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
馬尼拉灣海戰的結果雖然有一定變數,但是被美軍封鎖後,其戰敗命運已經注定,在被封鎖之後沒有外部物資補給來源的情況下,菲律賓的西班牙軍隊頂多拖延一段時間,恩斯特也只不過想借此機會給美國找些麻煩,所以也不再關注。
當然,想要翻盤也不是沒有可能,那就是西班牙在加勒比海全殲美國海軍主力,並且威脅美國本土,但這個可能性更小,在本土海軍保存實力,不能傾巢而出的情況下,西班牙海軍的下場大概和遠東帝國差不多。
……
1889年6月5日。
布拉瓦約市。
“人類對天空的向往古來有之,而勇氣號承載著我們的迫切希望,如果這次實驗成功,那對於東非乃至全世界而言,都將是改變歷史的一天。”
此時,在布拉瓦約西部的實驗場地上,科研人員和東新社記者已經嚴陣以待。
而主導這場實驗的總設計師劉萊德和他的研究所團隊更是萬分緊張,作為混血裔。
劉萊德接受過東非本土的正統教育,其父親是黑興根軍校畢業生,為東非開疆拓土立下過汗馬功勞,所以按照常規做法,應該子承父業進入軍隊發展。
但是劉萊德不走尋常路,天生對發明創造更感興趣,後來進入歐洲的維也納大學深造,畢業後被直接招入黑興根能源動力實驗室維也納分部實習,最後回到東非本後被委以重任,搭建起了布拉瓦約市飛機研究所。
飛機,簡而言之就是飛行的機械,飛行器,在19世紀正式對該項目研發的關鍵時期,世界上大量科研人員前赴後繼,但都沒有取得成功,卻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
劉萊德對飛機也是有所了解的,當然,他所了解的“飛行器”,很多都是沒有成功的案例。
而之所以劉萊德能成為東非布拉瓦約飛機研究所的領導,完全是因為東非手下缺人,所以只能重用本土人才。
畢竟像這種科研項目,恩斯特自然設定了極高的保密級別,這就意味著一些項目要隱姓埋名,而對於很多追求名的歐美科學家或者發明家而言,即便東非給的待遇再高,那也不劃算。
而劉萊德這種本土人才,雖然年輕了一點,但是東非也不是沒有辦法彌補缺陷,就比如劉萊德的核心團隊成員就有四十多人,都是東非的高材生。
眾人拾柴火焰高,而本來就屬於教育“過剩”的東非,相對於其他國家而言最不缺的就是大學生數量,可能東非缺乏頂尖人才,但東非能做到以十抵一,甚至以百抵一,這種粗暴的人海戰術,對東非的科研是有巨大幫助的,東非很多國家實驗室就是由這種年輕人才堆積起來的,並且取得了很多成就。
而且相對於現在19世紀歐洲很多發明創造,大多數依賴個人的奇思妙想,東非的科研團隊模式本來就具有優勢。
比如原歷史第一個發明飛機的萊特兄弟,他們只有高中文憑,並且以修自行車謀生。
這種情況下,和東非的飛機研究所相比,萊特兄弟連雜牌軍都算不上,更何況還有恩斯特給東非科研人員指明方向。
事實也是如此,眼下布拉瓦約市的這架“飛機”,光從外觀上就比前世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要“豪華”不少,不僅僅具有簡單的機械結構,甚至裝備了一定電子產品,同時還有外殼。
前世萊特兄弟的飛機,是沒有外殼的,只有粗暴的骨架,坐在上面估計和開敞篷車差不多。
實際上,這款東非自主研發的飛機,早在今年的三月初就進行了首飛,只不過這次更是有備而來,並且中央政府專門派來了記者,記錄這一珍貴的歷史影像。
“嗡嗡嗡……”
隨著前面的螺旋槳帶動,賽爾號發出巨大的噪音,隨後笨拙的沿著跑道向前推動。
對於在場的“非專業”人士而言,感覺還未起飛的所謂飛機有些像形狀怪異的跑車。
一位軍方代表就不以為意的說道:“這種東西真能飛上天麽?他的兩個翅膀明顯是固定的,而且完全由金屬構成,怎麽也不可能像鳥兒或者昆蟲那樣依靠翅膀振動飛……”
話還沒有說完,只見賽爾號已經脫離地面,成仰間向上,轉瞬間就離開了地面,貼地飛行,然後再極短的時間裡迅速攀升,最終在天空中直線飛行。
事實勝於雄辯,而布拉瓦約飛機研究所的成員雖然不是第一次見識到飛機起飛,還是高興的幾乎蹦起來。
而東新社的記者更是手忙腳亂的記錄這一歷史性時刻,在攝像機的矚目中,人類第一架飛機圓滿完成了它的任務,在天空中飛行了將近七八分鍾後,才重回跑道平穩落地。
原歷史上,萊特兄弟的第一架飛機在五十九秒內飛了不到三百米,由此可見東非第一架飛機的起點之高。
當然,這也是理所當然的,東非第一架飛機背後不僅是四十多名核心科研人員,還有其他科研機構共享數據,東非各個工廠提供最優秀的零部件,東非財政上的支持等等,而相比之下萊特兄弟團隊只能算小作坊。
在如此支持力度下,東非第一架飛機如果還像前世那樣簡陋,那就太說不過去了。
而東非科研團隊此時也是揚眉吐氣,畢竟作為世界第一架飛機的研發者,他們就有揚眉吐氣的資本。
這也是對東非科研機構眾多年輕人的鼓舞,東非人才質量上雖然落後於歐美國家,但這並不是說智商不夠,而是他們的積累和經驗不足。
而東非政府無疑為他們提供了優良的平台,讓他們有機會大展拳腳,並且在國家項目中迅速成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像劉萊德等人也會和如今歐洲那些“大師”一樣,成為青史留名的存在。
而這也是恩斯特所希望看到的,頂尖人才不能僅靠引進,如果東非本土人才能夠不斷作出成績,自然再好不過,畢竟科學與國家,科學家有國界。
實際上也是如此,在東非外聘的很多歐美科學家或者學者,他們為了金錢或者其他原因來到東非,但是心中的歸屬終究不是東非。
就比如東非聘用的很多大學教師,僅僅是以東非為跳板,最終心裡想的還是回到歐洲發展。
而本土人才就不一樣了,至少絕大多數土生土長的人,天然對東非有著強烈的歸屬感,也是東非最容易留得住的人才。
……
第一鎮市。
“很好!看來過不了多久,軍費又要漲了!”在獲悉這次飛行實驗成功後的恩斯特心裡想到。
實際上早在三月份恩斯特就知道賽爾號起飛成功,但是再次確認之後,還是忍不住激動,畢竟飛機也是能改變人類歷史的重大發明之一,而能在東非手中實現,這讓恩斯特對未來東非的前景更加樂觀了不少。
加上前世飛機的第一次大規模應用就是戰爭,具有偵查,打擊,運輸等功能,而東非飛機成功起飛,也就意味著第三大軍種空軍將要誕生。
而隨著賽爾號起飛,這樣一來東非也應該提早籌備空軍,為以後的戰爭做準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