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不登大雅之堂
滿朝文武都震驚了。
原來,府邸中當花種植的白疊,竟可以成為禦寒之物!
這東西,對光照要求比較高;
對肥料、土壤與水份則不同,高有高的收成,低有低的收獲。
白色的白疊能禦寒,黃色、灰色的白疊它也禦寒啊!
禦寒能力差了點?
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莊戶人家嘛,一般是將好產出賣了掙錢,次的才輪到家用。
色澤差一點、保暖效果次一點,那不是事,關鍵要有。
李世民琢磨:“冬日嚴寒,若將其縫入尉中,則更不懼嚴寒而揮刀。”
尉,手衣,手套,尉字應該加絞絲旁。
手不冷,揮木槍、橫刀會更有力。
“莒國公,你看看怎麽將白疊推廣到大唐各地。”
有意思的事來了,唐儉起複,重任民部尚書。
不愧是世交加親家,換別人想重回這個萊菔坑,都早被人佔了位置。
唐儉舉笏:“臣領命。”
高履行面色一苦。
這種苦差事,最後還不是他這民部侍郎四處奔波?
往往最後累成狗一樣,功績上官扛。
沒轍,這就是佐官的命。
鴻臚卿劉善舉笏:“陛下,高句麗世子高桓權來朝。”
可能有人認為應作“太子”,但在《舊唐書》不同的篇章裡,對高桓權有稱世子、也有稱太子的。
范錚緊緊閉住了嘴巴,表情收斂,不敢再有任何失態,免得再被揪出去,還無法圓場。
高桓權是國字臉,兩腮的短須如刺,青羅金冠,插二鳥羽,筒袖衣裳,著大口褲,系白韋帶,蹬白韋履。
韋帶,指的是沒有裝飾的皮帶,也指貧民。
韋履,則是指熟皮履。
看,同一個“韋”字,內容相差多大?
高句麗地方的特產,人參、鹿茸、貂皮襖是必須進獻的,馬沒有什麽特色,倒是兩隻純白色玉爪的幼年海東青,格外招李世民喜歡。
白色不是指整鳥,是指鳥爪。
李世民看到兩隻海東青,胳膊險些本能地抬起。
哎,朕當年飛鷹走狗、逍遙自在的日子喲!
乾咳了一聲,端莊了形象,李世民肅穆地開口:“我大唐立國,與榮留王繼位本是同一年,大唐與高句麗一衣帶水,素自相安。”
“貞觀五年,朕遣廣州都督府司馬長孫師,前往高句麗,摧舊朝時所立京觀,收大隋將士枯骨回鄉安葬。”
“朕聽說,榮留王因此心存顧忌,從扶余城到海,千裡迢迢,盡築長城?”
高桓權叉手:“下國小邦,不敢承天朝雷霆之怒,唯以磚石俗物相護,實求心安爾。”
高句麗的語言與大唐有異,但權貴子弟基本讀中華典籍,如《五經》、《史記》、《漢書》、范曄《後漢書》、《三國志》、孫盛《晉春秋》、《玉篇》、《字統》、《字林》等。
箕子遺風,多少都對高句麗有影響。
“新羅、百濟,今未訴高句麗。”
李世民的戲言,讓太極殿內一片哄笑。
這說的是武德九年,百濟、新羅兩個不要臉皮的,狀告高句麗榮留王高建武阻塞他們朝貢之路。
當時的高祖李淵,遣散騎侍郎朱子奢主持三方調解,一通稀泥和下來,稀裡糊塗了事。
不要說笑。
新羅還可以說因為必須從外海過,你百濟就隔一個渤海灣而已,有多難?
再說,哪怕是從黃海過,秋冬浪高,春夏總歸平靜了吧?
你非得從高句麗過是個什麽意思?
朝鮮三國,相愛相殺了幾百年,糊塗帳一大把,伱隨時可以想到結盟與背叛。
李世民用自己的臭腳丫子想,也能知道百濟與新羅沒憋什麽好屁。
奈何,立場是天生的,誰讓楊廣那一場大敗,仇結大了呢?
即便高建武從繼位起,對大唐就保持恭敬的態度,但這事大家都心知肚明,翻不了篇。
帳早晚是要算的,哪怕換了個王朝也一樣。
高句麗做好撅腚挨揍的心理準備即可,中原王朝,從帝王到子民,可深深窩著一口氣呢。
“聽說錢氏在高句麗很霸道啊!你們的宰相,稱大對盧的,是叫錢太祚,聽說長子叫錢蓋蘇文,人稱五刀將,很厲害呀。”
李世民半帶調侃地打探消息。
高句麗這個國度,大對盧的交接,如果不是父子、兄弟承接,通常是新舊大對盧提兵鬥上一場,誰勝誰坐這位置。
當天,王宮閉門不出。
所以,實際上高句麗的王權,已經很弱了。
強臣弱君,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錢氏,本為淵氏,因犯高祖太武皇帝名諱,大唐自動替換為“錢”字,李世民更不會叫錯。
倚在柱子上的范錚忍不住咧嘴樂了,立刻被眼尖的李世民逮了出來:“華容開國縣男有什麽喜事,不妨讓大家同樂嘛。”
樂子人程咬金擊掌:“對!讀書人不是說啥樂樂來著……”
別以為程咬金真不讀書,人家是官宦子弟,不是販私鹽的!
國子祭酒孔穎達橫了程咬金一眼:“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臣倒是想講呢,有點冒犯人。”范錚攤手。
秘書少監顏師古面無表情:“言者無罪。”
李世民撇嘴,想反駁顏師古兩句,又想聽范錚講一些鄙俚淺陋的趣話——好歹這不算讒言吧?
“臣記得,坊中有個人好耍刀。坊內的娃兒,陛下也是見過的,皮得很,好給人起諢號。”
“那日,此人耍了一把刀,娃兒們叫他單刀漢;一開心,他橫刀、障刀一並耍弄,娃兒叫他雙刀將。”
“開心過頭的那個人,手執雙刀,身負三刀,耍得虎虎生風……”
程咬金搶答:“娃兒叫他五刀將?”
李世民指著范錚,只是在笑。
這廝,慣會損人!
范錚一本正經地回答:“從此以後,他在坊間多了一個親切的稱呼:賣刀的。”
程咬金大笑,李世民得矜持,只能淺淺一笑。
大半臣子都忍不住笑了,只有顏師古面無表情地丟了一句:“此言可為戲,不登大雅之堂。”
你可以說顏師古臭講究,也可以說他太拘泥禮節,但你不能否認他的話有理。
范錚躬身:“下官受教了。”
感謝091116203432651打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