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第302章 不信謠不傳謠
  第302章 不信謠不傳謠
  哪個少女不懷春?
  坊間的緋聞,加上李德獎的斥責,不僅沒有讓李三娘畏懼退讓,反倒是起了反作用,她越發的直視了內心。

  朦朦的心意,變的清晰了起來。

  只是當她再次無所畏懼的去找武懷玉的時候,又被門子攔下。

  “使君不在。”

  “我有要事。”

  “真不在。”

  “讓開,今天我一定要見到他。”

  門子看著面色不善的李三娘,隻好無奈的告訴她,“使君有緊急公務,去靈州了,一時半會都不會回來了。”

  李三娘不信,門子隻好讓她進了衙門。

  找了一圈沒見人,她也沒在意別人異樣的目光。

  等確認武懷玉真去了靈州後,李三娘二話沒說就離開,也帶上人就奔靈州而去,李德獎聽聞,趕緊去追,結果攔都攔不住。

  “李家怎麽盡出些強種?”

  李德獎無奈的對身邊的陳盛說道,陳盛李家奴出身,以前一直跟著他,他也對李家的情況很熟悉的,李家似乎還真有這種傳統。

  李靖當年就是來了出紅拂夜奔名動長安,李德獎堂堂名門子弟卻偏偏一直要混遊俠。

  而李三娘子打小李靖夫婦撫養長大,卻偏偏也是跟別家千金不同,不愛紅妝愛武裝就不說了,多少名門子弟想求娶,她都看不上,比如說柴紹長子,那是平陽公主之子,也是身份尊貴,如今還是千牛備身,各方面條件都很好,但三娘就是瞧不上。

  現在卻偏偏要糾纏武懷玉。

  “也許只是一時衝動,畢竟年輕,一時迷戀也可能的。”

  “算了,不管她了,反正打小她就這樣,認定的事九頭牛拉不回,”

  就如去年,李三娘要去會寧關救父兄,張氏把她關府裡,她都最終還是能逃出府奔去邊關。

  李德獎回到白城,只能給家裡去信一封,詳細說明情況,至於其它的,也管不了了。

  這事只有李靖和張氏出手才行,但他也不知道最後會如何收場。

  “這下我們丹楊房,要成長安貴族圈裡的笑話了。”

  陳盛只是呵呵一笑,“也沒有人敢笑話李家吧,再說了,其實哪個大家族裡,沒點這樣的事呢?”

  李靖當年與張出塵紅拂夜奔,不也轟動長安,但又如何?

  人家李靖不娶名門女,娶了個歌伎,如今不照樣名震天下?
  再說了,你李德獎這麽些年不好好出仕做官,天天要做遊俠混江湖,就以為名頭很好?
  ·······
  武懷玉到了靈州,結果發現靈州這邊現在也正傳他緋聞,真正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這桃色新聞更是風般迅速。

  薛萬徹見面也是調侃了一番。

  這狗奴一段時間沒見,腰圍又胖一圈,這家夥最近日子過的很愜意,周邊蕃胡臣服,他這個靈州都督沒什麽壓力。

  靈鹽的邊貿搞的很火熱,他是躺著也是財源廣進。

  雖說武懷玉在鹽州那邊搞的動靜很大,甚至因為鹽州白城邊市的火爆,分流了一些靈州的貿易,但靈州的體量巨大,也無傷大雅。

  何況,鹽州也是他靈州都督治下一州。

  “武兄不怕你家樊娘子提斬馬來砍你?”樊玄符的凶悍之名,滿長安皆知,當年連斬國子監生七匹馬,嚇尿好幾個勳戚子弟,至今國子監裡都還一直流傳著母大蟲之名。

  樊家子弟,國子監裡沒有一個人敢招惹的。

  “不信謠,不傳謠!”懷玉一臉嚴肅。

  “嘿嘿,羨慕伱們年輕風流啊。”

  “薛公也還年青力壯,難道就不行了,要不我給你開兩副補腎壯陽的丹藥?”

  薛萬徹瞪大眼睛,“我這麽壯如牛,怎麽可能不行?”

  薛萬徹也是有老婆的,還有不少妾侍,歷史上這位妻子早逝,後來李世民把妹妹丹陽公主嫁給他,但是後來丹陽公主說薛萬徹很蠢,因為婚後居然不會行夫妻之禮。

  這當然是屁話,畢竟薛萬徹尚公主前,其實孫子都有了,孩子一堆,怎麽可能不會,只能說要麽公主太強勢跋扈,讓老薛畏懼,或是公主嫌棄他粗魯不讓碰。

  後來李世民還是找了楊師道等幾個姐夫,跟薛萬徹喝酒,好好教導了一番,然後公主才與他好。

  “你們回來的正好,我也正想找你們呢,你說這也入夏了,咱們是不是也該征召兵馬,準備對梁逆掃蕩一下,他們地裡的莊稼也該長起來了,咱們踐踏了。”

  踐踏莊稼,這是非常不人道的行為,尤其是對一直處於窮困饑荒下的朔方來說,可戰爭本就殘酷,為了困敵削敵,無所不用其極。

  至於說百姓死活,其實誰真正在意,尤其是敵國百姓。

  武懷玉沒反對,反對也沒有,這甚至是他當初向皇帝提出來的建議,本就是常規戰術手段。

  “跟夏州慶州延州方面聯系一下,一同出兵如何?”

