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禦煞》第837章 琉璃金身引古路(二更!)
  第837章 琉璃金身引古路(二更!)
  伴隨著慈山大師話音落下的頃刻間,慈山大師身後佛光更進一步大盛,映照之下,這身披著絳紅袈裟的慈山大師,渾似是與那菩提樹下的佛相一般無二。

  只是這一刻,伴隨著那灼灼佛光的顯照,諸修卻不曾再有分毫的退卻。

  更相反,這頃刻間,諸修齊皆緩緩的往前踏出了一步。

  謝奎老道的身後,河、江、川、泉之中,忘川與黃泉二道河齊皆懸照輝光,幽光洞照的頃刻間,便渾似是直入主題一般的,錨定著菩提淨土之中,那懸照的半空之中的魔氣玄河。

  邢道人的身後倒也不曾有甚麽景象顯照,不過是五炁紛紜糾纏,再看去時,陰煞濁氣匯聚成雲海翻卷,漩渦之中,五陰雷霆連綿激蕩。

  那若無上凶地之中,是五行元磁山嶽如五鼎回旋,鼎中五色煞漿若汪洋海界沸騰翻湧,仿佛天地生滅皆在那諸炁糾纏之中,複又像是無算純粹毀滅氣韻的交織與集大成。

  雲浮老道垂落紫宸七星輝光,一念而成無上北鬥殺陣。

  百花樓祖師身後雲舫虛懸幽霧,層層疊疊須彌意蘊流轉而來,匯成斑斕符陣,錨定著那佛光的頃刻間,便似是要生生橫渡至其人淨土所在。

  側旁處,更有著諸般道與法,各自截然不同的殺念在這一刻同樣勃發!
  沒辦法,慈山大師這一路恍恍惚惚走來,實則於自然而然之間,不自覺的積蓄下了無法想象的磅礴大勢,這種蓄勢本身,可以教修士短時間掌握有甚至不屬於己身能力范疇之內的磅礴力量。

  這一刻,慈山大師的無量佛光,還有那一經洞照便可以生生將其度化去的奇詭力量,便是明證。

  而若是想要不出手,不真個生死相向,“喚醒”慈山大師的方法,便只能是諸修齊皆顯照殺念,以數量彌補那蓄勢之後的差距。

  如是頃刻間的殺念凶戾勃發。

  霎時再看去時,原地裡慈山大師終是不自覺的打了個寒兢,複又從那種出塵而非人的狀態之中清醒了過來。

  眼見得慈山大師面露苦笑神色,下一瞬時,諸修這才將氣韻相繼收束。

  “阿彌陀佛,老衲即是慈山,也是輪轉慧王佛。”

  話音落下時,那漫天響徹的梵音驟然隱沒了去,緊接著,則是那鎏金佛霞的收束,最後,頃刻間,連那懸照的菩提淨土一角也盡都消隱了去。

  慈山大師像是如往常一樣,神情清瘦,面容慈悲,僅隻身披絳紅袈裟一色而立。

  而也正是瞧見了這樣的變化,邢道人終是露出了笑意來。

  “恭喜大師,賀喜大師,有王佛之開覺。”

  所謂佛門王佛之稱,若玄元兩家所稱地仙一般,昔年時,是神境之古稱,而今時,則指證著這神境層階之中最是至高的成就,是真正超然出世之前的最後一步。

  慈山大師自行開覺證就輪轉慧王佛,便意味著這一行,生生度化了玄雲天子的過程,不僅僅是完成了昔年所發大願,更是在向死而生的過程裡,躍出了半步,抵至了神境的極限。

  由此,才有這邢道人的恭喜之言。

  可是面對著邢道人的恭喜,慈山大師卻面露苦笑,無奈的搖了搖頭。

  “還是修行不到家,老衲回返的路上,想到了策星山的老道兄,便生出念想來,想要順路看一看,若是有可能,或許還能襄助老道兄一二。

  可是誰知,僅只是遠遠地洞見了那奉聖金宮一眼,僅只是一眼,老衲便被魘去了心神,又看到那裡不見了老道兄,便隻余下了回返的念頭……”

  說及此處時,慈山大師尤還心有余悸的搖了搖頭。

  很顯然,慈山大師覺得這樣被人輕易動搖心神靈智的結果,愧對“輪轉慧王佛”之稱。

  而聞言時,邢道人卻仍舊在開口寬慰著慈山大師。

  “大師多慮也,彼輩不過是趁著大師剛剛邁出這一步,氣機不穩,心神不定的時候,才用的討巧法門,使出秘法來奏效,待得大師夯實這一步,以佛法之心境智慧,來日當可輕易對待。

  彼輩趁此機會下手,實則也正是因為曉得大師佛法的精妙,明白錯過今朝之後,來日這諸惑神之秘法將不會再有分毫奏效,這才先用盡手段,意欲在大師道心之中砸出一條縫來,使得來日逢面世,那圓融的佛法也要因道心而不圓融。”

  聞聽得此言時,慈山大師面容上的愧色才有所消減。

  而也正此時,隨著佛霞與梵音而一同收束的諸般雜念皆去之後,重歸圓融心智的慈山大師,這才像是剛剛注意到的一樣,越過了邢道人的身形,看向了那兩方大界彌合的,而今尚還是雛形的“九室玉平天”。

  便像是早先時的雲浮老道一樣,這頃刻間,僅只是一眼,慈山大師便連連讚道。

  “好功德!”

