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禦煞》第835章 血水澆出玉骨花(四更!)
  第835章 血水澆出玉骨花(四更!)

  將《靈虛萬妙大道經》的玉書原本教給真正修持著此道的宮紈竹來長久經年以神元掌握,這是在書經鑄就的頃刻間,楚維陽便已經做出了決定的事情。

  縱然此經書就為得是混朦法與混元法修士,但是隻消有著那靈虛一相恆久的烙印在那大道本源斑斕諸相之中,凡有修士修持此道,感應天數變化,只要底蘊足夠渾厚,或是才情足夠高卓,便足夠借由著那靈虛一相,毫無遮掩的感應到此法之根髓神韻。

  那種神韻本身的感應,借由著天機氣韻的傳遞,或許遠比修士們找尋到修法的經篇原本來自己一點點參悟要來的明晰得多。

  正所謂不開天而已全乎陰陽。

  同樣的,那靈虛一相,同樣是不落文字而全乎神韻。

  而至於宮紈竹,她本就是楚維陽的衣缽傳人,用著這樣一部《大道經》的掌握,只要那神韻始終貫穿在她的形神道法本源之中,那麽有朝一日,宮紈竹僅隻可能因為己身才情的緣故無法走通前路,而不可能存在有在這通衢路上走偏的可能。

  畢竟,她昔年是混朦法的修士,曾經在形神的本真之中有過偏僻的一段修途,哪怕而今更易之後,楚維陽也愈發的警惕與小心,唯恐她在不知不覺的修持過程中,不經意間走偏。

  而也正此時,隔空之間,將部分的思感與念頭映照在靈浮洞天之中,感應著宮紈竹氣息平穩而入定,道人終是松了一口氣,複又將神念從那纏裹在其神形之上的烏金鎖鏈上輕輕掃過之後,道人這才收束念頭,回返於現實之中。

  事實上,從收起經書原本,再到觀照著宮紈竹入定,不過是頃刻間的事情,此刻,道人身周的那些單薄的紫金輝光的余韻,尚還在天地間彌散著,未曾全然消隱去。

  而下一瞬時,伴隨著楚維陽的書經全數神韻徹底的貫穿在天地間,那《玉冊》的懸照也隨之而一同產生著高邈的變化。

  幾乎頃刻間,《玉冊》翻卷兜轉著,伴隨著其上那一根寫著“旨正宣和道德清妙真人”的玉簡之上靈光大盛,霎時間,紫金色輝光還未徹底黯滅,便在懸空之中複起,進而,那輝光將整卷《玉冊》盡皆吞沒去了其中。

  待得那輝光再度暈散開來的頃刻間,《九天位階圖》裹挾著明暗九色一十八等,懸照在了楚維陽的面前。

  那灑落的玉光清輝不再有那樣的縹緲。

  更相反,這那一刻,竟是直直的洞照著楚維陽的身形。

  而且,甚為玄奇之處在於,楚維陽分明仍舊駐足在金丹境界之中,照理而言,《九天位階圖》懸照的時候,其上不該會有楚維陽的注名顯照輝光,僅只是在留白之處,能夠稍稍感應到那注名的氣機所在。

  但許是真個功德太甚。

  這一刻,隨著《九天位階圖》的懸照,那位階圖的留白之中,楚維陽所留下的注名亦同樣熠熠生輝著。

  而且不僅只是如此,這一刻,明暗交織的九色輝光同樣垂落下來,倒也未曾有著籠罩楚維陽身形時這樣的明晃晃,但也若有若無的將楚維陽的注名籠罩。

  那是靈韻輝光本身化作了一道須彌橋梁。

  楚維陽能夠感應到,那輝光本身所貫連的,並非是位階圖本身而已,同樣的,在若有若無的須彌之力的映照之下,楚維陽更在天地之間的一隅之中,感應到了一片靈秀的山水。

  那是極靠近兩界彌合之處的天地,是伴隨著轟隆的天地震動本身,不可避免的隨著地勢的變化,而顯照於世的嶄新之山水。

  而這一刻,似乎只要楚維陽想,只要楚維陽稍稍的動一動思感與念頭,那輝光便可將楚維陽的道果橫渡,便會有著無算的天地靈韻,在這一刻自行匯聚而來,幫助著楚維陽在頃刻間煉化那片靈秀山水成就道場。

  這一刻,等同於是天地乾坤願意為楚維陽護道!

  那嶄新的靈秀山水的誕生,或許並非僅只是純粹的自然景象本身,而且,其巍峨與靈秀,便是拿來做一宗之道場,也滿是足夠了。

  不得不說,這樣的天地“饋贈”本身實是教道人心動,可是如是沉默的過程裡,楚維陽終是十動然拒。

  他已經與另一片天地的牽系過分的緊密與深厚。

  這樣的貿然選擇,短時間內或許崢嶸非常,但在甚為渺遠的未來,或許要為今日的決定而錯失更多。

  愈是到了楚維陽這樣的修為境界,有些捷徑本身便愈是不要輕易涉足。

  於是,感應到了楚維陽的信念,罕有的,那《九天位階圖》上靈光本身愈漸得黯滅了去。

  回旋與兜轉之間,再看去時,輝光裡是《玉冊》重新懸照,進而,在那靈韻散發出的不舍嗡鳴之中,有這楚維陽注名的那根玉簡,反而在這頃刻間,從《玉冊》之上垂落,複又在道人一揚手的時候,被己身所掌握。

  道人以為,這樣的變化便已經僅只是結束了。

  但是下一瞬時,忽地,當楚維陽偏頭看去時,卻是那懸照的《玉冊》之上,驟然間有著九色神輝顯照,衝霄而起的頃刻間,便已經隔空映照而去!

