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綜武說書長生界,開局曝光帝釋天》第237章 百歲破天人,十年雙六境!
  第237章 百歲破天人,十年雙六境!
  張三豐的上榜沒有出乎眾人的意料。

  畢竟之前陸地天人中就沒有他,而大明大宗師榜也是榜上無名。

  張三豐好歹也是吳殤說書之前的神州第一人,還不至於拉胯到大宗師之下的境界。

  而且之前真武劍上榜,作為中古時期真武大帝的證道之兵,也是頂尖六境聖兵。

  能夠作為真武劍的主人,張三豐位列六境至強也是情理之中。

  甚至在這之前還有許多人猜測張三豐可能就是真武大帝轉世重修。

  而真武大帝可是六境巔峰修為,能夠幫助一起扛一扛七境的帝辛,怕是中古時期也沒幾個能和他相比的。

  所以當張三豐終於上榜的時候,有人點了點頭,煥然大悟。

  也有些人既是如釋重負,同時又有些歎息和不甘。

  這類人大都是大明江湖的武林人士,如今張三豐作為大明武林的領軍人物,自然是越強越好。

  現在上榜雖然已經是代表了張三豐的強大,但是排名並不算太靠前,自然也是有些不甘。

  其中一個包廂中,武當七俠都有著不同的感受。

  “師傅上榜了!”哪怕是已經身為武當代掌門,宋遠橋的眼中也是帶著激動之色。

  雖然之前已經差不多可以肯定張三豐絕對就是六境至強,但是一天沒有確定下來,他就一天不能安心。

  畢竟那可是傳說中的六境至強,就算張三豐真的沒有達到那也是很有可能的。

  要知道帝釋天兩千年修行也無法突破,張三豐雖然之前被稱為天下第一人,但是也就百年修行。

  而且就算張三豐突破了六境至強,如果他已經有武夫第六境,破碎飛升了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當張三豐真的上榜,位列陸地神仙榜,宋遠橋才會激動。

  這說明張三豐肯定是突破了,而且沒有飛升,還在當世。

  不過宋遠橋激動,其他幾人就有點別的想法了。

  老七莫聲谷個性剛烈,更是尤其崇拜張三豐,所以對於其現在上榜還有著一些不滿。

  “師傅這上榜也太早了吧,我覺得師傅排名可以更高的…”

  對於莫聲谷的碎碎念,宋遠橋聽到瞥了他一眼。

  “七師弟,這個排名已經不低了,要知道前面上榜的笑氏兄弟可都是武夫第六境,懷有四千年神人笑三笑創造的兩大神功,實力非常恐怖。”

  “就算是尹仲也是魔門第六境不死之身,還有龍神功和童家法術,神秘不可測。”

  “是啊,師傅能排在這個位置已經非常不錯了…”

  包廂中某個角落裡,一個滿臉憔悴,有些懶散的少年道士打著哈欠走了過來。

  “畢竟神州所有六境至強應該也沒有很多吧…”

  “小師弟!”宋遠橋驚訝的回頭。

  武當七俠其他幾人臉色也有點奇怪。

  還不待他們說什麽,有些懶散的聲音就讓得眾人臉上一黑。

  “摘星樓這個包廂還不錯,睡的挺舒服的啊…”

  宋遠橋有些無奈的看著少年,不過臉色反而正常了許多,似乎對方這才是他認知中的樣子。

  “小師弟一來就睡著了,不過我竟然都忘了小師弟…”

  “小師弟這存在感未免也太低了…”

  宋遠橋對於這個十年前因為張翠山夫婦自殺,後來張無忌又失蹤,然後張三豐下山撿回來的小徒弟還是非常好奇的。

  小師弟姓王,名也,據說是從大唐和大明邊界處撿到的。

  不過張三豐撿回來王也之後也沒看怎麽教導,只是偶爾看看,其他都是王也自己的事。

  宋遠橋也曾想來教導王也,但是對方實在是…

  嗯,太懶了。

  宋遠橋實在教不太動,但是有時趁張三豐出關告知,張三豐也沒怎麽說,只是說順其自然。

  宋遠橋不知道原因,不過既然是張三豐所說,他對於這個小師弟也就抱著隨緣的態度了。

  此刻聽著王也的話也是讚同的點了點頭。

  “是啊,我們真不能強求太多,師傅能位列六境至強,就已經是我們的驕傲,武當的驕傲,也是大明皇朝的驕傲。”

