可進的前提之下,道人再依循和錨定著彼時真龍熔爐的牽引之力的極限與熔煉之力的極限,將足夠依循著五行輪轉而產生著如是足量之靈光霧靄的礦脈熔鑄在寶鏡天地壁壘之中。

  待得那一刻時,熔煉著五色靈光霧靄所能夠誕生的歲月煙塵的極致,便是這灰紅玉鏡的極致,誠然,或許在不顧損耗的竭力催動與直接煆燒靈礦的前提下,或許會將那一息的光陰有著更為漫長的延展。

  但是已經沒必要了。

  楚維陽也好,諸修也罷,事實上,在己身依循著道法境界所掌握的壽數而言,仍舊稚嫩的尚還處於“幼年期”,完全沒有受到壽數的侵擾。

  他是在借用歲月光陰裡的造化,而不是要像是古之真龍那樣閉死關。

  這樣的一息光陰的延展“極致”,對於楚維陽而言便足夠了,畢竟,這天地之間的一息逝去之後,還會有那一息,當那歲月之風更為溫馴的回旋兜轉之後,還會有了那緊隨其後的一息被以同樣的方式延展開來。

  這便足夠了。

  而事實上,在過去了最一開始的關乎於光陰延展的新鮮勁兒之後,楚維陽也好,師雨亭也罷,盡都將心神從那光陰的變化像,回歸到了道與法的參悟本身上面來。

  或者說,是楚維陽沉浸在了那無算古籍書經的參悟上面,而師雨亭,則是在楚維陽的幫助之下,化先賢的書經為薪柴與資糧,將歲月衝刷而過雲舫百界的經歷與感觸蛻變升華成某種義理,乃至於是某種神韻。

  當然,以師雨亭的一己之力,很難做到輕易的將先賢傳續的書經做成資糧與薪柴。

  她需得要楚維陽的幫助,需得要楚維陽將萬象天人在每一瞬息間所收獲與領悟的那些,盡都借由著神元的牽系,徑直映照入師雨亭的心神之中去。

  而也正是在這樣的修持過程之中,兩人乾脆以參合三元的方式,一面教楚維陽在百花意蘊的共鳴之下,更能夠領悟那諸般古籍之中至少泰半還多的百花樓先賢遺澤。

  而另一面,則教師雨亭引動著己身的形神本源,在與楚維陽的形神本源交織與共鳴的情況下,將這洞天主人也作為跳板,以百花道法“窺探”道場三界的真切與細微的變化。

  她是在問道,問道於先賢之百花意蘊,問道於道場洞天之自然,問道於己身乘風之楚維陽。

  但如是良久的修道煉法的時間過去之後,忽地,某一瞬間,師雨亭的身形一頓,她緊緊地皺著眉頭,像是在錨定,在感應著甚麽,可又像是有著某種霧裡看花的帷幕,教她愈漸得難以洞見真髓。

  進而,師雨亭輕輕地搖了搖頭。

  “不行……還不夠,百花意蘊還不夠……僅只是須彌一脈,也尤是不足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