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在平行時空編織命運》第64章 布裡塔尼亞史
  第64章 布裡塔尼亞史
  羅馬帝國的歷史佔據了這本歷史書的前面部分,這個羅馬要比另一個平行時空的羅馬更加強大。

  雖然期間經歷了數次的分裂,但相比於原本的歷史也要晚滅亡幾十年,疆土也要更加龐大。

  但這個巨人最終還是未能統一歐羅巴州大陸。

  統治者們沒有秦始皇那樣的遠見,未能將文字、語言以及各種度量進行統一,這些沒能統一,所謂的帝國,也不過是一群不同文化的民族被武力強行拚湊在一起的罷了。

  當然,也因如此,羅馬帝國對於歐羅巴各國的影響更深,即使到現在,布裡塔尼亞都認為自己是羅馬的繼任者。

  由於這個平行時空的大陸板塊是一整塊的,所以新大陸上出現的殖民者也要更早。

  早在昂撒人入侵不列顛島的時候,就有不少的凱爾特人為了躲避戰亂遷徙至這裡。

  1480年,不列顛島上的基鐸王朝建立,當時幫助第一代基鐸王擊敗金雀花王朝的將軍,巴力·布裡塔尼亞被封為了不列顛公,派往了新大陸進行殖民。

  根據這本歷史書上寫的,當時的不列顛公的戰功赫赫,已經功高蓋主,而在當時,新大陸其實已經被別的國家殖民了。

  後面還夾著這個國家的版圖,版圖的更新時間是1677年,距離現在也才幾十年而已。

  乍一看,夏亞差點以為這是大蒙古帝國了,不過要比大蒙古帝國小一些,大概是巔峰唐朝的幾個都護府加巔峰明朝跟清朝的土地,再多一些地方。

  上面的是另一個名字:“北辰”。

  這是北極星的意思,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但有趣的是,還真有一個叫南辰的國家,在澳洲上,說起來,澳洲旁邊還有一塊叫西蘭蒂亞洲的陸地,這個世界陸地版圖確實比夏亞那個時空大了不少。

  這個北辰聯通了孟加拉灣,打破了馬六甲海峽這個死穴,那裡今後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西南部聯通了黑海,加深了中亞的影響力。

  有琉球跟九州島,黃海和東海直接成了內海,東出輕而易舉,戰略意義極其重大。

  重要的石油儲地也都囊括了,拿地鬼才了屬於是。

  貝加爾湖也劃了進去,亞歐大陸上最大的淡水資源,只要利用得當,西北部的缺水問題直接迎刃而解。

  如果中間沒有經歷分裂,一直堅持到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那麽這個國家的地位幾乎無可撼動。

  龐大的資源將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會被最大化的利用,優越的地理位置可以不跨越任何國家直接溝通東西方,甚至直接內部循環都是無比龐大的經濟體。

  不過,夏亞對於這種版圖能夠完美保持到第二次工業革命持悲觀態度,平原太多了,不好守,內部民族多到數以百計,矛盾也非常恐怖。

  而且本質上,這麽大的土地,在這個連火車都沒有的時代由一個集權政府統治是不可能的,應該也是像大蒙古帝國那樣,以中央皇朝為核心,多個潘屬國組成的統一但又相對獨立的狀態。

