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以武道斬鬼神》第47章 歷史
  第47章 歷史
  在外人眼中,武悼是感應到氣血,正式成為了一名武者。

  於眾人面前實戰也表現出了相對應的實力,輕松劈斷了測試用的木棍,便是一群人上來輪番祝賀拉近感情。

  要說沒有學徒嫉妒他目前的成就。

  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嫉妒者又不是白癡蠢貨,直接在武悼面前說出來,更多的只是埋在自己心裡,最終煙消雲散掉。畢竟武館裡的學徒,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淳樸,大多家境不好的他們,心思反倒是要更加細膩市儈一些。

  況且武悼機械似的苦練是有目共睹。

  回風武館很大。

  但還遠沒大到足以有學徒之間相互爭鬥空間的地步,顯然能夠維持武館興盛這麽多年,連平等人自然知曉學徒中要給予一個什麽樣的環境才有利於發展。

  不過眾人的視線很快就被轉移了。

  大概是受他的刺激,自武悼突破後的數日內。

  又是有學徒陸續突破,除了同一批的嚴青雲等人外,還有一些老學徒的突破。這批人的突破,也意味著終有學徒耗盡時間無望突破,只能黯然背起行囊辭別武館,回到生活的洪流中去謀一份差事。

  更有連館主從外面帶回了一位天才。

  未曾受任何人教導,便已經感應到氣血的天才。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這位名為蕭若虎的天才身上,就連武悼都沒有例外,他也在熱鬧的人群外遠遠的望了這春風得意少年一眼。

  氣血確實強勁。

  比普通人強的不止一層,而且在氣血深處似有某些類似於太阿的煞意存在。

  武悼恭喜連師得了新徒,趁著清靜自在的間隙,便是出了武館。他今天預約了玉山書院的圖書館觀覽,這座玉山最大的藏書處將對他開放,畢竟武悼也是有學生身份在的,同為讀書人自然行事要方便一些。

  玉山書院。

  是擁有乙等考試資格的地方書院,以玉山竹為建築主題,幾乎是處處可見竹,也是處處可見竹茶,應了讀書人特別喜歡的一句:居不可無竹,食不可無茶。

  正所謂,居養氣,移養體。

  玉山書院的學生們在禮上的修行顯然十分到位,武悼乘車來至此地進了書院後,所見到的年輕人皆是朝氣蓬勃,正是少年少女們人生中對未來最有期望的年歲,相比之下顯得肅然沉穩的武悼,一張清秀臉龐平平無奇。

  對於武悼來說。

  來到玉山書院,讓他有一種回到上輩子大學的錯覺。

  也許等武道有成,能護衛左右安全後,自己也可以找個機會,體驗一下大學生活如何?想必一定很美妙緊湊~~
  …………

  …………

  陷陣十三劍和太阿皆來自後宋時代,和嶽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武道已經將陷陣十三劍修煉到了原有的頂端。

  而這本功法,是殘缺的。

  準確來說,作為嶽武親兵的戰陣殺伐武功,陷陣十三劍是一門副手武器的功法,應該還有一門主武器功法與之相匹配才對。這兩門功法合並起來,才是真正的完整功法,是嶽武親兵縱橫戰場的依仗。

  由於諸夏的史料不僅複雜失落,還摻雜了不少神怪、野史的記載,而不敢直述之事更多,所以查閱起來極為困難,幾乎是十幾本書一翻就是幾個小時過去了。

  武悼不得不借閱書籍。

  同時自己整理起了搜集到的資料。

  也找了個時間向小師姐詢問了一下,有關於陷陣十三劍這門功法的信息,讓武悼有些驚訝的是回風武館竟然是連聽都沒有聽過這門功法,而武館內更是沒有記載。

  可能是在漫長的時光中,這門功法失傳了?

  抱著這份疑惑。

  武悼回顧起了自己的整理的資料。

  嶽武嶽王爺的人生大體還是很好查詢。

  1146年後宋建立。

  後宋建立之前,神州大地有四十年亂戰期,史計不甚清晰,更有仙佛降世之說,多用子不語怪力亂神作為結語,按照武悼的推測,也許前宋當時也遭遇了大爭之世,以至於前宋崩而後宋立。

  嶽武在諸夏史料上可謂戰功赫赫。

  作為後宋武將,在後宋成立時便官拜太尉,世人皆稱神武鎮國大將軍,又被稱為驃騎王爺。

  在後宋成立之前戰功不明。

  似乎是率領嶽家軍在北方開心的割金人的頭顱當皮球踢,戰線一度推到了燕京,就是今日北薇所在。

  而後宋成立,神州重歸大一統後。

  就更加不得了了!
  主導後宋大半國土戰線的嶽武,直搗黃龍,橫掃四方!滅金、吐蕃、西遼、西夏,一路向北長驅,將草原上剛剛冒頭的韃靼給直接掐死,最終北海牧馬!鎮殺了當時佔據北海的羅刹國邪靈,讓羅刹人不敢再南望!
  所以在諸夏中,北海牧馬和追亡逐北是一個級別的。

  這是後宋開國最誇張的一次領土擴張。

  而後也只有二十年後的南下開拓才能媲美,相比起北進的爽快利落,南下就要顯得折磨的多了,畢竟齊州那個地方的氣候著實難受,還是後宋發了狠,開始調動數州超過百萬人,同宗同族大規模移民,執行鯨吞戰略最終才是吃下了這塊肥肉。

  而嶽武本人在封王后,便是沒了記載,不知道是跑哪裡養老了。

  至於後面的歷史武悼瞄了一眼。

  後宋強亡。

  然後又是數十年的逐鼎,南北分立,留下了厚實的家底和劇本都類似於東漢分三國,所幸沒有又一次五胡亂華的慘劇,主要是周圍基本上都被紅著眼睛的後宋屠……咳咳,都被民族融合的差不多了,給了諸夏傲立的良好機會。

  諸夏一立,繼承大統,便是吞下了南次亞大陸,成就今日的羅州,徹底奠定了自己得位之正。

  再往後是三次寰宇大戰了。

  而嶽家軍和相關功法記載。

  武悼翻的眼睛都疼,記錄資料的圓珠筆都寫幹了一根,實在是沒有找到有用信息,只是查閱到嶽武親兵慣用長刀短劍。

  他這兩天在玉山書院的翻找史料,也是引起一些夫子先生的注意。還好奇打聽過,這是哪位門下,居然如此勤奮好學。

  歷史,在諸夏是冷門又苦逼的科目。

  除非是沒得選,一般是不會有學生去選擇。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