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禦煞》第952章 效法自然演至道(一更!)
  第952章 效法自然演至道(一更!)

  真真是防不勝防!
  驟然間立身在這無何有之鄉中,僅只是頃刻間的事情而已,從始至終,楚維陽僅隻做了兩件事情,一件是通過篆紋與音言,大略的朦朧模糊的推演出了其人那奇詭的音言,以方便相互之間的交流。

  二來便是在三言兩語之中,洞見了那諸界生滅映照在無何有之鄉中的輿圖。

  可是偏生這頃刻間,不拘是音言也好,還是輿圖也罷,事實上都在其被楚維陽所掌握與所觀照的頃刻間,將那種暫時被道人所命名為“無何有”的神韻貫穿向己身的形神本質之中。

  那是有序之中夾雜著無序,二者渾一,而徹徹底底將一個人的道與法,一個人的形與神,從一個輪轉不休的狀態之中,徹徹底底的拉向虛無,最後沉澱在虛無之中,成為那“無何有”之概念的一部分,並且因之而徹徹底底的被從塵世間抹去存在的痕跡。

  那事實上,楚維陽懷疑,倘若僅只是以一己之身承受著這樣的力量所帶來的變化,那麽最終所謂的抹去存在的痕跡,甚至不僅僅只是現世之中的痕跡,這種“無何有”的神韻之中具備著本質與真髓層面的奇詭邪異。

  那種存在痕跡的抹去,甚至是貫穿在了歲月光陰以及萬象須彌之中,那甚至是將前塵之中諸般曾經的所作所為也從歲月中消除了去,連帶著其人流落在世上的痕跡,也從中悄然煙消雲散去。

  那意味著一個人曾經生身立命的全數義理,在這一刻被消除。

  那才是真正的無何有。

  而這樣的變化加注在楚維陽的身上,一切的源頭,便在於最初時,自己為了方便彼此之間的交流,進而教己身的圓融智慧引動,在思感與念頭的碰撞之中,事實上,那一閃瞬間,楚維陽是從這音言之中教己身熟悉的那一部分開始,順著現有的音韻的方向推演去。

  本質上,那是一次借助著古之就有的篆法音言來在有目的有方向的碰撞之中,推敲出一部大略輪廓的篆紋來,進而以篆紋標的出音言。

  看起來,楚維陽掌握的僅只是那奇詭邪異的音調,但事實上,這一刻真正被楚維陽推敲出來的,是篆紋,是篆法,是道法。

  道人無聲息間受到“無何有”神韻的影響,便是從這一刻,從這一步伊始的。

  而待得楚維陽更進一步的觀照著諸世輿圖,觀照著那自然天象之下,真正的諸世驟生驟滅的本質的時候。

  這樣的玄景與義理本身事實上不存在著甚麽問題,但是其引動的余韻,那諸世在生滅之中化成一界之死生渡口,以及早先時沉浸在楚維陽心神之中的那一部分“無何有”之神韻,便齊皆在道人的思感與念頭之中,灌湧入了道法真髓之中,正式開始侵染形神本質。

  倘若依循著這樣的脈絡來看,甚至從始至終,都並非是這故清虛空明天界的“無何有”神韻在“侵染”與“毒害”楚維陽,它僅只是盤桓在這裡,沉寂在這深邃的濁世汪洋的海底。

  這好像是“無何有”的神韻以及道法義理在一界之上的體現與映照,它已經將己身的存在消磨於真正的世外,渺遠到連歲月光陰以及萬象須彌都朦朧模糊的地方。

  甚至,這種神韻同樣在影響與抹除著屬於這一古界的痕跡以及本質影響,錯非是九天十地乃是貫穿了舊世的恆久命題,只怕這種影響變化會變得更為明晰與深刻,但饒是如此,經年來月沉浸在新舊兩道爭鋒之中諸修,眼中也僅只有四大界天,而罕有再提及這一古界。

  它消失了,似乎便可以這樣順理成章的完全消失在舊世的海疆之中,消失在九天十地的古之輿圖之中。

  奇哉怪也。

  而從這樣的層面上看,甚至是楚維陽己身的所作所為,在主動的牽引著這種力量,納入己身的精氣神三元之中。

  在無聲無息之間,一切本該不是道與法映照的地方,齊皆有著邪異道法的映照與暈散。

  而也萬幸。

  楚維陽是真正的道癡,他甚至有些過分的癡迷於此。

  看到甚麽樣的有相之存在的外象,便要思量及其內裡,進而洞見出其本質,進而在內外的交錯之中,推演與磋磨出這樣的內外諸相交錯裡,其道法義理與萬象諸法之中的位置,更宏大的輪廓,更渺遠的脈絡。

  這樣的參道悟法的習慣,幾乎已經成為了楚維陽觀照萬象的本能。

  而也正是依循著這樣的本能,楚維陽同樣在入得了此間之後,觀照著諸般,觀照著諸相,進而也僅只是在電光石火之間,洞見到了這一世寰宇之中,那諸氣不諧的背後,那一切奇詭邪異的本質——無何有神韻與義理!
  進而借由著這種感觸與體悟,道人內視己身的頃刻間,遂洞見了形神之中那絲縷的不諧所在。

  好在,尚還僅只是極其微末的纖毫之間的變化。

  緊接著,頃刻間,無量劫雷若雷霆雨瀑一般,頃刻間從玉京山中,連綿不竭的轟落在楚維陽的形神各個角落之中,從精神氣三元丹田之所在,再到道人的思感與念頭之中,及至心海的翻湧與記憶烙印的湧現,以及形神本質,性命根源之中!

