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貞觀清閑人》第352章 突如其來的分贓大會
  第352章 突如其來的分贓大會

  “李勣傳來消息,天竺國已經覆滅,蘇定方將軍聽說吐蕃所在的高原可以下到那邊,特意申請調取軍隊駐扎守護通道,防止他們破壞我大唐的糧倉。”

  長孫無忌淡淡的聲音傳遍整個朝堂。

  天竺已經被覆滅了嘛。

  祿東讚瞳孔猛縮,他和松讚乾布給吐蕃準備的另外一條路,就這樣沒了。

  那裡的土地是多麽的豐厚,那裡的資源是多麽的良好,就這樣沒了。

  李世民淡淡的道:“很好,接下來開始進行士兵調休,並且命令南方世家準備進行大遷徙,把那裡站穩。”

  長孫無忌帶來的消息很震驚,接下來大家都開始討論如何處置南亞那邊的事。

  天竺沒了,南亞的諸多國家被掃平,接下來就是按照計劃的軍管破壞性統治,同時還有大規模收割那裡的糧食供給大唐。

  一年三熟,畝產十二石,這就是恆河在這個時期的霸道。

  通往恆河的道路早就已經修好,沿途的國家都被集體拆遷,變成大唐的一座又一座城池,李世民安排了一波又一波的官員。

  這也是李寬之前在西域朝李世民要官員時,李世民給不出的原因。

  成手都被安排完了。

  從大唐通向南亞道路上的小國,都被集體掃蕩完畢,那些歸化的地方都得安排大唐的官員。

  當然了,這也是大唐經濟騰飛的基礎。

  那裡的人活的可沒有大唐百姓活的這麽好,這麽開心。

  不過,即使如此,他們也享受到了以前享受不到的東西,比如香料,比如糖,比如鹽。

  大唐本土生長出來的新家族和商人們,可都是隨著軍隊的腳步在步步賺錢。

  李寬站在一旁,靜靜的聽著李世民和朝臣們討論對南亞的安排。

  他們對於南亞的安排早就規劃的差不多了。

  恆河流域被集體承包給了南方世家,以井田製畫出一塊塊土地,承包給南方世家管理。

  設置了統一的南亞都護府,下面分批設置各級官員,基本都由南方世家進行擔任。

  南方世家沒有選擇建國,而是依附於大唐,他們和北方世家不同,他們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活的更好,更長久,而不是更刺激。

  李世民在朝會上也表態,把一部分皇族遷移了過去。

  還從南亞中瓜分出來了一個王國的土地,全部組建成農場,分給了三省六部和滿朝文武。

  非常的大氣。

  當然,李世民也表示,這個王國的產出主要就是供給中央官員的。

  說白了,就是養廉,讓中央官員在當官的時候能賺下足夠自己家族一輩子花銷的錢。

  能夠安安穩穩的工作,不用擔心自己過不好。

  收入都是按照職級去分配的。

  李寬聽的咂舌不已。

  這說白了就是一場分贓大會。

  李寬不禁想到,恐怕李世民早就想這麽幹了。

  想著,李寬看向坐在自己身後角落裡,奮筆疾書的某位顏家官員。

  把身子往後挪挪,李寬小聲道:“這分贓大會,你怎記錄?”

  顏姓官員瞥一眼李寬,輕聲道:“微言大義,一句話,百樣理解。”

  好吧,李寬服氣了。

  顏姓官員又接著道:“今天的歷史,會側重您和魏王的爭吵,分贓呸.官員福利的事會稍微放放,畢竟,我們這官員福利,都是小事。”

  李寬更服氣了。

  “未來,一定會有很多後人喜歡大唐,想穿越回大唐,不衝別的,就衝大家的.萬眾一心。”

  想了想,李寬還是沒有說出臭味相投。

  顏姓官員一邊奮筆疾書一邊低聲笑道:“楚王殿下,你難道沒有看出我們今日所作所為的隱患嗎?”

