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一場好戲
面對楊素的請求,崔澈很肯定的回答道:
“越公無需為此擔憂,待聖人北巡之時,必有恩詔。”
楊素卻扼腕歎息:
“唉!楊某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楊素自覺這虐民的罵名恐怕是要背一輩子,心中倒是有幾分苦澀。
崔澈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或者說,應不應該安慰楊素。
畢竟楊素丟掉的只是好名聲,而行宮附近,卻埋了數萬屍骸。
二人談話間,高熲派人前來催促崔澈啟程,總不能自個兒先走。
崔澈隨即與楊素道別,楊素暫時回不去大興,他還得留在岐州為迎接楊堅做準備。
離開楊素的住所,竇建德就在府外等候,崔澈邀他與自己共乘,竇建德沒有推辭。
與高熲匯合後,馬車向南行駛,車廂裡,一直閉目養神的崔澈睜開了雙眼,問竇建德道:
“此次回朝,齊公定然要向聖人彈劾越公暴虐,建德以為,崔某又該如何行事,是置之不理,還是仗義執言。”
竇建德沉吟片刻,回答道:
“我是一個粗人,不懂國家大事,更沒讀過多少書,但也知道,事可為而不為,謂之懦夫;事不可為而強為,謂之蠢漢。”
崔澈長歎道:
“建德一語驚醒夢中人。”
崔澈並非蠢漢,於是回到大興以後,他在奏疏裡僅僅只是表示仁壽宮一應設施齊全,並未發覺有任何紕漏。
楊素受命督造仁壽宮,但真正負責設計、規劃的卻是宇文愷。
這位古代傑出的建築家、城市規劃專家時隔多年再被起用,仁壽宮稱得上是其嘔心瀝血之作,崔澈又怎麽可能挑得出毛病。
但是落在高熲眼裡,應該被指責的的地方可就太多了。
這位智者,此番卻偏偏要做一回蠢漢。
高熲首先是彈劾楊素虐民,一味趕工,致使服役的丁壯累死者數以萬計。
又指責楊素違背上意,自主主張將宮殿修得過於華麗。
楊堅勃然大怒,他傳召崔澈進宮,命人將高熲的奏疏給崔澈過目,訓斥道:
“高相奏疏所言,你為何隻字不提!”
崔澈看過奏疏後遞還給了宦官,從容道:
“陛下派遣臣往岐州,是查驗行宮可有錯漏之處,至於高相在奏疏中提及的這些事,非臣所能過問。”
楊堅聞言頷首道:
“駙馬所言有理。”
說著,又與崔澈抱怨道:
“唉!如今高相是越發與朕離心,朕讓他查驗行宮,他卻只顧著黨爭,急著向楊卿發難,通篇盡是誅心之言,反倒是忘了朕派遣他去往岐州的目的。”
然而這一次崔澈卻並沒有趁機進讒言,進一步離間楊堅與高熲的君臣關系。
開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三月二十九日,楊堅駕幸仁壽宮。
看著眼前結構雄壯的仁壽宮,楊堅當著群臣的面,怒氣衝衝地叱罵楊素道:
“始皇帝濫用民力,修築阿房宮,致使天下生怨,故有‘阿房阿房,望始皇’這樣的童謠傳唱。
“朕命你督造仁壽宮,再三叮囑你一切從簡。。
“你卻背著朕,修建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這是要讓朕與天下百姓結怨!”
楊素表現得驚恐不已,趕忙叩首請罪,太子楊勇的支持者們在高熲的帶動下,紛紛進言,請求嚴懲楊素。
晉王楊廣的支持者則將目光看向崔澈,然而崔澈卻是一言不發,這件事已經被楊堅上升到了阿房亡始皇的高度,以崔澈的身份不足以平息議論。
能夠將此事遮掩過去的,只有一人。
崔澈將目光投向皇后獨孤伽羅。
果然,只見獨孤伽羅勸慰楊堅道:
“越國公知道妾身與陛下年紀老邁,無以自娛,所以才將這座宮殿修建得如此華麗,為的就是想讓我們住的舒適一些,忠孝之舉,又豈能辜負!”
有了獨孤伽羅打頭陣,崔澈這才進言道:
“去年關中大旱,陛下至今不食酒肉,愛民之心,有目共睹。
“世人自當知曉,仁壽宮這等規模,並非陛下授意,又怎會因此怨恨陛下,還請陛下息怒。”
晉王一黨的官員也立即附議,楊堅這才轉怒為喜,不僅沒有追究楊素的罪責,更是為他賞錢一百萬,錦帛三千段。
楊素哭拜謝恩。
一場大戲就此落幕,楊素得了重賞,卻背了罵名。
愛民如子的大隋聖人也住進了富麗堂皇的仁壽宮,節儉了一輩子,如今四海歸服,難道就不能享受享受。
與此同時,漠北的時局又有了變化,隨著東突厥都藍可汗迎娶大隋公主,又將慫恿他反叛隋朝的妄人押送大興,楊堅也對都藍可汗放下心來。
隨著雙方的關系越發密切,借著隋朝的威勢,多有漠北部落投奔都藍可汗。
況且他還有一個突厥汗國大可汗的名頭。
在實力微弱時,這個名頭一文不值,但如今有了隋朝的扶持,草原部族重投大可汗的懷抱也沒了心裡壓力。
原先尚且能在東突厥內部與都藍可汗分庭抗禮的突利可汗染乾,如今可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眼瞅著就要眾叛親離了,他趕忙遣使南下,向大隋求親。
這不是突利可汗第一次向隋朝請求和親,只是此前礙於都藍可汗,楊堅一直沒有答應。
然而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眼見都藍可汗日漸壯大,隋朝再次發揮自己的傳統技能,在突厥內部充當攪屎棍的作用,終於決定與突利可汗染乾和親。
當然,親生女兒是不可能嫁的,就連都藍可汗這位大可汗都只能迎娶宗室女,你突利可汗是什麽檔次,也配與崔澈娶一樣的公主。
事情傳到漠北,得知突利可汗將與隋朝聯姻,都藍可汗怒不可遏:這楊堅就是見不得自己好。
於是他便打算弄出一點動靜,讓楊堅知道自己不開心。
這一次都藍可汗沒有再找阿會魯蘇,他清楚,阿會魯蘇與自己不同,自從崔澈將他從西突厥王庭救出,從此便給人當了忠犬,但凡征伐大事,總要詢問崔澈的意見。
都藍可汗思來想去,瞄上了東方的遠鄰高句麗。
第四章帶到。
壞消息是凌晨只有這一章,好消息是這幾天每天都比前一天多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