  神輝在一息間貫連了天地。

  而下一瞬時,在楚維陽的感應之中,那輝光便已經垂落在了遠天之際,垂落在了那原本為楚維陽所預留與圈定的靈秀山水之間。

  沒有地動山搖,甚至沒有分毫的氣韻變化。

  但是當下一瞬,那漫天的九色神華倏忽間收束而回的時候。
    霎時間,那輝光之中,一團斑斕的彩玉靈光從中朝著楚維陽墜落而來。

  玉華灼灼,但是楚維陽明白,這不是天地靈根所顯照的玉華,這是一道無上靈玉礦藏!一道滿蘊先天氣的礦藏!
  這才是那一番“饋贈”的真髓所在!早先時,饒是楚維陽隔空感應,都未曾捕捉到分毫的氣韻,分明是將這一道先天玉礦緊鎖在了山野之間。

  很顯然,在這寸土寸金的上清玉平之界,這等深埋萬丈大地之下的寶礦,幾乎已經是這一界的底蘊之所在。

  只是,楚維陽拒絕了天地靈韻的饋贈,但是功德當面,這天地乾坤的靈韻,還是將這先天玉礦饋贈給了楚維陽。

  楚維陽感應去時,這先天玉礦,其色斑斕,而融諸輕靈之炁渾一,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楚維陽的錯覺,這玉礦在顯照在天地之間的過程之中,被兩界交織的道法變化所暈染,被那靈虛諸相的顯照所影響。

  肉眼可見的,那種玉華靈光本身,不僅僅只是一道礦脈的凝煉之輝光,更是這先天玉礦真正在朝著靈虛化變化的體現。

  而也正此時,伴隨著那道斑斕玉華本身的垂落,楚維陽更進一步的感受到了那玉礦本身一點點暈散開來的氣韻。

  閃瞬之間的些許微末的不諧之波動被道人所捕捉。

  霎時間,楚維陽眉頭一挑。

  這氣韻變化微茫了些,可楚維陽已然非是第一次接觸到這樣的氣韻變化。

  那是菁華醞釀的波動。

  並且,其波動本身,較之昔日楚維陽收獲神通種子的時候,幾乎相差仿佛!

  果然,這樣蘊藏著經年歲月的先天礦脈本身,其所醞釀的菁華,已經有著先天自然凝聚成的神通種子的元胚與雛形將要誕生。

  這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

  幾乎頃刻間,不等那玉華之中再有著更多的氣息顯照,楚維陽袖袍一甩,以那一根玉簡為引,便頃刻間,將那斑斕玉華收入了袖袍之中去。

  而也正是做罷了這些,無端的,楚維陽竟倏忽間有了某種松弛感。

  這種松弛感並非是源自於己身,而是源自於這片天地中徜徉的靈韻。

  無聲息間,道人能夠有所明悟。

  這意味著,楚維陽與這片天地的源自於功德與饋贈之間的“因果”。

  徹徹底底的了結了清楚。
——
  天外,昏黃濁世之中。

  朦朧霧靄之中,邢道人在內的一眾道人,正懸空而立,他們的面前,是那一道下場血戰戰場的赤紅神輝在一點點的崩滅與兵解。

  那是兩界天的新道上修們在相繼回退。

  或許正是因為戰場崩解的緣故,使得那神霞本身反而灼灼綻放,又或者是因為寶仙九室之界諸神境修士盡皆覆滅的緣故,那赤霞本身反而在暈散過程之中,一息更勝過一息。

  而在諸修的身後,則是兩個汪洋之上的浮球在一點點的彌合,熔煉為一體。

  一切的變化,盡都是足夠引動著濁世震動的恢宏景象。

  而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

  忽地,逆著那赤霞暈散開來的傾瀉方向,有童子滿身煞氣,從天外而至。

  童子身後,有著光怪陸離的一角隱約懸照,那是七星洞照之下,凋敝的山頂之上,一株纏繞著黑白兩根枯藤的枯樹,在這一刻,一點點微茫的吞噬著星光,不論是古樹還是藤蔓,盡都在一點點生出些許嫩芽來。

  如是景象,雖然比之寂無本身甚是微茫,但卻是在一點點的煥發著生機。

  而仔細看去時,那扎根在山岩之中的粗壯根脈,更是一點點的有著微茫的血光兜轉,渺渺清冷天穹之上,七星環拱之處,有紫月顯照,那明月似是熔爐,仔細看去時,紫宸法焰之中,更有著一道身形被封禁在其中,在一點點的生生熔煉過程之中,似是猶還在有著掙扎的痕跡。

  而此刻,這童子煞氣的面容上,卻尤帶著些哀傷。

  他的手中,捧著一襲染血的九色紗衣法袍。

  “都死了……去硃明華陽天界的,便僅隻老夫一人,活著回來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