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登基大典!
五天五夜的時間過去。
天穹剛剛破曉,今日,沒有大雪。
而今日,正是秦皇嬴政登基大典的日子。
九公子府內。
嬴子修看著身前的韓非、李牧、廉頗。
張良和王離站在他的身後。
嬴子修眼神欣慰,看著三人靜靜笑著。
而三人,也都目光灼灼地看著嬴子修。
這段時間,鹹陽城局勢可以說是風雲變化,朝堂經歷了好幾次大洗牌。
其中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曾經權傾朝野的右丞馮去疾,被斬首。
連同馮去疾所在的馮黨轟然倒塌。
而韓非這位嬴子修的親信飛速上位,在極短的時間內成為禦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
這其中,自然少不了李斯的幫助。
兩位法家代表人物聯起手來,利用法理,對大秦朝堂好好整治了一翻。
當然了,二人最主要的肯定是對付馮黨,將馮黨徹底掃清出去。
不過,也有一些人,造了無妄之災。
就比日說趙高的趙黨。
趙黨原本是能與李黨、馮黨齊平的三大黨派之一。
但是。
自打嬴子修回到鹹陽城,趙高就老實地跟個蝦米一樣。
除了有時候指揮胡亥搞點事情外,趙高是真真正正地開始明哲保身。
他太怕嬴子修了。
這樣一個實際掌握十萬鋼鐵重卒的大秦公子。
他若是敢挑釁,直接就是一死。
所以趙高這段時間都很老實,不敢搞任何事情。
對於自己黨派勢力縮水這件事。
趙高更是敢怒不敢言,捏鼻子認了。
如今的朝堂局勢,幾乎可以分成五個陣營。
一,是勢力越發壯大,成為朝堂第一黨派的李黨。
二,是扶蘇所在的長公子黨。
當然,扶蘇其實沒有這個意思,不過他這個身份,就注定了他身邊人會不安分。
淳於越、蒙家等人都想讓扶蘇爭一爭那個位置。
三,是趙高為首,支持十八公子胡亥的趙黨。
四,便是嬴子修這一脈,隱隱被諸公們稱作九公子黨。
而他這一脈實力可以說是不容小覷。
如今不僅有位列三公之一,監察百官的禦史韓非。
更有兩位武將之中的佼佼者,李牧與廉頗。
其中,由於王離的關系,王家也跟嬴子修曖昧不清。
第五,是尉繚所代表的中立派。
他們平時都是與世無爭,不怎麽發表言論,只求當個老好人,各方都不得罪。
嬴子修腦中這些信息一閃而過。
他笑著看向身前三人,眼神欣慰。
“今日,便是父皇的登基大典了,必定會是一場腥風血雨啊。”
嬴子修感慨道。
之前的城門幾次迎接,其實都是開胃小菜。
發難的,也多半只是各家的皇室繼承人。
北原蠻子是個例外。
然而。
接下來的登基大典,可就不是這些人為主力了。
接下來的登基大典,那些各大皇朝前來的大臣、武將們便不會坐著看戲了。
大唐相國長孫無忌、大宋晉王趙光義、大明懿文太子朱標等等。
想著這些。
韓非臉色凝重,李牧、廉頗也都不敢懈怠。
三人看著嬴子修,深深躬身道。
“我等,定當竭盡全力。”
嬴子修點點頭,揮揮手道。
“去吧。”
三人出了九公子府,韓非登上自己的車架。
李牧和廉頗,則是朝著城外鋼鐵重卒駐地而去。
這時,嬴子修位於庭院之中,看了眼王離與張良,問道。
“你二人,想好了嗎?”
他問的,是二人要不要一直跟在他身邊。
“如果此時返回,本公子倒是也能讓你們進入朝堂,以你們的功勳,封侯拜相不提,但也一定能有不小的官職。”
嬴子修說著,王離率先回應。
他臉色激動,堅決地搖頭。
“九公子殿下,王離早已下定決心,要一生一世跟著您。”
王離沒有再多說,嬴子修也看向了張良。
“子房,以伱的才華……”
沒等嬴子修說完,張良就淡淡搖頭,笑著道。
“九公子殿下,良從前,或許還有入一國朝堂,封侯拜相之心。
“然而,九州地大物博,各大皇朝紛爭不休,良更想跟在您身邊,嘗試這場前無古人的大業。”
張良,指的自然是一統九州。
聽著他這志向,嬴子修笑著點了點頭。
很好,這二人都經受住了他的考驗。
留在身邊之人,嬴子修會更加地小心。
因為人是會變的。
人心是最複雜的東西。
比如韓非、李牧、廉頗。
他們現在雖然對自己恭恭敬敬,但是今後誰能保證他們不會有自己的想法?
