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庭州變故
瑤池都督阿史那賀魯之子阿史那咥運,押解烏孫天馬至長安之後。
薛仁貴親試腳力。
烏孫天馬的曲線優美,奔跑時馬鬃在風中飄揚,雖未剪成唐人最愛的三花,依舊那麽賞心悅目。
烏孫天馬的速度,確實令人歡喜,可載重能力就是短板,薛仁貴很快就沒了興趣。
倒是永徽天子看到這風馳電掣的模樣,滿心歡喜,親自上馬小跑了一段。
這匹烏孫天馬,在庭州時就已經馴服過,性子不烈,這就是永徽天子敢上手的原因。
無奈,身為天子,不說他騎術一般,就是身手敏捷也不能盡情馳騁的。
就連太宗皇帝這等身手,縱馬射獵之後,仍舊有不少臣子苦諫,何況是他?
偏偏你又不能說臣子的勸諫沒有道理。
永徽天子隻留了阿史那咥運幾天,封了個有名無實的右驍衛中郎將,賞了點財物,就讓他回莫賀城了。
有阿史那咥運這一來一回時間,庭州內部的瀚海、天山、伊吾三軍已籌建完成,從隴右諸州抽調部分兵馬、在安西都護府征召兵員,還是很容易的。
募兵的重點當然不是當兵吃糧,大唐對於戰功的賞賜能讓多少破落戶眼紅。
更重要的是,募兵,可不限漢人,胡人也能納入!
即便處月部、處密部倒向了阿史那賀魯一方,依舊有不少族人興高采烈地加入了庭州三軍。
個體的選擇,很多時候與群體選擇的方向並不一致,只要不傷及出身群體的利益,那都無可厚非。
可胡人的佔比,依舊是個很小的數字。
倒不是說歧視什麽的,只是胡人的紀律性相對要差一些,許多人承受不了嚴苛的約束。
邊軍招兵,跟府兵略有差異,馬、刀等物不再需要募兵承擔,而是都護府全部負責。
基礎條件不一樣,你就是讓募兵自己出馬,他也出不起。
萬人,五千匹馬,勉強能裝備出二千人的越騎,步兵團還是絕對的主力。
沒法,馱馬一夥六匹,要配備齊全,確實壓力很大。
為什麽要求府兵自己出馬,原因便在此,府兵的輜重是相當多的,僅僅是甲、槍、刀、彭排、弓箭,那重量就夠受的。
更別說斧、錐、幕、布行槽、盂、鹽、粟、人藥、馬藥等等繁瑣得要死的物件。
好在駱弘義最後通過胡祿屋,找了胡祿居闕啜,額外補充了二千余馱馬,三軍才算兵馬完備。
小知識:胡祿居闕啜是阿史那賀魯的女婿。
啜,單獨分開說,如俟斤一般,都是突厥的官名。
這下知道,女婿是多坑老泰山了吧?
玩笑話,胡祿居闕啜自有需求,糧食、茶葉、絲絹、瓷器都是他們急需補充的。
絲絹可以說是奢侈品,著急了殺兩頭羊羔,皮子洗過後,硝製一下就能裹了;
瓷器也是裝格調,可糧食與茶葉就是必需品了。
別以為天天吃牛羊肉多幸福,首先是牲畜的價值較高不劃算,其次是頓頓以肉為主食易上火、易膩。
人呐,還得葷素搭配才行,畢竟是雜食生物來著。
翁婿情誼是真,肚皮更真。
回到庭州莫賀城,自覺在長安城受了輕視的阿史那咥運勸說父親率部西進,全面接收乙毗咄陸可汗阿史那欲谷設的故地。
有了足夠的底氣,自不用再寄人籬下、看人臉色!
天高馬肥,無盡的草原任西突厥馳騁,縱使失去西域,損失也就三成。
西突厥之地,何其廣大!
只要不貪心,不與大唐起衝突,西突厥的家,我父子就當不得麽?
再怎麽說,我們也姓阿史那!
“但是,脫了大唐,乙毗射匱再反應過來,我們未必能支撐得住。”
阿史那賀魯還是有些猶豫。
畢竟,他能有現在的威勢,不是因他能力出眾,而是假借了大唐的威名。
“行大事,不可前畏狼後懼虎。”下定決心背叛了,虎字也就不成為阿史那咥運的避諱字。“搏一把吧!事成,我納的吐火羅小妾送你!”
阿史那賀魯給了兒子一巴掌:“胡說八道!我突厥可上行收繼婚,卻不許下淫!”
這卻涉及突厥的婚製了。
《北史·突厥傳》:
男女鹹盛服飾,會於葬所。
男有悅愛於女者,歸即遣人娉問,其父母多不違也。
父兄伯敘死者,子弟及侄等妻其後母、世叔母及嫂,唯尊者不得下淫。
會於葬所,是因為他們分散居住的特性所致;
收繼婚,不許收生母,可以收亡故平輩或長輩遺留的女眷;
長輩不許覬覦晚輩的女人。
以漢話來說,許烝婚不許報婚。
李隆基的行為,連突厥人都鄙視的。
有此規矩,也就難怪阿史那賀魯會生氣了。
阿史那咥運笑道:“既然如此,父親便更進一步,以沙缽羅可汗之名,揮五弩失畢,滅乙毗射匱。”
“可惜,庭州已經有了防備,不便劫掠了。”
沙缽羅葉護進為沙缽羅可汗,本也順理成章,可惜不能得到大唐的冊封。
嗯?
本意就是要脫離大唐的控制了,要什麽冊封?
歸途中,阿史那咥運曾見天山軍,人數雖不眾,卻要折損許多突厥兵馬才吃得下來,不劃算了。
於是,莫賀城中大纛升起,阿史那賀魯自號沙缽羅可汗,封阿史那咥運為莫賀咄葉護,率部離開庭州,征討乙毗射匱可汗。
至於短缺的錢糧,沒關系,還可以勒索昭武九姓,反正他們富庶而武力不足。
廣義上,昭武九姓也是西突厥屬國。
庭州刺史駱弘義、北庭安撫使高侃,此時不禁松了口氣。
這可比不得討伐車鼻部時,那時候高侃佔據主動權,對面是千軍萬馬也無懼,如今要守土、護民,壓力遠遠大於彼時。
純粹防守的話,機動余地不大,即便高侃也是個名將,可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兩萬,只要有兩萬兵馬,高侃能把阿史那賀魯打得狼狽逃竄。
西突厥的乙毗射匱可汗狼狽地點兵應戰,卻愕然發現,麾下的五咄陸人馬竟然悄悄在減少。
仔細一查,乙毗射匱可汗直接破口大罵,胡祿居闕啜的人馬,不知不覺全撤走了,連之前的硬漢胡祿屋都不在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