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禦煞》第497章 庭雪化作雨蒼龍(三更!)
  第497章 庭雪化作雨蒼龍(三更!)
  道場洞天。

  許是這偌大外海的無盡肅殺幽寒,盡皆隨著諸氣一同匯聚在了海眼漩渦之中,因而,複又教道場洞天將這天地的幽寒之氣盡數接納。

  待得楚維陽自百界雲舫之中回返,真切月余之久的光景,這連綿的大雪仍舊持續不斷的飄落在了道場之中,山石草木盡皆被皚皚白雪覆蓋。

  但楚維陽很快便有所明悟。

  尋常的天象也斷然無法維持這樣長久的時間。

  起初時,這切實只是一場尋常的大雪,但是伴隨著道場洞天自海眼漩渦之下吞納諸氣,並且伴隨著楚維陽這外海一行,在尋找蘊藏蛟龍血脈的五行妖獸的過程之中,將同樣的螺殼寶器盡皆安置在各寶地之中。

  世上罕有的諸氣透過《五行百花毒煞須彌陣圖》的牽引,映照在這道場洞天之中。

  不論是質與量的蛻變與升華,都在這方洞天愈漸得凝實的過程之中,渾似是昔日裡的滂沱大雨一樣,那無窮無盡的靈韻本身,化作了這場連綿的大雪,將整座道場覆蓋。

  那是某種蘊藏在天象之中的養煉,許是等這厚重的大雪融化在山石草木之中的時候,便合該是道場洞天的蛻變與升華的過程終了,是放眼望去的每一處都將成為修行寶地的時候。

  在借助著金紅幡旗的感應,楚維陽也能夠輕易的感觸到,伴隨著所處境遇的變化,分明只是幽寒之炁,可正因為是與自身鳳凰天火相悖的力量,這磅礴天象在給予元氣支撐的同時,也渾似是自然鍛錘一般,夯實著淳於芷的根基與底蘊。

  這是對金丹境界大修士都頗有裨益的玄境。

  而再看去時,那些血煞道的修士們也少有在這連綿大雪之中仍舊在外面駐足的人,他們盡皆選擇了閉關修持道法。

  尤其是在楚維陽數度言說,準許他們在掌握著一定的修為境界之後,可以獲取更多的妖脈之力以衝擊丹胎境界。

  這是往昔時他們所不敢想象的事情,也正因此,對於道法的修持展現出了更為狂熱的態勢。

  立身在半懸空中,環視過偌大的道場,楚維陽的目光只在那些血煞道修士的居所之中一眼掃過,畢竟對於楚維陽而言,他們目前的真正價值並不在修持道法本身,也許在躍入丹胎境界的過程之中,自己可以順勢“采藥”,但是在此之前,是築基九層還是築基一層,對於楚維陽而言渾無甚麽分別。

  因而,隻一眼掃過之後,楚維陽複又將目光落在了山巔處。

  參合三元,洞見鍛體之道前路的收獲之余韻此刻仍舊縈繞在楚維陽的心神之中。

  也正因此,這會兒楚維陽洞見那面金紅幡旗的閃瞬間,所思所想的卻是自己甚麽時候將單獨的《五鳳引凰南明咒》的修法也編撰成身形姿態的動靜相宜之法訣。

  《百鳥朝鳳符陣》不過是《五鳳引凰南明咒》的變種而已。

  楚維陽相信,這樣的圖錄,對於淳於芷的修法也有著一定的幫助作用,畢竟鍛體之道本就是通衢大道,甚麽時候躍入此中都不算晚,而且,不同於楚維陽只是具備著符陣之道的才情,淳於芷是真真符陣之道宗師之上的人物。

  對於她而言,一旦熟稔了這些身形姿態的動靜相宜,再將其順理成章的洞入符籙篆紋的變化之中去,許是輕而易舉的便可以做到形神皆妙的玄境,並且許是能夠切實的印證那些隻存在於楚維陽所思所想之中的曼妙前路。

  隻這樣想著,楚維陽也愈發篤定,自己所思量的這般形神皆妙的“法身”養煉之路,絕非是僅僅局限於丹胎境界的修法,甚至於金丹境界也該有所貫連。

  這等磅礴沛然的潛力,才是真正教楚維陽兀自心驚之處。

  當然,一切都需得要等淳於芷出關之後,但這樣的念頭已經湧現在了楚維陽的心神裡面,並且長久的盤桓在思感與念頭之中。

  但這並非是楚維陽如今要面對的重中之重。

  這般念頭閃過的瞬間,楚維陽蹈空步虛,便直往半山腰處的道宮內走去。
——
  琅霄山內,五炁紛紜之石室中。

  此刻,那緊閉的門扉洞開。

  玉蛇小白的身形顯照出磅礴之象,貫穿在狹長而蜿蜒的甬道之中,蛇瞳透過洞開的門扉看向內裡,而蛇尾尤還垂落在地宮的煞池之中,汲取著沛然的陰煞諸氣。

  而在那蛇瞳的注視中。

  此刻,偌大的石室內,一邊,是五位五行宗道子血祭五行黑金,此時間端看去時,那五行黑金已然九成九被梳理得涇渭分明而氣機圓融,唯獨尤還剩了些許微茫間的不諧,亟待最後一步的養煉。

