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劉焯師徒
當夜,崔澈在酒宴後,帶了一身酒氣回到官舍。
他並未急著回屋歇息,而是命趙文、王德等親隨看守廂房,喚來趙穆與王當萬二人。
“二位先生請坐。”
崔澈笑著招呼二人入座,全然不似白天時,冷著一張臉。
“今夜勞煩二位先生前來,是有一事相托。”
“主公恩養我等,穆與當萬自該為主效力,但請主公直言,我二人絕不推辭。”
趙穆肅然道。
王當萬亦出言附和,他是個武人,嘴皮子沒有趙穆利索。
崔澈挽著袖子為二人沏了茶,將茶壺放下,這才緩緩道:
“不知二位先生與突厥是否還有聯系?”
趙穆與王當萬聞言訝然。
自從東突厥在攝圖的率領下內附隋朝,放棄大片土地,遷居於白道川,與其說是東西突厥,或許將二者稱為南北突厥更符合實際情況。
曾在恆州(山西大同)任職長史、司馬,又隨高紹義在突厥生活三年的趙穆、王當萬,在被崔澈召見後,便消失了蹤影。
崔澈府中少了兩名賓客,並沒有引起旁人注意,有人走,便有人來。
而且一來就是一大群。
崔澈七歲時,為求揚名,曾往近春園參與一場文會,期間有兩位大儒被邀為賓客,即劉焯與劉炫。
那劉炫當年還手下了崔澈一筆錢財,配合他演了一場戲。
不過被崔澈請來薊城的並非是劉炫,而是與他並稱二劉的好友劉焯。
劉焯與劉炫貪財不假,但確實有真才實學,開皇初年(581年)劉焯受冀州刺史趙炬征辟,拜為員外參軍,後被舉薦入朝,參與編修國史及天文律歷。
去年,也就是開皇六年,洛陽石經被運至大興,因文字多有磨損,難以辨認,朝廷召群儒考證。
劉焯舌戰群儒,憑真知灼見,壓服眾人,卻也遭了忌恨,被人誹謗,落得罷官的下場。
仕途失意,劉焯回到冀州老家,廣收門徒,以教授為務。
崔澈抵達河北時,就派遣親隨持信拜訪,言辭懇切的邀請劉焯來薊縣授課,並贈上十萬錢作為盤纏。
也不知是被崔澈的誠意打動,還是被他的財力打動,總之劉焯應邀北上,還帶來了他的一群學生。
其中就有名列天策府十八學士的孔穎達、蓋文達。
以及與蓋文達同宗,並稱為二蓋的蓋文懿。
將劉焯接來了薊城,崔澈笑道:
“近春園一別,十一載未見,劉公別來無恙。”
劉焯望見崔澈,心頭湧上百般滋味,當年詠鵝的七歲稚子,任他們評頭論足,如今卻是位高權重的封疆大吏。
哪怕早知道此子不凡,卻也沒想到他能這麽快發跡。
再對比自己,四十有四,滿腹學識,卻還是一事無成,不由悲從中來。
壓抑住心中的沮喪,劉焯感慨道:
“劉某垂垂老矣,不比當年,倒是崔總管年紀輕輕,卻已是國之乾臣,無愧光伯(劉炫)才情天授之譽。”
崔澈笑容更盛:
“不曾想劉公還記得當年之事,快,隨我進府。”
崔澈將劉焯一行人迎入府邸,期間視線掃過跟隨劉焯前來的二十余名學生,卻不清楚孔穎達、蓋文達、蓋文懿是哪三人。
府邸是崔澈特意為劉焯購置,讓他安心在此教書育人。
進了府,才入座,崔澈便請劉焯為自己引見隨他求學的一眾少年。
最先為崔澈介紹的便是冀州衡水人孔穎達。
崔澈打量著眼前十四歲的少年,問道:
“你便是孔子三十二代孫,冀州孔穎達!我聽聞你悟性特佳,能日誦千余言,可有其事?”
孔穎達大為訝異,他不知道自己的名聲是怎麽被崔澈知曉,卻也沒有飄飄然,反而是言語謙卑道:
“區區賤名,不想竟入崔公之耳,雕蟲小技,怎及崔公當年得聖人口述二十三事,無一錯漏。”
這還是崔澈在丞相府任記室參軍時的事情了,此時被孔穎達提起,心中也不由一陣得意。
他當場便提出要考校孔穎達的才學,孔穎達自然不會推辭。
崔澈記性雖好,卻急於事功,雖然授業於大儒徐文遠,可十一歲便辭學出仕,肚裡是有點墨水,卻不多。
而孔穎達八歲就學,憑他的悟性,以及這麽些年的刻苦,學識更在崔澈之上。
今日所問,都是崔澈昨日臨時抱佛腳,翻了一天的經義才找出來的問題。
只是依舊沒有難住孔穎達,其回答出人意表,卻又發人深思。
崔澈對此大為驚歎,與劉焯讚道:
“此子日後必為一代儒宗!”
學生得了如此美譽,劉焯同樣臉上有光,哪知崔澈話鋒一轉,對孔穎達道:
“衝遠(孔穎達)有如此才學,可願受崔某征辟,為總管府錄事參軍。”
自從房彥謙升任司錄,錄事參軍一職便空缺待補。
孔穎達一心向學,本不欲過早出仕,但又擔心當眾拒絕,拂了崔澈的顏面,正猶豫的時候,卻見崔澈笑道:
“崔某冒昧相邀,唯愛才而已,衝遠無需為難,但他日學成,還望莫要推辭。”
孔穎達聞言長舒一口氣,心中也為崔澈的體貼而感動。
“學生謝崔公愛護。”
隨即劉焯又為崔澈引見了其余學生,其中,就包括了蓋文達、蓋文懿。
只是讓崔澈失望的是蓋文達如今才八歲,同族兄弟蓋文懿與他年紀相仿,短時間內是派不上用場。
但崔澈看得開,就當是長期投資。
劉焯定居在薊縣以後,前來拜師的幽州士族子弟絡繹不絕。
人品與才學是兩碼事,況且劉焯也是明碼標價,只要你送禮給錢,他就認真教授,童叟無欺,也不能因此將他完全否定。
在等候各縣選送士人,以及各鎮派遣勇士之余,崔澈時常往學府串門,與劉焯門下弟子交流學問。
雖然用心不純,但也確實增進了學識,只是更多時候還是在習練騎射與馬槊。
未來注定是個亂世,在亂世中,武藝決不能荒廢,崔澈也開始鑽研起了兵法,至於政務,一如在青州時,繁瑣之事盡數交給了長史李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