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娘子,請息怒》145.第143章 漕幫祖師
  第142章 產業鏈的意義
  巳時整。

  陳初和西門恭帶著三班衙役在前開道,陳景彥乘坐一頂綠呢小轎抵達十字坡。

  一個‘西瓜節開幕’,縣尊竟然親至,可見桐山縣的重視程度。

  遮陽棚內,坐滿了桐山縣臉面人物和各地商行東家、掌櫃。

  棚外的條凳、杌子上,則坐了自發前來的小商小販。

  能有今日盛況,幾家沒少費心,在坐商行東家、掌櫃有將近一半是各家發動關系請來的。

  比如徐家,兩名外嫁女兒夫家商行的掌櫃都來了。

  西門恭也組織了一批生意夥伴前來捧場。

  蔡家長媳喬氏、二媳尤氏的娘家都派了人,至於蔡源的親朋故舊更是數不勝數。

  人多了,才能烘托出氣氛。

  但西瓜節到底能不能形成熱銷局面,還是要看瓜果品質。

  有些人去年品嘗過西瓜,此次前來已拿定主意訂貨販往別處售賣。

  但有些人還不知這西瓜為何物,尚在觀望。

  巳時一刻。

  一身官袍的陳景彥發表了一番熱情洋溢的講話。

  他主要講了三點。

  一,誇讚了桐山西瓜的品質。

  二,對外來客商表示了歡迎,並向大家保證,桐山縣內絕不允許出現官吏故意刁難、吃拿卡要商旅的行為。商旅若遭不公待遇,盡可向縣衙舉報,他陳景彥必定給大家一個滿意交待。

  三,則是對在場皂衣進行了警告,若有人敢頂風犯事,定嚴懲不貸!
  走南闖北的商人,遇到官吏盤剝還不是尋常事?

  甚至在某些地方的官吏之害,尤猛於盜匪!

  便是有人不信這桐山縣令真能做到如他說那般,但這番表態依舊迎來一陣叫好聲。

  底下皂衣,有人察覺出此次‘西瓜節’的氛圍不同以往。

  但有些人,依舊習慣性的對縣尊之言不以為然。

  反正桐山縣是蔡、徐、西門家的天下,只要不惹這些大佬,縣尊又怎樣?

  陳景彥講話結束後,陳初也上台講了幾句。

  比起縣尊的高屋建瓴,他說的是務實細節,“諸位,為方便大家販運,我有一儲藏之法可保西瓜五十日不腐壞”

  陳初話音剛落,底下便響起一陣‘嗡嗡’竊竊私語聲。

  歷來生鮮瓜果的販運,防腐是痛點。

  損耗過高,無疑會使成本直線飆升。

  但‘五十日不腐’是否言過其實了?

  陳初待下方稍微靜了些,繼續道:“此儲藏法,又叫沙藏法.經暴曬過的細沙鋪三寸左右做墊底.”

