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娘子,請息怒》132.第130章 出征
  第130章 出征
  戌時。

  夜色已濃,一輪銀盤高掛中天。

  陳初一行人回到了鷺留圩。

  交待劉伯安置一下賀北、又讓大郎去雙河村喊一下鐵膽,陳初走到了貓兒的馬車旁。

  “公子~姐姐睡著了.”

  陳初掀開車簾,玉儂紅著一張臉蛋輕聲道。

  今日開業擺酒,貓兒作為大東家,自然少不了陪各家夫人吃上幾杯。

  只是,貓兒的酒量非常差,強撐到酒席結束、官人來接她貓兒見著陳初,直接小腦袋一歪,人就睡了過去。

  陳初把貓兒抱下車,剛入懷時,貓兒小小驚厥了一下。

  隨後,陳初身上熟悉的香皂味,讓她確定抱著自己的是官人,這才重新踏實下來。

  甚至還在陳初懷裡蹭了蹭小臉,閉眼呢喃道:“官人.貓兒好愛你呢”

  喝醉了.除了裡面發燙,還能說出些平時羞於出口的情話。

  上樓,把貓兒安置好。

  玉儂站在自己臥房門口忽閃著純真大眼,連眼角下的小淚痣都帶了幾分春意。

  今晚姐姐醉酒,總不能再霸佔著公子了吧。

  可惜,今晚陳小哥有正事要做。

  “玉儂,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好呀”

  一個《小紅帽》沒講完,同樣飲了酒的玉儂便靠在陳初懷裡睡著了。

  陳初喊了翠鳶幫玉儂脫衣睡覺,自己下了樓。

  禽獸不如!

  戌時二刻,月明星稀。

  十字坡北。

  陳初、大寶劍、長子各乘一騎,陳初手裡還牽了一匹卷毛青鬃馬。

  年後,逐漸財大氣粗的鷺留圩一口氣買了十匹健馬,五匹駑馬。

  健馬分給了高層使用。

  弩馬除了一匹給貓兒的馬車,另外幾匹用作了公共交通工具。

  兩匹往返鷺留圩至棲鳳嶺、雙河村,接送孩童上下學;兩匹往返鷺留圩至縣城,方便莊內人員辦事采購。

  少傾,大郎打馬走來。

  身後卻跟了一輛馬車。

  陳初疑惑的看了眼馬車,大郎上前悄聲道:“蔡三娘子聽說你急招鐵膽,非要跟過來看看”

  大郎話音剛落,蔡嫿便從馬車上跳了下來,幾步走到陳初身前,掃視幾人一眼。

  幾人各穿深色短打裝束,又都拿了兵器。

  蔡嫿不由有些著急,蹙眉低聲道:“小潑猴,伱又要作甚!”

  今日縣衙後堂發生的事,蔡嫿並不知曉,但陳初夜招鐵膽,又作此時打扮,一看就是有見不得光的勾當要做。

  “還記得咱們去朗山縣時留宿過的清風嶺麽.”

  陳初解釋一番,蔡嫿得知他此行並不是要與人搏命,帶鐵膽、大寶劍只是為了防止路上萬一遇到歹人
  蔡嫿放心不少,接連囑咐幾聲‘切切小心’,陳初笑著應了一聲,把手裡牽著的卷毛青鬃馬韁遞給鐵膽,隨即一提韁繩、輕夾馬腹,小紅往東馳去。

  大寶劍、長子默不作聲跟上。

  大郎朝蔡嫿一拱手,笑道:“三娘子請回”,言罷,亦調轉馬頭往東去。

  鐵膽翻身上馬。

  馬下蔡嫿屈身一禮,道:“妹妹,陳都頭不精於拳腳,若遇了甚事,妹妹看顧則個。”

  鐵膽向蔡嫿略一點頭輕輕‘嗯’了一聲,接著便是一聲嬌喝:“駕”

  青冥月光下,五人五騎,塵煙漫卷。

  人如龍,馬如虎。

  站在原地目送小情郎的蔡嫿,嘴角不由勾勒起好看弧度,可下一秒,她卻忽然想起一件事,急忙朝眾人遠去的身影喊道:“鐵膽有蒙雀眼,你們夜裡趕路千萬小心!”

