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禦煞》第764章 神通陰陽返先天(四更!)
  第764章 神通陰陽返先天(四更!)

  良久的時間過去。

  再是繁盛駁雜的道書與手劄,也終有著被楚維陽翻閱殆盡的時候,當然,這終歸僅只是一宗之中的一氏族的家底兒的一部分而已。

  比著真正的聖地大教的渾厚底蘊還有著十分深遠的差距。

  但饒是如此,在一摞又一摞的手劄之中,仍舊有著足足七部完整的神通經篇,甚至連帶著手劄之中,同樣有著宮家歷代先祖相繼修持著不同神通經篇時,所遺留的關乎於經篇本身修持的經驗感觸記載的手劄。

  楚維陽能夠意識到,有這樣的奉送,意味著宮家的老祖真個意識到了《紫蟾丹經》之中所貫穿的神韻那朦朧模糊之中仍舊高卓的義理,並且果斷下注,真正在這上面展示出了誠意。

  可是事實上,反而最是這一部分的手劄對於楚維陽而言最沒有用處。

  這一來,楚維陽本身便已經涉足到了不止一門的神通修法,已然在真正切實的修持過程之中,本身尚未有動過要再如何進行多一門神通經篇修持的念頭。

  二來,縱然是修持,楚維陽向來也是要從神通經篇的原文之中闡發出屬於自己道與法的義理與神韻來,修道伊始至於今日,楚維陽還從未曾依循著哪一位顯現的舊路亦步亦趨的走過。

  在這些旁人看來最是珍貴的手劄與完整經篇之中,事實上,浩如煙海的文字裡,最後林林總總的篩選下來,僅只有著很少的一部分隻言片語,能夠被楚維陽所遴選出來,視之為有用。

  畢竟,宮家乃是於巫覡教中長久傳續著的家族,其所傳續的諸般神通經篇,與古巫覡秘術,古先民犧牲祭禮,乃至於和本命巫蠱的蘊養有關,與楚維陽己身修法與道途幾乎渾無真正緊密的牽系可言。

  更相反,反而是那些純粹記載著神通經篇修持的基礎內容的那一部分手劄,給了楚維陽以真正頗有收獲的內容。

  至少,這一部分的繁盛文字之中所記載的內容,告訴了楚維陽,甚麽是神通種子,以及神通經篇的修持,到底在神境真人這一層境界之中,有著怎麽樣的參與。

  事實上,這其中甚至包括了楚維陽對於神通本身概念的認知。

  自昔年從琳琅洞天之內收獲那枚神通種子,初次洞見那神通經篇之後,因為那指證著更為高卓的修為境界,而且神通經篇所修持出的法力,更甚於尋常法門之養煉。

  也正因此,楚維陽僅只是下意識的,認為所謂的神通,便是術法之上,更為高卓的存在,又因為後來時,《太陰煉形》與《法相天地》相繼的蛻變與升華,在事實的演化層面上,更進一步的教楚維陽意識到,神通高卓於尋常高道妙法之上的層次高下之別。

  可一切的認知便也僅止於此步了。

  而事實上,楚維陽這樣的認識,對,畢竟他真個走通了這蛻變與升華的路,還走通了不止一次;但這樣的認知也不對,因為其認知過於狹隘了些。

  畢竟,楚維陽在三元極真界中在有著如何渾厚的底蘊與高卓的才情,他僅只是認知到己身所曾經洞見的道法領域,而伴隨著無窮歲月光陰之前,曾經有著秘辛橫貫於世,一切金丹之上的文字盡皆不存,僅只在如琳琅洞天,如海淵之下這樣的地方,存在著漏網之魚。

  古籍無言,那冰冷的文字能夠教楚維陽洞悉出神通經篇的修持本身,認出那古老時代已經斷層的古篆文字,便已經是殊為不易。

  而直至此刻,當楚維陽閱遍了這些古籍手劄之後,方才真正從概念的程度上,洞悉了所謂的神通到底為何物。

  所謂神者,陰陽不測謂之神也。

  所謂神通者,超陰陽之外,天地乾坤寰宇之外,蓋通所謂混朦濁世的道與法而已。

  也正因此,從這一角度上而言,凡所謂神通修法,本質皆在寰宇萬象諸道術法之上,也是於廣博的概念之中,認知的一個較為偏僻的角度而已。

  而且,楚維陽仔細翻讀著那古老典籍與手劄之中,略顯得晦澀與隱逸的部分隻言片語,甚至隱約有種從中所認知的所謂陰陽,所謂乾坤寰宇的概念,並非僅僅指的是所謂的陰陽法、開天法、乾坤法,而是真正指證的九天十地的切實存在的天地寰宇。

