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禦煞》第659章 冤冤相報濁流世(四更!)
  第659章 冤冤相報濁流世(四更!)
  以神元的交織與共鳴而洞見那幽深元理的純粹神韻,青荷的邀請本身並非僅只是借口而渾無道理,事實上,楚維陽也相信青荷所言說的那些,她能夠將這一步的修法走通,但卻未必能夠落於文字。

  昔日裡曾經有著錄過書經的楚維陽,對此頗有感觸。

  饒是昔日裡已經將真形道途修持得那樣的精妙,想要匯聚經典,也不得不慎之又慎的回溯與參悟諸般,最後才在反覆審慎的思量之後,才將這一切落於文字,而是的諸般義理不失之神韻。

  當然,或許也正是因為有著昔年的那諸般經歷。

  所以楚維陽而今在完整的感觸到了青荷關乎於此法的神韻,關乎於走通修途的心路歷程之後,道人幾乎沒有耗費多少的心力,便依循著昔日著錄書經時所駐足的玄境,以昔日落於文字的諸般思感與念頭,幾乎是在順理成章的朝著道法的根源處反向推敲與梳理而去。

  這意味著楚維陽的真形道途於世間的諸般道法,於人世間的天地自然萬象之中,不再是那驟然顯照的曇花,不再是橫空的玄虛天河,而是切實將源頭扎根在人世間,扎根在萬象之中,扎根在道法最基礎的變幻之中的完整道統法脈!

  便像是玉髓河一樣,而今楚維陽所落於文字的,便是這“玉髓河”的“河源地”!
  而也正是有了那河源地繁盛茂密的水網,才最終匯聚成了玉髓河本身的恆久不易!
  這意味著凡有修士,在完成了煉氣期打熬法力精純的過程之後,一朝洞入築基境界,便可以以玄家存神觀想的方式,洞入懸照與凝練道圖的一步,以此為自己日後修持真形道途奠定渾厚根基。

  這一步的緊要,幾乎是與築基境界打磨道法根基是同等重要並且可以兼而有之、並駕齊驅的!

  當然,或許正是因為著這一部《琅霄山主闡青荷道人存神觀想道圖心印元經妙旨》正與早先時楚維陽所著錄的書經同屬真形妙法,正是一脈相承的緣故。

  因而,饒是楚維陽用著雲海青天符筆,以香火之力為靈墨。

  但是這一回落筆的時候,反而不複再有昔日時那般的筆落驚風雨、泣鬼神的磅礴聲勢。

  好似是在天機感應之中,楚維陽此時間的所作所為,更像是對於自身完整經典的拓展與傳續,渾似是早先時書就了第二卷,而今是正在補全第一卷,但兩卷合一,仍舊是楚維陽的真形經典而已。

  但也渾似是因為著這樣一脈相承的因由,當楚維陽的每一筆落下,每一頁靈符紙的書罷,那書頁本身都在香火之力隔空之中的映照之下,陡然間顯照出某種靈韻層面的變化。

  進而,連帶著楚維陽的袖袍之中,那《琅霄山主說九法三相真形妙經元典》的原本顯照,同樣在靈光的托舉之中懸照在半空之中。

  於是,在之後的過程之中,楚維陽這裡書就一張,那靈符紙旋即便遁空而起,與道書本身熔煉為一體,而不分彼此。

  分明是後續補全與書就的《元經妙旨》,可是在這一刻卻具備著與道書原本昔日歷經《玉冊》造化的同一待遇。

  而也正因此,因為這本質乃是青荷所創的妙法的緣故,因為楚維陽毫不遮掩的將“青荷道人”的名諱寫在書名上的緣故,當楚維陽正筆耕不輟的連連書就鐵畫銀鉤的符籙篆紋的過程之中,無聲息的運數感應隨著道書的補全而繼續有所變化。

  只是這一回,那天機靈犀所化作的濯濯清流,不僅僅灌湧入了楚維陽這裡,更灌湧入了青荷的身上。

  進而,那尋常運數之力蛻變與升華之後的天機靈犀,便同時間為兩人那磅礴的思感與念頭之中盡皆灌湧入了無法想象的繁盛靈感。

  當然,面對這樣細微的變化,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承受著天機靈犀灌湧,並且有著鎮運寶器輔助的楚維陽,幾乎察覺不到甚麽明顯的改變,縱然靈感湧現,也僅只是教楚維陽著錄書經的過程稍稍快了些而已。

  可是這樣的變化,在青荷的身上,便陡然間明顯了起來!

  要知道,雖說百花樓的修士最善給人聚斂鼎沸聲勢,可青荷自修道以來,自己尚還未曾有過甚麽聲名鵲起的經歷,因為僅只有些許大教嫡傳道子的聲威而已,以維持著自身運數,不至於凋敝而招致甚麽霉運災劫。

  但若說什麽運數之力暴漲,則是青荷從未曾有過的經歷。

  更不要說,而今因為楚維陽的關系,所牽引而至的,更是運數之力蛻變升華之後的天機靈犀!

