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人情
出現在唐朝兵製中的旅帥,按常理可能管到三隊人馬。
當然,人數多少,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不是一成不變的。
前面說的是理論上的編制,但現實中,翊府的一個校尉,對應兩個旅帥、四個隊正,也就是不滿編的意思,兵力大約在二百人。
(《唐六典》所載。)
想想也正常,平時值守,與戰時補充一定兵員,當然是不同的。
但是,需要注意一點,佐官!
與各隊有隊正、副隊正類似,校尉真想針對的話,可以讓你一個翊衛都指揮不動。
“左候衛旅帥袁達骰,奉命巡視街道,令你們停止欺凌,放開扣押人質。”
旅帥張口就定性。
范錚才明白,孫九說的“小心”,應該是指這個。
老光棍還是能分出個好賴來,知道該稍微向著誰一點,臘八看望孤寡時,可以將他加入名單裡了。
范錚抹了把臉,一張臉瞬間更花了。
“本官將仕郎范錚,隻想問問你這不入流的旅帥,是誰給伱的膽子,一來就栽贓上官的?”
文散官,本身就沒有職司,類似後世“享受XX待遇”而已。
但是,不管怎麽說,在九品中正製為核心的大唐官員體系中,你必須得承認,文散官,他也是官。
前文就說過,校尉大約與縣尉平級,也就是在從八品下到從九品下之間,旅帥可想而知,就是個流外官而已,簡稱不入流。
范錚在懷裡掏了一下,亮出右半邊魚符。
魚符這東西,古時稱虎符,為了避李虎的諱,改名、改形。
說起來就奇怪了,為什麽不避鯉魚的“鯉”諱,非要鑄個鯉魚形狀呢?
明明大家都避諱“不吃”鯉魚了。
范錚的魚符,是後來禮部補製、中書省授下的,直讓范錚犯迷糊,這東西不應該是吏部管嗎?
真不是。
禮部的職責裡,有那麽一條:內外百司,皆給鋼印一鈕;內外百官有魚符之製,並出於門下省。
門下省的符璽郎(武則天更名符寶郎),除了掌管天子、朝廷的印信,最重要的是管魚符,魚的左半邊就在他那裡分門別類地收納著。
魚符是個統稱,細分五類。
起軍旅、易值守的銅魚符;
給郵驛、能製命的傳符,必要時可以憑傳符審理被告謀逆的官員;
隨身魚符,主要是表明身份、征召雜役,依製,太子為玉符,親王為金符,庶官為銅符;
木契,主要是太子監國期間,五百兵馬以上的征討專用;
旌篩,大約就是旌節。
隨身魚符一亮,左候衛的翊衛氣勢降了下來。
如果真是依理行事,倒是不用管你是不是官,橫推就完事了,可大家都清楚,這事它有貓膩。
想仗勢欺人,又撞到鐵板上,傻子才會跟旅帥去得罪人。
袁達骰被范錚這一噎,一時語塞,隔了一陣才說:“本旅帥只看見你們的欺辱百姓!”
范錚笑得猙獰:“我敦化坊百姓被打、東西被搶時,你們藏在哪個犄角旮旯?現在我佔上風了,你就跳出來主持正義了,乾得漂亮!想來大將軍知道了,會以你為榮吧?”
袁達骰輕笑一聲:“真以為有個官身,就能結識大將軍之類的大人物了?你怕是沒睡醒,正三品的大將軍,會是你這號小人物能巴結的?少廢話,拿人!出事了本旅帥擔著!”
范錚手裡的鏟子攥了又攥,嘴巴張大著,硬是沒喊出“拚了”。
拿頭拚哦。
市井百姓與訓練有素的翊衛,差距大到驚人,何況一動手就真背上了造反的嫌疑,再有人推波助瀾,范錚可以準備去伊州種甜瓜了。
袁達骰怪笑著,輕聲道:“將仕郎,沒想到吧?明明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事,非要較真,麻煩來了吧?”
翊衛們面面相覷,隊正無奈揮手,翊衛們上前,將慌亂的敦化坊坊民圍住。
趴在地上舔獸炭末子、滿舌頭都是黑黃交織的立政坊漢子笑了,面上帶著幾分得意。
怎麽樣?
將仕郎又如何,官老爺又如何,還不是得喝耶耶的洗腳水!
“叭、叭”的擊掌聲,有節奏地在街角響起。
“本大將軍還是第一次知道,合著我認識誰,還得經人許可。”
年輕的聲音,立刻讓翊衛們停止了步伐,只是沉默著候命。
旅帥的亂命,翊衛們雖然不得不受,卻不代表心頭沒杆秤。
一個朝代怎麽樣,看軍隊就知道。
開國、鼎盛時期,軍紀嚴明,即便有害群之馬,也絕對是少數;
到軍隊全無節操,劫掠百姓、殺良冒功的時候,距離朝代末期一定不遠了。
被指使乾壞事,雖然未必是自己的罪過,可心裡總歸是膈應的。
敢在左候衛翊衛面前自稱大將軍,且不加前綴的,自然是正牌左候衛大將軍李泰了。
李泰頭戴遠遊三梁冠,冠上加金附蟬,方心曲領五章衣,衣上龍、山、華蟲(當然是虎了)、火、宗彝(祭祀所用酒器)圖案俱全,革帶、烏皮鞋,標準的朝服。
那麽,退朝回來的李泰又是怎麽趕到這犄角旮旯的?
范錚抬頭,意外地看到李泰身旁,頑皮地吐著舌頭、擠著鬼臉的杜小娘子。
應該是杜小娘子發現了端倪,然後找李泰出面解決問題的。
這個小娘子,排除當自家婆娘,還是能處的,有事她真上。
這份人情,得認,改天請她吃樊大娘荷葉雞。
“大將軍,職下只是在盡忠職守……”袁達骰慌亂地解釋。
“不用跟我解釋,兵部那裡,自己去報到吧。左候衛廟小,養不起這樣的大佛。”李泰冷笑。
本部大將軍革除區區一個旅帥,還是有正當理由,誰能阻止?
就是翊府中郎將當面,也不敢開口求情的。
“散了!該幹嘛幹嘛去!”
李泰一聲輕斥,隊正帶著翊衛,對李泰拱手行禮,轉身離去。
唐朝的平民行禮一般為叉手,身子微躬,兩手相叉;
軍中行禮,則一般是拱手,據說這是出自漢朝細柳將軍周亞夫之手。
捶胸的,大約是心情激蕩而已,卻算不上正式軍禮。
願大家闔家團聚、和和美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