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禦煞》第743章 出世登真策鳳鸞(一更!)
  第743章 出世登真策鳳鸞(一更!)

  越過了那道門扉,渾厚的須彌之力裹挾著楚維陽的身形,朝著遠空牽引與橫渡而去。

  天地、乾坤、寰宇的一切概念,在這樣的牽引與橫渡的過程之中,從真正斑斕瑰麗的一世萬象,被拉扯與延展成了純粹的深灰色的神霞長河,一切有形有相的存在,盡皆被這樣扭曲成了純粹深灰色的神霞之中,明暗交錯的層次。

  而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裡,楚維陽真切的感受到了青衣道人那貫穿著始終的神韻。

  青衣道人在從這片無垠海域暗藏後手的過程之中,也同樣未曾徹底放下心神來,仍舊殘留有部分的神韻在這一道道須彌法陣之中,以此監察著往來之諸修。

  雖然楚維陽將己身的遮掩已經做到了極致,他曾經歷經過青衣道人的隔空窺視,知曉己身藏匿的水準,明白只要不是當面,只怕青衣道人這隔空映照在須彌門扉之中的微茫神韻,也難以洞徹己身的跟腳。

  但是為得穩妥起見,也是同樣掌握著須彌之道真髓的楚維陽藝高人膽大,在以須彌門扉橫渡虛空的過程之後,更進一步的在其間,身融須彌神霞長河之中。

  他像是在竭力的將自己變成了最靈巧的遊魚,在這一過程之中,努力的避開著青衣道人橫貫於世的最後一道兜網。

  過得了這道兜網,便是略顯得短暫的一段時間的天高海闊。

  青衣道人僅只是現身的甚為短促的很短暫時間,可是其人事無巨細的謀局與料算之力,卻在無形之中給了楚維陽以很大的壓力。

  昔日在三元極真界中,楚維陽便常聽聞得一句話,言說道法底蘊上,一絲一縷的差距,便是死生間的分別。

  老實說,往昔時楚維陽所見,這一點更多的在修士的殺伐手段上。

  至於己身,卻是因為楚維陽從築基境界伊始,不斷累積的渾厚底蘊與高卓才情的展露,使得楚維陽丹胎境界時便得以逆伐上境,一朝洞入金丹境界,便更有著與同境界修士相繼爭鋒的崢嶸氣焰。

  或許在這過程之中,仍舊有著不少的人,其道法底蘊上遠遠地高過了楚維陽一些,但是道人妖孽級數的才情,卻將這一部分的差距彌補,乃至於反超。

  直至此刻,楚維陽方才在青衣道人的身上,從全數的領域,從密不透風的四面八方,感受到那道法底蘊的差距所在的如生死割裂一般的鴻溝。

  僅只是遠空的驚鴻一現,便長久的教楚維陽喘不過氣來。

  好在,凌空橫渡的時間縱然略顯得漫長,終也有驚無險的這般緩緩地逝去。

  下一瞬間時,伴隨著須彌之力的耗盡,使得楚維陽的身形不得不從須彌之力之中顯照出己身之身形來的時候。

  昏黃濁世旋即便離著楚維陽遠去。

  道人的眼中,也沒有了那深灰色的須彌神霞長河。

  一切抽象而顯得扭曲的力量,重新在楚維陽的面前,延展成了天地、乾坤、寰宇萬象的模樣。

  進而,待得楚維陽再看去時,天高海闊間,山石草木,盡皆是莽荒遼闊的瑰麗山河。

  寶仙九室之界。

  依循著早先時第五磬曾經給楚維陽言說過的內容,楚維陽遂有所知曉,此地乃是寶仙九室之界的北海。

  這是寶仙九室之界的界門所在。

  果不其然,當略顯得熟悉的濤濤海潮的聲音響徹在楚維陽耳畔的時候,道人很是自如的展示出了一位在熟悉之中略顯得迷茫,好似是那昔年長久的昏沉睡夢仍舊在身上殘存有余韻一樣。

  他很是陌生的環顧著著茫茫無垠的北海,又有著很長一段時間折身回望,觀照著那懸照在天海盡頭的,真正無上寶玉凝聚成的界門。

  門戶接天連地,巍峨若山嶽直入雲霄,僅只是在楚維陽這觀照的頃刻間,便有著一道道靈光倏忽間飛遁來去,從門扉中出入,更有著龐大的法舟,以笨重遲緩的模樣,從中疾馳而過。

  道人毫無掩飾的貪婪的追索著目之所及之處,所能夠洞照的諸般,他好像是要用這樣的方式,從如是的陌生天地之間,追索著那種熟悉感覺的根源所在。

  可是很快,楚維陽便略顯得孤寂兼且落寞的收回了四下裡探看的目光。

  如是情緒之中,更有著某種楚維陽對於這真正原始莽荒的遼闊天地的無端感慨與震撼。

  都說著是甚麽一小界,一小界,可是這“小”乃是與兩界天所相互比較的,對於楚維陽而言,他唯一洞見過的真正天地世界,便僅只有三元極真界,但道人所洞見的,也是在極為悠長的歲月光陰裡,不斷的萎縮著,須彌壁壘之中滿是皺褶與重疊的一界。

  他從未曾洞見過,所謂九天十地真正莽荒原始的遼闊。
    這一刻,楚維陽洞見了,這寶仙九室之界,那未曾有過怎樣折損的,真正原始莽荒的一界之遼闊!