  雖是襲擾作戰,但幾個都督府同時分路出兵,也是更好。

  薛萬徹叫廚子用最好的手藝招待武懷玉和豆盧懷讓,廚子於是烤了一隻駱駝,駱駝肚裡塞了隻羊,羊肚裡塞了隻鵝,鵝肚裡塞了隻鴿子,鴿子肚裡又塞鵪鶉蛋。

  就這麽烤。

  廚子手藝不錯,那麽大駱駝,肚裡還層層包裹,可仍然能掌握好火侯,烤的很到位。

  烤肉配二鍋頭。

  薛萬徹很喜歡這烈性的杮子燒,這酒就是武家的冰玉堂酒坊所出。

  “這酒是真不錯,最對我的胃口了,可惜就是不買好。”

  冰玉堂如今在靈鹽這邊也開起了分號,誠如薛萬徹所說,供不應求,現在武家的燒酒、黑茶磚、火鹽磚這幾樣深受塞外牧民喜歡,賣的極火。

  但產量受限。

  特別是這燒酒,不能用糧食釀造,只能用各種果子釀,大大影響了產量。

  “咱們靈州不缺糧,你說弄點糧食在這邊釀燒酒如何?”薛萬徹膽挺大,不顧朝廷現在禁屠沽的禁令,想在靈武開鍋釀酒,很明顯,他是也想在這燒酒市場裡插一腳,想跟武懷玉合夥。

  可武懷玉卻頂多願意分些酒給他經銷,是不願意公然違抗朝廷禁令用糧食釀酒的。

  “都督啊,靈州雖是塞上糧川,可如今要備戰,這糧食雖有些積儲,可不敢輕動啊,現如今連長安的禁釀令都沒解除,我們邊關哪敢亂來。”

  見武懷玉這態度,薛萬徹也不好多說啥,他倒不認為武懷玉是遵紀守法,更多的還是認為武懷玉不想讓他入夥罷了。

  這事不好強求。

  如今的武懷玉可不是能隨便拿捏的,在這裡是跟他平起平坐的。

  薛萬徹轉頭提起私鑄的事情,鑄銅器和私鑄銅錢、銀錢,現在靈州很興盛,有完整的產業鏈,製造、售賣、流通一條龍。

  靈州鑄的波斯銀幣,甚至成為河西、西域一帶商賈百姓們使用錢幣的主要來源,高昌國等鑄造的波斯銀幣都沒靈州鑄的多。

  不論成色還是數量,靈州鑄的仿波斯薩珊銀幣都是又多又好。

  一文仿波斯銀幣,能兌三十二枚開元通寶,鑄銀幣這業務,利潤很可觀,什麽突厥、粟特等來貿易,帶來的銀子,最後基本上都會進入靈州的銀幣作坊,變成精美的仿波斯銀幣。

  而這些私鑄作坊,也不是某一個人的,而是早在李道宗手裡時,就形成了規模和組織,從都督府的官吏到邊軍的將士,加上許多豪強商賈,在這裡面都有一份。

  所以才能一直這麽興盛,因為上下都參與,給予方便。

  現在靈州私鑄這塊遇到點問題。

  銀料不足,銅料也有些不足,而需求卻反而更大了,邊市和絲路的興盛,需要更多的貨幣支持。

  “我建議把銅料都拿來鑄銅錢,減少或停止鑄銅器。”

  薛萬徹的想法卻恰相反,他打算停止私鑄銅錢,而是鑄銅器。

  甚至想銷錢鑄器。

  靈州的私鑄錢,相對來說,還算精美,不算太惡,用料還是較足的,不過相比起朝廷的開元通寶來說,其實還是偷工減料了的,這也是私鑄賺錢的關鍵。

  朝廷開元通寶錢,各地設立錢監,鑄錢爐,主要就是設立在那些銅礦產地,以開采的銅料就近鑄錢,然後再運調各地,因為全國統籌,用料足,加上運輸成本等,還有管理等成本,所以鑄錢成本挺高,往往鑄造發行一千枚銅錢,最後成本也就達八九百錢,甚至有時還要虧本。

