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禦煞》第713章 餐霞飲露循善篇(求訂閱!)
  第713章 餐霞飲露循善篇(求訂閱!)

  在這個洞見了混朦法背後詭譎秘辛一角的寒涼氣氛之中,大抵也只有洞見這樣的一部神通經篇,才能夠撫慰楚維陽那猶有著余悸的心神了。

  《九息服氣》神通修法經篇。

  幾乎頃刻間,由著珠璣字句交匯而成的簡明經篇,便這樣呈現在了楚維陽的眼中。

  只是入目在頃刻間,將經篇篆紋字句盡皆記下,楚維陽並且更進一步觀照著真無幻有的玄境,將其上呈現的經篇“原本”與那原本上承載了神韻都盡數烙印在了心神記憶的深處。

  而做罷這些的同一時間,楚維陽反而挑了挑眉頭,展露出了些許的意外神色。

  修道至今,古之傳續的神通經篇,楚維陽見過勉強算三部,一部《天人五衰》,一部《花開頃刻》,以及那泛黃的紙頁上帶有著“胎化易形”等等字句描述的神通殘篇。

  這些神通殘篇源自於各不相同的地方與各不相同的法統傳續,但是無一例外,承載著這些神通修法經篇的篆紋盡都是那極古老時代的篆文。

  甚至在之前,楚維陽所洞見的皇華宗一脈的更上層境界的修法,那帛書之上的所謂《大道經》之經篇,其內容也是以同樣的極古老時代的篆文之變種而書就的。

  作為真正廣博於不止一二道的妖孽修士,作為掌握著無上級數琅嬛篆種,並且以符籙篆紋創出了真形修法的楚維陽,道人幾乎可以被視之為真正“篆紋”一道的方家,是學究天人的宗師級數的人物。

  哪怕而今這《九息服氣》的經篇所呈現的古篆文字甚是陌生,不僅非是是楚維陽所曾經洞見過的任何一種,更因為地域的緣故,充滿著某種“異域風情”,但是在這頃刻間,楚維陽還是明晰的通過那符籙篆紋的纖毫微末處的紋理,洞見了篆文變遷的痕跡。

  無形之中的朦朧模糊的框架與脈絡已經被楚維陽所把握。

  這便已經足夠了,至少,這樣的推演便已經足夠教楚維陽敲定,這一古老篆紋的誕生時代。

  古老,這古老是對於現今而言的,那一路追溯去,已經是十分久遠的年代。

  但是對於真正極古老的篆文,類似於承載著神通經篇與《大道經》帛書的那一時代的篆文而言,這《九息服氣》的篆文,又顯得過分的“年輕”。

  在神通修法的范疇之內,《九息服氣》大抵屬於新生兒。

  而楚維陽在仔細翻讀那經篇內容的珠璣字句的時候,遂也同樣有所明悟,這經篇的內容誠然玄奧,但是相比較於《天人五衰》以及《花開頃刻》,甚至是那半部殘篇,卻缺乏著某種道法極致成熟與完美圓融之後的無漏之神韻。

  部分的細節上尤還顯得粗糲了些。

  而且,楚維陽能夠明顯的感覺到,那種粗糲的神韻,那種纖毫微末之處的不完美與不圓融,使得這部經篇的底蘊,大抵實則是與楚維陽的《太陰煉形》有所相當的。

  大概道人將己身的這一神通修法稍稍打磨打磨,更進一步的規整出樣子來,進而落於文字之後,大抵便也是這樣的經篇神韻。

  而也正是如此,當楚維陽更進一步的將那些尤還在與這神通經篇所牽系的那一部分的記憶顯照在玄真寶鑒之上的時候,道人對於這部神通修法經篇的某些猜度也得到了更進一步的印證——

  這確實是神通修法之中的“新生兒”,是寶仙九室之界的某一位先賢,在翻閱宗門古籍,找尋到了極古老的時代之中,大抵是人族先民在從巫覡祭禮的范疇,一點點的朝著真正的道法修士演變的進程裡,屬於煉氣士的秘法傳承。

  秘法講求餐霞飲露,是“煉氣”之途的極高卓之秘法,但終歸也僅只是煉氣而已,於真正的道法義理的涉及則少之又少,至多僅隻搬運坎離,運轉周天而已。

  而修士在築基境界的時候,便已經重於道法根基的打磨,而輕於煉法的進程。

  也正因此,雖然歷代門人都曾經洞見過這部古之煉氣士的秘法傳承,甚至為得打熬法力而選擇過兼修,但是卻從未曾將太多的心力傾注在這秘法之上。

  而那一位先賢不同,其所修之道法,涉及繁簡之道的輪轉,更準確說的說,取汪洋無量的玄景異象為道法神韻,自然而然,熔煉法力的廣博,本也就在其繁浩之道的范疇之內。

  也正是這樣的深入鑽研,說來大抵真個是道法過分的契合,一朝高卓才情的迸發,待得有所成就時,那古老的秘法傳承,便已經被其推延至了神通的范疇,那先賢其人,更是憑借這部神通,成一代祖師!
  而再之後,這一部神通經篇,便在寶仙九室之界中盛傳開來。

  畢竟諸修修道時重道法根基而輕於煉法,但也僅只是“輕於”而已,並非是完全的輕慢與不重視,畢竟,不論是與人鬥法,還是蹈空步虛,又或是開爐熔煉丹器,都需得依憑著一身法力來做支撐。