  轟然炸裂開來的靈感本身,幾乎教青荷因之而失神!
  這便是主人長久留駐的修持妙境麽?
  幾乎頃刻間,趺坐在雲床之上的青荷,其身周縈繞著的百花煞氣漩渦,便陡然間愈演愈烈起來,聲勢之洶湧,尤見得了些許昔日師雨亭煉法時的景象。

  更重要的是,此時間,那懸照在青荷腦後的朦朧光暈之中,一卷真切的道圖懸照,道圖徐徐展開,其上百花交疊,化作一道嫁衣身形,乍看去時,青荷並不在其上,可那百花斑斕嫁衣似是被無形的風吹拂而起。

  那衣袂紛飛的景象,恰合朦朧道韻,進而複又隱約間顯照出正被青荷披在身上的身形輪廓。

  而再看去時,反而是其上那諸般百花篆紋交織而成的花相之中,字字篆篆之中,盡皆渾似是有著青荷自己的身形一樣,進而複又以各種不同的姿態舒展著腰肢。

  那渾似是楚維陽昔日裡曾經探索過的以“瑜伽”妙法而洞入形神皆妙的領域之中,又渾似是演繹著百花樓嫁衣一脈的重疊秘法。

  而伴隨著青荷洞入丹胎境界,伴隨著功果的凝聚,此時間,那道圖懸照在朦朧的光暈之中,正一點點的崩解開來。

  進而,那崩解開來的斑斕靈光塵埃,盡皆從光暈裡飄搖而過,霎時間,那靈光塵埃本身,便吞納著四面八方回旋兜轉的百花煞氣漩渦,汲取著沛然元氣,進而由靈光塵埃本身,延展成一道道的符籙篆紋,融入青荷自身的肉身道軀之中。

  若是依照楚維陽而今書就的道書而言,青荷此時間修持的妙法過程最是“正統”,甚至都要比楚維陽還要正統,畢竟楚維陽是創發者,這一路修持而來,不可避免的會有太多摸索的過程。

  而此刻,由築基境界已經打磨的盡善盡美的道圖轉化成依循著相同功果的真形圖錄,尤顯得這一修法的循序漸進,並且依照源頭生根發芽,使得修士本身對於修為的進程更具備掌控力,不至於稍有倏忽而走向岔路,進而走火入魔,乃至於不可回首。

  這才是真真正本清源的一步!
  而此刻,在天機靈犀垂落的磅礴靈感的幫助下,幾乎頃刻間,青荷的光暈之中,原本尚且崩滅的甚是遲緩的道圖本身,便陡然間顯現出了某種全面崩潰的趨勢。

  連帶著,那洋洋灑灑的靈光塵埃垂落,幾乎像是於百花煞氣漩渦之中,又在青荷的身周縈繞成了另一道袖珍的百花斑斕漩渦。

  如是層層嵌套之中,不僅僅是青荷朝著真形圖錄的轉化過程陡然間加速,連帶著青荷的身形也愈漸的縹緲起來。

  那種最是契合真形道途的修法進程,幾乎教已經完整將道書書就的楚維陽真切的感受到了賞心悅目的美感欣賞,他覺得只要這樣的景象長久的顯照而去,自己便可以同樣如是觀照著,恆久不易。

  而楚維陽也切實是這樣沉浸在其中的。

  甚至某一刻,當自身的三道法相自行回返,遁入氣運慶雲之中,當已然穩穩地顯照出金丹境界修為氣機的師雨亭穩穩地站在了楚維陽的身後時,道人尤還在為了那道圖與真形的變幻而陶醉不已。

  “師兄便是這樣為妾身護法的?”

  而不等回過神來的楚維陽有甚麽樣的反應,師雨亭便已經緩步走到了楚維陽的面前,正不偏不倚的隔絕了楚維陽看向青荷的目光。

  “妾身在全神貫注的晉升金丹境界,你們便在靜室裡做這樣的事情?”

  話雖然盡皆是詰問,可是楚維陽明顯的看到了師雨亭的臉上並未曾有著真正的怒容展露,於是,原本已經打算開口解釋些甚麽的楚維陽,遂旋即緘默不語。

  看起來,他像是已經被師雨亭詰問的啞口無言了。

  於是,師雨亭便像是得理不饒人了一樣,更往前進了一步。

  “那妾身不管,而今她這小蹄子也在晉升的蛻變進程裡,也需得教她隻得眼睜睜的看著!”

  道人仍舊未曾言語些甚麽,只是那眉眼的變化,展露出了些“這樣不好吧”的表情出來。

  於是,師雨亭目光一轉,又沉聲說道。

  “妾身晉升了金丹境界,正要煉法以鞏固修為,可這乘風而起的道途,可有比師兄的襄助更快些的?”

  好似是真個這樣的道理,於是,楚維陽遂徹底的放棄了那本就不曾存在的抗拒。
——
  與此同時。

  連綿而無垠的昏黃色濁流之中。

  洶洶湍流徜徉,上下四方盡皆一派昏黃濁流,使得不辨天地乾坤,無有日月陰陽。

  而也正此時,那昏沉的濁流之中,忽地,竟傳來了切實有力的腳步聲,那腳步聲聽來,還甚是沉重。

  踏——踏——踏——

  下一瞬,那腳步聲戛然而止,緊接著,有和腳步一樣沉悶的聲音響起。

  “老邢?”

  “老邢——”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