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禦煞》第672章 元胎養得太陰形(一更!)
  第672章 元胎養得太陰形(一更!)

  直至楚維陽洞見了這樣一篇完整的神通經篇,進而透過代替師雨亭“翻譯”而將這《花開頃刻》的通篇經文內容盡皆翻閱過來之後。

  雖然部分的修持細節,涉及到了百花樓的密語和隱語,但是以尋常文字記敘的那些內容,已經足夠楚維陽從中明白這所謂的《花開頃刻》神通有著怎麽樣的妙用。

  而也正是明白了這些之後,楚維陽遂也不禁感慨,這神通同樣是一術兩用,一者護身,一者搏命時可長久維持絕巔狀態,有著這部神通修法在,幾乎同境界的攻伐之中,百花樓的修士便要先天立於某種不敗的境界裡。

  而同樣的,借由著這樣的一術兩用的模式,楚維陽更進一步的感觸著這部神通的關隘義理的時候,便旋即提煉出了所謂的百花生息流轉要旨,這才是百花慶雲之炁能夠長久護身而力量不竭的根由所在。

  正是這一步的通悟,楚維陽再回看去時,便頓時理解了緣何這百界雲舫長久的停駐在這大淵之中,卻非凡無視那巨力與巨壓,無視歲月光陰的銷蝕。

  其法寶能夠貫穿光陰歲月,正是因為這種百花慶雲之炁生生不息的意蘊!
  而楚維陽此時間能夠想明白的事情,師雨亭自然而然也能夠同一時間想到。

  而且,師雨亭正有著兩度氣韻與神韻因古之法寶本源神韻靈光而變化的經歷,於是,在這頃刻間,師雨亭的神念一面觀照著這《花開頃刻》的神通經篇,一面則煥發著自身蛻變的神韻以引動法寶靈光的交織與共鳴。

  這種交織與共鳴,幾乎自然而然的將師雨亭目標明確的帶入了百花慶雲法力生生不息的玄境之中。

  進而,當師雨亭在駐足在這樣的領域之中後,再回看去時,經篇上許多詰屈聱牙之處,則盡都教師雨亭能夠有所感觸與領悟,能夠在最快的參悟進程之中,抓住修法的框架與脈絡。

  事實上,正是這百界雲舫古舟寶器本源,而今展露出了對於師雨亭參悟神通修法的幫助之後,反而教師雨亭更為堅定了要將這古舟生生拆解了的想法!
  如今看,這古舟的寶器本源,對於師雨亭的修法,是處處皆有裨益!
  而也正在師雨亭這樣沉浸在短暫參悟的過程之中的時候,楚維陽的目光,卻已經在仔細的審視著這間靜室的每一處角落,每一處微末細節。

  在了解了《花開頃刻》這部神通的效用之後,參道悟法的進程便已經與楚維陽渾無乾系。

  他僅只有一部五行毒煞功法是修持得百花樓功訣,所修非是百花樓道途,縱然是將這《花開頃刻》的神通參悟得透徹,也沒有煉化出百花慶雲法力的可能,根本無從得以窺見這神通的門徑。

  也正因此,楚維陽對於參道悟法的細節並不關心。

  可惜,再隨著楚維陽的目光環視,這偌大的靜室之中,除卻那一扇黃玉屏風之外,再無有甚麽存在能夠在長久的歲月光陰銷蝕之中得以保存。

  但或許是昔年這間屋中所擺放的種種盡皆是極品的寶物,並且曾經經受過神境真人的氣機與神韻的養煉和洗刷。

  因而楚維陽如今看去時,饒是在歲月光陰之中被銷蝕了去,這靜室之中的一切也未曾過分的被扭曲成甚麽淤積的渣滓與奇詭的形象。

  它們僅只是在歲月光陰裡崩滅了開來,進而化成了顏色各不相同的灰燼與塵埃,就這樣靜靜地鋪陳在地面上。

  甚至在那黃玉屏風的昏黃靈光流淌的映照下,愈發顯得這些灰燼與塵埃滿是破敗之相。

  可也正在此時,楚維陽正緩緩地走到屏風的背面去的時候,要將剛剛所掃視觀察到的視野死角也洞入眼簾之中的時候。

  道人的身形正站定在那裡的閃瞬間,便陡然霎時一震!
  仔細想著百花樓三人尋常時候在靜室之中習慣性的擺放家具物品的方式,慣常愛在屏風的後面擺上一張案桌,撫琴、調香、歌唱,盡都在屏風後面,在這案桌之前。

