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貞觀長安小坊正》第607章 悲劇人生
  天藍,日晴,風暖。

  醴泉縣,九嵕山,昭陵。

  陰嬪的墳塋位置偏僻,小且簡陋。

  倒真不怪貞觀天子絕情,以李祐犯的事,陰嬪能陪葬昭陵都是法外開恩了。

  無人問津的陰嬪墳塋,迎來了一身麻衣的李祐。

  時不能為阿娘送葬,今姑且補之。

  雖奇怪了些,但在人情之中,昭陵令也沒阻攔。

  對於驢車拉滿滿一車紙錢,昭陵令也能理解,隨手招來從七品下昭陵丞,讓他帶二十陵戶去幫忙。

  幫忙只是其一,看著別出什麽么蛾子才是真的。

  反正昭陵四百陵戶呢,哪怕是失火也能很快撲滅。

  你覺得昭陵令會不知曉李祐放妻的事?

  多少是聽說了的,搞不好李祐還會出點破事,故而昭陵令毅然轉身甩鍋,讓昭陵丞接待李祐。

  願意為僚屬擋風遮雨的上官並非沒有,但數量真的希少,讓下屬背鍋才是官場常態。

  要不然,設這些佐官位,是為了好看嗎?
  矮小的墓碑前,李祐跪下,磕了三個響頭,一縷血絲沿著面頰滲了下來,讓昭陵丞手足無措。

  瘋子,這是個瘋子!

  正經人磕頭,誰磕出血來啊!

  李祐點火,一疊疊紙錢燃起,青煙扶搖直上,為死氣沉沉的昭陵增添了一縷生氣。

  “你這一生,命運多舛,好好的貴女,因外祖矢志不渝而淪為階下囚,外祖被殺後,你被迫委身仇人子……”

  李祐絮絮叨叨的話,配合著面上那一縷未曾乾涸的血絲,讓昭陵丞瘮得慌。

  這些事實,雖不少人知道,可誰敢拿到台面上說啊!

  尤其是,誰都知道“仇人子”指的是誰啊!

  “被迫”二字,更讓人毛骨悚然。

  “你的阿弟與娃兒,一個壞、一個傻,肆意妄為導致你從德妃降為嬪……”

  就這一點來說,李世民還是手下留情了,沒讓陰嬪徹底跌到才人之位。

  “你走了,也解脫了,唯余我夾在李氏與陰氏的血仇中,輾轉反側。”

  陰弘智這個舅父,成功地將兩家的血仇植入李祐心中。

  可惜,即便如此,李祐也無能為力。

  文不成、武不就的廢物郡王,還時時受人掣肘,無一可用之兵,且有前科、為人監視,李祐也無奈。

  就是那心頭啊,像一把烈火在焚燒、在炙烤!

  蠢蠢欲動的情緒,便如春天麥田裡的野草,在瘋狂地破土而出,拔也拔不淨!

  總算在最後,與韋氏和離了。

  哎,此生有負,唯負韋氏,自結發以來,沒過著一天安生日子,從此一別兩寬,永世不要再見了吧。

  下一世,你當安享人間富貴,我當永墜泥犁之烏呼地獄。

  紙錢燒完,李祐起身,身上粘了不少灰,被熏出的淚混合著快要凝固成痂的血絲,看上去狼狽不堪。

  灰暗的眸子看了眼湛藍的天空,李祐面上泛起溫馨的笑容。

  “阿娘,我來了。”

  昭陵丞都沒反應過來,李祐身子猛然一動,頭顱撞在陰嬪墓碑上,碑角破開額頭,血液與腦漿染透了碑體。

  “救人啊!”

  昭陵丞發出了中官式的尖叫聲,淚水模糊了雙眼。

  該死的昭陵令,該死的李祐,沒一個好東西,都來害我!——
  整個翠微殿陷入了詭異的死寂。
    李祐這驚天一撞,將整個皇室的衩衣、犢鼻褌扯了下來。

  這也不是皇室獨具的特色,連帶世家也有這種現象。

  只不過,妾室、庶子,翻不起什麽浪。

  范錚只能暗暗歎息,寢取仇人女,聽起來很解氣,可你知道因此誕下的庶子,是何等的煎熬麽?
  大約是無人在意的,願李祐的血,給他們一點警醒。

  這個緣分,就是孽緣。

  李世民手指顫抖著、嘴皮哆嗦著,半晌竟無一言出口。

  良久,司農卿韋機出班啟奏:“昨夜,韋挺長女韋氏聞噩耗,自縊於房內。”

  韋機說的,就是前齊郡王妃。

  奇的是,多年下來,李祐膝下竟無一男半女。

  這一下,讓李世民連宣泄怒火的鹿臍都沒有了。

  太子當機立斷:“著以國公禮葬李祐於高陽原,韋氏特許合葬,原宗正寺判許和離卷宗撤銷,國除。”

  怎麽處置都有不對,索性快刀斬亂麻。

  只要是王爵,無分親王、嗣王、郡王,無論虛實,都有一個“國”的名義存在。

  在多數時代,大一統是稱“朝”,下面的諸侯封地才稱“國”。

  不除的話,可以讓宗室子某過繼李祐,以承齊郡國。

  除了,就無李祐的苗裔,連名義上的都沒有了。

  高陽原一地,多是獲罪宗室墓葬之所,如隱太子陵。

  李祐的墓志銘,至後世仍存。

  一個悲劇皇子的悲劇人生,終於落幕。

  “臣長孫無忌有本,劍南道眉州、邛州、雅州僚人反,臣請令右候衛將軍梁建方平之。”

  這一次的僚人造反,《資治通鑒》說是因令僚人伐木造海船,索取過度而致。

  《舊唐書》與《新唐書》,在此事上描述分歧較大。

  《舊唐書》記載是梁建方討伐,《新唐書》記載是茂州都督張士貴討伐。

  當然,亦不排除二人俱有出戰。

  李世民聽聞戰事,神色略為好轉:“著右候衛將軍梁建方,徙右衛將軍,平眉州、邛州、雅州僚人之亂。”

  此三州,邛州、眉州與益州接壤,若益州有失,則西南震動。

  軍務,貞觀天子還是沒對太子放開權限。

  禦史大夫李乾祐出班:“大唐疆域日增,司法官吏已難承重荷,懇請增設殿中侍禦史、監察禦史。”

  大理少卿辛茂將出班:“大理寺評事亦有不足。”

  這一次,他們爭取的不是裹行之位,而是長期正式的職位。

  李世民看了太子一眼,太子心領神會:“既如此,著殿中侍禦史、監察禦史各增二名,大理評事增置十名。”

  這一來,大理評事就有十二名之多。

  考慮到大理評事——亦寫為平事——負責推按,即推究審問,十二名真的不多。

  至於大理司直,那是負責推覆,即複審,覆字即有推翻之意。

  貞觀天子多少是放權了,他只在旁指導太子大方向,細節不再過問。

  再不讓太子獨當一面,待山陵崩日,豈能撐起乾坤?

  終究,這天下是太子的。(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