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周隋之際》第178章 燕公崔澈
  第178章 燕公崔澈
  開皇九年(589年)二月,江南各地掀起的零星反抗被陸續撲滅。

  隨著高涼郡(今廣東陽江)太夫人洗英收到隋使送來的陳叔寶親筆寫下的勸降書信,決定以嶺南之地歸附。

  自此,至西晉滅亡後,長達273年的分裂局面得以結束,天下再次重歸一統。

  三月初六,各部陸續班師,楊廣留司馬王韶鎮守石頭城,自己領軍北還,陳叔寶及其王公大臣隨行,隊伍延綿五百余裡。

  四月十八日,晉王楊廣、秦王楊俊依次入城,楊堅於廣陽門檢閱各軍,以滅陳之功,拜楊廣為太尉。

  淮南道行台與山陽道行台都是為了伐陳臨時而設,如今南陳已然滅亡,自然就要撤銷,楊廣重回晉陽,任並州總管,都督二十四州諸軍事。

  而楊俊卻被任為揚州總管,鎮守廣陵,都督四十四州諸軍事。

  這或許便是楊堅有意為之。

  楊堅沒有怪罪楊俊懈怠戰事,兩軍交戰,僵持月余本就是常有之事,反而在聽了使者轉述的楊俊一番話,對他讚賞有加。

  宮城正南的廣陽門外,用以賞賜將士的物資,一直堆積到了城南,光是布帛就有三百余萬段。

  高熲受封齊國公,加上柱國;

  楊堅對高熲道:

  “高卿南下之後,有人誹謗高卿謀反,朕已將他誅殺,我們君臣之間的恩義,哪是那些青蠅小人所能離間。”

  領軍南下時,稱呼獨孤公,班師回朝卻改稱高卿。

  但高熲已經不在乎這些細枝末節,他激動叩首,感激楊堅的信任。

  要不是楊堅將他扶起,非得要在廣陽門外磕得頭破血流不可。

  楊堅又加封楊素為越國公,另封其長子楊玄感為儀同三司,第四子楊玄獎為清河郡公,又布帛萬段,粟米萬石。

  同時將陳叔寶之妹樂昌公主賞賜給楊素為妾。

  這位樂昌公主本有夫婿,只是在戰亂中離散,夫妻二人事前將一面銅鏡分為兩半,作為信物,期待將來重逢。

  楊素當然不知道這些事情,他正沉浸在激動之中。

  誰能想到,就在前兩年,因為家中悍妻大義滅親,他還獲罪免職,被貶為庶民。

  如今這般風光,甚至蔭子官爵,至於封妻,大可不必,楊素恨不得那悍婦去死。

  當然,今日這麽大的盛事,也有不和諧的聲音。

  大將賀若弼與韓擒虎二人爭功,皆認為自己才應該是伐陳功勞第一。

  二人都有自己的道理,賀若弼在白土崗大破陳軍,但韓擒虎率先入城。

  在回師前,二人就沒少因這事發生爭吵,甚至惡語相向,最嚴重的一次,甚至挺劍而出,要不是楊廣、高熲等人聞訊趕來,後果不堪設想。

  今日兩人再次爭吵起來,楊堅也沒辦法,隻得和稀泥,說道:

  “二卿俱為上勳。”

  以他二人並列功勞第一,但賀若弼與韓擒虎之間的梁子還是結了下來。

  賀若弼受封宋國公,進位上柱國,實授食邑三千戶,又將陳叔寶的妹妹賞賜給賀若弼為妾。

  但韓擒虎隻被授予上柱國,賜物八千段,由於他縱兵在建康台城淫亂宮女,被有司彈劾,因此不被授予爵位。

  眼看著自己身前的人越來越少,終於輪到了崔澈,他一見楊堅,便下拜請罪,自陳雖為長史,卻未立功勳。

  楊堅將他扶起,寬慰道:

  “當年崔卿獻策平陳,計策多有成效,況且崔卿輔佐秦王,納降陳眾,又豈可說是徒勞無功!”

  說罷,楊堅看向近侍,近侍趕忙宣旨,崔澈封燕國公,進位上柱國,實授食邑三千戶,與賀若弼相同。

  “臣微末之功,又豈敢於賀若將軍同賞!”

  崔澈趕忙推辭。

  賀若弼複姓賀若,並非姓賀。

  楊堅卻不許:
  “朕並非以南征之功封賞崔卿,崔卿當年獻策平陳,後又遠擊突厥,今日受賞,實是累功獲封。”

  崔澈聞言,哭拜道:

  “陛下隆恩,教臣如何報答!”

  楊堅又將崔澈扶起,崔澈這才哽咽著應下這份賞賜。

  南征之前,崔澈推辭國公與上柱國,只因為不願當這個出頭鳥,如今班師回朝,眾人皆受封賞,崔澈再受這燕國公、上柱國,便也不那麽引人注目。

  楊堅拍著崔澈的肩膀笑道:

  “既然晉王已經將張麗華相贈,朕就不再另賜崔卿美人。”

  一旁的楊廣聞言,隻感覺心中絞痛。

  崔澈偷偷瞟了楊廣一眼,見他苦著一張臉,強忍笑意,再次向楊堅謝恩。

  封賞還在繼續,崔澈退下後,走到楊廣身邊,輕聲道:
  “你莫非還在惦念著張麗華。”

  楊廣神情一變,正色道:
  “子澄莫要胡亂猜疑!”

  崔澈卻輕輕撞了一下楊廣肩膀,戲謔道:

  “你那套說辭也就蒙騙旁人,我可不記得曾說過什麽張麗華,江南尤物,願求此女這樣的話。

  “但我也是後來才知道當日詳情,如今木已成舟,我是不會將她相讓。”

  楊廣默然無語。

  崔澈壓低了聲音,訓斥道:
  “你既然心存大志,又何惜一婦人,若我是齊公(高熲),也要殺了張麗華。

  “何以色令智昏,忘了太子為何失寵於皇后!”

  楊廣一聲長歎,輕聲道:
  “我已知錯,子澄就莫要再提舊事了。”

  崔澈也見好就收,沒有得理不饒人。

  二人解開心結後,又敘起舊情,在他們倆閑談的時候,其余諸將也均獲封賞,不出所料,崔弘度還是頂著武鄉郡公的頭銜。

  崔澈看向他的時候,崔弘度回以苦笑。

  他倒沒有嫉恨崔澈,楊堅說得很清楚,這是在賞賜崔澈昔日之功。

  崔弘度也有心理準備,自己單憑納降之功,又怎麽可能如願以償,獲封國公。

  當然,無論如何也比崔仲方要好,崔仲方不僅沒有受賞,反而因事被免職。

  崔仲方當日聽了崔澈那番言語,便在有意自汙,倒也得償所願,落了個白身。

  只是犯下的不過是小錯而已,將來輕易便能起複。

  功臣們陸續受到封賞,不久陳叔寶及太子、諸王二十八人,文武大臣二百余人,亦受楊堅召見,其中就有早年間反對楊堅掌權,與尉遲迥、王謙一同起兵的前北周國丈,如今的南陳司空司馬消難。

   下一章在十點半左右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