  而這樣看的話,那麽這黃玉屏風之後的這一抔高高的灰燼與塵埃,便是昔日那桌案的所在。

  進而,楚維陽也能夠想象得到,這桌案昔年甚是寬闊,或許曾經在上面擺放著古琴,擺放著玉爐,擺放著一摞又一摞的道書。

  所以,當一切腐朽了去之後,才會有這樣多的灰燼與塵埃。

  只是在此之前的時候,當楚維陽環視過這靜室之中的其余灰燼與塵埃的時候,道人盡都小心翼翼的避開,對於這歲月銷蝕之後的齏粉本身沒有甚麽興趣可言。

  但是此刻,當楚維陽凝視著屏風後面的這一抔灰燼與塵埃的時候,他卻在驚疑不定之間,像是感受著甚麽。

  那是某種若有若無的靈光神韻,楚維陽從中感受到了某種牽系,有類於交織與共鳴,但卻極為微弱,幾乎要教楚維陽忽略了去。

  稍稍沉吟之後,楚維陽這才輕輕地晃動著手腕。

  伴隨著楚維陽的動作,極盡微末的法力化作清風浮動,將那堆積在原地的灰燼與塵埃盡都拂去。

  這案桌上,昔年大抵真個放置著的,是一摞摞的道書,這頃刻間,伴隨著齏粉的拂去,霎時間,便從灰燼與塵埃之中,展露出了一張昏黃顏色的靈符紙。

  霎時間,楚維陽的呼吸便是一頓。

  這靈符紙昔年應該是極盡於潔白的,而且大抵也是以無法想象的極高卓的材質鞣製而成,可饒是如此,歲月光陰灑落,這靈符紙本身也在“泛黃”的過程之中一點點沉積著渾濁的底色,最後變成了這樣的昏黃顏色。

  而且,靈符紙本身的柔軟質地也不複存在,在楚維陽的感應之中,這靈符紙已經變得甚是輕薄、乾燥、硬化,而且極易碎裂。

  可偏生已經到了這樣的程度,那靈符紙上,仍舊有著黯淡的靈光兜轉。

  也正是這樣的靈光,在與楚維陽的神韻所交織與共鳴著,牽系著楚維陽的注意力。

  那靈光極黯淡兼且微末,不仔細看去時,更像是甚麽恍惚錯覺一樣。

  但靈光本身是切實存在著的。

  而貫穿了歲月光陰,哪怕僅只是這樣孱弱微茫的狀態,楚維陽也甚是在意,他極小心謹慎的以更為精妙的方式掌控著自身的法力化作靈風,進而將更多的灰燼與塵埃輕輕的拂去。

  楚維陽唯恐哪裡瞬間用錯了力道,將這乾燥硬化的靈符紙碎裂開來,乃至於直接崩滅成齏粉。

  那才是真真教人追悔莫及的事情。

  好在,而今大淵之中煉法的過程裡,楚維陽長久的處於著神魔法相崩滅成靈光齏粉的狀態之中,他已經適應了這種纖毫微末之中的法力運轉。

  很快,一張泛黃的尋常道書大小的靈符紙從灰燼與塵埃之中顯現出來。

  再看去時,那泛黃的靈符紙上,字跡已經不是很好辨認,因為先賢用的是和屏風上一樣的道果妖丹調和成的靈墨書就的蠅頭篆字。

  或許是因為靈符紙的泛黃與劣化,也同樣影響到了那本該恆常不易的鎏金色靈墨。

  不同於黃玉屏風上的鐵畫銀鉤的鎏金字跡。

  這靈符紙上的字跡,那恆常不易的氣韻已經有所消減。

  其上原本應有的鎏金顏色,也一點點變化成了純粹的暗金顏色。

  進而,再襯托在那昏黃的紙頁底色上,配合上蠅頭篆紋,愈發教人難以辨認。

  但這頃刻間,神魔法相三頭六目之中,齊皆有著九疊符籙兜轉而成的鎏金色回環顯照。

  無上瞳術以複數量級的形式運轉開來!
  進而,記憶洪流的交錯過程之中,楚維陽洞照入真無幻有的玄境之中,生是將這巴掌大小的紙頁上的細小篆紋,連同著在歲月光陰中仍舊殘存有的神韻,盡皆全數烙印在了心神記憶之中。

  再之後,楚維陽像是失了神一樣,靜靜地佇立在那裡,小心翼翼的以法力包裹著這張靈符紙,不時間,眼眸深處盡皆是一抹玄光流淌而過。

  那是太陰煞氣法力的靈光!
  而與此同時,這記載於靈符紙上的經篇已經懸照在了楚維陽的心神之中。

  又是一般無二的古老時代的篆紋,幾乎下意識的,楚維陽便已經有所猜度,這大抵是直指神通本質的文字,但是當楚維陽仔細看去時,卻才發現,這經篇卻並不完整。

  並非是靈符紙有所缺損。

  而是百花樓的古之先賢,便僅只在這靈浮之上書就了這一部分而已。

  再仔細翻讀去時,楚維陽霎時間從中感觸到了某種關乎於生機、造化的闡述,這一部分的經篇之中,沒有絲毫的隱語,楚維陽更是從其中的某一字句之中,看到了“胎化易形”的描述。

  具體的經篇根由已經不再可考證。

  但是楚維陽能夠想到,昔日這古之先賢在靜室之中參悟《花開頃刻》的神通修法的時候,不論是百花慶雲法力的生生不息,還是搏命時,崩滅一花而回返三元巔峰的變幻,這其中關於造化,關於生機,關於塑造形象的門徑,許也曾經困擾過古之先賢。

  因而,才又有得這樣的一張靈符紙時常伴在手旁,以另一部神通修法的經篇義理,來為自己輔助參悟《花開頃刻》,又唯恐受到的影響過甚,遂不書全篇,而僅隻遴選了那些闡述生機造化義理的字句。

  再至於今日,當這些字句映入楚維陽眼簾,懸照在心神海洋之上的時候,無端的,竟是有關乎於《太陰煉形》的妙法之神韻被觸動!

  太陰乃是門徑,煉形才是功果。

  而陰極生陽,莫出生機造化之道也!
  “哈!貧道若也觸類旁通,以神通修法的殘篇,卻不知能‘通’出篇甚麽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