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第873章 我,李世民,有資格封禪泰山
  第873章 我,李世民,有資格封禪泰山

  “這次多虧了李淳風,”

  洛陽,紫微宮中,武懷玉入洛面聖,皇帝跟這位元從感歎不已。

  “李淳風新鑄的渾天黃道儀看來很厲害。”懷玉道。

  皇帝其實也不太懂那個渾天黃道儀,隻知漢代就有,

  李淳風是把以前的兩重渾儀改成三重,最外為六合儀,中間三辰儀,最內系四遊儀。此之前的渾天儀,隻相當於四遊儀和六合儀兩個層次,而此次黃道經緯、赤道經緯、地平經緯均可測定。

  “陛下,李淳風現任何職?”

  當初武氏讖語案發,李淳風卷入其中,被杜敬愛當槍使,雖然最後查明,可李淳風也被免去歷學博士,貶為將仕郎,僅保留了個從九品階。

  這幾年李淳風一直還在太史局做事,但屬於沒有正式編制的臨時人員,還在觀察留用中。

  “朕打算晉其為承務郎,授太史丞,掌天文歷法,天象儀器。”

  懷玉聽了有點意外,這官給的有點小氣了,承務郎不過從八品下散階,而太史丞雖是太史局的佐貳官,但也不過從七品下,和下縣令一個級別。

  不過預報了暴雨大水,這本也是太史局的本職工作。

  把李淳風這個待罪觀察之身,由從九品下提升到從八品階,從七品職,其實也是升了好多級了,官職直接升了九級。

  “這次黃河下遊大水,山東河南河北淮南,三十州水災,打了朝廷一個措手不及啊,”

  關東地區曾是隋最富庶的地區,但經歷隋末亂戰,那也是受創最嚴重的地區,武德四年才迫降王降充拿下洛陽,而河北竇建德虎牢兵敗被俘後,劉黑闥還兩次反唐,直到武德六年才被俘斬。

  山東的徐圓朗也是直到武德六年才平滅。

  而江淮的輔公祏造反,更是直到武德七年才平定。

  關東平原多年亂戰,河南的王世充和李密兩軍反覆熬戰,大業最繁華的東都洛陽,都被打的人吃人,糧食一鬥萬錢有價無市。

  當時關東的許多大郡,都是一郡二三十萬戶,人口過百萬的,
  可從知世郎王簿在齊州長白山高唱遼東浪死歌揭竿起義後,關東亂了十幾年才安定下來。

  富庶的中原地區,白骨累累遺棄路邊無人收斂,甚至魏征在貞觀初巡視山東的時候,上書說很多地方人煙稀少,灌木叢生,尤其濱海地區更加嚴重。

  其實在今年初,

  宗室名王李孝恭上了一道奏疏,請皇帝封禪泰山。

  河間王這道奏疏上了後,許多大臣跟風上奏請封泰山。

  封禪泰山,

  這在皇權時代,對皇帝而言,無疑是有無比的誘惑力的,不是每個皇帝都想封就能封,得有足夠的功績才能封禪泰山,告之上天。

  李世民覺得他其實是有資格的,
  如今就君臣兩人,李世民也不瞞懷玉,
  “隋末分離,群凶競逐,我提三尺劍,數年之間,正一四海,是朕武功所定也。

  突厥強梁,世為紛更,今乃襲我衣冠,為我臣吏。殊方異類,輻輳鴻臚,朕文教也。

  突厥破滅,君臣為俘,安養之情,同於赤子,是朕仁愛之道也。

  林邑貢能言鳥,新羅獻女樂,憫其離本,皆令返國,是朕敦本也。

  酬功錄效,必依賞格,懲惡罰罪,必據刑書。割親愛,舍嫌隙,以弘至公之道,是朕崇信也。”

  懷玉靜靜的聽著,

  李世民的話聽起來有點很裝逼的感覺,當著他的面也說的很直白,我,李世民,無論是文治、武功、仁愛、敦本、崇信,等等各個方面,那在歷史帝王裡都是頂級中的頂級,我非常有資格去泰山封禪。

  得位不正的李世民,一直想證明自己,

  有了功績後,更是想要泰山封禪,向上天請求認可,他想要加入秦皇漢武的行列。

  不過雖然李孝恭這名王帶頭請求封禪,宰相武士彠也跟著上書支持,

  但魏征是很不留情的第一時間反對的,
  承隋末大亂之後,戶口未複,倉廩尚虛,車駕東巡,千乘萬騎,供頓勞費,負擔太重。

  而且皇帝你封禪泰山,到時萬國鹹集,遠夷君長,皆當扈從。但如今自伊、洛以東至於海、岱,煙火尚稀,灌木叢生,到時這些外國君王使臣要是看到咱們中原內地腹心這麽窮困,知曉了我們的虛弱,難道不會心生野望,起碼也會不那麽尊敬大唐啊,
  蠻夷們畏威而不懷德,這是皇帝你自己說的,讓薛延陀、高句麗、吐谷渾、西突厥、高昌這些野心之輩,看透我們虛實,是很不利的。

  為了你皇帝的虛名,又勞民又傷財,還暴露大唐底細,實不值得。

  李世民本來聽不進去,很想封禪,可現在一場大水,
  讓李世民夢醒了。

  三十州水災,
  及時預警防備,倒是受災損失沒那麽大,但那也是相對的,三十州受水災啊,朝廷要減免租賦,要調撥錢糧賑濟,

  會有很大窟窿,

  更何況上百萬百姓受災,朝廷得想辦法安置好,很快就要入冬,時間不多,要是安置不好,這麽多災民就有可能成為流民,甚至許多人被迫成為劫匪流賊。
    這種時候,李世民當然沒法再提封禪的事情了。

