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禦煞》第592章 凝雲作篆兆天象(四更!)
  第592章 凝雲作篆兆天象(四更!)
  幽暗寂無的試煉一界之中。

  罕有的,此刻楚維陽的身形未曾顯照在那玄虛兼且形而上的領域之中,當須彌陣圖的靈光顯照在楚維陽身側的時候,楚維陽正立足於現實之中,生生以氣血蠻力,將一道懸照出來的鬼魅身形攥捏在掌心之中,進而將身形撕裂開來。

  並非真實的“瓢潑血雨”在揮灑開來的閃瞬間便在楚維陽的面前洞照成了靈光,再看去時,那一閃瞬間,渾似是光陰倒卷,一切盡皆在楚維陽的面前,消弭去了血肉筋骨的外象,變換成了灰黑色的幽光凝聚而成的符籙篆紋,進而,在諸般符籙篆紋複又交織成了真形圖。

  原地裡,楚維陽眯著眼睛,將這一切盡皆烙印在心神記憶之中。

  某一瞬間,那種明晰的有相盡皆褪去,轉變成這樣朦朧而不切實輪廓的過程之中,楚維陽渾似是覺得現世在褪色,一切進階在那變幻的過程之中回歸於玄虛兼且形而上的領域。

  而似乎也正是這種玄虛與現實的相互交錯,更進一步的教楚維陽明白,為何那玄虛兼且形而上的並非是甚麽遺世而獨立的完整一界,而是天地之間的一道領域而已。

  某些看似是明晰的分解,實則內裡中卻是相通的。

  而伴隨著這種感悟,楚維陽渾似像是在駐足在現世的虛實試煉一界之中,進而遙望向了那形而上的領域之中。

  一切洞見的並不明晰,但依然有著繚繞的幽霧從楚維陽的眼眸之中映照。

  而在那種幽霧的繚繞裡,那一息間驚鴻顯照的灰黑色靈光的真形圖,愈漸得像是甚麽鬼物陰靈。

  短暫的片刻端詳之後,直至符籙篆紋盡皆消隱了去,連帶著那幽霧也渺然無蹤,原地裡,楚維陽的眼眸之中,繁浩至極的符籙篆紋凝聚成的九道回環所凝聚成的無上瞳術,遂才因之而緩緩地消隱至於寂無中。

  仔細看去時,那九道符籙篆紋兜轉成的回環,其上斑斕的靈光盡皆混同於某種淺淡的鎏金顏色之中,仔細看去時,其中的六道回環真切的凝實著,唯獨複有三道回環,盡皆虛幻而不曾凝實,縱然虛幻的程度深淺不一,但盡都在靈光的流轉之中,展露出稍稍的不諧來。

  一法應,則諸法皆有所應。

  這好似是某種標的一般,印證著楚維陽九煉丹胎境界的修為進程。

  他到底未曾在第六煉走完之前便先一步走完第七煉的道途。

  事實上,楚維陽在過分“離經叛道”的打亂了丹胎境界的諸般修行進程之後,他便已經在一條“放浪形骸”的路上徹底變得肆無忌憚起來。

  之所以最為通衢而輕易的第七煉的進程會被拖慢,實則是因為在煉法的過程之中,楚維陽在接連的借助著義理的貫通而橫跨著道途。

  第七煉的時候,地師一脈的法門被楚維陽修持得盡善盡美,以昔年的九疊符陣為根基,以琅嬛篆紋為框架與脈絡,以一路橫推而去,先賢饋贈之中諸般楚維陽所無法想象的,已經遺落在歲月光陰之中的無上篆法為薪柴與資糧。

  楚維陽幾乎在將地師一脈的真形圖錄推演出來的閃瞬間,昔年鏡緣仙島上,關乎於寰宇萬象的感觸,重在這一刻蛻變與升華,化作了真正的高卓義理,貫穿了楚維陽《煆真經》的法門修持。

