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禦煞》第887章 三元道術諸神境(四更!)
  第887章 三元道術諸神境(四更!)
  楚維陽能夠真切的兼修出三株神通果樹,以尋常修士每一步躍出的三倍的蛻變與升華承載修道煉法之造化的根由,在於昔年時楚維陽曾經真切九煉真形所凝聚而成的三元法相,在於因為真形法蛻變成就靈形之後,在金丹境界所凝練而成的前所未有的渾厚靈韻。

  這些盡都成了日後楚維陽能夠以足夠渾厚的道果之力來掌控道場三界,來兼修三神通而化成三果樹的根由所在。

  這是楚維陽將開天法修持到了至臻至妙的境界中去。

  但這些歸根究底,也是楚維陽所掌握有的真形法的玄妙要旨所在。

  尤其是,當那《道術·風》的道法篆籙所延展而成的經篇,在其切實顯照於道周子法相眉心處的時候,也同樣的顯照在了楚維陽的上元丹田泥丸宮內,裹挾著玉光濁輝,與道人的靈台徹徹底底的渾一。

  從道法之中得以提煉,是道法真髓本質,最後複又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了道法之中。

  這便是其貫穿始終的晦澀與玄虛所在。

  而且,楚維陽能夠意識到,不同於神通修法那樣,有著外象上與道場的混同,有著玄奇的神通法力的凝聚,有著神通果樹的顯照。

  這道術便僅只是道術而已。

  除卻那道術本身所具備的玄奇之外,其進益的變化本身,無關乎於任何的外象,一切僅只是歸咎於道法本身而已。

  尤其是自從這《道術·風》的一切篆籙盡皆以純粹質樸於道法的方式,徹徹底底與靈台渾一之後,這種玄妙便盡皆由道術本身,朝著整個上元丹田,朝著整個泥丸宮,極致楚維陽的道周子法相,以及與之所相牽系的那些高道妙法,盡皆彌散而去。

  那是道法本質上的蛻變與升華,這種變化本身甚至不著痕跡,不曾改換義理,不曾變化神韻,但是不論是《屍解煉形圖》這般早昔日的輔助修法,還是如陰冥鬼煞之道,如玄真寶鑒的駕馭,以及天師道法的解法乾坤之修持,甚至是純粹的琅嬛篆紋本身所蘊藏的玄妙。

  諸高道妙法分明還是與往昔時一般無二的修持以及運用方式,但是一切效用,卻憑空升華,輕而易舉地躍出了原有的藩籬,抵至了許是這道法本質從未曾抵至過的地步。

  那是道法根髓被煥發凝練成道術之後,其更高層階領域對於一應上元法相諸高道妙法的牽系。

  楚維陽終也得以明悟,他探索著道與法演變的絕巔與邊沿,並且將之徹底融入自然之象中去,也正因此,得以掌握道術的那一刻,楚維陽事實上,是借由此,拓寬了己身道與法原本應該有的絕巔與邊沿的范疇。

  使之更高卓,使之更渺遠。

  當然,道人形神渾一,一法變,則諸法皆有所應。

  同樣的變化的朦朧氣韻,也卻是在朝著其余二元諸道法彌散而去。

  但需得明白,道術拓寬的乃是與之所趨同道法的高度與寬度,並不曾在事實層面上改變道法的義理,也不曾改變道法的神韻,所以,這種“諸法皆有所應”的變化十分微茫,而且,因為其與上元之氣韻所趨同有所多寡之別,便連那朦朧氣韻的彌散籠罩都各不相同。

  而這種道法真髓層面的蛻變與升華,最後也在上元諸法的回返映照之下,複又將變化落在了楚維陽的泥丸宮內,那是更為寬闊與磅礴的泥丸宮將楚維陽的神韻本源承載。

  而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之中,當道人的神元裹挾著思感與念頭傾注在那一切變化根髓的灰玉靈台之上的時候,饒是楚維陽,在這一刻都感受到了某種巨大的“潛力”醞釀的感觸。

  楚維陽所掌握的《道術·風》以及其所凝聚的灰玉靈台,還有著極大的潛力可以挖掘,可以凝練。

  恍惚之中,楚維陽像是看到了無垠的僅只有著深灰色風暴的天地寰宇,像是看到了那天地寰宇之中,九層壘階的灰玉靈台。

  那意味著遠比今日更為高卓的道術施展,那意味著楚維陽徹徹底底將歲月融入了風中,徹底掌握有了歲月的本質!
  而這也意味著,楚維陽的上元諸法,將會像是在神境的修持過程之中,掌握有九道神通渾一一般,得以有著九重關乎於絕巔以及邊沿的蛻變與升華。

  無關於義理與神韻,卻與道法的真髓息息相關。

  甚至連帶著這《道術·風》本身的如是九重蛻變,也無需甚麽諸氣的蘊養,沒有澆灌神通果樹進行枯榮輪轉那樣的直觀與輕便。

  一切盡皆是參道悟法。

  楚維陽以玉京法會,借由著萬象天人之手,攫取著己身的道法底蘊資糧,進而凝聚而成的道術經篇,自然而然,道術本身的蛻變與升華,也需要更多的更為渾厚的道法底蘊化成薪柴,在不斷的累積之中,使得道術能夠得以躍升。

