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熟悉
這四十多歲的女人很白,很有風韻,年輕的時候肯定是個美人,讓貝思甜覺得眼熟的是,她和羅佳麗有七分相似!
相信羅佳麗再過二十年,定然就是眼前這樣子。
“這是小周,周雯雯,你來之前是我們科室最年輕的,今年三十二,這個叫羅新芳,你叫羅姐就行,和我一樣再過兩年都可以申請內退了,這個就是我剛才跟你們說的,新來的小貝,貝思甜!”
在單位,叫哥叫姐都是官稱,如果覺得年齡差的太多,叫哥姐不合適,也可以叫聲師傅,這樣也顯出尊重。
周雯雯臉上化著淡妝,披肩發披散在肩頭,杏眼柳眉,小臉巴掌大小,看上去像是南方女人,她笑著說道:“想不到退休之前我還能擺脫老么,不過你也太年輕了,這麽年輕通常還都是實習呢,你這都轉正了。”
貝思甜聞言笑了笑,聽周雯雯說話,不是性子直就是不怕得罪人。
羅新芳不是個熱絡的人,只是衝著貝思甜笑了笑。
貝思甜看著羅新芳,禮貌地問道:“羅姐,您認識羅佳麗嗎?”
羅新芳聽到這個名字一怔,抬頭看向貝思甜,說道:“那是我侄女,你認識佳麗?”
貝思甜恍然,笑道:“怪不得這麽像,佳麗在我原在的119師衛生隊,我們是同事。”
羅新芳聽後更是怔忪,喃喃道:“那孩子怎麽跑那去了,我哥嫂他們知道不知道……真是夠胡鬧的!”
貝思甜一聽這話,便知道其中似乎還有些隱情,她和羅新芳也不熟悉,不好多打聽什麽,便不再提這個。
“我們中醫科室一共五個大夫,現在加上你六個,另外還有一個特聘的,是首都中醫科研院的副教授,每周周四和周五來這裡半天,不是每周都來,當然,也不是來我們這地方,在外科大樓給準備了專門的診室。”師洪興說道。
中醫科室相對於其他部門簡單很多,人員構成也簡單,而且都是歲數大的,也沒有那些勾心鬥角的事情,大家每天聊聊天看看病,一天一天過得飛快,等到了退休年齡,可以出去自己開個小診所,有232軍區醫院的頭銜,也不至於吃不上飯。
眾人都是抱著這樣的想法,畢竟疑難雜症也到不了他們這裡,來他們這裡的,大多數都是為了調理身體。
“咱們這挺清閑的,通常也不會來什麽複雜的病症,有複雜的病症咱們也不敢看,萬一給人家耽誤了呢。”周雯雯從暖壺當中接了杯水,邊喝邊說道。
貝思甜默然,這些人本身似乎也沒什麽鬥志,不過她好像能夠理解他們的想法,她見過那些檢查的片子一類,的確可以直觀地看到內部的一些病變,雖然也存在很大的錯漏,但相比於中醫來說就小很多。
而且很多病症病變迅速,如果由中醫來看,的確有耽誤的風險。
盡管貝思甜不想承認,可是事實擺在這裡,她也不得不承認。
貝思甜也不失望,各有所長,各有各的優勢,在某些方面中醫或許不如西醫,但是其他方面也不是西醫能夠比擬的。
貝思甜很清楚,能夠成為玄醫的人仍舊只有少數,不可能將這個職業普及起來。
周雯雯忽然想起來,說道:“師兄,那咱們是不是要多加一張桌子?正好1診室就一張桌子,不如加在1診室。”
一個診室一大張桌子,其實是兩張桌子並在一起的,所以一個診室有兩個看診的醫生。
周雯雯轉眼看到貝思甜目露疑惑之色,眼神在她和師洪興身上轉了一圈,頓時笑道:“我們兩個可不是師兄妹,他姓師,我們都管他叫哥,叫師哥多拗口,乾脆叫師兄算了。”
貝思甜笑了,也跟著叫師兄。
整整一個上午,中醫科室就來了三個人,其中有兩個是因為月經不調調理的,還有一個是腸胃不好,想喝幾幅中藥。
調理都是長期的,怎麽也要喝幾次才能有效果,這個效果還要看個人的體質,如果對藥物吸收好,見效自然就快,因人而異。
貝思甜看著他們問診開藥都很老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著十分豐富的行醫經驗。
中藥房和西藥取藥的地方是分開的,不過也在一樓大廳,有專門的藥材櫃子,貝思甜比較驚訝的是,有時候看他們開出的藥,似乎是製好的?
周雯雯拿出一個包巴掌大小的棕黑色藥湯,那是封在塑料包裡的,“安定市沒有這樣的中藥嗎?”
她見貝思甜的目光一直停留在桌上的藥包上,這是她自己吃的藥,也是232軍區醫院開出來的。
貝思甜搖搖頭。
周雯雯看貝思甜的眼神就像看土包子一樣,“一般小醫院好像還沒有呢,這個屬於中成藥,熬製好的,打開可以直接喝,加熱也可以。”
中成藥現在在大醫院才有,貝思甜沒見過也正常,畢竟是外地來的。
“我能嘗一口嗎?”貝思甜看著周雯雯將藥包泡子缸子裡加熱,問道。
周雯雯噗嗤一下,有嘗好吃的好喝的,卻是第一次聽說嘗一嘗藥的!
她見貝思甜真的很好奇,等到藥包加熱好,撕開一道口子,給她的杯子倒了一點,說道:“無故喝藥總歸不好,嘗嘗就算了。”
貝思甜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舌尖上感覺到了很多種中草藥的味道,只不過藥效比之現熬的要減少很多,而且似乎留有不少殘渣,她看了一眼周雯雯手中的藥包,那裡邊還殘留著一些黑色的渣滓。
“藥效減少很多。”貝思甜皺眉說道。
師洪興見狀歎了口氣,“沒辦法,中醫的社會地位越來越差,這不也得努力適應環境嗎,現在人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西藥喝口水就能送下去,中藥還需要熬製半天,誰有那個功夫!這藥包雖然藥效差了許多,但省事,一出來很多人都說好,慢慢的也就起來了。”
貝思甜默默點頭,的確是這樣。
中醫在適應社會,推陳出新,不然將會被世人遺忘的更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