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禦煞》第634章 皇天無私焉錯輔(一更!)
  第634章 皇天無私焉錯輔(一更!)

  商伯能不能注名《玉京瓊林元錄命冊》,面對著這樣陌生兼且仍舊顯得陌生的事情,諸修無從知曉。

  但是他們明白,這是切實的金丹之上境界的開道傳法!
  僅只是依憑著今日的事情,商伯便已然注定要注名在青史之上!
  玄家曰陽神,魔門號元神,世皆尊稱曰真人。

  古時地仙法,今時神境法。

  商伯所言說的話語,在教諸修頓覺驚詫的同時,更是將諸般思緒沉浸在其中,教人聞聽得如癡如醉。

  而同樣的,伴隨著無量的明光從明鏡也似的寶瓶江上衝霄而起的時候,霎時間,諸修複又驚詫的遠眺。

  就渾似是發覺不論是自家的山門鼎立還是宗壇宗祠的香火,歷經傳續這樣漫長的光陰歲月,盡皆是在為神境修法所準備的一樣。

  他們而今稍稍的折轉了身形,方才發覺,這金丹之上的修法,竟離著自己是那樣的近。

  連封禁著《玉冊》的地方,都離著大家那樣的接近。

  不說七十二道城人聲鼎沸,時常有船舫載著諸修從寶瓶江上穿梭而過,便是經逢尋常時妖獸海潮圍城,諸宗或有金丹境界大修士抵至外海襄助,不論玄元兩道,往往都需得經歷這寶瓶江。

  但是念頭微微轉動,諸修便旋即又覺得,或許封禁在寶瓶江中,反而是甚麽順理成章的事情。

  九曲陰陽玉鏡江。

  寶瓶江上水系密集,蜿蜒崎嶇之中,因有一十八處湖泊最是顯眼,遂又被稱之為“九曲陰陽玉鏡江”。

  而關於寶瓶江所流傳的故事也經年不傳,一代代的修士從中走過,也將關乎九霄之上大能道場墜世,證道寶器皸裂成寶江的故事傳續在人世間。

  琉璃玉瓶也好,五彩玉鏡也罷,諸宗金丹境界大修士原本僅只是將其當成是故事去聽,自然清楚明白,一朝大修士殞命,僅只是本命法寶遺蛻,根本無法支撐起這樣自然而然的宏偉天象。

  更不要說如此隨日月變幻,恆而不易。

  因為所有的金丹境界大修士,幾乎盡都將關於寶瓶江的傳聞忽略了去。

  可是傳言總也要有根由在,這樣的綺麗故事許是直追極古老的時代,直追那個無上秘辛降世,將一切關乎於金丹之上的文字盡皆抹去的時代。

  有古之先賢,不忍心徹底斷絕了線索,遂將其編制在故事之中,流傳於世,以期後輩能夠洞見些許的蛛絲馬跡。

  可惜,因為無上秘辛橫空降臨,古之先賢所能夠留下的線索過分的晦澀了些,在無有旁的古籍佐證的情況與前提之下,僅隻一兩代的傳續,便徹底僅剩了關乎於寶瓶江的故事本身。

  但是而今,而今知曉了金丹之上的諸修,再回看時,方才陡然間明悟過來,那故事裡面的“道場”、“證道寶器”都意味著甚麽,甚至因此而回看去的時候,連帶著寶瓶江蜿蜒崎嶇一十八道湖泊所印證的九曲陰陽的風水格局,都顯得莫測起來,直指開天法的根髓。

  甚至這一刻,連帶著諸修都盡皆有所明悟,緣何古往今來,諸宗盡皆以開天法門為至高,便是有宗門希冀補全經文,也進階是朝著陰陽、乾坤、天地俱全的層面去補全。

  要旨誠然在於陰陽生息的圓融,但是而今看,亦在於這金丹境界之上的以道果融道場,融天地。

  那無上的秘辛似是真個將一切關於此道的文字盡皆抹去了,但是這茫茫人世,玄元兩道諸修長久以來傳續的那些曾經被他們所忽略的細節,卻又教人覺得,似是這一道從未曾離人遠去,只是一代又一代,無垠的光陰歲月逝去,卻生是無一人得以洞見這些。

  又因而,使得多少的天驕妖孽盡皆抱憾而終。

  只是這一刻,當諸修盡皆在思量之中的時候,宗老卻也同樣遠眺著寶瓶江的方向,但忽地像是想到了甚麽一樣,猛然間又轉過頭來,看向商伯的方向。

  宗老沒有開口。

  但是這一刻,似乎心中也生發過同樣的疑慮,商伯明白宗老是想要問些什麽,遂輕笑著開口道。

  “這倒不是貧道有心想要遮掩些甚麽,我自中州時,所曾經翻閱過的那些秘傳的道書之中,所記載著《玉冊》所在之處,便是名喚石泉山,玉髓河之南,石泉山。

  而今看,或許是有著滄海桑田的變化,又或者是在那無上秘辛橫隔一整個時代之前,《玉冊》是被封存在石泉山中?

