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諸天從四合院啟航》第355章 匪盜
  第355章 匪盜
  王剛和盛長柏決定參加院試後,盛家就開始忙活起來。

  院試與縣試和府試不同,不僅需要進行好幾天,吃喝拉撒都會困在一個小隔間裡,考試地點也不在揚州城,而是在幾百裡外金陵城。

  這個時代外出可不容易,先不談交通工具,就是一路上的風險也不小。

  好在盛紘在揚州當官,家底也算殷實,給王剛和盛長柏準備了馬車。

  盛紘為了兒子們考好院試,讓王剛和盛長柏提前兩個月出發,在金陵城住上一個月,熟悉考試環境。

  為了路上安全,王剛他們走了官道,老太太甚至把廖師傅都派來隨行。

  廖師傅帶著王剛和盛長柏坐在馬車裡,十來個盛家仆人跟在外面,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什麽重要人物出行。

  不搞這麽大的場面不行,現在外面不太平,哪怕官道都會遇到匪盜。

  好在官道相對安全一些,王剛他們人又多,上路兩天都沒遇到什麽危險。

  坐在馬車裡,王剛和盛長柏也沒閑著,一天到晚抱著書本,有時候廖師傅還會考他們一下,路上到不寂寞。

  “你們有沒有想過,考中功名後,想當什麽樣的官。”廖師傅對王剛和盛長柏問道。

  盛長柏毫不猶豫的說道:“我要像外公那樣,執宰天下,配享太廟。”

  盛長柏的偶像一直都是外公王太師,有此理想不奇怪。

  廖師傅不為所動,又看向王剛。

  王剛低著頭思考兩秒後,才說道:“我想收復燕雲,一統中原,使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再無戰亂紛爭。”

  盛長柏驚訝的看著王剛,可能也沒想到弟弟有這麽大的理想,光是收復燕雲這一點,就很難辦到,至於後面的簡直就是妄想。

  廖師傅教了王剛一年多,隱約也猜到一些他的理想。

  “你的理想過於空泛,你先說說收復燕雲有何想法?”廖師傅一針見血的說道。

  王剛說道:“燕雲十六州落入遼人手中,要想收復,自然是先滅遼國。”

  廖師傅嗤笑道:“遼國軍備百萬,豈是伱一個人能滅的,我朝經歷太祖太宗真宗,乃至當今四朝努力,都無法收復燕雲,你個孩子又有什麽辦法!”

  王剛搖頭道:“此一時彼一時,前四朝未盡之事,後世未必不能成,況且我覺得現在才是收復燕雲,覆滅遼國的最佳時機。”

  廖師傅眼中精光一閃,問道:“此話怎講?”

  王剛侃侃而談道:“太祖太宗時,遼國勢大,軍力遠在我大宋之上,敵強我弱,自然不可勝。

  可是自從真宗時期,宋遼簽訂澶淵之盟,兩國不再征戰後,強弱之勢已經逆轉。”

  廖師傅坐直了身子,問道:“你覺得澶淵之盟的簽訂,是好事?”

  王剛搖頭道:“宋遼簽訂澶淵之盟,我大宋以歲幣換取和平,自然是喪權辱國,不過在當時的環境,其實澶淵之盟才是最好的選擇。”

  澶淵之盟是北宋和遼國,在經過二十五年的戰爭後締結的盟約。

  宋真宗景德元年,遼國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

  當時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禦駕親征,至澶州督戰。

  兩國打了幾場,互有勝敗,最後誰也拿不下誰,誰都耗不起,只能選擇議和,簽訂澶淵之盟。

  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因澶州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此後幾十年裡,宋遼再無大規模戰事,互通有無,建立邦交。

  “澶淵之盟不過是那群士大夫,害怕打仗,簽訂的喪權辱國條約。”廖師傅冷哼道。

  王剛搖頭道:“知恥而後勇,澶淵之盟在當時是大宋最好的選擇,寇丞相高瞻遠矚,可惜後人不孝,漸漸忘記恥辱,安於享受了。”

  廖師傅詫異道:“此話怎講?”

