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貞觀清閑人》第264章 突厥,聽懂了。
  第264章 突厥,聽懂了。

  草原上的其他大大小小的部落,鐵勒、回訖、薛延陀等大大小小的部落主們猶豫一下後,紛紛露出堅定的眼神。

  “幹了,我們主動上書,破滅吐谷渾,這滅國的功勞,死去族人的血,就能證明我們對大唐的忠心了,”

  “足夠的功勞,就能讓我們昂首挺胸的對其余唐人說,我們為大唐流過血,不再是該死的戰敗人。”

  “殺吧,為我們的子孫後代殺出一個朗朗乾坤,要不然,我們一輩子都是大唐的低等人。”

  那些草原的部落主們也都是人精,他們想著自己草原現如今被各種唐人勢力包圍的情況,歎口氣,不融入,以後他們就是大唐境內的下等人。

  唐人又發現了一大片黑土地,在那裡也搞著開發,隨著時間的推移,那裡必然也會駐扎人口。

  他們也調查過,那裡養個幾百萬人不是問題,到時候他們就又有一處被包圍了。

  基本可以說一句,他們突厥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等到以後大唐再把高句麗這些地方打下來,那他們就更完蛋了。

  既然如此,不如他們先加入大唐算了。

  李莫看其他人都同意後,嘿嘿一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們以後就叫夏人了,而不是什麽該死的突厥,鐵勒,回訖,薛延陀,大家回去就和自己部落的人直說吧,並且做好征戰的準備。”

  一眾部落主對視一眼,堅定的點點頭,好。

  一群人,共同起草了一份為國征戰的文書,一眾大大小小的部落主一起簽名。

  歷史上,乾這事的時候他們是為李世民上尊號。

  這一次,他們是為了融入大唐。

  李寬知道的時候,表示真不錯。

  各個部落主,一起簽字的文書被快速送到長安。

  他們的意思大概就是,我等身為夏人後裔,身上流著夏人之罪血,但我等亦是中原之人,身上也肩負著守衛中原之責任。

  現如今吐谷渾蠢蠢欲動,時不時就劫掠我中原商隊,此舉乃是大不敬之罪。

  我等願意騎兵,為陛下征討吐谷渾,揚我大唐天威,亦是洗刷我等身上的夏人之罪。

  羊皮卷下,是密密麻麻的簽字和手印,而且簽的還都是大唐文字。

  李世民把這東西扔到朝堂之上,讓官員們進行商討。

  一位又一位大唐官員都懵逼了。

  理論上來講,他們是應該拒絕的,畢竟,你們說自己是夏人,你們就是夏人啊?

  你們算老幾啊。

  可是為了以後更好的發展,更好的佔領草原,他們也應該答應這幫人。

  讓他們確實的去為國征戰。

  一群人,猶豫之時,長孫無忌邁步而出,沉聲道:“陛下,我等應該同意此舉。”

  “而且對於突厥在滅吐谷渾之中的有功之臣更應該大加封賞。”

  “適合養老的中南島嶼,水草更加豐盛的中亞平原,打下吐谷渾的城池等等,都是可以封賞的地方。”

  長孫無忌的話給了其他人一個大大的刺激,同時在心中暗道一聲好狠。

  這是要把突厥人調的哪裡都是,分裂突厥人啊。

  大家對於漢人的同化能力很有信心。

  頓時,一位位大唐文臣眼中都冒出精光。

  就在他們興奮的準備算計一波突厥,好更快速讓突厥融入大唐之時,旁邊的將軍們猛的出來一群人,跪地就哭道:“陛下,吐谷渾,我們也能滅,用不著該死的突厥人啊。”

  李世民本來也在思考該如何分裂突厥人,把他們更好的融入大唐,現在猛的聽到這一陣陣哭聲,嚇的一哆嗦。

  “誰說我不用伱們的?”

  李世民沉聲反問。

  這話讓大唐的將軍們一愣,啊這,原來是要用我們的啊。

  “如果外族士兵用的多,我漢人戰力不就下降了。”

  “戰爭雖然殘酷,可一個國家的本族戰力若是少了,豈不是自毀長城。”

  “諸君剛才的話,是覺得我是傻子,看不清問題嗎?”

  李世民的又一次發聲,讓一眾將軍紛紛退下。

  嘿嘿,他們不敢接這話。

  朝堂之上的文臣們則若有所思起來,李世民這話,不光是說給將軍們聽的,也是說給他們聽的。

  這代表著,李世民對於軍隊戰鬥力的底線所在啊。

  他們想起了之前有一個文臣提出過雇傭外族士兵征戰,這樣一來可以消耗外族人口,降低治安成本,二來可以增加大唐百姓的幸福度。

  這個奏折說的還是有點道理的,但是被李世民扣下,留中不發。

  現在看來,李世民身為軍人出身的皇帝,是完全接受不了這一點的。

  李世民的底線啊,還是不能觸碰的。

  接下來一眾人討論了草原人征戰吐谷渾的軍功分賞制度和對突厥民眾的賞賜制度。

  雖然口上還叫突厥,但李世民已經要求底下人在寫聖旨時寫夏人二字了。

  杜如晦在制定賞賜的時候全部以平等對待。

  軍功賞賜平等對待,不分彼此。

  在出兵上,草原出兵七萬,大唐本土出兵八萬,共計十五萬大軍,一起覆滅吐谷渾。

  出兵理由,吐谷渾不是東西,看不起草原人,賣給草原的鹽又貴又不好吃。

  這個理由是站不住的,但對李世民來說不重要。

  李世民現在就知道一點,滅了吐谷渾,佔據的巨大領土可以安排好大一批官員。

  佔據的土地,可以遷移好多百姓,可以緩解大唐百姓的生存壓力。

  而且,壓榨吐谷渾百姓產生的大量資源,完全可以供給大唐,讓大唐百姓活的更好,讓貞觀盛世到來的更加舒暢一些。

  對外征戰的勝利,盛世的到來,青史留名的威望,這些東西聚集在一起,就足以洗刷他李世民犯下的過錯。

  不求功過相抵,只求他的功勞被如實記錄下來。

  至於發動戰爭的理由能不能站住腳跟,李世民隻想說一聲史書是由勝利者撰寫的,而他李世民是吐谷渾的惡魔的同時,還是大唐的英雄。

  大唐的文人記錄大唐的英雄,又怎麽會讓他的戰爭理由站不穩腳跟呢。

  就算圓不過去,不還有突厥人自願背鍋嘛。

  當阿史那社爾和李莫等人拿到李世民的聖旨時,聽到平等對待的軍功賞賜之時,整個人都激動了。

  “戰場之上,每屠殺一名吐谷渾戰士,即可洗刷一人之夏罪。”

  傳旨的太監最後悄悄說了一句私人的話。

  “這句不能寫到聖旨上,但確實陛下和三省大人讓我告訴您的。”

  “他們說,吐谷渾的人口,聽說只有兩百多萬,其中大多數還都是女人和孩子,只有少部分是男人。”

  李莫和阿史那社爾等人咧嘴笑了,這句話,我們能聽懂,放心吧。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