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以武道斬鬼神》第63章 不斬
  第63章 不斬
  小築裡建築有園林風范,數座小樓錯落看似不規則,卻有環水靠山的幽寂之意。

  步虛靜,袖風不染,平定春秋。

  行千峰,仙道已俗,豈須論劍。

  主樓的兩顆門柱上雕刻了兩行詩,映入眼簾所感知的是一股俊逸出塵之意,武悼雖然文化造詣不高,不是很理解詩句的含義,但那股精氣還是透了出來。

  這讓他對梅摘星的身份更加好奇了。

  很明顯梅摘星是有組織的。

  而這個組織的目的是什麽,在沒有了解之前,武悼觀察確實是難觀察出什麽。藝高人膽大,就算梅摘星這裡是龍潭虎穴武悼也是絲毫無懼,倒是要看看這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麽藥,如此神秘!
  主樓大堂內。

  掛著一幅白鶴戲水圖,圖下是熏香,淡淡的熏香味讓人靈台空寧,精神大振,一嗅便知道並非凡品。

  梅摘星等人正站在大堂內,繞著一張八仙桌商議。

  “無量天尊……”正陽子剛剛開口。

  就被一道宛若洪鍾大呂般的聲音給蓋了過去。

  “阿彌陀佛!”

  念著佛號的是一個皮膚呈現古銅色的和尚,顯然他是故意這麽做的。不過瞧著正陽子一臉無奈,和尚的得意洋洋,武悼倒是從他們之間嗅到了一種損友的氣息。梅夫子說的一僧一道,應該指的就是他們。

  “小僧法號不斬,想必這位就是武心卓了吧。”

  不斬和尚對著武悼雙手合十打了一下招呼,隨後便是揭起了正陽子的短來。

  “正陽子這牛鼻子逢人就誇人命格不凡,莫要被他誆騙了,他算命沒有一次準,反倒是圖惹是非。”

  “不是算命,是卜卦卜卦!卜卦的事情,怎麽能叫不準?卦象如此,解讀在於道行,貧道道行有限罷了!”

  隨後又是一段什麽大道難辨,眾生玄妙之類的道家術語。

  這一僧一道登時就把氣氛弄得快活了起來,梅摘星樂的前俯後仰,幾位不苟言笑的軍伍人士也是忍俊不禁。武悼見狀也放松了許多,非常順利的被引導著融入了這支個團隊之中,隨著梅夫子的介紹他也差不多了解了這一圈人。

  正陽子,雲州上洞道觀傳人,也是這一代的宗門行走。

  不斬,雲州摩柯寺傳人,同樣是宗門行走。

  所謂宗門行走武悼猜測大意是,那些有真功的宗門,在靈氣複蘇時,會入世修行的弟子。

  這兩人都是啟藏層次的強者。

  一乾軍伍則是從離州軍隊退伍的士兵,體魄強健,精通槍械,野外生存,伏擊坑殺,曾和西夷的軍隊對殺過。退伍後和安逸繁華的社會有了隔閡,精神狀態可能也不是很穩定,就被梅摘星打了聲招呼,配了裝備給招攬了過來。

  梅摘星。

  諸夏肅武堂參事,負責監察浦海一帶的後宋器流動,兼司鬼神事。算是一個比較清閑的差事,不過梅夫子並不是一個清閑的教書匠。

  武悼,一介武者。

  雖然只是一介武者,但沒有人說因此輕慢於他,因為梅摘星已經說了,武悼已經踩在了啟藏這一境界。而且真的要動起手來,在場恐怕也只有不斬和尚能夠攔得住武悼,正陽子恐怕都不行。

  “諸位,既然人齊了,我就簡單說一下我們的目標。”

  梅摘星招呼眾人圍著八仙桌講解。

  “我們此行,應該是要回收一批寶藏,不知道諸位對瀛州故國有了解麽?”

  “玉衡是指,倭人?”

  正陽子身為一個道士,學識明顯不差,很快就明白梅摘星指的是什麽了。

  瀛州是後宋人口大爆發時期被吞並掉的島國,爹國實力足夠了將被同化的朝貢國納入領土,這是非常正常的操作,正所謂戰勝於朝廷也。而經過了那麽多年的同化,瀛州也早就成為諸夏核心領土了。

  而且瀛州皇漢思想是諸夏最激進的。

  武悼知道的時候整個人都斯巴達了。

  總之這應該是好事吧,至少不用死那麽多人,不過說實話心裡是有點遺憾的。

  “沒錯,不過應該叫倭寇。”梅摘星笑吟吟道。

  什麽?倭寇!

  武悼的雷達自動激活了!腦內也開始自動播放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好家夥,這老天爺是不是知道他心裡的遺憾啊,這就補上了?
  梅摘星慢悠悠為諸位科普起了歷史。

  1146年後宋建立,神州重歸大一統,而後航海業爆發湧起無限商機財富,瀛州那一點小地方在十幾年間就被出海的漢人給淹沒同化了,隨後和族就徹底成了歷史名詞,這其中融合的過程必然是蘊含著血腥與殺戮。

  一部分不死心的和族人,不願就這麽被吞並,而成了海盜開始作惡,這逆天而行自然是造了反噬,這些在海上興風作浪的倭寇就被朝廷海司的強者鎮殺圍剿了,至此瀛州最後的頑抗力量灰飛煙滅。

  畢竟是一國被吞並的最後反抗力量,算得上是被嚼過的精華,那段歷史依然是有一些小尾巴留了下來,而這小尾巴,就是他們這些人聚集起來的目的了。

  復國肯定是不可能復國,都幾百年過去了,瀛州早就成諸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初那些不死心的倭寇,在扶桑被吞並同化時帶走了一大批玄奇寶物,這可是那個特殊時代的寶物,其中不乏兵器、奇物!
  這樣一批寶物當初被倭寇藏了起來,而且是借助龍脈之勢,正好藏在了雲州地界。

  而後歲月變遷,滄海桑田,靈氣複蘇又跌落,讓這批寶物銷聲匿跡了。

  諸夏就這點好。

  大大小小的事,都有史官或者地方記著,不至於斷了傳承。

  所以這批寶物自然也是有人惦記,梅摘星這位來自金陵的史學夫子,就是惦記者。或者說他只是無意通過古籍資料,有這麽一批寶藏藏在雲州某處,也沒有說覺得自己能找的到。

  一直到那枚碎瓷片出現。

  出於某些心思,梅摘星並沒有直接上報此事,而是選擇自己召集人手來探寶。

  眼下來者他都是信得過的,也做過一定程度的背景調查。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