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丘不歸一行人的到來不是偶然。
想當初,他們離開嶺南,回返雲州。而雲州本就是近海州郡,與羅刹海洲相隔一道海峽。
陳晉金榜題名,天下揚名,只要不是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基本都會看到。
不過他到羅刹海洲赴任當知府的事,就需要消息靈通的渠道了。
那時候陳晉從雲州經過,曾想著去找外公一家,但多方打聽,毫無線索,這才作罷。
到了島上,站穩腳跟,打開局面後,就有意地發散消息出去,表示“陳晉在這裡”。
這是一個信號!
只要大舅等人收到這個信號,自然便會找過來了。
現在一看,果然如此。
……
“小郎,有出息了呀。”
丘不歸很欣慰地讚道。
當年那個拘泥衝動的外甥,而今已是一方大員,執掌一州之地了。
雖然,只是個名聲不好的蠻荒海州。
可現在看來,此地已蓬勃發展,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足見治理的功效。
最讓丘不歸感到寬慰的,還是陳晉的結婚生子。
在這時代,香火傳承,開枝散葉,才是重中之重。
正所謂“成家立業”,有了妻兒,才算是真正的男人大丈夫。
至於陳晉本身的氣質變化,倒沒那麽在意了。
考了功名當了官,氣度舉止肯定會大有不同。
當陳晉問起大舅這邊的境況,倒沒什麽可說的:眾人一路回返雲州,算是平安,然後開始尋找祖地,並隱姓埋名地住在郊外山間,而非城裡頭。
只是丘氏早已沒落,族人散落漂零,很難攏聚回來了。
一晃三、四年過去,中原開始動亂,丘不歸憂心忡忡,思謀出路,並最終聽到了關於陳晉消息,大喜過望。
開始還以為只是同名同姓,多番打聽後,這才確定了,於是當機立斷,漂洋過海來尋親。
至此,一家團聚,其樂融融。
而讓陳晉最為放心不下的外公的健康情況,老人家的身子骨卻還算硬朗,只是精神較為糊塗了,有時候甚至都認不出人來。
對此,陳晉想著,要尋個機會對外公的泥丸宮探索一次,看是不是內景觀出了問題。
但必須十分小心謹慎才行。
畢竟老人家上了年紀,內景觀頗為脆弱,即使抱著最大善意的外部進入,也可能造成損傷。
很快,外公一家就在府衙附近安頓下來了。
然後陳晉開始“知人善任,安排工作”。
首先是大舅。
在高州府時,丘不歸做的是都尉之職,正是練兵的一把好手,由他走馬上任,統管羅刹海洲的兵馬,簡直是量身定做,再合適不過。
而且,大舅可是真正的一家人。
丘不歸也欣然受命,隻問了句:“軍營兵甲規模要做到什麽樣的程度?”
陳晉回答:“多多益善,這是咱們自己的兵。”
聞言,丘不歸心中凜然,很快明白了外甥的意思,頓時開始摩拳擦掌。
他本非安分的人,況且現在王朝的狀況有目共睹,這般時候,不為自家著想,還想著去效忠,那簡直太愚蠢了。
其次到二舅丘不來。
如今島上正是各行業蓬勃發展的期間,商機無限。
這一點,正適合二舅來大施拳腳。
所以,商業這一塊的重任,就交給丘不來了。
為此陳晉特地向二舅闡述了“官商”的概念和范疇,丘不來一聽便明白,笑道:“小郎盡管放心,別的二舅不敢說,但論起賺錢,我還是有些本事的。”
心裡喜滋滋的。
在乾朝,商販地位普遍低下,哪怕家財萬貫,面對衙門強權時,也是待宰的肥羊。
可當下完全不同了,背靠當知府的外甥,丘不來這位“商人”的地位大幅度提升。
陳晉甚至給二舅賦予了官身,擔任戶房主事。
隨著府衙的正式化,正規化,人員的不斷擴充,陳晉已經準備恢復六房制度,更便於管理。
最後是表弟寶兒,也得了個官職,去文廟幫忙,與林修共事。
本來呢,府衙封官,這裡說的是正式的入品官職,基本都要上書朝廷,給予批準,並發放相關的印章官袍,以及俸祿等。
這才算是入了編制。
在年前,陳晉就已寫了申請奏章上去,申請好幾個官職,可直到現在,杳無音信,不知是傳遞得慢呢,還是根本不批。
但他也不管了,直接授命當官,至於俸祿,就走府衙的帳目好了。
包括軍營兵甲,以及建設用度等一切開支,都是如此。
等於是自給自足。
從這方面上講,儼然成為了一個獨立王國。
其實從一開始,陳晉都是淡化朝廷的影響,而著重提升個人的名望和威嚴。
所有的一切,都是早有鋪墊和計劃。
顧樂遊對此深有體會,佩服得五體投地。
“小郎,那我呢?”
一個個都當上了官,丘不嫁跑來問道。隨著丘氏的敗落,她這個聖姑的身份基本就成為了擺設,只剩下了一點點的象征意義。
陳晉沉吟道:“要不,你也去練兵?”
“練什麽兵?”
“當然是娘子兵,全部由女子組成。據我所知,島上本地的女子頗為彪悍,又能吃苦耐勞,不比男人差。如果你能把她們組織起來,那就厲害了。”
聽了這話,丘不嫁眼神發亮,恍若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充滿了乾勁。
陳晉叮囑道:“我只是和你說個構想,具體怎麽做,要如何做得好,都得靠你自己。”
丘不嫁信心滿滿地道:“小郎,你盡管放心,這個事情,我能做好。”
說罷,立刻出去忙活了。
安排妥當,陳晉松了口氣。
對於政務管理而言,人事安排是重頭戲,非常關鍵。
他可不是任人唯親,而都是人盡其才。大舅二舅等人,不敢說是天下無雙的人才,但都各有擅長,有他們在,整個羅刹海洲的局面基本就定了。
接下來,只需等待時間發酵,然後開始收獲成果即可。
相關影響已經彰顯出來了,文廟立聖,文章傳播,如同滾雪球般,讓陳晉大為受益,他終於認識到什麽叫做真正的“修行資源”。
這和以前的單槍匹馬,散人狀態,根本不是一個層次量級的。
文氣神韻滾滾而生,《立德篇》收到的反饋效果也是十分順利,帶動起來,又能使得劍法通玄,再上一個台階。
整個《三立經》,最終形成了完整體,在法門上的感悟、意會、以及法念之力,煥然一新。
陳晉沒有真正的師父,卻擁有了一州之力。
由此觀眾生,和站在街頭上張望,不是一個東西。
膽子再大點,想更遠些:如果能站在天下的角度上“觀眾生”,又將是何等壯觀的一種體驗和領悟?
想著都感到思潮澎湃。
不過現在,也就想想便算,不去多想,以免飄飄然,從此陷入幻想和妄想中去了。
主要是腳踏實地,多做實事。
這一日,得到擢升,負責碼頭巡防治安的老祝飛馬回報:“大人,朝廷派人來了,是個公公,說要宣旨,請大人前去迎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