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禪讓詔書
房玄齡一番話說得很坦誠,他們只是需要一個天子,來配合崔澈完成這場禪讓大戲,並不一定非得是楊顥來當這個天子。
但實話往往是最傷人的,若不是因為豆盧太后的存在,一旦楊顥不配合,這些逼宮的大臣們所想的,就不是廢黜天子,而是弑君。
楊顥默然無語,眾人也在安靜的等待著他的決定。
大明宮內殿鴉雀無聲,直到豆盧太后步入了殿中。
豆盧氏也是剛剛收到的消息,她聽說裴秀、房玄齡等人強闖內殿,擔心楊顥一時意氣用事,故而匆匆趕來。
“微臣拜見太后。”
眾臣紛紛向豆盧氏叩拜行禮,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在場之人大多數都是崔澈的親信,自然清楚豆盧氏與崔澈的關系,否則房玄齡先前也不會將豆盧太后搬出來。
豆盧太后走上禦階,來到楊顥身測,轉身抬手道:
“眾卿平身。”
說著,她看向兒子,柔聲勸說道:
“顥兒,楊氏丟了這江山,是高祖的錯,是你父親的錯,也是你二叔的錯,但唯獨不能怪你。
“你還是一個孩子,是他們給你留下了一個爛攤子,讓你一籌莫展,你無需為此自責。
“燕王曾經答應過為娘,江山易主之後,會善待我們母子。
“知子莫如母,為娘知道,你並不畏死,但希望你能夠好好活著,讓高祖,讓先帝能有香火祭祀。”
豆盧氏與楊顥早已經修複了關系,有母親的勸說,楊顥的態度也軟了下來,他對殿內群臣道:
“諸位愛卿能否稍候片刻,朕去一趟太廟,向列祖列宗告罪後,再給諸卿答覆。”
眾臣並沒有阻攔楊顥前往太廟,但房玄齡、裴秀卻堅持要與楊顥同行,顯然是擔心他在廟裡出什麽事。
來到廟門處,楊顥對二人強笑道:
“朕知道二位愛卿是在擔心什麽,事已至此,朕又豈會去尋短見。
“佛曰:自盡者,不復得人身。
“朕只是要與列祖列宗說會話,還請二位愛卿成全。”
楊顥一口一個愛卿,在這時候顯得極為諷刺。
房玄齡與裴秀對視一眼,雙雙止步於廟門外。
楊顥孤身步入殿內,昏暗的太廟內,陳列著太祖楊忠、高祖楊堅以及世宗楊諒的靈位與畫像。
楊忠、楊堅的畫像是此前崔澈佔據大興後,從大興太廟中取出,派人送來的。
年僅十歲的楊顥跪在三人的畫像前,失聲痛哭。
“曾祖、祖父、父親,顥兒無能,守不住江山社稷”
裴秀與房玄齡聽著廟內的嚎哭聲,相顧無言。
許久,裴秀喟然長歎:
“當初我的祖父、外祖父勸諫高齊後主,不可前來晉陽,卻被誣以漢官謀反。
“蒙受冤屈而死,家人也盡數充邊。
“我等父輩不甘,又遭屠戮。
“我與大王自小就在北疆牧邊,風餐露宿,難得一頓溫飽。
“是周武帝(宇文邕)滅亡高齊,頒下恩旨,寬赦我等,我與大王才能夠回到河北。
“昔日高祖篡周,我與大王年少力微,不足以報周武帝當年的恩情。
“如今大王效仿高祖舊事,周武帝若是在天有靈,想必能夠有所安慰。”
房玄齡內心對裴秀這番話不屑一顧,若是他記得沒錯,楊堅篡周的時候,崔澈可是楊堅的潛邸之臣,在楊堅篡周的過程中,崔澈也是出了力的。
當然,這種想法是不能說出口的,他感慨道:
“高祖世受周室之恩,卻在得國之後,盡誅皇族。
“但大王寬仁,他顧念與高祖的翁婿之情,想必也定會遵守與太后的承諾。”
房玄齡的聲音有點大,顯然是說給廟裡的楊顥聽的。
裴秀自然能夠領會他的意思,回答道:
“我與大王自小相依為命,也算知根知底,大王有諾必踐,自然會遵守舊諾。”
話音剛落,哭紅了眼的楊顥擦乾淚水,走了出來。
“回大明殿吧。”
楊顥無力道。
“起駕.”
一聲嘹亮的呼喊,車駕緩緩駛回大明殿。
殿內群臣早已恭候多時,也多了不少面孔,顯然是聽到消息,匆匆趕來的。
楊顥在人群中一眼就望見了中書令豆盧毓。
他苦笑道:
“舅父也來了。”
豆盧毓本能地想要躲閃,但他還是定住了身子,拱手道:
“微臣拜見陛下。”
楊顥收起了笑容,他正色道:
“舅父此前獻出晉陽,已經得了一場富貴。
“既是親戚,今日朕就再為舅父送上一份富貴,這禪讓的詔書,就由舅父執筆吧。”
對於楊顥這點小小的請求,房玄齡與裴秀都沒有為難。
二人一個是崔澈最為倚重的大臣,另一個是崔澈最親近的大臣,他們其實並不看重所謂的勸進之功,參與其中,只不過是需要有人來領導這場逼宮,同時表明自己的態度。
見眾人並無異議,豆盧毓這才執筆,目視楊顥,示意他可以開始口述了。
楊顥想要張嘴,卻無論如何也說不出口,只能擺擺手道:
“還請舅父為朕擬詔。”
豆盧毓出自勳貴之家,自然也是讀過書的,只見他提筆寫道:
‘朕衝齡即位,天下險遭傾覆,幸賴相國燕王輔佐,社稷危而複存。
‘然今仰觀天象、俯察民情,天命人心,皆在崔氏,楊氏之數已終。
‘是以相國燕王平定北方,海內蒙恩樹,以應其期。
‘夫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堯、舜不私於親,而名傳後世,朕甚慕之。
‘今效仿先賢,禪位於香果燕王,王其毋辭!’
豆盧毓寫罷,先是將禪位詔書交給房玄齡、裴秀過目,在二人點頭之後,再上呈天子。
楊顥看罷,點頭道:
“就將此詔送與燕王。”
崔澈接到這封禪讓詔書的時候,車駕已經回到了並州,正在祁縣歇息,準備明日入晉陽。
在看過詔書後,崔澈隨意的將它丟在一旁。
禪讓這種事,曹丕已經提供了模板,三辭三讓,自己總要將這些流程從頭到尾都給走一遍。
否則第一封禪讓詔書,崔澈就給受了,豈不是顯得他很心急。
沒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