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第831章 心疼阿郎
  第831章 心疼阿郎
  白鹿塬下,灞河畔。

  天色還早,武懷玉帶著妻妾兒女們在營地旁瓣玉米,

  這是塊河畔的零碎地,也就兩三分大小,大約種了幾百棵玉米,地的主人是個關中老漢,此時手裡抓著一串錢,

  武懷玉給了他一串錢,一百個開元通寶,韶州錢監鑄錢場鑄造的,很嶄新。

  “要不是這麽多錢。”老漢囁嚅著。

  石守信看著老漢,笑道,“多的就算賞你的。”

  老漢看著那些在玉米地裡高興瓣玉米的貴人們,雖不知道身份,可人家明顯就是貴族,還肯定是長安頂級的勳貴。

  “這才三分地,頂多能收半石玉米,值不了這麽多。”

  頻至豐稔,鬥米四五錢,自貞觀三年開始,基本上沒再遇到什麽大的全國性水旱蝗災,總體上都算豐年,天下一統,戰爭少了,百姓也都能投入生產,糧價一直維持在很低的價格上。

  玉米屬於粗糧,一鬥也不過三錢,一石才三十。

  這塊玉米地,玉米采收曬乾也只有半石,頂多賣十五個錢。

  貴人直接賞了一百個錢,這都能買三石多乾玉米粒了。

  “不知是長安位家貴人?”老漢鬥膽問。

  石頭笑笑,“我家阿郎是晉國公。”

  老漢震驚,然後興奮,“原來是武相國,這玉米還是武相傳出的祥瑞種子呢,自種了武相傳的祥瑞種子玉米土豆紅薯這些後,百姓基本上都能吃飽了,再不用擔心青黃不接時的饑饉······”

  老漢非要拜謝武懷玉,甚至說啥也不肯收那一百個錢了,

  那邊武懷玉帶著妻妾孩子們在地裡瓣玉米,也算是一個體驗了,三分地其實挺大的,一家子在地裡更多的是在玩鬧,

  摘了半天,其實也隻摘了那麽百來個玉米棒子,並沒有摘完。

  眾人摘的挺高興的,是不錯的親子活動,各房的妻妾帶著自己孩子互動瓣玉米,體驗地裡農活,

  不過好些小家夥瓣著瓣著,不是去追螞蚱就是追青蛙了,而姑娘們則更喜歡的是尋找些野花小草,
  編個草帽,編個花環,
  玩的不亦樂乎。

  看著天色不早了,這活動才算結果,
  老漢一直等著,

  “可不敢收武相的錢,”

  懷玉卻反而是又給了一百錢,

  “今年又是個豐年,能攢些糧食儲存下來吧?”

  老漢是個半自耕農,家裡七口人,自有耕田二十畝,然後佃種了幾十畝地,農閑時還會去莊園、作坊乾些活賺點銅錢補貼家用,按老漢說的,這幾年太平,日子越過越好,
  特別是推行兩稅新法後,負擔比過去租庸調製時輕的多,尤其是現在代役法,不再有那麽多征發的正役瑤役等,如今官府都是先把役折錢,攤到了田畝裡,收了這筆代役錢後,再去雇人做工,不再是那麽強迫性的,對小民來說,也沒那麽影響農事。

  “家裡現在基本上都能吃飽了,年年都能留余口糧,就算青黃不接的時候,也不用再怕挨餓,不用借高利的糧和錢了,”

  老漢說以前餓怕了,現在大家都會攢些糧,他村子上,基本上家家都攢了有一年的糧,有些還攢的更多,
  就算再遇到個什麽饑荒災害,哪怕一兩季沒收成,都不用慌了。

  這幾年糧價確實一直很低,但另一方面天下安穩,百姓確實還不富,但起碼穩了,

  在老漢這樣經歷過那些動蕩和饑餓的老人看來,現在的貞觀,真是盛世。

  而武懷玉在他們心中,地位很高,因為這位年輕的武相,帶來了那些填飽大家肚子的祥瑞糧食,也幫助聖人推出了兩稅法等減負的新政仁政,

  能吃飽飯,那才叫盛世,至於什麽開疆拓土,對於絕大多數普通百姓來說,那些過於遙遠了,
  他們甚至心底還畏懼和反對打仗,反對開疆呢,

  在多數麥谷畝產才一石的時代,紅薯畝產能達到十石,這玩意雖不如谷麥值錢,但對小民來說填肚子充口糧卻是好東西,也能喂養雞豬等補充家用。

  老漢可惜只有二十畝地,其余的地是佃種的,要交租。

  “朝廷現在大力開發嶺南,如果願意移民嶺南,一丁可授田百畝,中男和女丁都能授五十畝地,而且有幾年免租賦,那邊可以墾荒的地也多,開墾的荒地登記後就是自己的永業田,老漢你家七口人,有沒有想過移民嶺南呢?”