  而且按照這圖,如果德傳佛教再一次的出現在這片大地,他們就得直面德三的動物園了。

  但如果能在分裂前將這些土地上的民族成功漢化,那麽這個國家就已經完成了無比重大的歷史使命了。

  夏亞連忙將地圖折起來,這種圖不能多看,看多了容易做夢。

  這個平行時空的同胞確實比較爭氣。

  當時的新大陸就被這個國家做為了罪犯的流放之地。

  北辰皇朝的一位在皇權鬥爭中失敗的親王被流放到這裡統治著靠近白令海的土地,被賜國號為“北州”。

  除此之外,還有原住民以及在幾百年前流亡至此的凱爾特人的勢力,勢力複雜且危險。

  可以說,基鐸王將不列顛公派遣至此,等同流放。

  但比較巧合的是,不列顛公也是凱爾特人,特別是他有著一頭凱爾特人標志性的紅發,很好辨認。

  在到達新大陸後,就發現了在那裡繁衍生息了數百年的凱爾特人部落。

  在經歷了一些故事後,他娶了當地最大的凱爾特人部落族長的女兒,並且整合了當地的幾個大型凱爾特部落,建立了最初的布裡塔尼亞王國。

  1510年,亨利·基鐸駕崩,二世殘暴奢靡,激起了內部的農民革命以及金雀花王朝的復國運動。

  1513年,基鐸二世被迫退至愛丁堡地區,次年,被叛軍逮捕,被迫發布禪讓宣言,史稱“愛丁堡之辱”。

  當時已是布裡塔尼亞國王的不列顛公與第一圓桌騎士裡乍得·海克特協助王室逃往布裡塔尼亞,次年,基鐸王朝王室絕嗣。

  不列顛公繼位,史稱神聖不列顛尼亞皇帝一世,國家制度由王製改為帝製,國號也改為神聖不列顛尼亞帝國。

  當時的布裡塔尼亞,已經有大概北美洲一半的土地了。

  可惜,不列顛尼亞公膝下無子,只有一個女兒,不列顛公死後,他的女兒莉莉絲·布裡塔尼亞繼位,為第二任布裡塔尼亞皇帝。

  三年後,北州國國王為了面對來自北辰帝國的壓力,布裡塔尼亞女皇也為了抵禦南方建立的西牙帝國,二者選擇聯姻,二聖共治,新大陸達成了某種程度的統一。

  這倒是令夏亞感到意外。

  因為聯姻而合並國家這種事情在歐洲其實非常常見,或者說,整個歐洲所有的王室其實都能找出血脈聯系。

  西班牙就是聯姻合並的經典例子,但這是因為他們的文化本就相似,而且信仰同一個宗教。

  而北州跟布裡塔尼亞可是兩個文化跟宗教都不相同的國家,合並起來的難度無異於重新打下一個國家。

  不過後面倒是也給出了回答,說是北州國的國王美貌驚人,不列顛尼亞的女皇幾乎是一眼就看上了。

  而且北州國內部其實也有不少漢化的凱爾特人,而且因為這個時空的北辰那龐大的國土,他們內部的民族數量要遠超五十六個,信仰繁雜,包容性也要更大。

  兩國合並後,布裡塔尼亞就與北辰在白令海進行了一場海上的獨立戰爭。

  北辰雖然不是純粹的大陸權國家,海戰也不弱,但補給線太長了,而布裡塔尼亞則主要是防守,所以最終沒有打出結果。

  而也因為這一戰,北州國與北辰也徹底決裂,北辰收回了北州國國王的皇姓,剝奪了北州國的國號,也因此,布裡塔尼亞仍舊叫布裡塔尼亞。

  乍一看的話,或許很難理解北辰的做法。

  因為如果不收回皇姓跟國號,即使跟宗主國的關系再怎麽不好,這片土地也仍舊是北辰的殖民地。

  而如果收回了這一切,那麽就等於將這片土地拱手送給了異族。

  不過,從結果推導,夏亞倒是能理解北辰的這種做法。

  首先,北州國跟布裡塔尼亞的合並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外部壓力所致,即使有兩個國家的首腦在其中周旋,但是內部的民族以及貴族階級的矛盾仍舊難以調和,還有最麻煩的宗教矛盾。

  所以,過個十幾年,當外部壓力逐漸緩和,二者再次分裂幾乎是必然。

  北州國比布裡塔尼亞要弱,因為北州國內的北辰人幾乎都是流放來的罪犯後裔,沒多少工匠,也就沒繼承多少來自北辰的知識。

  而且,布裡塔尼亞背靠歐洲,北州國只能背靠北辰,但隔著一片世界上最大洋跟隔著一塊陸地的區別是非常大的。

  所以北州國最後的結局,也必然是被布裡塔尼亞毀滅吞並,而滅國之戰必然會帶來人口與文化的災難性毀滅。

  最終的結果也不會太好。

  而如果收回了皇姓跟國號,那就等於北辰在北州國的背後推了一把,幫助他們加速融入布裡塔尼亞,減少了二次分裂的可能性,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北辰距離北美太遠了,即使真的有心干涉也是鞭長莫及。

  太平洋的浩瀚,以十六世紀的技術來說還是難以跨越的,他們也不需要這麽一個被流放的皇族來延續皇族的姓氏。

  國姓跟皇姓雖然被剝奪了,但北州國裡千千萬萬的漢民以及他們的文化可沒被剝奪。

  融合可比被毀滅吞並的影響更加悠長。

  這種方式,就等於給布裡塔尼亞強行注入了北辰的基因,屬於北辰那部分的血液與文化將會逐漸融入布裡塔尼亞,潛移默化的影響著這個國家。

  如果未來,北辰衰弱了,西方崛起了,這個國家也會因為血液中流淌的那部分來自北辰的血脈而不會徹底倒向西方。

  這是陽謀,也是一塊裹著蜜糖的毒藥,但是否能起到作用,也就只能由歷史來評說了。

  至於南方的西牙帝國,這本書中也有一定的描寫,是由一部分的印第安人以及歐羅巴州的殖民者建立的,因為內部有印第安人,所以說北美是他們的故土倒是也符合邏輯。

  但是,這個國家仍舊是以歐洲殖民者為主。

  默默的將手中的歷史書合上,夏亞陷入了沉思,不過一側大門打開,門上的風鈴發出的叮鈴聲打斷了他的思考。

  他轉過頭下意識的說道。

  “不好意思,我們關門了。”

  不過,在見到來人之後,他的眼中就露出了些許饒有興致。

  來者是兩個女人,其中一個夏亞不久前見過,在皇宮中,那個叫摩瑞亞的皇帝死去的時候,她就在旁邊。

  她是這個帝國現在的女皇,伊莎貝爾·ZU·布裡塔尼亞。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