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禦煞》第801章 大嶽琅霄持中正(一更!)
  第801章 大嶽琅霄持中正(一更!)

  這一刻,凝視著那熠熠生輝的玉光本身,楚維陽像是無端的有著某種感觸,這神通種子的徹底凝煉的過程,那早先時歲月光陰裡的造化,渾似是一部厚重的經篇道書寫下了繁盛的浩如煙海的文字之後。

  直至此刻,那與其氣韻與靈韻本身相契合的神通經篇的灌湧,才像是這一部厚重經篇道書的最後一頁篇章的最後一行字句落下。

  這一行字句本身或許便蘊藏著字字珠璣的高卓義理,而且無有這一句話的落下,那經篇便不完整,道書便無有所成。

  而事實上,這頃刻間,楚維陽也因為真切的見證了原初版本神通種子的凝練之後,進而無端的在心裡松了一口氣。

  這種油然而生的松弛感,並不是因為別的,而是意識到一枚神通種子的關隘到底在於甚麽。

  往昔時,楚維陽只是將神通種子看的很是重要,但終歸覺得這樣的外物在修為的過程之中佔據著太重要的篇幅,有些失之於道法的中正平和。

  但是而今,借由著原初神通種子的徹底塑造過程,遂使得楚維陽明白,悠長歲月的洗煉也好,先天靈脈與無上菁華的相互造化也好,真正將這樣渾厚的靈韻起到點化作用的,實則是神通經篇本身,是在修士的心神之中,被打磨至圓融無漏,並且落於文字的神通經篇本身。

  而真正的神通種子的凝練,而今的過程也僅只是承載著一切的外象凝練而已,真正的關隘一步,實則在那輕靈道音叩問楚維陽心神道法的時候,便已經在經篇的遴選過程之中,得以完整的塑造。

  這不再是假於外物的修行煉法,而是最為虛實、有無相宜的己身道法掌握與天地自然靈韻之間的印證。

  這才是真正最為中正平和的一條路!

  “先賢……道法……”

  於是,這樣的認知本身,也在這頃刻間化作了楚維陽情緒最為複雜的輕聲呢喃也似的感慨聲音。

  而也正伴隨著那悠長的感慨聲音在這頃刻間暈散在洶湧的須彌風暴之中去的時候,遠遠地再看去時,那寂無古界之中,伴隨著玉色輝光的衝霄而起,接連的繁盛靈韻的躍動之中,那本就簡明的珠璣篆紋的神通經篇,便已經徹徹底底的湧入了那玉輝之中。

  這以漫長光陰歲月所書就的厚重經篇道書的最後一句話,終於在這一過程之中得以補全。

  下一瞬間,靈光的流轉之中,再看去時,那玉輝本身反而吞噬著那凋敝古界的晦暗底色本身。

  漸漸地,再看去時,當那晦暗底色與玉光清輝本身一點點的統合與渾一的過程結束之後,純粹的墨玉色澤,漸漸地從那輝光之中顯照出來。

  而且,不似是往昔時楚維陽所熔煉的太陰煉形玄棺那樣,古寶的材質呈現出純粹的水潤光澤來,這一刻,那墨玉的色澤,哪怕籠罩在繁盛的輝光之中,但卻仍舊給楚維陽以某種質樸甚至是粗糲的感覺。

  好像是這神通種子分明是在此刻才將將凝聚而成,但實則這久遠的歲月光陰的滄桑氣韻,卻自始至終都存在於其上一樣。

  而且伴隨著某種塑造的完成,遠遠地看去時,那高遠的古界的天野之上,自斷裂的山嶽之間洞照向整個天野的輝光,盡都朝著那神通種子本身灌湧而去。

  而在這一過程之中,那神通種子本身竟也渾無半點靈光的顯照,更相反,伴隨著這些靈韻的相繼汲取與吞納,那神通種子本身反而顯得更為質樸了些。

  古拙若山石草木也似。

  而也正在這樣的吞噬與吸納的過程之中,幾乎僅只是頃刻間,遠遠地再看去時,那遼闊天野之間,一切的輝光本身盡皆蕩然無存,那重新變得晦暗的底色之中,僅只有著純粹的先天靈脈的氣息仍舊在天地之間彌散。

  仿佛這一枚神通種子的凝練,生生將那遼闊而高遠的一整個世界的靈韻盡皆在其中吞噬殆盡了之後,方才得以凝練一樣。

  而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之中,楚維陽身上趕忙展露出《太陰煉形》的神韻氣息,霎時間,渾似是有無上瞳術方才得以洞見的那微茫的一枚神通種子,倏忽間乘著淡薄的些許玉華,朝著楚維陽立身所在之處飛遁而至。

  下一瞬間時,這墨玉神通種子,便已經倏忽間懸照在了楚維陽的面前。

  仔細看去時,事實上,伴隨著神通種子的凝練,這會兒的楚維陽已經遠沒有了凝練過程之中的悸動與狂喜。

  道人實則是在享受這道法演變的過程,對於結果本身而言,這一枚神通種子,與楚維陽己身所擁有的那一枚神通種子,端看去時也渾無有甚麽分別。

  除卻那截然不同的玉質顏色之外,也盡都是在那渾圓玉果的嶙峋表面上,盡都以古篆紋字烙印著各不相同的圓融經篇而已。
    於是,甚為相反的,楚維陽僅只是以尋常的心境端看了這墨色玉果一眼之後,便翻手將之好生封存起來了。