  直至九重路走過,升無可升,那道法最為高卓與最為根髓的領域,徹徹底底的在楚維陽的眼中延展開來,使得道人諸法歸真,以此而從道與法的層面洞見超脫。
    不。

  一部道術的九重蛻變,仍舊不是諸法歸真的極致。

  還有中元諸法!還有下元諸法!
  這是昔日裡,楚維陽於丹胎已經,九煉真形而聚齊三法相,在那夯實了真形法極致底蘊的那一刻,便已經注定的事情。

  三元齊備,就像是楚維陽能夠輕而易舉的掌握有三部神通修法一樣,當楚維陽將真形法修持到了神境的層階之後,他在事實上,便天然有著兼修三部無上道術的根底在。

  而今僅隻得一部《風》,不過是真形法從無到有的修持與養煉,拖延了道人的進程而已。

  倘若是真形法有如開天法這樣的昌盛,已經在歲月光陰裡傳續有了無算光陰的重疊驚豔,當一部部完整的道術能夠得以教人遴選與修持的時候,想來如楚維陽,便可輕而易舉的躍入三元齊備的完整妙境中去。

  道人隱約之間有著一種預感,當楚維陽真正能夠做到三元道術齊備的時候,便是他徹底洞見真切真形法於神境修持的時候,也是道人將己身的大道書經落成文字的時候。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呐……”

  也正是這樣感慨著,道人緩步而行,倏忽間,身形便化作了一道流光,飛遁入了琅霄山中,入得地宮煞池而趺坐入定閉關。

  頓悟的玄境再如何的延展,也正伴隨著《道術·風》的掌握,伴隨著玉京法會的結束而結束了。

  但是對於楚維陽而言,光陰本身的延展仍舊在持續,道人的修道煉法本身仍舊在持續。

  牽引諸氣蘊養神通果樹枯榮變化進程,不是翻閱書經,自道法碰撞之中,創出更多法門妙術以夯實與累積萬象天人之底蘊,或是閑適時,周行三界,雲遊諸道場之間,參合三元而打熬法力……

  在這極致延展的歲月光陰之中,楚維陽有著太多太多的事情可以去做。

  而這延展之後,時間日夜輪轉的流逝之中,每一點細微的進益,每一點細微的道法底蘊上的累積,實則盡都是楚維陽在奪天地之造化的磅礴進程之中的一小步。

  哪怕這便是尋常修士於神境的苦熬,但是對於楚維陽而言,這也是真正歲月光陰極致延展之後的苦熬!
  這延展,便已然是無上仙緣所在!
  尤其是,當如是漫長歲月輪轉,真個有著以經年論算的諸修沉澱過程之中,楚維陽的腦海與心神之中,無算的道與法在進行著極致的碰撞,萬象之中,漸生得璀璨斑斕。

  而且,真正的在師雨亭的道法神韻的更進一步貫穿三界的連接之中,真正的有著過分頹靡的萬象天人,在這一過程之中,隕墮而去,借由著玄真寶鑒的錨定,墜入了太陰諸魔奉聖天中,以無上神韻化成瘋癲龍相。

  進而,同樣有著龍相在不斷的磋磨之中,於瘋癲與錯亂裡洞見某種“錯上加錯”的真髓,複返道法正朔,一朝困龍升天,乘雲路之入靈虛內景,褪去龍相,化而成萬象天人之一。

  而在這樣的過程之中,實則是楚維陽道法底蘊的歷久彌新,是洗盡鉛華的過程裡不斷的躍升與累積。

  而同樣有所進益的,遠遠非只是楚維陽一人而已。

  或許是因為昔日一朝遭了個狠的,教師雨亭結結實實的躍出了一整個大境界去,自此之後,百花樓“欺師滅祖”的行徑,幾乎成了楚維陽留宿百界雲舫的常態。

  而到底也是參合三元的進程多了些,而且,便像是青荷所言說的那樣,昔日裡乘風而起的路上,慢著旁人太多,需得在這一番得以彌補。

  而果真,得以彌補了那乘風而起的修途與神韻的蕭鬱羅,也終是在楚維陽那道場萬象的輝光映照之下,以天師道法神韻化作甘霖,在反覆對於己身道果的澆灌之後,蕭鬱羅終是也躍出了那駐足神境的一步!
  而當蕭鬱羅將烏金鎖鏈扯開,將那滿蘊著神境氣韻的絲帶從眼前挪開時,伴隨著那一枚玉簡騰空而起,融入《陽書金章》之中去,映照著“廣世弘教承文織妙真人”的字跡時,蕭鬱羅終是無端的松了一口氣。

  像是從某種昏沉的醉夢裡一朝清醒過來一樣,一時間,她竟不知道是歡喜於道法修為的升華,還是慶幸於不再有被“欺師滅祖”之厄。

  而也正是在她身形踉蹌著躲進自己道場島嶼之中去的不久之後,忽地,伴隨著某種龍蛇變演的氣韻同樣貫穿在道場三界之中的時候,某種更為磅礴的氣韻隨之而得以顯照,幾乎僅只是頃刻間,楚維陽的身形便掙脫道場,懸照在了已然甚是空曠的岩洞之中。

  伴隨著齊飛瓊同樣嘗試著躍入神境層階,是一道道的真龍玉礦被熔煉之後,終是觸動了那太古龍墓的根髓!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