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貞觀清閑人》507.第501章 副皇出現的原因
  第501章 副皇出現的原因

  李寬最後隻得給出一個比較不知道該如何解釋的方法。

  “您說的我先記下來,回頭去鴻臚寺找一些老人們商量一下。”

  “女帝登基,一切禮製都需要更改一下。”

  “很多事情都需要提前準備。”

  這也是許敬宗來找李寬的原因之一。

  李寬說的方法雖然有很大的可行性,但也需要鴻臚寺裡的老人們進行執行。

  沒錯,就得是老人執行。

  中原王朝一大特點,主持大禮儀的官員,年齡普遍都在六十歲以上。

  如果可以,皇帝們都想用八十九十歲的老人。

  沒辦法,用這些老人,就不會有官員抨擊禮製的問題。

  人家一句我活這麽長,我還能不懂禮儀了?
  李寬聽到許敬宗的話松口氣,確實應該和那些老人們商量一下,如果可以,盡可能的讓他們幫忙背鍋一下。

  老年人,背的動禮儀這口大鍋。

  鴻臚寺內,一幫已經退休養老的老家夥也正在整理關於大禮儀相關的東西。

  他們活了這麽長時間,也是第一次見到女帝,很多東西都需要提前整理。

  而且他們覺得,不管長安公主登不登基,女帝禮儀的東西,終究得先搞起來,為以後做準備。

  沒準備長安沒登基成功,未來還會有什麽洛陽公主登基。

  他們先整理出來,以後那些官員就能用讓,不至於手忙腳亂。

  要知道,鴻臚寺這個對外的禮儀機構,因為大唐現在沒有同等朋友的關系,已經很久沒有工作了。

  現在就每年主持一下大唐的各項祭典活動。

  閑的一批。

  許敬宗來時,看到努力工作的一大幫老人,嘴角抽搐一下,把李寬說的交給他們。

  “各位整理一下吧。”

  “有陛下幫忙分擔,大家都能輕松一些。”

  一幫老人把李寬說的話傳閱一遍,然後集體松口氣,對許敬宗拱拱手,表示感謝。

  有一個大致的目標,他們也知道該如何圓禮儀上的法理問題。

  大不了就曲解周禮唄。

  先不說八百年周朝經歷了各種奇葩事件,他們可以用遵循先例來解釋。

  就說周禮身為最早的大禮儀,那都是相當不完整的。

  曲解裡面的一部分,再加上遵循先例四個字,可以和平解決大多數問題。

  唯一的前提就是得老人來,越老的人越好。

  年輕人,嘴上沒兩撮毛,讓人不信服。

  李寬也是當了皇帝之後,才越發明白為什麽中央喜歡用老人。

  不是因為老人有多睿智,而是大多數老人都見貫了風風雨雨,打打殺殺,對於大多數初見殺性質的事都能冷靜對待。

  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見到弑帝大概會渾身冰涼,驚恐不已,大問你怎麽敢,你怎麽敢做這種大逆不道的事。

  八十多歲的老人見到弑帝大概會覺得這場戲不錯,就是我得加班算算怎麽處理後續的風波。

  這就是差距。

  一個想的是質問,一個是冷靜思考該怎麽處理後續問題,盡可能讓風波局限於某個圈子之中,別往外傳,最好是別影響到百姓。

  長安公主進階女太子的事出來後,同時代的皇族們紛紛唉聲歎氣起來。

  自己就這樣輸了。

  輸的可真慘。

  為了防止他們心裡不服,李寬把他們輸的原因,輸的點,一五一十的告訴了他們,希望他們能傳遞下去,讓它們的後代知道自己該如何努力。

  同時也把長安公主是如何彎道超車的詳細情況告訴他們。

  讓他們輸的心服口服。

  當然,李晨退出的事他也沒有隱瞞。

  尤其是李晨退出的原因。

  唐人世界的人都沒有想到,大唐竟然要出一位女帝。

  永盛十八年時,以太子之身遊覽世界的長安在歐洲的皇族封國遇見一位血統超級遠的李家皇族。

  那是一支只有兩個人的小宗。

  長安娶了哥哥,帶回長安。

  女太子娶夫,這事鬧的很大。

  大家除了上禮,還要看熱鬧。

  想看看這事怎麽操控。

  長安帶回的丈夫叫李宴,血統遠,能力平庸,唯一的優點大概就是心思純淨。

  他自從進了長安城,住進李寬給的國公府,就沒有做任何事。

  每日裡就是看書,畫畫,寫字,寫小說等等。

  看起來很是悠閑,一副當好小白臉的態度。

  李寬對此很滿意。

  長安和高陽對此也很滿意。

  家庭和睦無非兩種,一種是一方特別強勢,另一方特別平和,什麽都不在乎。

  一種是男女都強勢,都互相愛。

  李宴很明顯就是第一種,什麽都不在乎。

  李宴的弟弟李清就比較有野心,拿著自己哥哥出嫁的嫁妝開始在歐洲搞風搞雨。

  一副我要崛起的態度。

  長安並不在乎自己小叔子的搞事。

  她要做的事就很簡單,登基。

  長安大婚這天,唐人世界的眾多大佬紛紛聚集過來。

  各種珍貴的禮物都被雙手奉上。

  什麽五彩珍珠縫合而成的囍字,什麽奇珍異獸啦,等等,只要是和華貴二字沾邊的都被奉上。

  長安結婚的時候房遺愛也來了。

  只不過未能坐到上面,只是在下面靜靜的看著。

  對此李寬並沒有什麽想說的。

  都是自己的選擇,需要自己背負這個結果。

  長安大婚改變了很多東西,首先就是大禮儀中多了女帝登基結婚的流程。

  其次就是女子地位徹底和男子持平。

  大唐的各行各業中都多了很多女子位置。

  只不過因為女子一些先天性的缺陷,未來必定還會出現限制女子就業的一些東西。

  李寬猜測,其中就有懷孕等等情況。

  不過他想以大唐女子的彪悍,只要沒臨盆,可能還會奮戰在第一線。

  畢竟,這是大唐,不是21世紀。

  同樣是女子,大唐的就是彪悍。

  不過女兵還是沒有出現在戰場之上。

  在這個個人武力和火器交替的時代,女兵的存在短時間是不可能的。

  李寬覺得未來也許會出現。

  長安大婚之後李寬就安排她進入三省工作。

  開始以儲君之名經營天下。

  李寬也開始逐步交接權利。

  也是這一刻,他才明白李世民為啥非要提前交接權利。

  幫扶一把是原因之一,更多的恐怕還是想輕松一下。

  坐在皇位上,實在是累人。

  長安則有了李寬當年的想法,為什麽要這麽早進行交接。

  她還是一個孩子,還想再過一段時間呢。

  長安為防止李寬當甩手掌櫃,急忙找到他,表示自己還沒有生孩子,需要生完孩子再來逐步交接。

  這個提醒了李寬和一眾文武大臣。

  女子生孩子,是有危險性的。

  副皇帝的這個職位應該弄出來,好做交接用啊。

  然後李寬再征得其他人同意後,把第二順位,第三順位都弄了出來。

  沒別的原因,就怕出意外。

  李承乾則沒想到自己臨退休還能當上李寬時代的副皇帝。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