  甚至連帶著這或許有類於三元極真界外海的北海,有著駐守界關性質的這片無垠汪洋,其遼闊與深邃,也遠勝過三元極真界外海許多。

  而這頃刻間,蓋因為楚維陽毫無遮掩己身的神韻,遂也正因此,道人這全數的情緒變化,盡皆毫無遮掩的教人感應的真切,全然能夠明白,這盡都是楚維陽的“真情流露”。

  於是,當已然服下寶藥有所好轉的第五磬,再度帶領著一眾淨照齋的門人弟子,朝著楚維陽立身而言謝的時候,在這樣人多勢眾而更為引人注目的場合之下,第五磬頗顯得憂心忡忡的看向楚維陽這裡。

  “玄河道友,你這是還未曾恢復心神記憶?”

  聞聽得此言時,楚維陽很是無奈的搖了搖頭。

  “許多場景看起來已然似是而非,好像似是此間,又好像非是此間,很亂,從心神記憶上講,大抵也僅隻如此了。”

  說罷之後,楚維陽像是不欲多談此事,更朝著第五磬擺了擺手。

  但經過了這樣一遭,伴隨著諸修盡皆在寒暄之後,略顯得狼狽的結束了此行,進而回返山門,這巫覡教玄河道人被先祖靈念所反噬之類的事情,便盡皆要因這番第五磬離別前與楚維陽的對話,而深刻的烙印在他們的心神之中,進而朝著更為廣博的諸宗散播而去。

  三人成虎,眾口鑠金。

  很多時候,諸修之間的磅礴聲量,也能夠給起到許多意想不到的作用。

  而且依循著因果運數而言,楚維陽於此界之中尚還未有甚麽根基,未曾於此間建立深刻的牽系,累積下甚麽樣的運數來。

  三元極真界的天機靈犀凝練兼且緊鎖在己身的鎮運寶器之中,但這終歸非是寶仙九室之界的運數之力,氣運之間或許可以有所借用,但是於此界無有運數根基,終歸是隱患。

  而論及聲名運數的運作與累積,最善此道者,當屬百花樓的諸般妙法,而楚維陽歷經過百花樓歷代最為天驕妖孽的女修士以深刻的教導,再配合上楚維陽昔年本就是一路聲名運數彪增的經歷,於此道也算是頗有體悟。

  道人深知,要想日後做得大好事情,進而聲名激增的前提,實則是在此前先有所鋪墊,先更進一步使得更多的人認識到有楚維陽,或者更準確說,有“玄河道人”的存在。

  當然,這樣的認知的錨定,也不好太過刻意,而今看來,第五磬也深知此道精妙,僅隻這樣輕飄飄的一點之後,便對著楚維陽言稱告辭。

  比起師兄弟二人湊在一起做得大好事情,楚維陽的當務之急,還是先一步教己身順順利利的蟄伏下來,如是,才有長久可言。

  而伴隨著淨照齋的一行人盡皆相繼離去,身周驟然一空的道人,竟在因為著一身孤寂與蕭索的氣韻,反而在此間凌空而立,愈漸得凸顯其人身形。

  於是,最後那一眾尚還未曾離去的諸修,複又折身回望向了楚維陽這裡。

  而此刻間,楚維陽像是遙望著遠空,遙看向巫覡教的方向,進而,當道人再思量著一揮手時,諸修瞧的真切,正是巫覡祭火洋洋灑灑的從道人的掌心之中垂落。

  法焰無上級數的氣機剛剛顯照,忽地,道人的手複又一收,在神韻的變幻之中,某種獸相的靈光一閃而逝,進而當某種近乎妖邪的血煞氣湧現的時候,忽地,那巫覡祭火陡然間兜轉的時候,便凝聚成了翠玉焰火垂落。

  陌生的法焰顯照著無上意蘊,更為牽引著人的目光,而最教人側目的,還是那陌生法焰之中過分渾厚的靈韻,那靈韻幾乎要凝實在一起,進而真正的化形而出一樣。

  而也好像正是因為著諸修的這般思緒的誕生一樣,幾乎頃刻間,諸修便見得那翠玉焰火之中的靈韻凝結在一起,驟然間顯照出了真正金紅的純粹焰火顏色。

  緊接著,伴隨著靈光的迸發,那一抹金紅顏色的火光,驟然間在灼灼顯照的過程之中,反向鯨吞著原本的翠玉焰火。

  好像仍舊是相同的獸相與妖邪的血煞之氣暈散,但是相同之中,似是漸漸地有著些許的細微之處的不同在演化,而伴隨著那金紅焰火大盛的閃瞬間,第三種無上焰火顯照的同一時間,某種死生輪轉的神韻在其中一閃而逝。

  諸修旋即驚詫,但是在驚詫之余,想到了玄河道人的經歷,想到了其渾渾噩噩的磨礪,隨驟然間有所領悟,這等曼妙法焰的凝練,或許與其人的經歷息息相關。

  而且,諸修所覺曼妙之處,不僅僅在於這死生輪轉的神韻本身,更在於,依照著楚維陽這一閃瞬間,像是因為甚至不甚清醒的渾噩余韻而展露的術法跟腳,這並非是甚麽偶然所得的法焰,從翠玉焰火再到金紅法焰,某種一脈相承的神韻裡,好似是有著道與法運轉的切實痕跡。

  這是可以被修持的,便也意味著,這是可以被傳授的……

  而就在這樣念頭誕生的頃刻間,那金紅的焰火之中,豐沛的靈韻終於在這頃刻間凝聚成了實質!
  繼而,伴隨著一道嘹亮的鳳鳴聲。

  有數人之高大的金紅鸞鳳從焰火之中誕生,那非是甚麽凶獸,更非是妖獸,那是火種化形之靈,是純粹道法、火種和靈韻凝練而成的菁華與造化之生靈!
  下一瞬時,伴隨著金紅鸞鳳同樣展露出了金丹級數的氣韻之後,僅只是一閃瞬間,再看去時,已然是楚維陽一襲碧袍,跨坐金紅鸞鳳遠去的身形。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