  這並非是楚維陽某種咬文嚼字的閉門造車,而是身為對於開天法掌握最為深刻的三元極真界的修士,楚維陽太知道,實則渾圓金丹,便已然是開天意蘊的集大成之道果。

  到了這一步,再走下去,以道果金丹融入一方道場天地寰宇之中,便已然是更為深邃的展開,而且,開天不是修法的終極目的,道果融入一方道場之中也並非是真正的目的。

  當理清了這一條若有若無的脈絡之後,楚維陽便陡然間明悟,從那一方道場之中超脫,實則才是真正的修途目的。
    模仿天地養煉陰陽,身融天地打磨道果,超脫天地得證逍遙自在。

  這才是真正這一步走過之後的真髓道途的方向與義理。

  而神通,所謂超陰陽而通混朦,大抵便是此等意象所在!
  這其中,甚至還有著些許的後天反先天的飄忽神韻存在著。

  當然,這僅只是意蘊而已,涉及到神通經篇本身的道法運轉,仍舊是極為複雜的過程。

  這些繁盛的手劄,能夠將表象講述清楚,教人窺見真正神境真人的修行玄境的一角,便已然十分難能可貴。

  這一味地苦思冥想,不過是在重重地猜度之上,再平添出許許多多的猜度來而已。

  楚維陽能夠理智的認識到,想要真正洞悉神通背後的曼妙,以及超脫天地的某種義理,楚維陽實則需得等到真正駐足神境真人層階去的時候,以切實的體悟去感觸與推演。

  而所謂的神通種子,實則才是全數神通經篇最為古老與原始的存在方式。

  蓋有神通經篇的記載以來的最為古老悠久的時代之中,所謂的神通種子,甚是珍稀,其僅只在九天十地之中那些自開天辟地伊始便存在的先天礦脈之中,伴隨著歲月光陰的累積,天地菁華不斷的被先天礦脈所牽引、淤積,並且醞釀。

  於是,自然而然的,當那醞釀在光陰裡徹底凝練,徹底的蛻變與升華之後,最初的神通種子,最初的關乎神通種子的古老神通經篇,便是這樣誕生的。

  連帶著那慣常教人承載神通經篇文字的古老篆紋,也是在這其上,自然而然被先天礦脈醞釀而成的。

  那是真正天賜的經篇,真正天賜的道種!
  可是,先天礦脈是有數的,這樣的神通道種的凝練,所需要的歲月光陰本身幾乎也漫長的可怕,而且,伴隨著先天礦脈的接連開采與自行在天地變遷之中的損毀。

  如此的存在,最後僅隻成了古籍中所記載的文字傳說而已,隨著那真正的古老時代,隨著那尚還名喚地仙的修行時代一同遠去了。

  而再之後,這天地之間,雖然不至於說是廣傳,至少也未必見得那樣稀少的神通種子,則是伴隨著一代代的先賢修士走出九天十地,開始清掃與闖蕩昏黃濁世。

  進而在那混朦汪洋之中,於一些甚為凶險的有著原始凶獸盤踞的深海之中,找尋到了昏黃濁世所蘊養的“礦脈”,並且在這些“礦脈”之中找尋到了與先天礦脈本身之中所蘊藏的菁華極其相類的存在。

  而這種存在,最後被視之為神通種子的雛形,再以真正純粹正統的神通法力得以點化與最後一步的熔煉蘊養之後,遂成後世普傳之神通種子。

  果然,伴隨著這一步的珠璣文字的參悟與理解,楚維陽在感慨著無窮歲月光陰之中道法的變化之外,更是明白了,不論是昔年那些最為原始的神通種子,還是後續的先賢探索昏黃濁世所凝煉成的神通種子,其誕生的本質便果然與後天返先天的神韻有著息息相關的緊密牽系。

  而楚維陽也幾乎篤定,這種神韻已經貫穿了神通經篇與神通種子,也勢必要蔓延到神境真人這一層階的修持之中去。

  在之後,所描述到的關乎於神通種子在神境真人級數的運用,遂也被楚維陽從那些近乎於一筆帶過的手劄之中,拚湊出了大略的輪廓與模樣。

  凡所風水堪輿之氣韻流轉,必須於諸炁散漫蘊養之中,得以有風水搬運而渾一之所,與天地間,是一處道場,是一處連綿群山之中的“龍眼”所在,於風水堪輿法陣之中,這所謂的龍眼便是陣眼所在。

  自然而然,補一下法陣,需得以寶器靈物甚至是修士己身鎮壓在或一處,或甚少的複數量級的數處陣眼之中。

  而當一位修士的本命道果融入到的那靈山秀水的天地一隅,以化成道場的時候,便也自然而然的需得要以“鎮物”蘊養在“龍眼”所在,以鎮壓寶地風水氣韻。

  而這樣於道法修持之中的“鎮物”,便是直指修士本身修持神通經篇的神通種子!
  而且,之所以謂之“種子”,自然而然,便意味著神通種子本身,也是能夠生長的!
  在這一過程之中,天地靈根是以道場天地之菁華,己身無算靈韻之暈散是以道法之菁華,而所謂的神通種子,便是那容器,在汲取了天地與道法的菁華之後,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的產物。

  種子自然生長,再有開花結果……

  “果然,不論怎麽看,不論看多少遍,這都是超脫的意象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