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星海求生:從一艘小破船開始變強》第223章 護盾9000萬 【4000】感謝書友DrMan
  第223章 護盾9000萬 【4000】感謝書友DrMango的打賞

  盯著眼前的數據,聽著艦載光腦的建議。

  很顯然,他面對的,並不是什麽正常的恆星風暴。

  光看那把星球當炭燒的架勢就能知道,這次的恆星風暴究竟有多猛。

  現在看來,當初的選擇還是保守了。

  位於第四條公轉軌道上的RTX4090.G,此時顯得並不是特別的穩妥。

  即便是星球背面,也不穩妥!

  但不穩妥也只能這麽挺著了。

  畢竟誰也不知道恆星風暴會提升到這種程度。

  最開始外掛提示還說呢。

  “星球大氣將會被逐漸剝離”

  “恆星風暴將擾動電離層”

  見鬼的“逐漸剝離”見鬼的“擾動電離層”。

  醒醒吧!那邊都TM炭燒了好吧?
  可即便如此他又有什麽辦法?
  這次外掛不知道為啥沒及時提醒他,趙封倉促間所進行的決策已經相當不錯了。

  既沒有離開宜居帶,面前的星球還有著非常不錯的大氣環境,而且為了保險起見他還拿星球當盾牌藏在了背面。

  這波決策整體看下來,可以說一點毛病都沒有。

  既兼顧了以後的發展,又能應對恆星風暴的衝擊。

  只是沒想到星海系統不按套路出牌,搞了個大的,這誰能想得到?

  就在趙封皺眉思考對策的時候,外掛的提示信息這才姍姍到來。

  (提示:本次恆星風暴一共3波,第一波威力最強,預計可將RTX40星系整體平均溫度提升至800℃,大約3—5天星系內溫度將恢復至正常程度。)
  (注意:你本次面對的並不是正常規格的恆星風暴,因為星海系統的“獎勵”,恆星風暴的能量其實都被積蓄在了恆星的表面,如果你的獎勵時間達到1季度那將不會發生任何問題。

  恆星風暴將會被你完美避過,但因為某些原因,伱的獎勵被中途停止,那麽之前所積蓄的全部能量都將一次性噴發出來)
  盯著外掛的提示內容,趙封那是滿頭的黑線。

  ‘乾哦!狗曰的星海系統,還能不能做人了?好家夥,獎勵裡面還帶坑的?說好了給予災害等級削弱的福利,結果你是在那兒憋大招呢?’

  ‘這誰受得住哇?挖坑都能挖到“獎勵”裡面?’

  ‘好家夥,這可真是大坑套小坑,小坑套老坑,坑中還有水,水裡還有釘!就連我走錯一步都這麽難應對,換成其他玩家來?骨灰怕不是都被小怪獸給拌飯吃了?’

  很顯然趙封這10多天的獎勵,就相當於硬堵死了泄洪的水壩。

  時間一到,便相當於堤壩決口,那恆星風暴不猛都對不起他。

  (建議:增加M型護盾數量至2000座,或進入當前星球地下1000米深度也可規避本次災害。)
  (警告!第一輪恆星風暴過後,生命星球將十不存一,空氣以及有機物將會在本星域絕跡,請做好氧氣與食物的儲備。)
  盯著外掛的提示,趙封呆滯了片刻,隨即又似乎是想到了什麽,他連忙打開區域頻道,將恆星風暴的視頻資料上傳,隨後為其他人提供了第二套規避方案。

  “經過計算還有115分鍾恆星風暴即將抵達,時間太匆忙我沒辦法去幫你們,現在你們需要自救,只有挖至地下1000米,你們才能規避掉本次災害,同時大家要注意氧氣的消耗。。。”

  這些信息發出去,趙封也算是仁至義盡了,至於其他地球同族是生是死,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回過頭來,他重新看了一遍外掛給出的建議。

  ‘嗯?護盾還差1900個。’

  想到這兒,趙封開始計算起自己的物資與希望值的儲量。

  至於說外掛建議的第二個方法,他則選擇性地將其無視。

  沒別的,1000米深他要挖還是很簡單的,但需要提前準備。

  可現在?時間不夠!