  不論是神通修法本身,還是太陰煉形的道法義理,盡都已然是道人熟稔於心的那一部分了。

  緊接著,幾乎毫無停留的,楚維陽的注意力便已經再度被那古界尚且殘存的部分探看而去。

  伴隨著神通種子的元胚顯照於世,在這一過程之中,那雄奇山嶽的頑石皸裂,也徹徹底底的將那先天靈脈的輝光展露了出來。

  事實上,在神通種子的凝練過程之中,那連綿的震動本身始終在持續著,而且在持續的過程之中,不斷的繼續震落那斷裂的山岩。

  而今的變化本身,尚還不能夠論算是先天靈脈的破損,僅隻算是正常的曝露過程,但是這樣的顯照於世,伴隨著那先天氣韻的彌散過多,當變化累積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便也會動搖這先天靈脈的底蘊本身。

  而且,神通種子,楚維陽終是已經有所掌握,除卻從無至有的塑造本身,那玉果並不值得楚維陽有甚麽新鮮感,更相反,楚維陽這還是第一次洞見先天靈脈呢!

  道人已經能夠感受到,接受著那山嶽的崩裂與先天靈脈的氣韻顯照,哪怕還未曾徹底將之接引入道場洞天之中來,楚維陽都已經隱約有所感應到己身底蘊與氣運靈犀的力量在凝聚與增漲了。

  於是,在楚維陽搖晃著金紅幡旗,將玄奧至極的琅嬛篆紋相繼化作光雨朝著那幽暗一界灑落而去的時候,楚維陽的身後,則是諸修在對視過程之中,不著痕跡的相視一笑。

  不論是在甚麽時候才開始認識楚維陽的,想來自始至終,那種道與法層面的足夠教人驚世的貪婪意蘊本身,卻足夠給諸修盡都留下過深刻的印象。

  而今看,道人仍舊駐守著本心呢。

  而也正在這同一時間,折身會看著那驟然間洶湧更甚的須彌風暴,還有須彌風暴之中一道道各不相同的靈脈的輝光在其中騰躍,以及伴隨著月華的繁盛,那種純粹的自然毀滅的偉力本身在肆虐了良久之後,終是有所消弭的時候。

  仿佛唯恐伴隨著原本那毀滅的氣韻化成的天地大幕的消弭,進而使得如是洶洶運轉的道法神韻能夠被月華禪師從中感應到甚麽分毫殘存的余韻。

  一切的變化本也在這一過程之中漸入佳境,於是,幾乎就在楚維陽隔空搖晃起金紅幡旗的同一時間,師雨亭立身在百界雲舫的舟頭,與諸修相繼合力,裹挾著那厚重的須彌霧靄本身,將百界雲舫的輪廓盡皆遮掩了去。

  倏忽間,那兩道符陣與符陣之中的牽系本身仍舊存在著,而立身在舟頭看去時,入目所見得已然是靈浮洞天的汪洋大海。

  於是,在那玄虛的形而上領域之中,幽霧與灰煙不斷的兜轉交錯,僅只在極微茫的幾個閃瞬間,偶然能夠瞧見那九疊螺殼寶塔的大略輪廓。
——
  時間緩緩地流逝。

  對於楚維陽而言,先天靈脈本身便是最後可以言之的驚喜了。

  自此之後,這覆蓋東土更為廣袤地域的天地驚變本身,以及須彌壁壘的重疊,除卻那更為磅礴的動靜變化本身之外,實則純粹的變化上面,對於楚維陽來說,已然渾無甚麽新意可言。

  這等對於尋常修士而言,近乎是可遇不可求的真正自然諸道碰撞的玄妙經歷,對於楚維陽而言,也僅只是最為尋常的修持與養煉的過程而已。

  若果非要說,這修持與養煉的進程與尋常時有甚麽不同的話,那麽一來將先天靈脈緊鎖在琅霄山中,側旁處一十五道龍脈列分陰陽環伺,以及更為渾厚的月華靈韻本身化作的滂沱甘霖,使得楚維陽在丹開八竅的進程之中也得以有著一日千裡的進益而已。

  於是,在幾乎短促的都很難算作是閉關過程的肆意鯨吞之中,相繼八道真形道種對於漫天靈韻的瘋狂煉化過程裡,誠然所需的體量甚為可怖,但是當這種一煉若八煉的進程得以展露的時候,楚維陽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在這一過程之中駐足在了丹開八竅的高卓層階裡。

  而一切的代價,不過是一方地域的驚變,不過是一處古界的徹底消弭。

  而原地裡,楚維陽似是隔空看向了天外。

  “算算時日,也該是諸天驕妖孽齊聚東土‘參道悟法’的時候了,論算起來,貧道合該在南疆,與第五磬師兄一同趕來……”

  一念及此的頃刻間,除卻叩關之外,已然進無可進的楚維陽隨即不假思索,一步踏出的頃刻間,道果鏡輪之中,便是《須彌陣圖》的輝光垂落,裹挾著道人的身形,不見了蹤跡。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