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迂回
“對奧蘭治人進行援助可以,但是我們不能上趕著往前湊,而是要和他們談條件,當然,考慮奧蘭治人從事的產業,我們可以在農牧業象征性合作。”恩斯特對康斯坦丁說道。
“你說的對,現在奧蘭治人被困在內陸,又得罪了英國人,他們也就無法和外界取得聯絡,相關貿易肯定受到影響,也只有我們能給他們提供相關幫助。”康斯坦丁很是認同的說道。
這可能就是內陸國家的悲哀,恩斯特由此想到了北方的阿比西尼亞帝國,和前世一樣,阿比西尼亞帝國現在依然成為了內陸國。
而阿比西尼亞帝國的三個鄰國,意大利和埃及對阿比西尼亞帝國關系很差,所以阿比西尼亞帝國的貿易只能和東非進行合作來完成。
雖然埃及蘇丹部分國土內的一些部落和阿比西尼亞帝國關系不錯,但是他們的傳統商業路線,大多經過撒哈拉沙漠,而且是往西方向,所以並不能解決阿比西尼亞帝國的問題。
阿比西尼亞帝國畢竟是人口千萬的國家,這麽大的經濟體量不是北非貿易能解決的,尤其是和埃及關系很差。
至於傳統商業路線,紅海方面,已經徹底被埃及和意大利堵死,只能和南方的東非王國合作。
而東非就可以作為中間商從中獲利,東非雖然之前和阿比西尼亞帝國有些利益瓜葛,尤其是吞並了一些阿比西尼亞帝國南方的從屬勢力,但是和威脅阿比西尼亞帝國核心區域的埃及,意大利相比,東非看起來就顯得眉清目秀了許多。
從屬勢力,畢竟不完全是一家人,就和遠東帝國和那些藩屬國的關系一樣,而且阿比西尼亞帝國和自己的從屬勢力關系也達不到藩屬國那樣緊密。
藩屬國在文化上是存在認同感的,而阿比西尼亞帝國和從屬勢力的關系更多是武力征服,沒有投入太多感情。
“對於奧蘭治人,我們應該盡可能提供一些中性的武器,不能帶有強烈的東非色彩,同時和奧蘭治人的貿易應該以實物為主,我們應該著重在糧食,軍需品方面給奧蘭治人多些支持。”恩斯特繼續說道。
布爾人從事畜牧業為主,方便省事,而且賺錢,至於種田這種苦哈哈的事並不積極。
而且奧蘭治自由邦現在處於內亂狀態,生產肯定會受到重大影響,所以對奧蘭治人的支持,不應該僅限於武器彈藥。
當然,東非更多的考慮是現在自己手裡也沒有那麽多武器來支援奧蘭治人,至於東非軍隊的現役武器裝備,並不可能用於出口,尤其是給自己的鄰國,因為東非不只是貪圖奧蘭治自由邦的市場,更多圖謀的是奧蘭治本身。
“那你準備給奧蘭治人提供哪國裝備,英國還是法國?”康斯坦丁問道。
至於德國,康斯坦丁沒有提到,因為德國的武器不說和東非完全一致,也可以說是一母同胞,要是提供德國武器,那還不如直接出口東非自己的武器。
恩斯特卻給了康斯坦丁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我們給奧蘭治人提供奧匈帝國的武器。”
“為什麽?”
“我們給奧蘭治人提供武器,不管結果怎麽樣,英國人都知道是我們乾的,畢竟其他人也沒有這個能力,而且我們本來和奧匈帝國的軍事合作很頻繁,在奧匈帝國境內有很多供貨商,拿貨也方便。
而且奧匈帝國的武器彈藥,我們東非能兼容生產一部分,給奧蘭治人附贈維修服務,而大頭依然需要從奧匈帝國進口。
這樣,奧蘭治人的武器進出口就完全掌握在我們手中,除非他們在未來把奧匈帝國的武器全部替換掉,但是他們沒有這個財力可以做到。”恩斯特解釋道。
而康斯坦丁卻提出了新的疑問:“既然這樣,我們為什麽不直接出口東非國產武器?”
恩斯特:“因為奧蘭治人和英國,德蘭士瓦人作戰,肯定不會以卵擊石,更多采用的是遊擊戰術,現在奧蘭治人敵人首先是英德聯軍,未來很有可能是我們,遊擊戰一個特點就是防不勝防,襲擊敵人的補給線,而這也使得對方更容易從敵人手裡繳獲物資,萬一未來奧蘭治人和我們發生衝突,我們要規避這一點,而用奧匈帝國武器就完全不用擔心這一點。”
奧匈帝國的武器如何出口到奧蘭治自由邦,中間的過程完全由東非把握,這樣未來奧蘭治人如果挺過了英德聯軍的攻勢,那奧蘭治人就只能繼續依賴東非這條供貨渠道。
這樣一來,就和使用東非武器差不多,而且也能讓奧蘭治人稍微放下一些戒備,畢竟直接使用東非武器,那和成為東非軍事上的附庸沒有區別。
而奧匈帝國畢竟是第三方國家,這樣表面上至少能讓奧蘭治人更加放心,當然,也僅僅是表面上,等奧蘭治人真的依賴奧匈帝國武器後,他們會發現,怎麽也繞不開東非,甚至子彈都需要東非提供。
東非方面,則完全可以依靠中間渠道拿捏奧蘭治人的軍事,畢竟是否切斷奧蘭治人的武器供應,主動權完全在東非手中。
這樣,未來東非即便和奧蘭治人成為敵人,也可以隨時切斷其武器供應,仗都不用打,就可以屈人之兵。
除非奧蘭治人和英國和解,通過英國繼續供貨,但是奧匈帝國畢竟和東非是一夥的,東非完全可以從中作梗。
而英國給奧蘭治人提供本國武器,替代奧匈帝國武器的話,這就有涉及到奧蘭治人的整個軍事體系,包括使用經驗,維護系統等,總而言之不是那麽容易,這就和前世印度無法直接擺脫對俄製武器的依賴是一樣的。
而且依照現在奧蘭治人和英國的關系,兩者基本上不存在和解的可能性,除非現在東非真下場吞並奧蘭治自由邦,那三方的敵人瞬間就變成了東非。
而這也正是恩斯特不急於對奧蘭治自由邦動手的原因,先讓三方打的頭破血流,最好把仇恨值拉滿,那未來東非入侵奧蘭治自由邦的難度也就能大幅度下降。
畢竟布爾人經過這一次教訓,未來肯定會被分化,而不能齊心協力,心中的間隙會隨著時間而加大。
而且這次內亂,在奧蘭治人看來完全是德蘭士瓦人的背叛造成的,有一句話叫做叛徒比敵人更可惡,到時候奧蘭治人對德蘭士瓦人的感觀肯定比對英國和東非更加惡劣。
這樣一來,東非未來同化該區域,也就更加方便,當然,東非肯定還要采取其他措施,進一步抹除布爾人這個曾經存在的共同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