  老漢對嶺南的分田政策似乎有些羨慕,但最終仍還是搖了搖頭。

  “從沒有去過嶺南,那麽遙遠,不敢去。”

  懷玉倒也不意外,就算放到後世時,天山兵團招人,分田分地甚至還給安家費和分房子,但真正願意過去落戶的也不多,還有好些人過去了後,很快又走了。

  而在這個時代,多數人一輩子都沒離開過家百裡外,
  縣都不會出,更別說出州,
  嶺南,那確實好像天涯海角。

  跟老漢聊了會,最後武懷玉還是讓他收下了那二百個錢,
  那三分地玉米,武懷玉他們一家子也隻采了百來根棒子,最後卻並沒有帶走,都是老玉米,也不適合直接蒸煮著吃,今天其實還是為了玩。
    回到營地,一家子還興奮著呢,
  懷玉乾脆讓人去取了肉蔬過來,帶著妻妾兒女一起自己動手,很有野炊的樂趣,
  懷玉是主廚,妻妾們是幫手,而那些四五歲,甚至一兩歲的兒女們,就純粹是幫倒忙了。

  可最高興的就是這些孩子們,

  樊玄符與李清她們揉面擀麵做面條,武懷玉則切肉串肉做燒烤,
  大鍋煮爛肉蔬菜面條,再配上烤肉小串,
  晚秋夕陽下,
  一家子在紅霞下吃的很開心,
  孩子們吃完後,仍不知疲倦,在夕陽下的營地裡奔跑嬉戲著,

  懷玉吃的很飽,燒水泡茶,躺在椅中,吹拂著晚風,感覺無比的溫馨和愜意,
  天光漸暗,

  疏影問樊玄符,“阿郎要翻牌子嗎?”

  樊玄符看了眼躺在躺椅上都睡著的丈夫,眼中充滿溫柔,低聲道,“阿郎這些天也累了,今天不翻牌子了,晚上就在我帳篷裡休息。”

  疏影提醒她,“夫人有孕在身,又是懷孕不久,現在又趕路,最好不要同房,免的動了胎氣,”

  “我知道。”樊玄符道,她習武之人,身體還是比較強健的,不過她還是會小心不冒險,
  今晚讓懷玉睡她帳篷,沒其它心思,純粹就是讓丈夫好好休息下,

  那些妾侍,久曠之身,一個個如狼似虎的,翻到牌子哪個輕易放過,上次雲氏更是直接三姐妹一起上。

  她是心疼丈夫。

  年輕也得節製。

  她瞧了瞧疏影,“你是我的通房丫環,但是到廣州之前,伱先別急,這一路上讓阿郎多休息,等到了嶺南安定下來後,我會給你安排服侍阿郎的。”

  疏影在夫人面前聽了這話有些臉紅,其實剛才夫人說今晚讓阿郎睡她帳篷時,她心裡確實生起過那樣的念頭,夫人現在不適合服侍阿郎,那今晚是不是要她代勞。

  樊玄符讓疏影通知聲其它媵妾們,這幾天暫時不翻牌子,阿郎就跟她一個帳篷。

  她就坐在丈夫身邊,溫柔的看著他睡著,怕晚風涼,還給他拿了件毯子蓋著,

  懷玉睡了個把小時醒來,
  天已經黑了,
  “這麽晚了,怎麽不叫醒我呢。”

  “看阿郎累了,就讓你睡會。”

  懷玉起身活動了下手腳,然後拉著玄符轉身進帳,秋夜裡比較涼,其實也不算冷,反而有點不熱不冷很適宜的感覺。

  玄符的帳篷很大,裡面甚至還有組合易攜的矮床榻,行路時裝在車上,到了營地取下組合成榻,鋪上棕墊草席,再鋪上床單,十分舒適。

  在旅途中甚至有點奢侈了。

  因睡了一會,這會反倒不困了,玄符叫疏影給煮了點參茶給懷玉,也並不打擾丈夫。

  武懷玉得閑,便提筆開始繼續寫資治通鑒,這可是幾百卷的巨著,原著多達三百萬字,武懷玉以前讀過多遍,尤其是在終南山那幾年,反覆研讀,有不少收獲。

  這書最初是寫給太子看的,但現在李世民也一直催更,欽定為一監二館,以及皇族宗室還有官員們必讀之書。

  皇帝催的急,任務很重,武懷玉有空便寫些,

  樊玄符也捧了本書在旁邊安靜的看著,承嗣三兄弟晚上則交給乳娘保姆們在另一帳篷帶著,

  此時帳篷裡,懷玉在寫書,玄符則在讀書,
  通房丫頭疏影在一角煮參茶,

  劍一則在另一側當值護衛,這是第三代劍一,初代劍一現在修成正果成了懷玉的妾侍,還為懷玉生了個女兒。二代劍一,乾滿三年後由玄符做媒,嫁給了一個禁軍千騎校尉為妻,也算是不錯的結果。

  這位三代劍一,也是不久前才從見習劍姬中轉正,是這一批劍姬中最優秀的一個,劍術好,長的也漂亮,十八歲的年紀其實也還年輕。

  懷玉奮筆疾書,因為熟悉,所以寫起來其實也不算麻煩,甚至完全沉浸其中,

  樊玄符合上書,有些困意,打了個哈欠,見丈夫仍在寫,

  她讓疏影倒了杯參茶,然後親自端到懷玉面前,
  “阿郎,時候不早了,早點歇息吧,明日還要早起趕路呢。”

  “好,”懷玉停筆,抬頭笑著對樊玄符道。

  玄符便叫疏影打水來服侍懷玉洗漱更衣,
  “今晚讓疏影服侍阿郎吧?”

  懷玉笑笑,“不了,早點睡吧。”

  “嗯,那好。”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