  心裡其實很鬱悶的。

  懷玉安慰李世民,“陛下功高、德厚,中國安、四夷服,年谷豐,符瑞至,功績足以與秦皇漢武相論,封禪泰山早就有資格了。

  只是如今諸事紛雜,陛下早封晚封都是一樣。

  待將來征服吐谷渾,重開西域,安定嶺南黔中南中等地,再上泰山,告之上天,豈不更完美。”

  這話李世民愛聽,心裡也舒服了一點。

  “朕本來計劃今年要擊吐谷渾,收拾這個反覆無常的雜胡,可現在三十州水災,朝廷得全力賑濟災害,只能暫時中止擊吐谷渾的計劃了。”

  “先讓吐谷渾蹦達兩年也沒關系,反正他們不過秋天的螞蚱,也蹦達不了幾天,隴右河西那邊足以守邊禦敵,”

  相比起收拾吐谷渾,武懷玉倒是很認真的向皇帝建議,這次賑濟災民同時,朝廷也得開始製訂一個全面的治河方案,要把黃河下遊和淮河這兩條水患頻發的害河先給治好。

  否則禍害無窮,可能年年成災,
  萬一沒守住,來個決堤改道,那可就真的後悔不及。

  皇帝很煩。

  還有一個多月,就是他和皇后和嫡長女長樂公主的出嫁大婚的日子,可現在出這麽多事。

  本來他計劃是要給公主舉辦一個無比隆重的婚禮的,但現在關東大災,這個時候再搞的過於排場隆重是不合時宜的。

  君臣二人聊了許多。

  聊黃河十三州水災,聊其余十七個同樣受災的州,又聊到世封江州,聊到嶺南,聊到夷洲、珠崖洲等。

  武懷玉給皇帝呈上一份奏章,上面有許多數字,皇帝看後心情好了不少。

  甚至有些驚訝,“今年嶺南六府九十六州能夠帶來這麽多稅賦,還有左右溪那邊的三十六羈縻州,竟然願上貢這麽多?”

  哪怕按分稅三分法,
  嶺南那邊的稅,只有三分之一上繳到朝廷國庫,可這數字依然很驚人了。

  貞觀之前,嶺南根本無稅,只有土貢,貞觀初,朝廷也只是控制了交廣桂等少數幾州,所得稅賦也基本上用於嶺南,根本沒有多余上繳。

  可現在,武懷玉能拿出這麽多真金白銀上繳。

  “這是分稅後上繳的那份?”

  “是的,現在嶺南兩稅法基本上已經全面推開了,地稅、戶稅收入不算突出,但那邊關稅,工商雜稅、專賣、搏買、官營等的稅稅收入倒還不錯,”

  嶺南的稅賦上繳情況很好,關鍵還是武懷玉這個觀察經略使稅辦的好,手裡那麽多兵馬,

  現在是兵精糧足,訓的嗷嗷叫,
  各支部隊輪流拉出去巡防、剿匪,
  對於那些什麽豪酋、俚帥、大戶、垌主等抗稅、偷稅、走私等行為,武懷玉不是跟他們費口舌打嘴仗的,
  直接刺刀見紅,以謀反、通匪等一些罪名搞他們,直接派兵進剿,那些豪強大戶都是以宗族聚居,在當地是大族,人丁眾多,確實有實力。

  可跟朝廷的軍隊比,就不值得一提了。

  大軍進剿,往往是連根拔起的,可不會跟伱客氣,從重從嚴,你想隱報田畝,偷逃稅賦,想走私,想開黑礦,那要不會跟你客氣,打你一個謀反、通匪等大罪,那是抄家滅族大罪,

  你的田地你的財產你的礦甚至是你的人丁妻兒牲畜,通通就沒收了。

  跟武懷玉玩狠的,他們玩不過。

  隻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反正刺頭已經割掉一茬了,剩下的不是怕了,就是沒那實力,所以如今一切推行的都很順利。

  清量田地,登記戶口,開礦山建作坊,也都老實的登記領執照然後乖乖納稅,雖然嶺南的稅賦,依然還是有些亂,但起碼沒有誰敢再公開明著跟使府對著幹了。

  交稅,還是要命,選一個。

  聰明人都知道要怎麽選。

  嶺南現在各路兵馬十萬,可不是吃素的。

  其實租庸調改兩稅,加上開征的各種工商雜稅專賣稅礦課關稅等,稅確實增加了許多,
  皇帝握著那份嶺南財稅報告,看的很滿意,

  “朕沒選錯人,讓你坐鎮嶺南,觀察經略真是選對了人,”

  皇帝很清楚,嶺南那征上來這麽多稅,不是武懷玉橫征暴斂,而是執行力強,尤其是武懷玉和他手下嶺南的那些官吏,很有操守,並沒有趁著天高皇帝遠便胡來,乘機貪汙腐敗什麽的。

  說三分之一稅賦上繳中央,那就上繳中央,
  “朕之前還頭疼今年黃淮大水,三十州受災,好大一個窟窿不知要如何填補,你們嶺南六府的這筆稅賦上繳,加上羈縻進貢的,倒是剛好能夠補上這窟窿,甚至還有些富裕了。”

  “為朕解決一個大麻煩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