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貞觀清閑人》第35章 李世民找到了政治統一的新辦法
  第35章 李世民找到了政治統一的新辦法
  李寬其實並不會造船,前世的時候他屬於文科生系列。

  但不會造船的他知道海船的重要性,所以李寬選擇了把前世聽過的海船理論都寫出來,然後讓工匠們自己去造。

  為了激發工匠們的積極性,李寬選擇了金錢獎勵以及船隻獎勵了。

  你們研究出了海船,我送你們一艘,然後你們出去捕魚,如果開著沒問題,那這艘船就給伱們家了。

  一些本地征召的工匠就興奮了,出海捕魚耶,有大船和沒大船完全是兩種等級。

  舉個例子,有大船的一些漁民在某個時代甚至去過日本海捕撈,撈完就跑,偶爾撈到一些違禁用品,拉回自己國家的海域就直接上報,然後領一筆款子。

  沒大船的漁民看到這種情況,就只能選擇羨慕。

  沒辦法,在大海之上,沒大船,就只能認命。

  李寬的造船廠就是一群封建工匠,拿著李寬回憶起來的海船技術在瞎搞。

  唯一優勢就是有一些大匠存在,跟著一起搞。

  至於歷史留名級的匠人強者,李寬是沒有搜集到。

  待在春州的最大好處就是李寬自己就是無冕之王,沒人能管他,想幹嘛就幹嘛,妥妥的縣太爺節奏。

  在安排完工作後,李寬就悠閑的在海邊混日子,天天吃一些二十一世紀吃不到的海鮮。

  比如說一米長的硨磲,還有比帝王蟹還帝王蟹的大螃蟹。

  李寬除了自己享受,在造船廠旁邊又弄出一個鹹魚加工廠,加工各種魚類,順便研究魚肉的保鮮技術。

  對於肉類保鮮,李寬是想點出火腿腸技術的。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火腿腸的保質期還是屬於不錯的那種。

  最起碼,用來運輸平衡物價還是不錯的。

  這種自由自在的日子李寬隻過了三個多月,貞觀初年的冬季來臨之時,王珪來了嶺南。

  王珪來了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正在吃著魚肉火鍋唱著歌的李寬。

  看著風塵仆仆來到的王珪,李寬敬了老王一杯,疑惑的道:“你怎來了?”

  王珪看著李寬的海鮮火鍋,嘴角抽搐,虧你爹還讓我看看你過的怎樣,有沒有因為造船廠不盈利,後悔到痛哭。

  “我從黃門侍郎轉職成了門下省官員,現在兼職吏部尚書,來嶺南視察官員工作情況,給予評價,好做來年的考核。”

  王珪看李寬過的很好,讓廚房給自己也上一份李寬的菜。

  當一隻一米長的硨磲端上來時,王珪驚呆了,我的海鮮,厲害了。

  然後當帝王蟹中的帝王蟹上來時,王珪都忍不住驚呼出聲。

  十幾斤的大龍蝦都快成怪物了。

  最重要的是,這些還都是新鮮的。

  王珪也不客氣,既然送了上來,那就先吃。

  酒足飯飽後,李寬再次問道:“王公,這都冬天了,你怎跑嶺南來了。”

  “所謂的考核,應該用不到你親自跑一趟吧。”

  李寬的眉頭微微皺起,疑惑的問道。

  考核那東西對嶺南地區現在的這些官員來說和玩笑一樣,他們背後都有自己的家族勢力庇護,吏部考核對於他們來說就和玩一樣。

  最重要的是他們還不是送禮走人情,因為負責考核的人就是他們家的自己人,禮都不用送。

  而且想到這裡,李寬就想吐槽一句,舉賢不避親,可能就是世家弄出來給自己提拔自己人用的,省的別人說他們官官相護。

  王珪看李寬一眼,歎口氣,眼神中充滿了怒其不爭:“楚王殿下,你身在嶺南,就沒有發現嶺南的問題嗎?”

  “你知不知道,嶺南的局勢已經到了一位世家、陛下都認可的人才能處理的地步。”

  這句話讓李寬直接懵逼,這是怎麽回事。

  王珪對李寬真有點怒其不爭的意思,終究李寬跟著他學習了一段時間,二人相處的還不錯。

  他看李寬還是迷茫的樣子,無奈的道:“那些嶺南亂賊們帶著戰利品從嶺南道之外的世界回來了,黃金寶物他們拉回來了幾十車,除此之外,他們陸陸續續遷移回來了五萬人口。”

  啊這,李寬被這句話嚇的手中杯子拿不住了。

  出了嶺南道就是中南半島,過了中南半島就到了恆河流域,那裡現在的王國是戎日王朝。

  天竺已經逐漸衰敗。

  李嚴那群人,該不會把中南半島洗劫了一遍吧。

  王珪看李寬震驚到杯子都拿不住的程度,更是哀歎不已,你是真心不關注啊。

  “你春州也買了一部分嶺南亂賊送回來的人口,你不知道嗎?”

  王珪忍不住再次問道。

  李寬搖搖頭,臉上的表情很尷尬:“我把刺史印璽都留給了許敬宗,讓他自己去幹活,我來這邊這裡弄造船廠和魚類加工,鹹魚保鮮。”

  “我覺得把這三個產業弄好,我能搞出大唐南方第一大肉類製造,能把大唐百姓的幸福度大大提高。”

  王珪被這話噎住,他覺得李寬說的也有道理。

  他以前就聽李寬說過,要想讓百姓富,不能光想著讓百姓有錢,也得讓物價低下去。

  假如肉三百錢一斤,你給他乾成二十錢一斤後,百姓不就能買的起了。

  王珪知道李寬沒有在瞎完後,也算是欣慰,繼續道:“我還是直接說重點吧。”

  “嶺南亂賊發財不重要,反正他們回來之後也都要花掉。”

  “陛下和世家們之所以希望派我這個有雙重身份的人來,是因為他們找到了一個更適合大唐完成統一的辦法。”

  “一個不再需要利益交換,妥協的政治統一。”

  即使是王珪都忍不住覺得這個方法的出現太好了,直接避免大唐進行內部傾軋。

  國土上的統一很簡單,但之後的政治上的統一很艱難。

  尤其是李世民這種,秦王府出來的從龍之臣需要安撫,拉攏世家你得安撫世家,李淵還沒死呢,他的老臣們不能做的太過,不想讓王朝崩塌,寒門子弟你還得幫忙照顧一下。

  而官位向來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不可能一個坑插倆蘿卜,那他也不對路。

  馮盎這嶺南道控制權的交出解決了一部分政治統一的問題,避免了更多的權利傾軋。

  要不然,這政治上的統一只能依靠妥協和利益交換。

  李寬聽出王珪的意思,沉吟一下道:“陛下和世家是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準備對把政治壓力對外,打下土地,就需要人治理。”

  王珪點點頭,沒錯,就是這樣。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