  琅嬛篆紋即是寰宇萬象之相。

  而幾乎就在這樣的通悟誕生的同一時間,某種已經過分累積的渾厚底蘊,正也借由著楚維陽運數的勃發,化作純粹靈感的雷霆,生生劈落,貫穿在楚維陽的精氣神三元之中。

  於是,自然而然的,陰冥鬼煞之道的諸般妙法,那被楚維陽用至熟稔的通幽符陣,盡皆映照在楚維陽的心神會中。

  玄真寶鑒洞照,每一道通幽符陣的蝌蚪文字所洞開的虛實一界,那陰冥道宮之中,一道道完整的陰靈與神形顯照。

  楚維陽看似是從未曾修持過通幽之道,修持過鬼煞之道,但是事實上,從修道伊始,從將淳於芷的真靈拘在法劍之中的伊始,楚維陽便已經踏在了通幽之道與鬼煞陰冥之道上面了。

  他並非是不曾修持,而是真正修持的不著痕跡,這才是陰冥之道的至高義理,萬法倒影,盡皆是陰冥所在。

  於是,在寰宇萬象之相顯照成琅嬛篆紋之後,一切有相歸咎於萬法,進而,萬法映照,是以陰冥諸鬼形而承萬法之底蘊,承萬象之靈。

  相與靈。

  生與死。

  命與性。

  乾與坤。

  一切便這樣自然而然的在那一閃瞬間的通悟與感觸之中被楚維陽所統合。

  於是,穩穩地駐足在了第七煉的修途上面的時候,楚維陽便也穩穩地駐足在了第八煉的道途上面。

  誰又能夠想到,這地師一脈的《煆真經》,竟然與陰冥鬼煞之道的通幽符陣,有著這樣完美而圓融的契合。

  當然,楚維陽複又後知後覺的思量著,或許因為地師一脈的法統源自於《葬經》之中的跟腳,這種完美而圓融的相契合,便已經是無窮歲月光陰之前的早已注定。

  但不論如何,當楚維陽切實的將這樣的諸般熔煉於一爐的時候,寰宇萬象之形與神俱全,形神皆妙的領域更進一步的深種入楚維陽道軀之中的時候,幾乎無需再有所闡發,《道周圖》便也自然而然的顯照。

  萬象形神兼具,豈不就正是“道周”二字之義理麽!
  於是,楚維陽的修為境界便處於一種十分微妙的狀態之中,他是六煉丹胎修士,也是七煉,更是八煉,必要時也可以是九煉,但不論哪一煉,他都尚還未曾走到盡頭。

  好在,終於是在那玄虛兼且形而上的領域之中的法相道衡子能夠將諸般法門運轉至絕巔,楚維陽的第六煉先一步功成。

  所以歸根究底,他大抵仍舊只是六煉丹胎境界的修士罷了。

  不過是修著世上罕有的道法,稍稍有了些超卓的底蘊而已。

  只是,前所未有的高強度的三道兼修,楚維陽的進程便不可避免的緩慢了下來。

  寰宇萬象之形神也好,還是道周的天地圓融的義理也好,這都是無法想象的龐大概念,楚維陽所需得做的,不再是局限於篆法與陰冥法之類的一泓溪流,而是余下的,這試煉一界之中余下的全數的斑斕星河!
  它們便是寰宇萬象,它們便是道周!
  當然,略顯得艱難的道路,自然而然,也夯實著楚維陽略顯得渾厚的底蘊。

  至少在如今,楚維陽顯照著九疊符篆回環的無上瞳術,便已經能夠洞見許多原本丹胎境界的修士都不該能夠觀照的領域。

  那是金丹境界的大修士眼中的世界。

  縱然一切尤還看得朦朧,但能不能夠洞見,便足以證明,楚維陽的某一部分,許是已經在這樣九煉的底蘊相互堆積之中,越過了那道藩籬。

  而楚維陽至少篤信著一點,當最後三道回環真切的凝實的時候,或許哪怕駐足在丹胎境界之中,他便已經能夠明晰的洞見大修士眼中的世界。

  九疊回環,將會是至高的法眼!
  說來吊詭,誰又能夠想到,昔年築基境界時最為薄弱的一部分,竟然會在九煉丹胎的進程之中,率先一步抵至至強!
  而也正是在這樣的感觸裡面,須彌陣圖顯照,一枚枚洞照著各不相同的道法氣韻的道果妖丹盡皆從中顯照而出。

  “許是要省卻貧道許久苦功了。”

  這般輕聲感慨著,楚維陽一揚手時,渾厚的法力便已經將諸道果妖丹盡皆包裹。

  無所謂是具體的甚麽道法氣韻的妖丹了,諸道盡皆在萬象與道周之中。

  於是,下一瞬間,一道明黃圓輪從楚維陽的腦後懸照出來,暗金色的神華回旋兜轉之中,是仍舊在由虛轉實的《道周圖》顯照,進而,隨著此刻楚維陽的心念一動,隨即,同樣的門扉自這一道明黃圓輪之中洞開。

  隱約間觀照去時,似是透過這道大開的門扉,猶還能夠看到內裡那兩道懸照在形而上領域之中的法身景象。

  緊接著,楚維陽的法力裹挾著一枚枚道果妖丹,旋即躍入門扉之中,再看去時,那凌空趺坐的法相道衡子忽地一招手。

  宗師印落下的閃瞬間,諸道果妖丹盡皆環繞著道衡子法相兜轉,再看去時,法寶山河簋懸照,內裡翠玉顏色的南明離火顯照,旋即便有一枚道果妖丹,高高躍起的閃瞬間,複又直直躍入山河簋中。

  於是,隻頃刻間,不等楚維陽再多斬滅幾道試煉的身形時,有鎏金神華便已經裹挾著一縷縷經過煉化的道果之力,透過三道圖圓輪門扉的相互牽系,同一時間徜徉流淌在九道真形圖錄的道途之中。

  而伴隨著這一切也有條不紊的步入了正軌之中,楚維陽步履堅實的朝著真正九煉丹胎的巔峰緩步而行的進程之中,楚維陽遂也將更多的心神,放在了這試煉一界之中。

  橫推過一道又一道星光交匯成的溪流,先賢的饋贈成就了今日的楚維陽。

  但是這一切的發源,盡皆是幽暗寂無的世界裡那一道昏黃色的靈光而已。

  越過了這道繁盛的斑斕星河,這試煉一界的更深處,又會有甚麽?
  而也正在這樣的心境裡,楚維陽沐浴著鎏金神華而“大戰四方”。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