  盯著第一條建議裡所需要的東西,趙封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之中。

  ‘3000多萬的希望值,大約能提供12000小時的加速時間,現在的【質能轉換器】儲備不足需要製造,再加上M型護盾的製造時間,造2000座護盾大約3000小時就夠了。。。’

  ‘不行,還得留出一些護盾冗余,萬一到時候受到干擾宕機幾台,豈不是要發生連鎖反應?’

  ‘馬斯克當初的星艦推力冗余是15%左右,然後他失敗了。’

  ‘所以,護盾冗余至少要加到100%!畢竟小命就一條。’

  ‘嗯這麽一來的話,我得額外製造2000座M型護盾發生器。’

  想到這兒,趙封直接開口說道:
  “征服者,顯示當前資源儲量。”

  “遵命艦長大人。”

  艦載光腦應了一聲,隨即將一條條的物資信息,加載在了全息顯示屏上。

  “T0材料數量過多,暫不計算。”

  “T1材料(標準單位):合金x3億8532萬,線纜x2213萬,銅x1200萬。。。”

  “特殊材料:常溫超導體x29萬”

  “T2材料:鈦合金x2220萬,矽晶體x56萬,稀有元素x30萬,智能芯片x13萬”

  “T3材料:鈦晶體x98萬,核燃料x12萬”

  “待分解資源,T0總計5800億單位,T1總計1620億單位,特殊材料x1億6000萬單位,T2總計580億單位,T3總計1億5300萬單位”

  盯著那一條條的數據信息,趙封不禁感到一陣陣的安心,
  這一刻,那一條條的數據都在告訴他,他之前做出的種種努力全都是值得的。

  那龐大的資源儲備,完全足夠他組建一支艦隊。

  甚至將征服者強化到Lv.11。。。

  額,這個還是算了,沒有希望值的加持,【征服者】強化的過程,就跟往火堆裡撒錢一樣。

  但不管怎麽說,製作護盾的資源根本不用他擔心,肯定夠用。

  就這儲量,別說4000座,就算是4000萬座,時間充足的情況下基地也能擼得出來。

  現在缺的就只有希望值而已,畢竟材料需要二次加工成零件,而加工的過程除了材料外,也是需要時間與能量成本的。

  ‘能量、資源完全管夠,歸根結底還是缺少希望值,挺過這波災難,希望值便只剩下1500萬了啊。。。’

  歎了口氣,趙封手上動作不停,遠程操控空港開始進行M型護盾發生器的製造。

  隨後,他駕駛著【征服者】飛到物資“星球”邊上。

  此時,距離恆星風暴掃過來還有113分鍾。

  而就在剛剛,他想到了一個穩妥的辦法,而實行這個辦法,則需要趙封動用億點點的念力進行輔助。

  。。。

  隨著征服者懸停至“星球”表面,趙封隨便找了一處縫隙較大的區域,灑下牽引光束。

  緊接著,牽引光束中再度湧出大量的機器人。

  只見它們揮舞著手上的焊槍,開始對“城市”解構進行拆解作業。

  趙封想到的方法很簡單,給物資“星球”掏個洞,再將空港、船塢還有征服者全都塞進洞裡。

  最後再用護盾系統將整顆星球包裹起來,如此安全系數不就高了許多?
  而拆解的速度可比焊接快多了。

  因為焊接的時候趙封就考慮過,將來還是要將這些鋼鐵城市拉走分解的。

  所以在焊接的時候根據他下達的指令,建築機器人們特意將主要的承重與連接結構集中放在了一起。

  如此一來,只需將主要結構拆掉,趙封便可無視其他輔助支架,直接用念力強行將城市拽走。

  而接下來,他也確實是這麽做的。

  每收到機器人們拆解完畢的信號,趙封便會用念力將纏繞住的“城市”給甩出來。

  那場面像極了你往外倒手電筒電池的樣子。

  隨著趙封這麽往複操作3次。

  一處足夠深的空洞,便被它挖了出來。

  至於那三座城市,則被趙封隨手安排在另外的方位上,並由機器人們重新進行焊接作業。

  搞定藏身之所,趙封便駕駛著【征服者】飛至空港側面,同時啟動戰艦的對接設備。

  正門肯定沒法進行對接,那畢竟是戰艦的出入口,不是標準的對接口。

  至於進入空港那更別想,此時【征服者】和【浮空空港】站在一起,酷似一胖一瘦的兩個兄弟。

  體積幾乎一邊大,硬往裡擠純屬找不自在。

  “叮!對接設備接入中。。。”

  “接入完畢!氣密性檢查中。。。”

  “檢查完畢!氣壓同調中。。。”

  “調整完畢!”