  李寬點點頭,表示自己看出來了。

  從他提出皇位競爭製,再到現在這場李世民早有預謀的分贓大會,都給未來埋下了一顆又一顆的雷。

  但李寬知道一件事,這些雷,都不會在他死前爆炸,大概會從他死後的兩三代皇帝爆炸出來吧。

  至於會不會炸死人,那就不是他能管理的了,就看那些後人能不能擺平。

  所以他才會選擇在未來把皇位放出去,就算出現雙龍爭霸,五龍同朝,九龍逆天的情況,也能保證李氏短時間內不會死於外人。

  而且李世民也埋下了後手,看他給中亞,南亞各送一支皇族就知道了。

  顏姓官員繼續笑道:“滿朝文武都知道自己做出的選擇在未來不是最好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現在確實是最好的。”

  “也正是因為他們的這個選擇,整個大唐都在獲利。”

  “那些工廠的工人們,因為工廠需要加大產量,都拿到了幾倍的工資,賺的盆滿缽滿。”

  “寺廟和道觀中的出家人大批量人因為凡塵太美選擇入世,解決了出世人太多的問題。”

  “官員們盛世降臨,現在都隻想讓這一朝更美,更強,讓自己青史留名。”

  “楚王殿下,我們大家現在說一句集體被利欲熏心都不為過。”

  “所以這段史書,會是後世最模糊的。”

  “您不需要問我如何記載了。”

  顏姓官員的笑聲中充滿嘲諷。

  他的道德告訴他,他不能采用避重就輕的方法寫史書。

  但這場分贓大會給他們顏家的東西太多了。

  讓他覺得,他若是在史書上實打實的記錄他們的分贓大會,對不起他拿的東西。

  顏家在中南半島上分了十二座城池和一座港口,一個月賺的錢頂他們家之前十年積累。

  未來,他們家還會在海上拿一座小島。

  李寬聳聳肩,不再和他聊天,轉而看向朝堂之上的討論,哦,是分贓。

  身處這個時代的李寬知道,他們的出兵理由不正義,所以叫分贓並不過分。

  但拿了太多東西的某史學家,表示正義的理由他們可以來寫。

  轉過身來的李寬看著由馬周和魏征二人提議的一條又一條分贓意見,忍不住挑挑眉,這家夥不是一向都很和善,為千古考慮嗎?
  再次轉過身看向顏姓官員。

  某顏姓官員看看正在演講的魏征和馬周,歎口氣,輕聲道:“我知道的是他們二人的家裡在嶺南一家拿了一座港口城市的封地,除此之外,還有史書上的大寫特寫。”

  “應該還有一些我不知道的東西存在。”

  “至於清廉,不想拿之類的,這是不可能的,滿朝文武都拿了,就他們兩個不拿,會被打死的。”

  李寬明白,這滿朝文武都已經吃飽吃撐了。

  “靠著掠奪撐起來的資本雖然充滿邪惡,但掠奪主體確實都能吃飽。”

  李寬心裡暗道。

  李世民讓他和祿東讚李泰爭吵,就是為了讓史書記錄時,多關注他們,別關心分贓,讓後世人看時,忽略這一段分贓大會。

  太難看。

  一群大官,在討論和執行一條條掠奪他國的政策。

  祿東讚看著瘋狂的大唐朝廷,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麽。

  李泰和李恪也不懂這是怎麽了,二人甚至聽不懂那一條條分贓的政策代表著什麽。

  不過,李寬突然心裡想到一件事,忍不住暗道一聲:“埋下這麽多雷,我以後要不要允許外族人入贅李家,可以冠李姓登基呀。”

  說實話,李寬聽著那一條條政策都驚了。

  雷太多,未來真的容易爆炸。

  不提別的,世家反攻大唐就是最大的雷。

  但這個時期又必須用他們。

  朝會開了一整天,下朝時,房玄齡告訴李寬,預計還要開兩天,讓他做好戰鬥準備。

  李寬嘴角抽搐,不知該如何接。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