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有一本氣運天書》第322章 州運反饋,告天下萬民檄
  第322章 州運反饋,告天下萬民檄

  涼州正式設立的消息瘋傳天下,很多諸侯不敢相信,派遣大量信使奔赴北境乃至涼州本土。

  三年,夏王真說到做到?

  拿下一塊化外之地,和徹底改土歸流納入中原版圖,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如果消息屬實,就代表夏國的潛力,不,是真正的國力氣運已經到了一個超乎想象的地步。

  夏王周柏很大可能統一北境,也將是九五真龍的絕對候選人,這關乎諸侯以及天下眾多世家豪強的未來抉擇。

  再不下注,就晚了。

  而就在其它大域還在驗證消息真假的時,北境但凡有點根基的勢力,都已然確定涼州建制的事實。

  涼州鼎是新鼎,祭奉後化作虛影巡遊夏國九天,沿途不僅貢獻蓬勃新運,還革除國家積累的暗疾沉屙。

  巡遊一圈,新鼎反饋的陰福氣運干涉現實,夏國龍虎大運增長三成,四千多萬夏國百姓接受了一次國運洗禮。

  朝廷政令通暢,法獸神靈監察效率大增,涼州新增三十三條入品靈脈,四州之地新出現的地氣節點數不勝數……普通人病邪驅離,超凡者修為大進……

  這些種種神異,都是天地和人道意志給予夏國氣運反饋。

  根據夏國朝廷不完全統計,一月一日這天全國有超過萬余修士瓶頸松動甚至破境,雖然大部分只是道徒跨入一境,卻也是一批相當驚人的超凡武力。

  更別說基數龐大的武者,破境之輩數不勝數,光是軍中就新增千余先天高手。

  最令大夏國民振奮的消息,還是一百二十萬新生兒性靈大增,皆如黃宅蘊養之後代。

  紅宅辟邪,黃宅成材,青宅千年不朽……

  一個家族只有達到郡望級別才有黃宅氣運,其蔭庇的後代成材率大增,正常的黃宅子本命定型都是紅命以上。

  一百二十萬夏國新生兒都是黃宅子,這一批人才如果能成長起來,什麽國家不能強盛。

  夏國的氣運增長沒有遮掩,浩蕩國勢如正午之烈日,輻照夏國四州,令它的鄰居們坐立難安。

  這等變化史書有載,類似旭朝開辟定州,不過因為夏國只有四州,當時的旭朝有四十八州,提升自然沒有如此顯著。

  但更多的還是三年積累,一朝升華,方才形成如此大勢。

  確定涼州建制成功,沒有任何排斥天象,代國最先慌了起來。

  夏國休養三年,今朝功成必然動兵,最有可能拿代州開刀,這是各方廟算所公認。

  此時的代州霸主,定州逃出的殘龍呂定,不等夏國出兵,便下達全國備戰的一等戒嚴令。

  代國朝堂上下爭論不休,試圖在夏國的巨大壓力下,找出一條生路。

  ……

  代州,古北境邊州,外壯北境之藩衛,內固中原之鎖鑰。

  根柢三關,咽喉通陵。向以山川扼塞,去邊頗遠,稱為腹裡。

  可以說在沒有定州之前,代州就是中原的北部邊關,地理位置極其險要。

  阻草原之襲擾,傳中原之文化,商道繁榮,卻又兵戈不斷。

  北境最繁榮的通州陵州,便是倚靠代州為屏藩,這才逐步發展起來,使得天江以北成為中域江南一般的獨立大域。

  中央王朝正史記載天下共分五域,為中域、東泰、南境、西蜀、北境。

  由於天元大千世界的高位格,以及人道亙古以來的發展,這每一域的氣運足夠承載一個王朝。

  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五域的氣運對比完全不是一個等次,比如弱小的北境只能稱作北荒,是中域的北方延伸區。