  連綿的劫雷轟落的頃刻間,旋即將楚維陽諸相之中所沾染的那絲縷與分毫的不諧,齊皆在這頃刻間斬斷!

  楚維陽修道煉法至於今日,絲絲縷縷盡都是及至凝練與錘鍛的可貴參悟與養煉,可是這一刻,該出手時,道人無有分毫的遲疑與不舍。

  轟——轟——轟——
    連綿不竭的雷霆轟響聲音真切的從楚維陽的內周天中接連響徹,進而,在楚維陽前所未有的引動著此時間的全數力量,運轉起三元道術的頃刻間,這一刻,更多的先天道器的同源而出的力量被撬動。

  幾乎是頃刻間,楚維陽的內周天之中,伴隨著諸相齊皆被劫雷羅網貫穿與綿延的頃刻間,伴隨著相繼斬卻的力量落下,進而在雷霆的明光兜轉之中,在毀滅之外,屬於劫雷生機造化的一面誕生,進而頃刻間,明光裡,三元道術的氣韻交織與共鳴著。

  唰——

  那仿佛在刹那間便已經不再是雷霆的明光,那變成了一道貫穿了楚維陽形神始終的雷霆。

  進而,在這樣的鏡光洞照之下,幾乎僅只是頃刻間,一座切實不虛的八卦熔爐,便這樣懸照在了道人的內周天中,仿佛將道人的諸相鎮壓,將一切五髒道宮及至周天經絡盡皆取而代之。

  先天白玉鏡,太上八卦爐!
  這先天道器,竟真個在楚維陽道法的引動之下,從道場三界的寰宇乾坤本源之中走出,映照在了道人的形神與道法本源之中。

  這同樣是出走世外之後,道人己身與乾坤的渾一,真正意義上的氣韻純粹之後,所能夠做到的不可思議的事情。

  幾乎頃刻間,伴隨著太上八卦爐的懸照,那絲縷的不諧之所在,在被劫雷斬卻,被純粹的雷霆毀滅的力量轟成齏粉之後,在這頃刻間,複又依循著太上八卦爐的牽引,那哪怕改變了形與質,但卻仍舊恆常顯照出純粹的“無何有”神韻的灰燼與塵埃,齊皆投入到了爐火之中。

  便像是昔年邢老道人摶土而成線香一樣。

  這些灰燼與塵埃不做真正改變其真髓與本質的處理,將會成為恆常存在的汙染源頭,並且因為這樣的“汙染源頭”乃是從己身的形神本質之中斬斷的,其有序與無序混雜的過程之中,有序的那一部分天生與楚維陽的道法有著交織與共鳴。

  其的暈散與滋養,其所廣博與壯大之後的產物,將會成為恆久困擾著楚維陽道與法的真正弊病所在。

  面對著這樣的存在,楚維陽展示出了真正的謹慎。

  而也正是在這樣的灰燼與塵埃齊皆沉浸入那太上八卦爐中去的時候,先天道器之中,無物不可煉!

  有序也好,無序也罷,那是道法,那是外象之中的純粹灰燼與塵埃的本質,那便已經足夠了!

  洶洶的雷霆與火焰裹挾著先天八卦的無上廣博與輪轉圓融,幾乎頃刻間,那灰燼與塵埃便在爐火之中燒去了原本的模樣。

  仔細看去時,那是灰燼與塵埃,在這一刻朝著純粹的靈光化轉變而去,而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之中,楚維陽從及至微末的煙塵之中,洞見了無何有的本質,洞見了那有序與無序的真髓顯照。

  那是一部分同樣純粹與斑斕的道法靈光,另一面則是與道人所見的天宇一般無二灰暗與幽玄之所在,那是純粹的道法有序與無序的交織。

  而也正是在這一刻,洶洶的雷霆與焰火的煆燒之中,伴隨著歲月與須彌力量在焰火之中的作用,宇宙輝光的暈染之下,恍若是有著某種開天辟地的朦朧無相之氣韻在牽引著一樣。

  清者升,濁者降。

  幾乎頃刻間,在清升濁降的過程之中,那些自行割裂開來的兩部分,那屬於道法有序的那一部分,幾乎頃刻間,便旋即化作了純粹的靈犀,自爐火之中蒸騰而起,化作菁華,複返滋養著楚維陽剛剛被斬卻的部分。

  而同樣的,幾乎在頃刻間,那雷霆與焰火的交織之中,正待要將那“濁者”,那道法無序的部分徹徹底底煆燒至於虛無的時候。

  忽地,楚維陽像是想到了甚麽一樣。

  罕有的,他以己身的手段,接連刷落著法印,第一次主動掌控著先天道器的靈韻,主導著內裡的變化。

  於是,霎時間,交織的雷火之中,不曾有著純粹毀滅的力量誕生,而是有著歲月之風裹挾著純粹的先天八卦之道的氣韻,回旋兜轉在太上八卦爐中。

  進而,下一瞬間,那熔爐之內,一息的光陰被極致的延展,而在這樣的延展之中,那一切凡所有無序的存在,便這樣在先天八卦之道的牽引之下,在以無序碰撞著無序。

  終於,在極致的漫長,但仍舊是這一息之間的某一刹那的時候,在那純粹的雷霆與焰火的霹靂聲音,在那連綿不竭的狂風呼嘯聲音,甚至是那無序與無序碰撞之中,愈漸得深沉的晦暗顏色之中。

  一道輕靈的恍若玉子碰撞的道音響起。

  進而,是那晦暗之中,湧現出了斑斕的顏色,屬於道法的斑斕顏色!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