  而私鑄往往是在那些交易興盛的工商城市,用的是市場上的銅料,甚至直接用市面上的銅錢融化後重新改鑄。

  有三百官錢融鑄成五百私錢的,甚至有調整材料比例等,這使的私鑄錢的利潤很高。

  靈州這邊的私鑄銅錢,依托靈州這個大市場,利潤能穩定在百分之八十左右。

  但是銷錢鑄器,把官錢銷毀鑄成銅器,利潤卻有百分之三百六。

  私鑄錢和銷錢鑄器間利潤相差很大。

  現在靈州銅料不足,甚至朝廷也明知靈州這邊銷錢鑄器、私鑄錢情況嚴重,所以如今有個潛規則,不讓銅錢出塞,朝廷需要支出的地方,都用絹布代替錢撥給。

  朝廷這樣做,目的就是不讓靈州再薅朝廷羊毛,畢竟朝廷現在拚命,一年也只能鑄錢三十萬貫左右,鑄幣量實在太低,那邊鑄,這邊銷,誰吃的消。

  乾脆讓朔方隴右河西地區,不再輸入官錢。

  要用錢怎麽辦?
  私錢或舊錢,兼以絹布。

  皇帝給武懷玉的秘信裡,其實關於此事早有旨意,就是讓他在靈州都督府,想辦法先打擊銷錢鑄器的行為,然後私鑄錢要提高些質量,暫時讓私鑄錢接替官錢在塞外流通,以彌補官錢鑄幣不足的問題。

  這旨意,對朝廷當然是有利的。

  但對靈州私鑄利益相關的所有人來說,這無疑是很大損失。

  銷錢鑄器的利潤百分之三百六,這利潤高到足夠鋌而走險。

  可武懷玉也清楚,靈鹽現在工商興盛,雖是佔著絲路、邊市之利,但如果朝廷停止輸入錢幣,本地又不能頂上,那貨幣嚴重不足,必然極大影響工商。

  貨幣不足會導致通貨緊縮,可如果私鑄太惡,又會貨幣貶值導致通貨膨脹,這些都容易使的市場動蕩混亂。

  皇帝是希望靈州打擊銷錢鑄器行為,以地方鑄錢代替朝廷鑄幣供給不足的問題,同時也希望他們能夠維持私鑄錢的幣值,要保證一定的成色。

  其實這也是如今開國之初,朝廷無奈的一時權宜之計罷了。

  皇帝就算知曉靈州私鑄、銷錢這些問題,但也不敢貿然的一刀切禁止,否則後患無窮,必須得有個妥善的計劃,一步步的軟著陸。

  這是比較穩重的治國之法,皇帝也知道這樣的行為,會讓地方上的利益集團心生抵觸,所以又給出了諸如放開銅礦開采等政策。

  如果靈州這邊能夠找到銅礦,加大開采量,獲得更多銅料,那也能鑄更多私錢,哪怕鑄私錢的利潤可能只有百分之八十,不及幾倍利的銷錢鑄器,但畢竟也能比之前鑄錢獲得更多利,也算是一種補償。

  “咱們靈州都督府境內是有銅礦的,還不少,只是欠缺開采,我覺得咱們可以請來工匠等,招商募工,開采銅礦。”

  “然後以銅鑄幣,”

  武懷玉對薛萬徹和豆盧懷讓也是直言,朝廷不可能一直讓靈州這邊搞私鑄錢,更不會一直容忍他們銷錢鑄幣,武德五年來,朝廷回收舊錢鑄造開元錢,但鑄幣量一直較少。

  要是各地再這樣瘋狂銷錢,那朝廷這錢都白鑄了,全為私鑄做了嫁衣。

  以前靈州這邊因處前線,朝廷重心還是在平定天下,一時也顧不上私鑄這些問題,甚至是有意睜隻眼閉隻眼。

  可現在貞觀了,朝廷不可能還會一直容忍的。

  武懷玉還是希望大家能夠早點正視這些情況,趁現在時機,早點洗白上岸,等開礦采銅後,到時可以慢慢的把私鑄,申請錢監,搞成官鑄。

  鑄幣權和鑄幣利潤慢慢交還給朝廷,但現在這些私鑄利益相關的人,也可以轉移到銅礦開采這塊。

  雖說開礦采銅,可能利潤不如私鑄或鑄器,但起碼不犯法。

  再則,只要不銷錢鑄器,到時采銅鑄器也是合法的,只不過利潤沒那麽高罷了。

  還是那句話,有些錢可以賺上一票,但不能一直賺。

  薛萬徹根本沒想那麽遠,還只是盯著銷錢鑄器有幾倍之利,私鑄錢利遠不及這點,武懷玉一席話,倒讓他一時愣住。

  “朝廷要出手了?”薛萬徹也不傻,一下子反應過來。

  “任城王鎮靈州五年,如今在京做光祿卿,前長史司馬可都被罷官,許多靈州官將都被貶降,咱們雖剛來,但也得吸引教訓,總不能等朝廷來出手吧,那時就晚了,

  咱們自己不要體面,那朝廷也就不會給我們體面了。

  還是早做打算的好,現在從私鑄這塊,轉移到開礦,雖說賺的可能沒那麽多,但合法且安全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