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禦煞》第777章 玄黃引氣開濁世(一更!)
  第777章 玄黃引氣開濁世(一更!)

  一處風眼,兩處風眼,三處風眼……

  楚維陽接連在形而上的領域之中橫渡,重疊的道與法在楚維陽的手中以前所未有的陌生方式組合。

  那洞開的,從形而上的領域之中垂落於現世的裂縫之中,是一道道須彌陣圖相繼布下。

  哪怕楚維陽的身形在形而上領域的蒸騰幽霧之中,已經裹挾著那玄黃二色的風暴遠去,但是這些滿蘊著《道衡圖》意蘊的須彌陣圖,卻長久的將那裂縫支撐開來,並且隔空源源不斷的搬運著玄黃二氣洪流。

  而自始至終,楚維陽倒也未必敢說這樣的手段施為到底做的有多麽的隱秘,但是相比較著此時間諸修大打出手時,那撕裂了這古老一界的幽暗底色的那些斑斕道法靈光,以及這些靈光在相繼的貫穿與蔓延的過程之中,匯聚而成的血色神霞暈散。

  比起這些來,比起這些斑斕璀璨的靈光而言,楚維陽所傾灑的玄黃二色,則顯得過分的古拙了些,那昏黃顏色的五蘊毒煞之力或許乍一看去時略微顯眼了些。

  可隨即狂風一卷,等吹拂到遠方去時,便已經暈散成了斑斕的五色,混同在了那血色神霞之中,連帶著毒煞之氣醞釀,也一同暈散在了這天地間的腐爛與惡臭之中。

  而除此之外的太陰煞氣法力,那純粹的玄色,那與這一世的晦暗之中那諸陰濁煞混雜的意蘊完全趨同的太陰煞氣法力,幾乎在化作靈光塵埃隨風飄散,尚還未曾墜落於世的頃刻間,便已經與這厚重的腐爛泥土所交織與共鳴著,像是先一步混合在了一處。

  那是腐爛泥濘之中的有效補充。

  是這一鍋亂燉了悠長光陰歲月之後,所亟待蛻變與升華的那一點“藥引”。

  而事實上,蛻變與升華在楚維陽將第一道通往現世的門扉洞開,將玄黃二氣灌湧而去的時候,便已經緩緩地開始。

  而之後楚維陽接連不斷的奔走,不過是將這無聲息的蛻變再加快進程而已。

  而在這樣的橫空挪移,丈量山巒湖泊的過程之中,楚維陽也曾有過數度的主動出手。

  畢竟,這已然是堵著門教楚維陽能夠在此界之中“肆意妄為”的格局,至於諸修的收獲,無非是他們尋寶,之後楚維陽尋他們而已。

  但仍舊有著幾處戰場,其人廝殺的烈度過甚,或許是早有仇恨的緣故,彼輩分明是因為天材地寶的爭奪而出手,但是打到最後,他們的眼中僅只剩下了彼此的性命而已,徹底的棄那天材地寶於不顧。

  這樣的過分忘我的廝殺之中,那些天材地寶有著被那些無上殺伐術所波及,並且在波及之中,在道與法的極致碰撞之中損毀的可能。

  面對著這樣的局面,楚維陽便旋即毫無顧忌的出手,以最為簡明的手段,用玄黃二氣的衝刷將他們的性命抹去的同時,在收攏天材地寶的過程之中,順便將更多的玄黃二氣彌散在天地之間。

  而除此之外,則唯有那些已經有著修士性命喋血的戰場得以叫楚維陽短暫的停駐。

  在這樣本就已經滿蘊著陰冥氣韻的古老腐朽一界之中,楚維陽施展起“禁忌法門”來再無有分毫的顧忌。

  幾乎伴隨著楚維陽的目光同一時間落在這連綿起伏的山巒與湖泊之中的,則是那玄真寶鑒的灰黑色幽光。

  楚維陽必須趁著這些正邪兩道的修士剛剛喋血殞命的當口,將他們的魂魄真靈隔空攝取而來。

  因為混朦法的緣故,由人變成非人的過程裡,其魂魄真靈層面的弊病在更進一步的凸顯,那便是一旦喪命,相比較尋常修士那一點點甚為遲緩的散逸開來,最後才是在略顯得漫長的時間之中耗盡了神魂力量的支撐之後黯滅的魂魄真靈。

  這意味著,一旦有精通神魂之道,或者是有肉白骨、活死人之類造化之力的修士,可以借由著這最後的機會,將那已經九成九越過了死生帷幕的修士給救回來。

  甚至,這可以視之為修士本身渴求著繼續存活於世的本能體現。

  而已然非人的混朦法修士則不然,彼輩那看似是人的神形胎膜之中,實則是一道道本就已經被割裂的殘碎的一縷縷魂魄力量。

  也正因此,一朝殞亡的頃刻間,死生的概念剛乍一垂落其人身形的時候,那些實則殘碎的絲絲縷縷的魂魄力量,便驟然間在極為短促的時間內,朝著天地間暈散而去。

  而且,因為其魂魄力量本身便已經被割裂與拆解的足夠細微,一經顯現在天地之間,其徹底煙消雲散去的過程也十分的迅速。

  那甚至不像是殞亡本身,而像是甚麽長久以來艱難拚湊的奇詭事物在這一頃刻間失去心力的驟然垮塌。

  而這也意味著,楚維陽想要隔空拘禁來那些魂魄力量,還有其人那已然病變的鎮魂真靈,便只有在殞亡喋血之後的極短暫的一段時間,否則待得楚維陽再抵至的時候,其人便僅只剩下了一道純粹的血肉空殼。