  無論文化經濟還是軍事實力方面,北境必須由中域幫扶,否則天夏文明難以在北境立足。
    有弱便有強,和北境不同,作為中域外第一個開發的大域,南境氣運極盛。

  為保證王朝氣運聚集,盡可能延長中域祖龍之國祚,上古時期南境被用各種手段拆分為江南和荊南。

  表面二者一體,實際認同感缺失。

  而真正在天下人心目中奠定江南的獨立地位,則是在中古亂世,那時的江南依次出現兩大強國,並且均繼承吳、越國號。

  每一代的吳國越國,雖很少有成就王朝者,但它們幾乎都能憑借江南龍氣稱霸一時,所建之基業常留名青史。

  就如現在的江南,明明人煙稠密商貿發達,一郡數縣便可建國立業,事實是連割據軍閥都難見到。

  不是潛龍沉迷江南風華以致怠惰,而是吳越兩國崛起,小國軍閥難以生存。

  少有的一兩個節度使或者男爵子爵,其勢力均在吳越交界地帶,特意留作緩衝。

  江南四州,兩國僅各佔兩州,王氣已然居於天下之先。

  數年前,越國提前一步升格王國,時常在氣運大義上壓製吳國。

  當時的揚州還剩一個伯國邗國抵抗極為頑強,使得吳國定鼎揚州之路緩慢,吳公壽夢久久無法自領王號。

  只有拿下揚州,才可承繼古吳根基,順利成章稱大吳王國。

  為此壽夢不惜拿出大半家底,以二十萬精銳親征邗國,隻為全據揚州。

  邗伯尚且稱不上諸侯,不過佔據的三郡之地皆是揚州精華,兩國全力碰撞,整個江南的氣運走向都為之牽動。

  王業未立,龍氣根基不固,平時難以洞察的吳運之勢,在比拚國運的戰場上就漏了痕跡,很多術士、觀氣大師都能看出不少東西。

  比如尚未稱王的吳公壽夢,氣運龍象居然是一條青鱗蛟龍,蛟爪第四趾萌發,完全不弱於有定梁秦三州供養的大夏魚龍。

  一州半的地盤氣運,足以比肩北境三州,而且其中還有定州這樣周柏開發多年的“富州”。

  在潛龍大勢最盛時止戰三年,全力修煉內聖之功,難道僅僅是懼怕周邊鄰居圍剿?
  光憑武力來說,大夏三年前便已然不懼北境之敵,縱使被針對圍攻,也只會陷入一時的困境。

  可相對於天下來說,北境的根基,夏國的底子還是太過淺薄。

  平定秦州後,夏軍軍勢達到巔峰,這時不是周柏不想順勢打下整個北境,而是想在打下北境後,有足夠的底氣面對其它大域。

  三年內聖之功,換來的不僅是涼州。

  同治十四年一月十五日,涼州正式並入中原版圖後半月,天下諸侯大都承認了涼州的設立,並且將其納入本國的中原輿圖。

  四十八州改為四十九州,這是一個特殊的數字,隱隱象征古人皇時代的天命。

  中旭及洛旭兩個“皇帝”,還有楚齊蜀吳越等大諸侯,皆是給夏國發來照會,希望夏國保持靜默,不要擅動刀兵。

  言語之間不乏威脅,妄圖再次複製三年前的聯合遏製之手段。

  其中北境諸侯背後使了多大力,可想而知。

  然而,不等這些諸侯有任何串聯施壓,一月十六日,夏國悍然發布《告天下萬民檄》,正式向諸侯宣戰。

  “自古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今亦如是哉。自祥興以來,青墟劫亂,無辜死傷者何止千萬……”

  “當此之時,天運循環,北境氣盛,億兆之中,當降聖主……立綱陳紀,救濟斯民……今天下紛亂二十載,未聞有治世安民者,徒使爾等戰戰兢兢……余三年休養,得使大夏三登泰平,粟紅貫朽,四千萬夏民安枕而臥……欲拯生民於塗炭,複造混元一統之盛世,還天夏之威儀。”

  “夏王宣喻萬民:兵至,民人勿避。予號令嚴肅,無秋毫之犯,歸我者永安於天夏,背我者自竄於域外。”

  “蓋我天夏之民,天必命吾以安之,庸碌殘民之輩何以久居人主哉!”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