他們位高權重之後,誰不會有點別的心思?
大家都是人嘛,都很了解人性的弱點。
嬴子修也從不覺得自己有什麽王霸之氣,主角光環。
所以,他的一切必須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其中,王離和張良這兩個心腹,就顯得格外重要。
王離身為他的貼身侍衛,會知道他接下來很多的事情。
張良身為黑龍衛統領,更是他監察麾下所有人的重要手段。
所以這二人,絕對不能有任何二心。
還好,自己的一番試探,二者沒有任何動搖。
他們的心也告訴嬴子修,他們表裡如一,對自己絕對忠誠。
這,便夠了。
嬴子修臉上掛著淡笑,不禁有些期待今日章台宮所會發生的事情。
只是可惜,他不想去看。
就在嬴子修要讓人關上府門,享享清閑的時候。
九公子府外,前些日子那艘略顯豪華的漆黑車架又來了。
木質車輪在地上摩擦出一段距離,還沒等馬車停穩,一個身穿黑色華服的少女就跳下車來。
少女笑容跳脫,朝著嬴子修的府中便奔跑而來。
她腳步請纓,幾個騰躍,就已經來到近前。
“見過陰嫚公主。”
王離和張良行了一禮後,很快識地退走。
嬴陰嫚跳脫地來到嬴子修面前,臉色不禁有些焦急。
“子修哥哥,昨天的除夕宴會也就罷了。
“今天的登基大典,你真的不去嗎?
“那可是父皇的登基大典誒,父皇從秦王蛻變為秦皇,這是多大的事情啊。”
對於嬴子修這位大秦九公子不參加登基大典這件事,嬴陰嫚很是不理解。
哪怕嬴政和嬴子修之間有嫌隙,也不至於連登基大典都不去參加吧?
這嫌隙,得有多深啊?
可嬴陰嫚分明覺得嬴政和嬴子修之間的關系沒到那個地步。
卻搞得跟勢如水火一樣,這讓她很是費解。
看著自家小妹,嬴子修笑著搖了搖頭。
“陰嫚妹妹,我真的不去,你快去吧,莫要耽擱了。”
嬴子修也沒想到,嬴陰嫚居然這個時候還想著自己。
心中記下這份兄妹之情,嬴子修笑著勸說對方離開。
嬴陰嫚沒走,又說了一句。
“子修哥哥,扶蘇大哥也讓我來請你,想讓你出席登基大典。
“想必,父皇雖然沒說,也肯定是現讓你去的,畢竟你是父皇最看重的公子。”
嬴陰嫚說完,便殷切地看著嬴子修。
然而,嬴子修早已經決定,這場登基大典他不會去。
小不忍則亂大謀。
更何況,今天事情他已經安排好,又有嬴政坐鎮,沒什麽可擔心的。
但見嬴陰嫚一臉殷切的樣子,嬴子修也於心不忍。
於是,他隻得裝作虛弱地咳嗽兩聲。
見他咳嗽,嬴陰嫚頓時俏臉慌張。
“子修哥哥,你的身體這麽虛弱,怎麽大冷天還在庭院內坐著。”
說著,嬴陰嫚就來扶嬴子修,一路將他攙扶入了屋子。
嬴陰嫚無奈看著嬴子修,也不再強求。
她一臉擔憂地囑咐了嬴子修幾句後,先行離開。
一邊走,她一邊心中無奈。
‘子修哥哥出征回來後,身體是越來越不好了。
‘如果可以,小妹更想出征的不是哥哥你,也不想我大秦這麽快一統六國。’
嬴陰嫚心中擔憂,但卻沒有任何辦法。
亂世之下,她一個女兒家家,即便是公主,又能做些什麽?
罷了,今後當找個好機會,就將自己嫁出去,聯姻吧。
這樣,也算是能為大秦做出一些貢獻,讓嬴子修、嬴政他們減輕些煩惱。
九公子府內。
嬴子修就是不知道嬴陰嫚是這樣想的。
若是知道,他定會忍不住地溫和安慰。
不論如何,他也不會讓自己的妹妹成為聯姻的利益工具。
嬴陰嫚出了九公子府,乘上車架。
沒過多久,她便回到了秦王宮之中。
嬴陰嫚在章台宮側殿內見到了扶蘇,以及大秦皇室的一眾子弟。
扶蘇看著嬴陰嫚孤身一人回來,眼神暗淡了下。
隨即,他抱著一抹希望地問道。
“陰嫚妹妹,九弟來了嗎?”