  旁邊的老二俞蓮舟也是點了點頭,“沒錯,而且吳先生稱師傅領悟出的太極之道就算是縱論神州古今,在道門所有人中也能位列前五,這已經是非常高的評價了。”

  老六殷梨亭有些沉默,因為之前他的未婚妻和楊逍生了個女兒,所以這些年心理都不是很好受。

  不過這會既然關系到師傅張三豐,殷梨亭也不可能沉默下去,遂也開口說話。

  “不錯,畢竟上古就有道門老莊二聖,中古真武大帝也不知道算不算道家中人,還有太古時代…”

  “這個時代也有不少曠世人傑,師傅的太極之道能夠排列道門古今前五,已經是非常高的評價了。”

  宋遠橋,王也,俞蓮舟和殷梨亭都這麽說,其他人也是點了點。

  對於張三豐的排名心裡接受了許多。

  老七莫聲谷臉上也好了不少,不過眼睛一動,突然說道,“你們說,師傅會是真武大帝轉世嘛…”

  其他幾人眼神也有些異動,但是沒有回話。

  不止是他們,張三豐是不是真武大帝轉世這個話題估計許多人都在思考。

  但是最後結果如何,到底也只能等待吳殤後面的點評。

  “太極而出,無極而始…”

  六樓某個包廂中,天師孫恩眼神中若有所悟。

  孫恩現在應該稱不上道家之人,畢竟他自己開辟仙道體系,應該稱仙祖。

  不過他之前畢竟是從道家起步,老子道德經三千言對他來說作用很大。

  所以吳殤點評張三豐的道也能給他很大啟發。

  事實上,孫恩驚才絕豔絕不下於張三豐,畢竟是能自創仙道體系的一道之鼻祖。

  不過也正是因為他自創仙道體系,作為一條全新道路的開辟者,所以沒有同道一起修煉。

  這也導致孫恩修行速度緩慢,並且遇到了路障,沒能突破第六境。

  所以孫恩才想著將仙道體系傳遍神州大地,想要借眾生之力一起參悟仙道。

  這也是一種非常正確的方式,畢竟一人的智慧到底有限,孫恩再怎麽驚豔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能堪比千萬人的思想。

  而且若是有許多人修煉他的仙道體系,那麽就相當於都是他的學生,門徒。

  孫恩那就是仙祖了。

  若是修煉仙道體系的人太多,他作為仙道鼻祖,不僅可以借用眾生智慧共同推動仙道的進步。

  而且還可以受到無量眾生的氣運加持,修煉起來絕對是突飛猛進。

  可以想象,孫恩若是突破第六境,必然會一路飆升,或許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到達這個境界的巔峰了。

  “太極,無極,起源,生滅…”

  就在孫恩若有所思,許多人議論紛紛,猜測連連的時候。

  吳殤也聽到了眾人的熱議,繼續點評起來。

  “關於張三豐,想來大家也非常好奇他到底是不是真武大帝吧。”

  “這點我可以告訴你們,真武大帝轉世確實就是張三豐,不過張三豐不是真武大帝。”

  吳殤顯然也是非常近乎人情,很確切的解答了眾人心中好奇的問題。

  不過這個答案卻讓眾人點了點頭,卻又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眾人眼中露出疑惑的時候,吳殤已經繼續點評起來。

  “真武大帝當初硬抗帝辛幾次,雖然他的實力已經非常強大,而且還是和其他人一起,但是六境和七境之間到底有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

  “哪怕後面有著武王姬發的救治,但也是沒有辦法,最後真靈烙印幾乎也完全破碎了。”

  “最後真武大帝也就只有一丁點靈魂碎片,甚至他的記憶已經完全沒有,對於道的領悟更是半點都無。”

  “真武大帝通過輪回轉世,靈魂碎片在慢慢修補完善,最近這一世,則是成了張三豐。”

  “張三豐確實是真武大帝轉世,所以真武劍才能從他身上找到一點真武大帝的氣息,任他執掌。”

  “但同時,張三豐又不是真武大帝,因為真武大帝的記憶他是一點也沒有,甚至真武大帝身為六境至強所凝聚的道之烙印也根本沒有。”

