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洛陽宮室
張衡與宇文弼先去拜謁了益州總管楊暕,在與宇文述進行交接。
宇文述被免去了官爵,如釋重負。
“蜀中之事,就托付給建平(張衡字)了,老夫倒也落了個清閑。”
宇文述笑道。
張衡與宇文述同為楊廣左膀右臂,自是交情深厚,他寬慰道:
“樹欲靜而風不止,只怕許公今日的清閑,並不能長久。
“陛下依然信任許公,如今罷免許公,只不過是為了堵悠悠眾口。
“許公的艱辛,陛下都是知道的,必有起複之時。”
宇文述當然清楚這一點,否則神態、語氣也不會這麽的輕松。
他離開成都的時候,楊暕親自送行,在城門處與宇文述道別。
宇文述雖然被召回了江都,但其子宇文士及卻留在了楊暕的身邊,侍奉左右。
望著父親的馬車漸行漸遠,宇文士及陷入了沉思,他總覺得要做點什麽,才能在將來保全自己。
回到自家宅院中,宇文士及想起了如今接任張衡,拜為禦史大夫的裴蘊。
裴蘊當初仕於南陳,在分析過天下局勢後,毅然寫信給楊堅,請做內應。
再看南陳滅亡之後,裴蘊如魚得水,走到了今天的高位,宇文士及效仿之心越發茁壯。
與此同時,崔澈在李淵下葬後,繼續啟程,回師晉陽。
李世民等一眾兄弟留在長安縣,他們在李淵的墓前搭了棚子,穿孝服、睡草席,以此表達對亡父的思念。
李秀寧自然不可能留在長安,哪怕此時的她並不能與崔澈行房,還是要跟隨自己的丈夫回去河東,同行的還有穆氏,以及李淵的女兒們。
臨別之際,崔澈對李世民說道:
“我知道你生性至孝,但不可沉浸悲痛,毀傷身體。
“明年開春,麥鐵杖便會出兵張掖,你也將年滿十一歲,若是願意,可往他的麾下效力。
“奪取張掖之後,無論陰世師是死是活,我都許你砍下他的首級,帶來墓前,祭奠嶽翁。”
當然,崔澈並不是讓李世民衝鋒陷陣,或是獨領一部,而是作為麥鐵杖的親衛,隨軍同行罷了。
歷史上並非沒有十一歲從軍的猛人,譬如李存勖十一歲跟隨其父李克用討平三鎮叛亂。
崔澈也相信,以李世民的才智,足堪使用,但他並不急於拔苗助長。
這一次不過是李淵死於張掖城下,崔澈準許李世民親手割下陰世師的首級,為父報仇罷了。
李世民感受到了崔澈對自己的拳拳愛護之心,誠懇地叩首謝恩。
崔澈將他扶起,一旁的竇氏叮囑道:
“阿鳳,你父兄先後遇害,如今大王表你繼承爵位,你便是一家之主。
“雖然年少,但我知道你素來聰慧,是個可以托付家業的人。
“你的弟弟們,就要靠你來照料了。”
李世民認真道:
“阿母放心,孩兒一定會照顧好他們。”
竇氏又看向李玄霸、李元吉、李智雲等人,一一叮囑他們要聽從二哥的教誨。
三人也含淚點頭稱是。
離開長安縣,崔澈並未走蒲阪,而是途經潼關、弘農,來到洛陽。
既然有心將來遷都洛陽,以洛陽為根基,謀取南方,自然是要好生視察一番。
北周時期,周宣帝宇文贇就曾有過遷都的打算,並著手營構洛陽新都。
從公元579年,宇文贇東巡洛陽,並在同年二月下詔,以洛陽為東京,並征伐關東之人修築洛陽宮室,直至公元580年六月,宇文贇暴斃,楊堅上位,火速叫停遷都。
洛陽宮室便修建了將近一年半的時間,已經初具規模。
此前崔澈發動中原大戰,於仲文在城外潰敗,留守洛陽的薛國公長孫洪獻城而降,故而洛陽城並未遭到破壞。
崔澈在北周營建的洛陽宮室基礎上,繼續完善宮城,所用花銷,遠遠低於重建大興宮。
畢竟大興宮已經是斷壁殘垣,想要清理廢墟,都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崔澈在巡視已經荒廢的洛陽宮室工程之余,西線也傳來了捷報。
由於漢川淪陷,房陵被圍,西城郡徹底淪為孤城,守軍的士氣遭到了極大的打擊。
秦瓊率領麾下數萬將士,強攻城池,在圍城的第七天,奪取西城郡治,又分兵奪取其余各縣,先於圍困房陵的李靖,全取西城郡。
當然,這也與二人麾下的將士強弱有關,李靖帶的只是洛、伊、魯、商等地的府兵,而秦瓊統率的卻是崔澈留下的精銳戰兵。
況且李靖圍房陵,同樣時常遭致漢水南岸的襄陽守軍襲擾,不能全力攻城。
偏偏襄陽守軍借助著舟船之利,在漢水上來去自如。
沒有一支強大的水師,便是要在與南方作戰中,陷入這樣被動的劣勢。
直至崔澈抵達洛陽,派出竇建德領兵南下屯駐新野,威脅襄陽,襄陽守軍這才消停。
而李靖也牢牢將那位襄陽郡丞張須陀牢牢記在了心中。
一直以來,都是這位郡丞領導襄陽守軍襲擾李靖,李靖幾次三番設下伏兵,但張須陀清楚自己部下的優劣勢,絕不遠離戰船,讓李靖對他們無可奈何。
失去了襄陽守軍的支援,又得知西城郡淪陷,還沒等秦瓊分兵,順流而下為李靖助戰。
房陵太守便趁夜突圍,棄城而走,在張須陀的接應下,渡過了漢水。
太守突圍,對城內守軍的士氣更是嚴重打擊,次日,留守的郡丞便打開城門,向李靖請降。
崔澈先後收到秦瓊與李靖的捷報,自然欣喜不已。
如今也就只剩下一個張掖郡仍在負隅頑抗,他基本統一了北方。
崔澈此時已經越過高壁嶺,步入太原盆地。
他不可能自洛陽長久逗留,此時的晉陽,依舊是軍政中心,麾下戰兵們的家眷,也都生活在了並州周圍。
崔澈在途中為秦瓊、李靖二人請功之余,沒有急於調整漢川等地的行政區劃,依舊維持原狀,他要等回到晉陽,在與房玄齡等人商量具體合並州郡,借此精簡官員數量。
只是崔澈人還沒入晉陽,朝中大臣勸進的書信就源源不斷送到了他的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