  而《九息服氣》之神通修法,其將古煉氣士服氣秘法發揚光大,使得凡修士運轉此神通,非是人口鼻呼吸,而是內周天於外周天之中呼吸,是五髒六腑,是四肢百骸,是凡有所道法之靈韻意蘊,是精氣神三元,在這頃刻間同時呼吸而服氣!
  如是頃刻間,隻待九息輪轉,則不論修士的法力已經被耗費到了何等低微的程度,則那一服下的一口氣與內周天九息周遊之後,旋即便教人徑直恢復法力最為巔峰的狀態。

  真個生死搏殺的過程裡,有這一口氣的恢復,或許便是生與死的分別!
    而且長久的修持著這神通修法,更會在不斷持續著這樣熔煉法力的進程之中,不斷的拓寬著同一境界裡,修士肉身道軀,或者說道果金丹所能夠容納的法力之上限。

  此是古修法與無量汪洋神韻的合一。

  而且此法教人趨之若鶩的因由,還有著道法之外的緣故,那便是因為這神通修法的門檻,過分的低了些,不僅僅是在神通經篇之中屬於極易入門的經篇,甚至其簡單程度,尤還要低過些無上妙訣之類的道術法門。

  畢竟,不論是服氣,還是煉化法力,以及運轉內周天,搬運坎離這些事情,幾乎是修士從煉氣期就開始做的事情,縱然再精妙,終歸是那一口氣,對於尋常修士而言,這幾乎已經是成為了本能的事情。

  而偏偏,倘若要在金丹境界眺望向更高卓的神境真人級數的修法,若想要給神境的修持鋪路,那麽神通的修持又是這一過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事情。

  往昔時沒得選擇,而今有了不需要那樣高才情的神通修法,自然引得教人趨之若鶩。

  這樣的神魂記憶觀照下來之後,楚維陽實則便已經將這一部《九息服氣》的跟腳與來龍去脈,盡都洞照的明晰,而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之中,一心二用的楚維陽,也已經同樣的將這一部神通的修法經篇內容,那些珠璣字句,盡皆翻讀完畢。

  很快,楚維陽便緊緊地皺起了眉頭來。

  這便是神通之中“新生兒”的弊病所在,其創法的痕跡裡面,猶還有著先賢創法的那一個時代的道法風格的影響。

  便像是楚維陽所創的《太陰煉形》神通,不論秘法與那神通殘篇盡都是古之傳承,但是當其在楚維陽的手中蛻變與升華的時候,其玄元兩道開天法門的神韻也自然而然的融入了其中,甚至連楚維陽真形妙道的神韻,也有所左右與影響。

  同樣的道理和現狀,在《九息服氣》上面也有所存在,這神通經篇裡面,有著太多的混朦法的神韻與義理。

  也難怪,這修士膽敢在這昏黃濁世之中,如同楚維陽一樣肆無忌憚的吞噬昏黃濁流,而這也似乎解釋著,分明其人與馬面修士處於同樣的修為境界,但其神形之中的病灶,其演化程度卻比馬面修士更上一層樓。

  “寶仙九室之界……”

  這與其人出身的天地寰宇有關麽?

  因為這一界未曾融合成“天界”,另一半的上清玉平之界甚至落在了舊修余孽的手中,成了彼此對峙與抗衡的橋頭堡。

  所以說同樣的混朦法修持,單一之一界的影響,要比二界混合的“天界”修士更甚?
  又或者是純粹的,身為寶仙九室之界的修士,在新修的陣營之中,必須要比兩天界出身的新修表現的更為狂熱,更為的奇詭邪異,才能夠融入到其中去。

  楚維陽無從知曉答案,他只知道,在此獠的心神記憶之中,這一回的探索與搜尋,實則是以寶仙九室之界的修士為主,他們出動了真正的天驕妖孽,出動了中堅力量!

  而兩天界之中的修士也有,但卻沒有寶仙九室之界一界的修士多,相比較一同探尋,則更像是某種督戰的“督工”。

  而在透過此獠的心神記憶,楚維陽洞見那些寶仙九室之界的修士,在兩天界修士的驅馳之下渾如鬣狗一般前赴後繼的景象,道人便在心神上蒙上了一層陰霾,並且緊緊地皺起了眉頭來。

  他已經對於之後的局面有所預料了。

  如是沉吟著,道人複又落回了映照在心神之上的《九息服氣》之經篇。

  下一瞬,道人念頭一動,《屍解煉形圖》懸照時,幽光斬落的頃刻,先是“九息服氣”四枚古篆大字被斬去,緊接著,其上一切有關於混朦法神韻的部分,也相繼被徹底從楚維陽的心神記憶之中被抹去。

  唰——唰——唰——

  一時間,幽光垂落渾如雨瀑。

  於是,那原本簡明的經篇,而今便真個只剩了些珠璣字句而已。

  “不過又是參悟一回神通殘篇罷了,又不是沒做過類似的事情……”
——
  絕粒停廚,餐霞飲露,返照自然相製。鉛生五彩,汞發三光,方顯大丹苗裔。開啟朱扉,躍出金烏,飛入玉蟾宮裡。把陰陽、交會神爐,烹就浩然真體。虛無內、紫氣盤旋,玄珠閃鑠,射透混成宗睿。忘機修道,隱跡求仙,常默心無凋弊。貪戀榮華,誤了赫赫神丹,恣情拋棄。有人人識道,專精謹守,決然超彼。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