今天大秦登基大典,可以說是百國來賀。
其中,還有五大皇朝那等龐然大物。
這幾日接見五大皇朝的使者就已經讓扶蘇勉強應付。
如今。
一次性面對那麽多天驕才豔,扶蘇屬實對自己有點沒自信。
所以,他發自內心地想嬴子修能過來鎮鎮場子。
有他在,其余所有人都翻不起浪花。
哪怕大唐太子李承乾、大明太子朱標都不行。
嬴陰嫚看著扶蘇,遺憾地搖了搖頭。
“扶蘇大哥,子修哥哥身體抱恙,來不了。”
扶蘇一聽心中更加擔憂。
“子修他怎麽了?”
嬴陰嫚把自己在九公子府內的見聞告訴了扶蘇。
扶蘇聽後,一雙不算重的眉頭深深凝在一起。
他心中歎息,感慨嬴子修被天所妒。
其實,扶蘇是挺想讓嬴子修繼承皇位,他讓出那個位置的。
畢竟嬴子修才能比他要強,性格也更像一個皇主。
但是。
嬴子修的身體……
扶蘇心中滿是憂愁。
一旁,聽到此話的胡亥卻是眼神微動。
公子高、公子將閭等人也都是各有反應。
不多時,伴隨著一聲沉重的嗡鳴,大秦登基大典正式開始。
扶蘇位列首位,帶著一眾弟弟妹妹們走入章台宮大殿。
大秦一統六國後,章台宮大殿經過了幾番修繕,如今變得更加威嚴雄偉。
嬴陰嫚等女平日很少有機會來章台宮大殿。
一進入,眾女心裡便有了不同的敢想。
大秦,越發強大了。
這便是如今的大秦。
文官一側,李斯站在首位,身側是韓非。
二人半個身為後,是趙高與尉繚。
再之後,就是大秦的九卿之類官員。
眾人神情嚴肅,誰都不敢懈怠。
武將一方,徹侯王翦不在,於是沒有領頭。
李牧、廉頗、王賁、蒙武四人並駕齊驅。
在四人身後,是蒙恬、李信這等年輕一輩。
其實他們的領兵造詣也都已經很不凡,只是一直苦於沒有機會領兵,所以並沒獲得什麽巨大戰功。
宗室、文臣、武將們所有人都看向前方的高台。
高台共有九層台階,象征著絕對的權力。
九層台階之下,兩側分別站著如今的黑冰台指揮使章邯,以及嬴政的貼身侍衛蒙毅。
二人臉色嚴肅,目光灼灼。
一旁的老宦官這時開口,公鴨嗓響徹整個大殿。
“大唐、大宋、大元、大明、大清使者進殿!”
登基大典分三個環節。
其一,是祭祖大典。
嬴政祭奠祖先,大秦橫掃六合,一統東州。
其二,便是如今的登基大典。
這是最重要的環節,一旦有任何差池,大秦將臉面丟盡,淪為笑柄。
其三,是登基大典後的宴會,也是正是接待各大皇朝,談合作,談禮儀的時候。
國事相待,這次各家皇朝領頭的便不是都是皇子。
大唐相國長孫無忌領頭,身邊跟著太子李承乾,以及秦瓊秦叔寶。
大宋晉王趙光義領頭,身邊是大宋戰神楊業。
北原使者依舊由忽必烈帶頭。
他父親托雷雖然像是個文臣,但實則說起來還不如忽必烈更冷靜。
獅王察合台更不用說,一純純莽夫。
所以,雞蛋裡面挑骨頭,只能是忽必烈這個還算穩重之人帶頭了。
看著北原這古怪的陣容,不少人都是面面相覷。
也著實難為這北原了。
大唐是綜合國力的第一皇朝,可以理解為一個全才的學霸。
而北原,雖然是軍事實力第一的國家,但卻偏科極為嚴重。
他們幾乎沒什麽文臣,武將中卓越的也都大部分是成吉思汗的兒子們。
所以,便有了太孫忽必烈、二王爺察合台、四王爺托雷這古怪陣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