  其實這法子不難。

  用到的物品也盡是些不值錢的河沙、稻草。

  采瓜時只需在瓜上留幾個帶葉蔓節,蔓節斷口沾上草木灰,再掩上一層細沙,把蔓節留在沙外,時不時在細沙表面灑點水。

  如此一來,西瓜保存一個多月並不是難事。

  陳初講完儲藏方式,不由看向了會場外圍烏泱泱看熱鬧的附近村民。

  心道:不知道有沒有人能發現其中蘊含的商機
  外來商人前來購瓜,自然沒有精力和工夫在當地采沙,但運輸過程又的確需要此物。

  接下來,桐山縣經過‘暴曬’這一簡單加工過程的河沙也能成為一種商品。

  陳初現下有一幫勞改犯,自然不缺能乾苦活累活的勞力。

  但他並沒有組織人提前去做這件事。

  他想讓周邊百姓吃到一些發展紅利.
  這也是他費盡周折要開‘西瓜節’的意義所在。

  西瓜節若成功了,長達數月的銷售季內應會形成一條服務西瓜販運的產業鏈。

  挖沙、曬沙、幫人裝卸的力夫、幫人運輸的車夫都能在家門口多掙些錢。

  桐山縣內接待商旅的客店、酒肆,甚至街邊小販也會因此受益匪淺。

  這是經濟學中的涓滴效應,也是產業鏈對百姓的意義。

  巳時末。

  鷺留圩村民排著隊把一盤一盤切好的西瓜端進了會場。

  這些西瓜已在冰涼井水中鎮了幾個時辰,場內頓時一片‘哧溜哧溜’吃瓜聲。

  商旅免費品嘗後,已對這甜透心脾的西瓜意動,所以當陳初喊出西瓜批發價格一斤六文錢時,會場登時亂了起來
  如此好物,這價格太良心了!

  四海商行設在場內的訂貨處前,霎時擠成一片。

  “噫!孫掌櫃,你方才不是說這瓜沒甚稀奇,販往別處未必有銷路麽?”

  “呵呵,李掌櫃,既然來了,隨便訂上幾十斤嘗嘗,總不好白跑一趟。”

  李掌櫃和孫掌櫃又遇上了。

  只是,望著眼前洶湧人群,被擠到外邊的兩人有些焦急。

  相對大額的交易,帶笨重銅錢自然不成,而齊交鈔又沒人要,只能以銀子為貨幣。

  但銀子也需邀重、檢驗成色.是以交易流程繁複且耗時。

  不遠處,還擺了一張辦公條案,上面同樣放了塊‘訂貨處’的牌子,可案前卻空無一人。

  李、孫兩人不由好奇的湊了過去,拱手道:“敢問,此處也能訂貨麽?”

  “嗯,但我這裡只收貨票。”坐在案後的唐敬安客氣回禮道。

  “何謂貨票?”李掌櫃又問。

  唐敬安解釋幾句,又指了指對面那張同樣冷清的條案,道:“若客官有需要,可去對面四大行兌換,拿了貨票,我這裡便安排人給二位出貨.”

  李、孫二人對視一眼,默不作聲轉身離開。

  笑話!拿俺們的真金白銀換你那勞什子貨票,若換來了你們又不認帳怎辦?

  只是,小半時辰後,兩人仍然沒能擠到‘四海商行訂貨處’前。

  眼看大槐樹下的瓜山,越搬越矮,不由小聲商量道:“不然咱去試試?”

  “好吧,先換上一兩銀子的貨票看看”

  俄頃,兩人各持十張當百貨票走到了唐敬安的案前,小意道:“這位先生,我這裡有價值千錢的貨票,能否給我換成西瓜?”

  枯坐半上午的唐敬安終於等來了開張,激動的一把奪了對方手中的貨票,唯恐兩人反悔似的。

  李、孫二人嚇了一跳,以為對方果然不認帳了,卻見唐敬安起身對守在瓜山旁的周宗發等人喊道:“發哥,邀瓜,快邀瓜!給這兩位先生各邀一百六十六、一百六十七吧.算了,直接邀一百七十斤!”

  千錢能換一百六十六斤西瓜,需找零四文。

  唐敬安直接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給兩人湊了個整。

  隨後,選瓜、過稱、交貨.李、孫兩人確認無誤,兩人下意識對視一眼,幾乎同時邁腿走向了四大行的案幾前。

  “兩位好,辦理什麽業務?”

  “兌貨票!”

  “兌多少?”

  “全換.”孫掌櫃摸出兩錠十兩銀元寶。

  “噫?孫掌櫃,伱方才不是說隨便買個幾十斤嘗嘗鮮麽?”李掌櫃戲謔道。

  孫掌櫃老臉一紅,回頭看了一眼,“莫說笑了,一會這邊也該人多了,快些換了貨票提貨才是正理.”