  “相比於道門第二聖莊子轉世南華老仙,雖然沒有記憶,但是憑借著他的道之烙印,然後可以十歲望雲天紫氣突破陸地天人。”

  “而對於張三豐的崛起之路,真武大帝轉世這個身份完全沒有起到一點作用。”

  “張三豐最初和尋常人沒有什麽區別,甚至他也算不上什麽神州最頂尖天驕。”

  “他十幾歲開始修煉,近三十歲才修煉到大宗師,四十余歲才大宗師絕巔,觸碰到天人界限,被稱為無上大宗師。”

  “在陸地天人幾乎不怎麽出現在世人的時代,那時候的張三豐隱隱有天下第一人的稱號。”

  “而陸地天人這個境界整整卡了張三豐五十年。”

  “因為張三豐一直在試圖領悟自己的道,五十年沒有找到他的道,所以遲遲不能突破陸地天人。”

  “張三豐最初乃是少林的一個俗家弟子,跟隨覺遠一起挑水砍柴,後來因為覺遠翻看佛經伽楞經,發現九陽神功秘籍,無意中修煉出絕世內力。”

  “但是因為幫助少林對抗西域金剛寺來人,覺遠展露出絕世內功,反而被少林逼死。”

  “覺遠死之前,將九陽神功分成三份,其中之一就是張三豐踏入武學修煉的根基。”

  “依靠著三分之一的九陽神功,張三豐修煉穩步前進,後面又遊歷江湖,見識百家武學,創造出不少武學,逐漸成為一代宗師。”

  “張三豐前期無疑是純粹的武夫,不過到了後面他更喜歡觀看道藏典籍,閉關感悟天地更偏向於道家體系。”

  “道家注重感悟世界,神融天地,氣凌虛空,其實最純正的道家修煉方式無疑是道門第一聖老子傳下的無為之道,執天之道,觀天之行,順天道而行,斬逆命之人。”

  “不過因為張三豐前期的武夫修煉方式,再加上他是真正經歷了蒙元入侵,兩國戰爭百姓水深火熱,自然不可能接受順天而行,所以他才遲遲被天人界限擋住。”

  “直到十年前,張三豐百歲壽宴,眼看張翠山夫婦被逼,慘死在自己面前,張三豐才幡然醒悟。”

  “遊歷江湖數載,回武當之後張三豐終於領悟太極之道,創出太極拳,踏入陸地天人。”

  “太極者,混沌之始,無極之後,闡述了萬物從起源到終結的世界生滅之道。”

  “太極,即是天地萬物的起源,也是陰陽兩儀分割之道理。”

  “太極之道,於無極起源一點,而分割陰陽兩儀,絕對是道家自老莊之後又一大道創始。”

  “同時,太極之道中也蘊含了張三豐對於武夫修煉方式的理解,無為而爭,以靜製動,以柔克剛而為天下至剛之極。”

  “同階之中,太極可立於不敗之地,甚至太極領悟高深,便是更高境界也可挑戰,可保自己無恙。”

  “所以,太極拳中不僅只是道家之意,還融入了武夫之法,乃是一門道武雙修之法。”

  “所以張三豐一突破陸地天人,就是道武雙天人。”

  “同時,也正是因為太極之道的強大,再加上之前的厚積薄發,張三豐突破天人之後一路突飛猛進,一發不可收拾。”

  “三年破五小境,直接貫通陸地天人,突破六境至強!”

  “張三豐前期積累底蘊,百歲領悟太極之道,道武雙修踏入天人,又十年突破第六境,絕對無愧真人之名!”

  當吳殤終於一口氣將張三豐徹底點評完畢,摘星樓已經是一片靜謐。

  對於張三豐和真武大帝之間的關系,吳殤解釋的很清楚,眾人也能夠理解。

  也正是因為理解,才會更加覺得不可思議。

  因為張三豐的崛起真的和真武大帝轉世沒有一點關系,完全就是靠著自己的修行。

  甚至最初始張三豐的修煉速度也就皇朝絕頂程度,還達不到神州頂尖。

  被天人之路阻隔五十年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但這也正是因為這才積累了無比深厚的底蘊,再加上創造出最契合自己,最強大的太極之道。

  所以張三豐後面才突飛猛進。

  百歲領悟太極之道,破天人之限…

  又十年,道武雙六境!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