  而與之相襯托的,則是那五位五行宗道子愈漸得枯竭的肉身道軀,此刻,他們盡皆虛懸在半空之中,乍看去時,皮包著骨頭枯瘦如陰物鬼魅不說,連帶著通體的骨相都在氣血的凋敝下極盡於萎縮,內裡血髓空耗,如今看去時,渾似是五位道童凌空趺坐。

  而與此同時,他們的修為氣機不斷的碰撞,如今切實的感應去時,離著那最後躍出藩籬的一步也只有纖毫間的氣機變化了。

  若是仔細看去時,此刻尤還能看到,這五人的身上,各自有著幾枚金針鎮入了大竅之中,也正是這幾枚大竅,生生將這五人的修為緊鎖在了這一步,無有增減。

  一切似是引而不發,尤還在絕巔的一線間醞釀,隻待楚維陽覺得時機合適,便是這幾根金針拔除,教這五人登臨丹胎境界,並且同一時間“縱身一躍”,以性命血祭寶材的時候了。

  而另一面,則是楚維陽凌空趺坐,在他的面前,是山河簋懸浮而兜轉,簋中有須彌世界洞照,一泓水光貫穿其間,伴隨著水光兜轉,遂將那身具蛟龍妖脈的五行之妖獸盡皆裹挾著,映照在楚維陽的面前。

  妖獸洞照的閃瞬間,楚維陽一揚手,便將那山河簋一收。

  此時間,接連不休的有著寶光從楚維陽的袖袍之中穿梭,卻是一面山河簋兜轉著入內,一面卻是一枚枚金針“傾巢而出”。

  不同於隻幾根金針鎮入在五行宗道子的身上,此刻,這堪稱海量的金針,相繼鎮入了這五具妖獸的鱗片縫隙之中。

  雖然這五具妖獸的身軀盡都被楚維陽打回了原型,但是仍舊掌握著丹胎境界的修為,則意味著其內周天經絡之圓融兜轉,已無分什麽人形還是妖軀。

  如今,這一枚枚金針所鎮入的,便是這些內周天經絡的關隘樞機所在,渾如人身之要竅。

  而此刻仔細觀瞧去是,因著五具妖獸其本身各不相同,因而鎮入其中的金針,數量、位置盡皆不同,但任是誰都能夠輕易的感觸到,此時間那五套不同的針法之中,所承載的一般無二的義理。

  這才是楚維陽教玉蛇小白隔著門扉觀照的關隘所在。

  他所將要施展的,是昔日裡實證法時所收獲的某種極具價值的“謬誤”方式,以及當火龍島一十二部功訣連綴成經篇之後的無上義理。

  此時間,伴隨著這一步的施為,這一枚枚金針各自在氣韻的交織與共鳴之中,引動著丹胎境界妖獸那磅礴的氣血之中所蘊藏的蛟龍血脈。

  在妖獸昏厥的過程之中,楚維陽主動的幫助它們那失去了神智的魂魄掌控著自身的道與法,並且主動激發著氣血之中的蛟龍血脈,以血煞道經篇的無上義理,將之從血脈,朝著血煞道的妖脈演化。

  緊接著,伴隨著它們盡皆改換道途,以丹胎境界的氣血底蘊走上血煞道修法的同時,那功訣鏡片的無上義理在蛟龍妖脈被徹底凝練的閃瞬間忽地消弭了去。

  繼而,一枚枚金針各不相同的顫抖與嗡鳴聲中,楚維陽昔日實證法的過程裡面的某種謬誤被他所完整的複刻。

  蛟龍妖脈深入血髓之中的那一刻便陡然間被刻意引導向了某種失控,妖脈之力與血髓貫穿的閃瞬間,這磅礴而且渾厚的力量便陡然決堤,當其衝刷入妖軀內那磅礴的內周天氣血之中的時候。

  轟——!
  登時間,妖獸通身的氣血像是被妖脈之力以血髓為薪柴所點燃!

  烈火烹油!

  真真是烈火烹油一般的聲勢!

  登時間,肉眼可見的,妖魚也好,妖蛇也罷,在這一刻盡皆展露出了蛟龍化的趨勢。

  便像是那修持著血煞道的修士在走上岔路之後,會不斷被妖脈侵蝕,進而變得半人半妖一樣。

  這些妖獸也在這一過程之中,變得半蛟龍而半妖獸。

  甚至因為蛟龍本也是妖中之屬,而他們身上所具備的蛟龍血脈更是與生俱來,這樣的諸般跟腳,更是促進了它們在道法失控的過程之中,身形外相不斷的展露著更多的蛟龍化的趨勢。

  而不論是妖魚也好,還是妖蛇也罷,此刻,其蛟龍化的最為明顯的地方,則是妖獸本身便生身具備的鱗片。

  魚鱗也好,蛇鱗也罷,此刻,伴隨著接連不斷的赤色血光從鱗片的縫隙之中流淌而過,那原本淺薄的鱗片開始一點點變得厚重起來,緊接著,原本鋪陳開來的鱗片,漸漸地變化成了交疊而成的鱗甲。

  那已然是龍鱗模樣!
——
  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蒼龍。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