  這都盡皆是教人說不清楚的事情了。

  茫茫古史難追,秘法不會有假,既然引動在這裡,那《玉冊》便就是在這裡了。”

  商伯看似是說了番和稀泥的話,但宗老反而頗是認可的點了點頭。

  隔著這樣久遠的歲月,倘若是諸般說法盡皆那樣的嚴絲合縫,反而顯得古怪,非得有這樣模糊不清但是無關大局的事情,才顯得歲月光陰的滄桑磋磨。

  而也正是在在此時,接連數息的明光升騰與洞照。

  某一閃瞬間,那渾一的衝霄而起的明光,忽地似是引著九曲陰陽玉鏡江的風水之相,陡然間將渾一的明光拆分開來,霎時間一十八道純粹的明光各自依循著不同的方向,朝著天穹洞照而去。

  也許是這會兒外海妖獸海潮風暴甚是洶湧的緣故。

  那一十八道略顯得纖細的明光所匯聚成的光柱,洞照在厚重的水汽霧靄中,稍稍暈散開來,愈漸的光暈斑斕的同時,更顯得光柱本身甚是明晰起來。

  於是,諸修遂也能夠在這一刻清楚而明晰的洞見到,那一道道光柱在水汽霧靄之中,因著各自不同的偏斜方向,竟在半懸空中匯聚在了一點上。

  進而,在明光這樣的交織與共鳴之中,漸漸地,某種靈韻從中顯照,玄虛的景象虛懸在現世,環繞在斑斕的光暈與彌散的霧靄之中,那是一座雄偉的高山顯照。

  而瞧見這些的時候,商伯猶還有著閑心,偏頭朝著宗老笑去。

  “先賢記載的過分簡練了些,而今看,這石泉山竟然懸在此間。”

  話音落下時,幾乎隻這樣閃瞬間的功夫,那懸照的石泉山便已經徹底的明晰起來,但是自始至終,其顯照的方式始終兼具於虛實之間,仿佛切實有著這雄偉的高山,卻駐足在極盡玄虛的一界之中,離世高遠,因而僅隻其形,而無有分毫神韻感應。

  但是這一刻,任是誰都能夠清楚的看到,一道余光從山中衝霄而起,倏忽間,便像是在橫跨一整個須彌大千之界,進而朝著現世投映而來。

  漸漸地,半懸空中,伴隨著某種無端的嗡鳴聲,已然能夠清晰的看到水汽霧靄的震動與波瀾。

  而也正是在這樣的嗡鳴顫抖之中,散亂的斑斕光暈漸漸地凝結成了靈光,並且在不斷凝煉的過程之中,與那虛幻景象裡面不斷洞照而來的玉光相互映照著。

  下一瞬間,同樣的玉光從凝結的靈光中顯照而出。

  乍看去時,起初時僅只是朦朧的輪廓,能夠看出一根根玉簡被鎏金絲線串聯成一卷玉冊的大略模樣。

  緊接著,在回旋的狂風之中,《玉冊》延展開來,隨風搖晃之間,混同著那嗡鳴聲的某種韻律。

  漸漸地,漸漸地,伴隨著其朦朧虛幻的輪廓顯現,越發多的海量光暈與靈韻盡皆朝著其形匯聚而去。

  雖然一時半刻尚還未曾徹底的凝實,但是僅只是虛象,也已然在逐漸明晰起來。

  漸漸地,諸修已經能夠清晰的看到那《玉冊》最前頭的兩行古篆字跡。

  然後,齊皆振奮的諸修反而沉默了下來。

  那篆字過分的古老了些。

  諸修之中已無人能夠識得,不僅僅是不曾識得那篆字的本身,甚至無法從記憶思緒之中找尋到類似的古篆變體加以推演。

  一時間,連商伯也甚是微妙的沉默了下去。

  唯有宗老,微微眯起眼眸,渾似是在辨別著甚麽。

  片刻之後,宗老緩緩地開口,似是在誦念著玉冊上的那兩行字跡。

  “奉泰一玉皇天群神瓊林玉京之盟書”

  “鎮三元極真界錄元冊命九天位階圖”

  話音落下時,幾乎同時間,諸修面容上那微妙的尷尬神情盡皆消弭一空。

  他們旋即精神振奮起來!

  商伯所言說的諸般秘辛,終是在這一刻得以了徹底蓋棺定論一般的佐證!

  而且因為著這兩行古篆字,更多連商伯都未曾透露的訊息,此時間展露在了諸修那磅礴的思感與念頭之中。

  “泰一玉皇天”!“三元極真界”!
  再加上玉京的字樣,還有最後這《玉冊》真正的名諱——《九天位階圖》!
  能以分位階,此中更有極盡微妙之處,或許意味著那金丹之上的神境更為深遠兼且切實的修持方式方法。

  但是這一刻,商伯卻在驚詫之際展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

  “三元極真界?怎麽……怎麽會是三元極真界!”

  這電光石火之間,渾似是無法再控制住自己驚詫至極的心神搖晃,商伯幾乎下意識的將這樣的話呢喃著說出口來。

  可是事情已經注定成為定局。

  正在諸修聞聽著商伯所言,而不明所以的望來的時候,閃瞬間,商伯身形蹈空步虛而起!

  道人的身後,繚繞的明光之中,虛懸的一界光景展開,那是連綿廣袤的九道遒勁如蒼龍的山脈連綿起伏之間相互交錯與兜轉。

  某種並不契合商伯,但卻與“商伯”此時的神韻渾一的道法氣息從中隔空洞照而來。

  緊接著,商伯這等勃發的氣勁,便隔空朝著那虛實變幻之中已然甚是明晰的《玉冊》印證而去。

  既然其上字跡已然明晰,便意味著無需待得虛實變幻結束,商伯便要為自己注名!

  但也正此時,還不等商伯的氣息抵至的閃瞬間,那虛實變幻的《玉冊》便渾似是有所感應一樣,嗡鳴顫抖的變化陡然抵至繁盛,漸漸地,有著玉光清輝從中垂落。

   ps:求月票啊書友們~~~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