  “戰艦與空港連接完畢,可進行人員與物資的輸送。”

  就在連接完畢的同時,另一側的空港內,連接通道外早已堆滿了製作完畢的M型護盾,畢竟希望值可不是白花的。

  在希望值的加持下,空港每秒都可以生產出45台M型護盾,僅需1分半左右,4000枚M型護盾便可全部生產完畢。

  緊接著,只需要通過空港內置的物資運輸系統,運抵對接口即可。

  10分鍾後,M型護盾全部通過履帶運輸到了【征服者】上。

  而此時距離恆星風暴降臨還剩下23分鍾。

  時間不等人,趙封一邊命令戰艦斷開兩者連接,同時念力再甩直接纏在了空港之上。

  還是老辦法,征服者載著他,他拽著空港以及船塢。

  只見一家人整整齊齊的朝著不遠處的物資“星球”飛去。

  飛抵物資“星球”上空,趙封將早已準備就緒地牽引光束開啟。

  只見牽引光束落地後,攜帶著M型護盾發生器的機器人們,徑直散開前往既定目標安裝護盾發生器。

  而趙封在稍微關注了一下,便又將注意力放在了眼前的事情上。

  隨著念力的拖拽,空港被他緩緩地塞進了,下方的“洞口”中。

  在下方待命的建築機器人傳來確認觸底的信號後,他這才放開念力觸手,任由空港當前的控制者貝塔接管空港的姿態調整。

  而外面工作的建築機器人,也在空港姿態穩定後,開始焊接起了可重複使用的連接支架。

  那東西形似巨型的“碳夾子”作用則是將空港牢牢固定在原地。

  保證其不會受到碰撞傷害。

  沒去管那些忙碌的機器人。

  趙封駕駛著【征服者】重新飛出地表。

  將下一位入洞的“人選”給拽了過來。

  此時的【宇宙船塢】,因為處於待命狀態下的原因,其體積被足足縮小了3倍。

  它甚至比浮空空港還要小上兩圈。

  乍一看,你根本沒法想象,這東西是怎麽能夠裝下一艘戰列巡洋艦的。

  在船塢固定完畢後,趙封最後駕駛著征服者頭朝下,扎進了洞口內。

  如此一來,除了護盾防禦系統外,物質星球的厚重鐵壁也將成為阻擋恆星風暴的有力防禦手段。

  再加上只要等一會,那些建築機器人便可以將征服者外焊接上固定的“支架”

  如此一來,這顆物資“星球”也算是有了一座可以機動的“引擎”。

  。。。

  而就在趙封忙碌的這段時間裡,恆星風暴已然刮過了第三條恆星公轉軌道。

  不出意料,那風暴對於行星表面依舊是滅頂之災,大氣以及磁場毫無懸念地被其再次撕碎。

  岩石被點燃,空氣被點燃,層層的火浪從星球與恆星風暴接觸的位置開始。

  不斷蔓延至整顆星球。

  在進行無情摧毀的同時,因為需要不斷加熱宇宙空間,再加上星系本身也是在繞著更大的星體在運轉。

  這持續的移動與持續的耗能,也讓恆星風暴的速度與能級再次下降了一大截。

  由最開始的20%光速緩緩降到了10%光速左右。

  所攜帶高能等離子體的熱量,更是從200多萬攝氏度下降到了80萬攝氏度左右。

  基本與光腦計算出的數據相吻合。

  。。。

  就在恆星風暴還有不到100秒便要抵達RTX4090.G時,趙封這邊的護盾系統也全都部署完畢。

  連庫存帶新生產的護盾發生器總計4100座,全部按照光腦計算出來的方案。

  其中的3100座放在了物資“星球”的後半部分。

  而朝向星球的那一邊,則僅留下1000座。

  這麽做的原因很簡單。

  用一個小小的流體實驗便可說明其中的原理。

  想象一下,打開水龍頭並在水龍頭出口前固定一顆乒乓球。

  固定完畢後,再將水流開到最大,現在你只需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水流衝擊到球體的表面後,小部分會被彈開,但大部分則會順著球體表面流下去,形成錐形的水幕。

  而趙封所處的位置便是那錐形水幕的中心處。

  。。。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