  蒙雀眼,是夜盲症的叫法.
  可惜,幾人已走遠,並未聽見。

  戌時末。

  幾人抵達清風嶺下,二十裡的官道,騎馬大半個時辰,路上倒也順利並沒有遇上攔路凶徒.只是,鐵膽一路上竟從馬背跌落了兩次。

  嘖嘖嘖.就這還是高手哩,若不是陳初親眼見過她與人比試時的颯爽英姿,一定認為這也是個水貨!
  清風嶺,抱風寨。

  曹飛、郭梁等八位結義兄弟對陳初的深夜到訪頗為意外。

  閑扯一陣,陳初忽然道:“曹兄,近來可遇到了甚麻煩?”

  曹飛聞言和兄弟們對視一眼,歎道:“哎,好教陳鐵戟知曉,上次我與你說起過的‘張人屠’又來了清風嶺左近,不但在附近劫掠,還限三月二十五交糧百石、錢七百貫.”

  初次相遇時,曹飛便提過這茬,不過那時陳初沒做任何表示,此次他主動提起,曹飛心中不由再次燃起了借力打力的期望。

  “你們給他湊夠了麽?”陳初悠悠道。

  “我這寨子攏共幾十口人,哪裡給他湊得出來!”曹飛悲憤道。

  “若湊不夠,會怎樣?”陳初又問。

  清風嶺幾人一時沉默下來,最終由郭梁道:“陳鐵戟若湊不夠,他們會佔了此處寨子,奪了我們地盤.”

  “去年便是沒湊夠,被張人屠害了俺們一名兄弟的性命。”有人補充道。

  落草還過的如此憋屈,這抱風寨也算是奇葩了。

  陳初點點頭,又問:“現下他們還在左近麽?”

  “嗯!駐在西北十裡的大石崮。”

  “他們這次來了多少人?”

  “來了二十多人!”

  見陳初問的詳細,曹飛漸漸激動。

  陳初卻沉吟起來.
  其實,得知張人屠等人還在附近,對他來說是好消息。

  若對方回了五十裡外的玉泉山老窩,那才麻煩.前往玉泉山需穿過朗山縣縣城。

  這裡畢竟不是桐山,帶著大隊人馬在臨縣穿境而過,當地官衙知曉了定然不悅,說不得便會引起衝突。

  見陳初忽然不做聲了,曹飛有些著急,不由輕喚了一聲,“陳都頭?”

  陳初似乎這才回神,悠悠歎了一聲,道:“哎,我與曹兄、郭兄等兄弟一見如故,卻見諸位哥哥飽受那張人屠欺壓!”

  陳初的聲音漸漸高亢起來,“我這人生平最重一個‘義’字!哥哥受苦便如我自己受苦一般!既然那張人屠做事猖狂,我便幫諸位哥哥除了他,如何?”

  “啊呀!”

  曹飛登時起身,帶著幾位結義兄弟齊齊作揖,激動道:“若陳都頭肯出手相幫,對我抱風寨恩同再造!”

  “陳都頭!此處可是朗山縣!再說,那張人屠為人凶殘,若折損了咱自家兄弟怎辦?”

  楊大郎立馬勸阻道。

  大寶劍惜字如金,長子實誠、鐵膽呆萌.能當捧哏的只有大郎了。

  陳初豪邁揮手,道:“我意已決!不必再說只是”

  說‘只是’時,陳初看向了曹飛。

  曹飛連忙一揖到底,大聲道:“陳都頭,抱風寨往後唯都頭馬首是瞻,願為都頭驅使!”

  “哈哈哈,自家兄弟,說甚驅使不是驅使的.”

  三月十七。

  陳初返回鷺留圩。

  自當天起,鷺留圩聯防隊忽然加大了訓練強度,由以往的每日一個時辰操練,變成了每日早中晚三練。

  便是在春耕正忙時,依然脫產全力訓練。

  訓練內容也由以往的隊列、打熬氣力,變成了手持白蠟杆進擊挺刺。

  三月二十。

  莊子內又來了許多生面孔。

  張寶帶了兩伍精壯漢子,雖人人身著便衣,但攜帶的兵刃俱是軍中製式樸刀。

  西門發帶來的人則兵器各異,口中‘黑話’不斷,像是跑江湖的漢子。

  而蔡家這邊.竟由整天像睡不醒一般的張伯帶了七八人,皆作農人短褐打扮,當日來了莊子後在牆根下或蹲或站了一排。

  看起來不怎樣
  已經知曉某些內幕的蔡嫿卻道:“我爹把家底都掏給你了!看見沒,哪兩個名喚張三張四的兩兄弟,別看其貌不揚,水性極佳,功夫也俊。”

  陳初往遠處眺了一眼,看了看那名蹲在牆角啃方便麵的黑瘦漢子,不由笑道:“張三?法外狂徒麽?”

