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貞觀清閑人》第371章 懵逼的李寬
  第371章 懵逼的李寬
  當然,松讚乾布還有一句話沒說,除了他們有可能打贏外,其實還有另外一種結局。

  那就是過於慘烈的犧牲留下的共存和平。

  現在他們吐蕃和新羌人之間的戰鬥沒有正義性可言,有的只是立場之分。

  而在這場立場利益之爭中,他們吐蕃已經輸了。

  高原之上的戰火燃燒情況被大唐埋進的探子們記錄下來,同時,大唐境內得到高原爆炸了消息的各方勢力,從皇帝皇族到各個大臣再到中亞和南亞的世家,再到遼東那裡求未來的商人們,可以說除了工農階級,其余的都派人來了。

  他們做的工作都很簡單,研究高原爆炸的原理。

  他們雖然通過各種渠道拿到了李寬給寫的高原情況,但他們還是不願意相信,他們只相信自己總結的過程。

  當然,這不妨礙他們忌憚李寬。

  此時在他們眼中,李寬就是一個惡魔。

  一個擁有幾百萬人口和絕世地利的頂級王國,就這樣被玩爆炸了。

  他們驚恐啊。

  尤其是中亞的那些世家,他們很清楚,自己能建立的國家,短時間內發展到巔峰也就是吐蕃這種頂級王國而已,甚至於可能還打不過吐蕃。

  而李寬這家夥,以後可是要跟他們做鄰居的。

  如果李寬搞爆吐蕃的方法是赤裸裸的戰爭手段他們也不會太怕,結果人家直接就是一手人心加經濟手段。

  這太可怕了。

  一些古老的家族翻遍史書,也就在當年的齊國,管仲身上找到了一些類似的手段。

  這對於各大世家來說,實在不是一個好消息。

  這時候,他們就得拿出自己的優良傳統,記錄,分析,學習,自己這一代人研究不出來,那就下一代人繼續研究。

  他們是世家,他們有時間去研究,再說,再大的坑,他們又不是沒走過。

  李寬目送一位又一位來自各方勢力的代言人進入吐蕃,最後忍不住嗤笑一聲。

  “這群混蛋,我明明都寫了那麽清楚,都把情況傳了回去,結果他們沒有一個信的,這不信任的態度,真讓我傷心。”

  牛俊達冷笑的看著他,悶聲道:“別說他們只是看了你寫的報告沒看明白,就是我停留在這裡,跟著你從頭看到尾,我都沒看明白。”

  “而我自認自己並不是多蠢的人。”

  牛俊達表示他身為管軍紀後勤出身的軍人官員,雖然打仗也牛的一批,但他確實,多多少少算半個文官。

  這些年隨著大唐高速發展,為了不讓自己淘汰,他還跟著李靖等人一起惡補了不少知識。

  現在的他外放,治理上當一個州郡官員還是沒問題。

  就這,也算挺厲害的了。

  結果卻是一點都沒看懂李寬的操作。

  而且他問了問李靖,這位軍方第一人,對方的回復是套入兵法看懂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怎麽也理解不了,因為和兵法衝突了。

  他還偷偷的從其他渠道打聽來了房玄齡和杜如晦的話,二人在私下裡說的是看懂了百分之八十,剩下的二十,也是看不懂。

  他們的百分之八十就是合格階段操作都明白了,但為什麽會出現這個結果就不明白了。

  主要問題就出在新羌人上了,他們不光在壯大,還打的太狠。

  松讚乾布身上有開國君主加仁君的光環加身,結果那些新羌人說反就反了,說炸就炸了。

  現在打松讚乾布打的賊凶殘。

  雖然高原炸了的原因大唐不懂,但這並不妨礙大唐的文武官員從吐蕃身上吸取經驗。

  不提別的,軍方看著新羌人在沒有強大統帥,靠著氣勢殺穿松讚乾布帶領的大軍這件事就覺得離譜。

  最離譜的還是打贏了。

  而在兵家身上,打贏了就是正確的,就得學習,還得玩命的學習,研究其中的道理。

  就算沒有道理,也得想辦法加上道理。

  文官們則研究起國家制度來。

  在他們眼中,吐蕃崩潰和新羌人的制度有關系。

  雖然這個制度現在一句殺酋長,分牛羊吧。

  但是也很重要了。

  李世民則研究起個人威望的事。

  他的派去的人告訴他,李寬什麽都沒有做,那些新羌人就口口相傳李寬的偉大。

  一個國家的興亡,其中遺留下來的經驗是很重要的。

  松讚乾布和新羌人之間的戰爭打的越發慘烈。

  新羌人眼中,他們絕對不能輸,輸了,他們剛分到手的牛羊就會消失。

  松讚乾布眼中也有不能輸的理由,輸了,他們酋長貴族的利益就都沒了。

  戰爭持續了整整三個月。

  在這三個月中,新羌人和松讚乾布幾乎每一天都在打仗,只是大仗和小仗的問題。

  這種情況,直接把戰爭烈度拉到了巔峰。

  三個月後,松讚乾布和祿東讚自裁,剩余的酋長們拿著金銀細軟往大唐跑.然後被牛俊達帶人截殺了。

  失去國家貴族身份庇護的他們,死在了盜匪手中,可悲的一批。

  不過,李寬對此並未有太大的感受。

  國與國之間,永遠沒有正義可言。

  新羌人們在李義府的幫助下成為了大唐的一部分。

  劃入了大唐的統治中。

  李寬拿到了李世民的手令,大氣的給高原送了一個六十萬隻大鵝的養殖場。

  這六十萬隻大鵝被李義府分給了羌人百姓們,安撫他們的付出。

  新羌人們在李義府的幫助下,打造了一座銅鼎,簽上名字,送到長安,奉李世民為人王。

  罪族歸來。

  這行為被顏家如此計入了史書之中。

  三省六部提議,要不要把這一天作為法定節假日傳承下去。

  李世民委婉拒絕,然後長孫無忌持續上書,然後魏征受不了,親自操持了這件事。

  一大群人私底下罵李世民這家夥太扯了,能不能別這樣搞。

  可一點辦法沒有。

  李寬把李義府扔高原上就回了長安。

  剛到長安,就出事了。

  李泰和李恪兩兄弟不肯回封地,天天在長安撒潑打滾。

  問題是李孝恭把這個事甩給了他。

  看的李寬一臉迷茫。

  李世民也不管自己這兩個兒子,任由他們吵鬧。

  李寬無奈的決定去找他們談一談,問問他們鬧什麽。

  “回封地?還回去幹嘛,父皇馬上就要取消王爺們的封地了,大家以後都只能掛一個稱號。”

  李泰和李恪是如此說的。

  李寬懵逼,他怎沒有接到消息。

  李世民要取消封地這種大事,多多少少也得和他說一下吧。

  “這是怎麽回事?”

  李寬也沒有想到,自己會在李泰這裡聽到如此大事。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這會動搖很多皇族的利益,尤其是皇子們的利益。

  李泰讓李寬自己去問李承乾。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