  於是,邢道人面容上笑意更甚。

  而慈山大師也同樣是笑著感慨道。
    “這從幽虛隱玄天回返的路上,老衲還曾有過苦惱,到底要給一份怎麽樣的見面禮才好,禮數輕了重了都不美。

  說來也奇,正逢想到這個的時候,偏教老衲在那昏黃濁流汪洋之中,洞見了海底古礦現世,正有元胚蘊養其中,教老衲拘來,正煉成一枚吾佛門無上神通之種子。

  而今看,這種子贈予這位楚施主,卻正是恰到好處!”

  話音落下時,慈山大師一翻手之間,驟然便見得一枚明黃玉果被慈山大師托在掌中,仔細看去時,那玉果之上正以梵文篆字書就四字——《琉璃金身》!——
  半日後。

  楚維陽隨著邢道人,走在了伍家後山的山野之中。

  四下裡盡皆自然景象,邢道人在前,楚維陽手捧著那明黃玉果,緊隨其後。

  便像是昔年在青鼎峰的山巔院落之中一樣,此刻,伴隨著邢道人的聲音不疾不徐的響起,老道人所言,卻盡皆是此間修法之關隘。

  “你走出了自己的路,老夫在道法之上指點不了你甚麽,與別家修法不同,吾盤王宗法脈的神韻,盡都夯實在了根基裡面,五炁玄冥,煉氣期時是這五炁,神境地仙時,仍舊是這五炁輪轉。

  老夫能做的,便是在側旁處給你多遞上幾塊磚,至於這路到底鋪向何方,這‘磚塊’到底合不合用,伱自己思量。

  《琉璃金身》是佛門慈山大師一脈的秘傳神通,金身者,自不用說,講求修來之後,肉身不朽不壞,且堅如金鐵,乃身形之無上成就。

  而所謂琉璃者,關隘不在琉璃本身,而在通透,是以身與神相合,澄澈貫通之意,此是修身亦修心,以內煉證得思緒澄澈,心境安然,及至內外周天趨同,圓融無漏也。”

  聞聽得此言時,楚維陽輕輕頷首之間,好生將手中明黃玉果收入袖袍之中去的時候,遂已經面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來。

  而這一刻,也不管楚維陽到底思量到了些甚麽,原地裡邢道人只顧一味地說著,翻手間,又將一枚泛著淡青色的玉果遞到了楚維陽的面前來。

  道人也不婉拒,抬手接過玉果的時候,正看到了那玉果上所雕琢成的四字篆紋——《呼風喚雨》。

  “這是謝奎托老夫予你的神通種子,說起來,謝家一部水韻丹經,所謂雲霽者,修玄冥丹鼎之義理,則是‘雲’;修承霄五蘊之義理,則是‘霽’。

  聖宗有些法脈道統,也並不盡都傳下來被老夫所掌握,關乎於承霄五蘊一脈,反而是謝奎老道更有些底蘊。

  這呼風喚雨之神通便是如此,以聖宗古時傳承,往往修持此神通之修士,要吞納《天人五衰》之神通種子,而修持《天人五衰》之神通者,亦要吞並此術。

  二者最是相輔相成,便是古昔年時,《天人五衰》與《呼風喚雨》齊出,也是最無上的攻伐滅世景象之一!”

  聞聽得此言時,原地裡楚維陽更是精神一振。

  在將這一枚淡青玉果收起時,甚至遠遠要比收起那《琉璃金身》玉果的時候更為鄭重。

  呼風喚雨本是尋常景象,可是楚維陽明白,愈是這等趨近於自然,一旦升華成神通,便愈是具備有真正不可思議的手段!
  若風是毒煞風,雨是衰劫雨。

  “至於雲浮老道,他之前替你卜了一卦,遂托老夫轉告於你。

  吾等也知你心意,先拒寶仙九室之界《玉冊》,又拒上清玉平之界《玉冊》,想來,是意欲來日要回返三元極真界中去證道神境。

  這決定不錯,很多時候,生身立命之界,有著遠比道法更為玄虛的牽系,有機會的話,不要將就!

  而雲浮老道的話便是,若是你意欲回返,不要走界門,不要從太玄總真界經過。直接依循著古路輿圖,從昏黃濁世之中,直接回返三元極真界!”

  聞聽得此言時,楚維陽稍稍有所詫異。

  道人所驚詫的,並非是邢道人他們看出了自己的想法。

  想要回返三元極真界中證道的想法,不難教人看出,猜也總是能夠猜到的。

  只是楚維陽真正驚詫之處,則在於卦辭本身。

  不走界門,而走古路……

  眼見得楚維陽愈發困惑,邢道人反而笑了笑。

  “雲浮老道說話最喜這般雲遮霧繞,但總歸不會害你,該如何思量,且由你自己決定。”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