  王剛說道:“我大宋開國之初,百廢待興,實則無力抵抗遼國,寇丞相就是看到這一點,才想以退為進,與遼國先簽訂盟約,以歲幣換取短暫和平,暗中發展國力,意圖學那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臥薪嘗膽。

  可惜寇丞相走的太早,以至於臥薪嘗膽最後演變成縮頭烏龜,朝中享受太久和平,再無人想要北伐。”

  王剛還有些話不太好說,其實當初宋真宗也有意北伐的,可惜他死的早,後繼的宋仁宗又太過年幼,朝政大權都落到劉太后手中。

  這個劉太后,一介女流,掌控國家大權,施政偏於保守,後來還想學武則天,當女皇帝。結果和朝中反對派玩拉鋸戰,搞的大宋錯失最好的北伐機會。

  劉太后死後,宋仁宗繼承她保守的治國方針,王剛有些話不能說,說就是大逆不道,盛紘都可能大義滅親。

  “朝中那些大臣們,就知道爭權奪利,哪裡知道民間疾苦,燕雲地區百姓受異族蹂躪多年,早就盼著朝廷大軍能收復失地。”廖師傅冷哼道。

  王剛說道:“當今官家,重內政,這本是好事,可惜官家過於仁慈,正所謂慈不掌兵。”

  盛長柏眉頭一皺,對王剛說道:“三弟慎言,小心隔牆有耳。”

  王剛看了馬車外一眼,不以為然。

  “二哥,你覺得當今官家如何?”王剛問道。

  “官家愛民如子,自然是當之無愧的明君。”盛長柏理所當然道。

  廖師傅臉上露出不屑之色,不過一閃而過,誰也沒看到。

  王剛說道:“當今官家,頗有漢文帝風范,可大宋現在真正需要的,卻是漢武帝。”

  廖師傅眼睛亮了起來,對王剛說道:“可惜官家子嗣緣薄,也不知道後繼之君又如何?”

  盛長柏感覺馬車快待不下去了,弟弟和廖師傅聊的東西,是他能聽的嗎?
  “咳,廖師傅,我和弟弟連秀才都沒考上,廟堂之事是不是離我們太遠?”盛長柏咳嗽一聲,想要提醒弟弟和廖師傅,不要再聊這種殺頭的話題。

  這時候正好一個盛家老仆走到馬車邊,向裡面說道:“二少爺,三少爺,前面出現一群攔路人,好像是盜匪。”

  盛長柏一驚,最怕的事情還是來了。

  廖師傅攔住想要下車的盛長柏,然後對王剛說道:“你實戰的機會來了。”

  王剛點點頭,從車廂的包袱裡拿出一根短棍,跟著廖師傅就下了車。

  官道上,盛家馬車對面出現一群人,手拿簡易的武器,為首一人甚至穿著鎧甲,一看就是軍隊貨。

  王剛看到鎧甲瞳孔就是一縮。

  軍械武器在大宋是管治品,尤其是軍用鎧甲,不管是誰,收藏十副鎧甲以上,等同謀反。

  對面那群人,竟然能搞到軍用鎧甲,顯然不是一般的匪盜。

  盛家一個仆人已經去找為首之人商議,準備花錢了事。

  可下一刻,王剛就看到一道刀光閃過,仆人無力的倒了下來,鮮紅的血液流了一地。

  “不對勁,那些人可能不是匪盜!?”廖師傅一看仆人被殺,立刻提醒王剛。

  王剛振臂一呼,對剩下來的盛家仆人叫道:“將馬車圍住,保護我大哥。”

  叫完後,王剛提著短棍直接衝了出去,選擇先下手為強。

  王剛一出手就是全力,比普通人強兩倍的體質這時候就體現出來。

  他與盜匪相隔二十余步,不過兩個呼吸就衝到最前面那人面前。

  王剛手中短棍化作殘影,狠狠打在匪盜頭上。

  砰!
  那人被砸的頭昏眼花,王剛反手又是一棍,直接將之打暈。

  另一邊的廖師傅,也像是虎入羊群,殺的匪徒片甲不留。

  師徒兩人打十幾個匪盜,不過幾息時間戰鬥就結束,地上躺了一地的人。

  王剛手拿短棍站在中間,微微喘著粗氣。

  廖師傅倒是臉不紅,氣不喘,只是臉色陰沉的可怕。

  “這些人應該不是一般的匪徒。”廖師傅對王剛說道。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