  三月二十二。

  經過幾天臨時抱佛腳的急訓,聯防隊進擊挺刺已做的有模有樣,至少動作看起來很整齊。

  “沈教頭,訓練的可以啊!短短幾天便有了這般氣勢!”陳初很滿意。

  聯防隊總教頭沈鐵膽卻面無表情的給陳初潑了盆冷水,“花架子,不中用。”

  這聯防隊可是陳初下了大工夫、花了大筆銀子才搞起來的,心裡自然有些不服.只等過兩天,聯防隊能好好表現一番,給自己爭口氣。

  當天傍晚。

  鷺留圩聯防隊忽然接到命令,長子的第一小隊、彭二的第二小隊、周良的第三小隊開撥。

  由大郎、劉二虎兩人親率。

  開撥前,沒說任務沒說目的地,隻讓大家回家脫了聯防隊的黑灰工裝,換回了自己的便服。

  同時,下發了新的白蠟杆,只不過.這次的白蠟杆上帶有寒光閃閃的鐵槍頭。

  幾日來,莊內外松內緊,大家都感受到了風雨欲來的氣氛。

  直到此時武器下發,才真正確定有‘大事’要做了。

  負責在家留守的吳奎和劉大牛兩支小隊,分外沮喪。

  戌時。

  聯防二隊指導員劉四兩回家更換便服,渾家鄭氏抱著兒子坐在床上悄悄抹眼淚。

  “哭啥!不吉利!”劉四兩換好衣服,見婆娘這般模樣,不由斥了一句。

  那鄭氏揉了揉哭紅的眼,擔憂道:“當家的,你們去作甚啊.天都黑了,不能明日再走麽?”

  劉四兩家是當下比較典型的家庭,男人在家中說一不二。

  鄭氏擔憂的不是天黑,而是不知男人要去幹啥的恐懼,她卻又不敢阻攔,只能以‘天黑了’作說辭。

  劉四兩心知婆娘的想法,語氣不由柔和許多,“你好好在家伺候爹娘,我過幾日便回。”

  “要幾日才得回啊!”鄭氏一聽,眼淚更止不住了,終於沒忍住啜泣著說出了那句,“當家的,你可莫出事啊!不然,剩我們孤兒寡母可怎活”

  自家婆娘沒見過世面,這輩子最遠也隻去過縣城,害怕也屬正常。

  劉四兩上前一步,把妻兒摟入懷裡,安撫道:“別瞎擔心,我跟著東家去做大事。你也知曉,東家是天上的謫仙人.”

  劉四兩想起在莊子裡見過東家親玉儂娘子的額頭,當時玉儂娘子‘咯咯’傻笑半天,便也學著東家的樣子,低頭在渾家額頭上親了一下,柔聲道:“你把心放肚子裡,你家官人命長著哩!我去跟東家博一番前程,往後,叫你也穿好衣、住大屋、坐車馬、當大娘子.”

  ‘滴滴哇滴滴’

  嗩呐聲響徹莊內。

  這是‘集結號’,聯防隊員聽見集結號需在一百八十息內集合。

  劉四兩揉了揉兒子的小腦袋,哈哈一笑出門而去。

  少傾。

  三隊人馬集合完畢,隨即以行軍隊形開撥,夜色深沉,搖曳火把映亮一張張年輕卻隱含興奮的臉龐。

  站於道路兩旁的婦孺老幼,在隊伍中逡巡自己的兒子、丈夫、爹爹.與青壯們不同,她們臉上卻是難掩擔憂。

  年輕人想的是建功立業,婦孺盼的卻是一家安順。

  “你們趁夜到了抱風寨,先在寨中隱藏起來,明夜我便帶後隊出發。”

  “好。那我走了。”

  楊大郎和陳初在蔡宅門前低聲交談兩句,隨即驅馬趕上了隊伍。

  戌時三刻。

  隊伍出莊,蜿蜒向東,漸漸消失在蒼茫夜色之中.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