  無法合煉三元者,是無法被熔煉成那瘋癲天魔龍相的。

  而那些過度畸變的血肉之軀,也教人無法準確的捕捉到道與法的痕跡,成為那洞開的通幽符陣萬道萬法諸神形的有效補充。
    而不多時,楚維陽這樣的橫渡與丈量便已然戛然而止。

  這高遠遼闊的天野終歸有著邊界與盡頭存在,其遠邁尋常洞天世界遼闊,但終歸僅只是那昔日無垠的天界的一隅一角而已。

  僅只是耗費了一陣的時間,這偌大一界的全數地理水文的輿圖便已經盡皆烙印在了楚維陽的心神之中。

  而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認知,當楚維陽駐足在最後一道這遼闊一界的風眼的時候,道人就罕有的懸停在原地,神情略顯愣怔。

  六道風眼。

  六道風眼的存在,便已經暈散成了這將死寂一界盡數纏裹與囊括的洶湧狂風。

  聽來這已然是如此凋敝一界的正常之數。

  但是在楚維陽的推演之中,事實上,依循著地理水文,依循著風水堪輿之道的聚合與彌散,這遼闊的天野之中,合該有著九道風眼的!
  而事實上,當楚維陽更進一步推演去的時候,便能夠意識到,倘若九道風眼在歲月光陰的變遷之中長久的存在著,那麽此界便將不會是這樣死寂的模樣,伴隨著狂風的更甚洶湧的兜轉回旋,那一界之中原本略顯得凋敝的生機造化之力將會被盤活。

  或許修士彼時所隔著歲月光陰洞見,便是真正僅只有著些灰燼與塵埃的漫山遍野蔥鬱墨綠的景象,是真正踏青遊玩的去處。

  但總歸,那原本應該存在的九道風眼漩渦之中,已經有著三道,應該是風氣最甚的三道風眼漩渦,早已經“死寂”了去,被那種腐朽的力量所浸染,在凋敝的過程之中徹底的化作了寂無。

  縱然那原本促成了這三道漩渦的風水堪輿之地勢仍舊存在,但是這腐爛的氣韻彌散的天地之間,再也不會有那三道漩渦凝聚與懸照了。

  陽爻九,陰爻六。

  似是從地勢層面的道法概念之中,這風眼氣旋的數量之變化,便已經錨定了這一界的死生之變化。

  “已然至於此步了麽?”

  楚維陽明白,這風眼便似是這一界風水輿圖的陣眼。

  陣眼本身的增減,意味著那能夠影響與左右陣眼本身的力量,已經深入了輿圖,深入了這風水堪輿大陣的根髓之處。

  那腐朽的氣息已經在侵蝕,並且已經侵蝕了這遼闊一界的本源。

  真正的化天界一隅成陰冥一世!
  也正是伴隨著這樣的念頭的建立,伴隨著對於這一界的本質認知更為深刻,在這一過程之中,楚維陽也在不斷的調整著對於此界的謀劃之圖景。

  而也正是在這樣思量的過程之中,伴隨著楚維陽相繼將玄黃二氣朝著六道存世的風眼盡皆灌湧而去時,霎時間,這一方古界的變化已然在無聲息間,自然而然中,抵至了蛻變與升華的極致!
  那伴隨著楚維陽的灌湧,崩滅潰散開來的五蘊、太陰兩類神通法力,已然在這樣的過程之中,隨著狂風,真切的均勻的暈散在了這遼闊天野的每一處所在,每一座山巒以及湖泊之中,都已經有了這樣的神通法力的塵埃落下。

  於是,當楚維陽有所控制的,已經在稍稍減弱著那形而上領域之中仍舊在持續不斷灌湧的玄黃二氣洪流。

  但偏生,隨著著玄黃二氣洪流的主動衰減,當楚維陽再看去時,那漫山遍野之間,不斷肆意兜轉的狂風之中,那玄黃二色竟一點點變得明晰起來。

  仔細看去時,那五蘊與太陰的神通法力,已然非是楚維陽灌湧於世間的那些。

  是那原本分解了一切的腐爛淤泥,在蛻變與升華的過程之中,自行隨著那神通法力塵埃的前因,那些淤積沉澱的部分化成了太陰的玄色,那些腐爛與惡臭的部分化成了五蘊的昏黃。

  於是,當某一瞬間時,楚維陽已經完全停止了那玄黃二色風暴在形而上領域之中的顯照,將那垂落於世的六道須彌陣圖相繼撤去。

  但是這遼闊天野之間,那玄黃二色之氣仍舊源源不斷的從那腐朽的淤泥,從那滿是泥漿的湖泊之中,相繼蒸騰而起,進而隨著狂風的回旋,甚至將諸修所彌散的斑斕靈光,將那漸漸要貫穿於世的血色神霞,盡皆化成了資糧與薪柴。

  而也正此時,伴隨著那若有若無的煙塵氣息彌散在天地間,一時間,原本沉浸在血腥廝殺之中的諸修,遂更為忘我起來。

  原地裡,唯有那因為剛剛墜落於世,尚還顯得神智清明的幾位耄耋老道人,在悚然一驚之中,發覺到了不妥。

  “停手!都停手!”

  只是任由老道人厲聲嘶吼的時候,幾近癲狂的諸修,卻已然無有人再依循著老道人所言而行事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