  他們這邊快速完成了交易,擠在四海商行前的一部分商旅已發現端倪,一群人正朝這邊大步走來。

  十字坡大酒店內。

  蔡嫿吮著一根牛乳冰棍,媚目望向熱鬧繁忙的會場。

  坐在對面的尤氏,咬了一口西瓜冰糕,愜意的‘嘶’了一聲,隨後道:“嫿兒,你那小狗是怎想的?這般好吃的大瓜,竟隻賣六文一斤。”

  正一副悠然自得模樣的蔡嫿聞言蹙眉看向了二嫂,“那‘小狗’是你能叫的?便是大哥也不敢這般稱呼陳都頭。”

  “噫!當真護犢子!你自己整天小狗長小狗短,我叫一聲怎了。”

  “我能叫得,你叫不得!”

  “好好好,陳都頭好了吧.”尤氏斜了小姑一眼,又重複了一遍關於價格的問題。

  蔡嫿卻笑而不答。

  情郎說的對,謀不可眾,利不能獨.若把價格定的過高,那些商販哪會像此時這般踴躍,也沒了把西瓜販往遠方都城大邑的動力。

  陳初還想借他們的手和商路賣出西瓜醬、西瓜霜、西瓜糖呢。

  蔡嫿默默看了二嫂一眼,心道:再說了,你以為六文的價格我賺的少麽這西瓜畝產四千多斤,一畝地的產出便是兩萬多錢.
  她雙河村的莊子,可是種下了三百多畝瓜田.萬貫家財,這不說來就來麽。

  嘻嘻
  稍稍走神,蔡嫿無意識間把手裡的牛乳冰棍吞吞吐吐。

  看起來.就很熟練。

  尤氏瞄了小姑子一眼,驅散腦子中的邪惡畫面,笑道:“嫿兒,我娘家哥哥想訂上一萬斤西瓜,你可給他留出來啊。”

  會場外。

  西林村的林大力和一幫弟兄站在圍觀人群中,望著大槐樹下忙碌的周宗發、周祖林,羨慕不已。

  “哎,大力哥,當初東家怎就不多招些人哩。你看周家莊那幾個,現下都端上了鐵飯碗,周宗發那閨女,養的白白嫩嫩,便是咱莊子員外家的閨女都不如她.”

  林豐豔羨道。

  “誰讓咱去晚了.”提起此事,林大力言語間也有些藏不住的失落。

  去年年底,林大力和村內十幾人去鷺留圩服過力役。

  那些日子裡,第一次知道‘吃飽’是種什麽感覺的林大力過的頗為舒心.隻上午做一晌工,下午站站隊、學識字,夜裡看大戲、和指導員們聊天。

  也是那一個月,他學了很多道理,其中記憶最深的便是那句‘團結就是力量’。

  東家對外招工時,他們一幫同村青壯商量了一番後決定一起報名,卻沒想到,幾人去晚了,鷺留圩已招滿了名額
  那廂邊。

  李、孫兩位掌櫃清點完西瓜,準備喚夥計裝車時,忽然想起陳都頭說的‘沙藏法’,不由犯了難。

  他們都是外地人,並不清楚何處有合適細沙可用。

  便是能找到,讓那些油滑夥計做挖沙累活,他們只怕也會推三阻四。

  想了一下,李掌櫃忽朝圍觀人群喊了一句,“有沒有人願意挖兩車乾淨細沙,每車二十文”

  林大力反應極快,登時回頭和西林村眾人對視一眼,道:“乾不乾?”

  “乾吧!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掙幾文錢也好!”

  林豐剛答完話,林大力已越眾而出,大聲道:“掌櫃,我們乾!”

  這邊的孫掌櫃一看,也覺合適,花個小錢省了許多麻煩,便跟著開口道:“我這裡也需兩車”

  林大力面色一喜,四車八十文,今日把這活都接了,在場的幾位兄弟每人能分上十幾文哩。

  可機靈人不止他西林村,不待他開口,人群中五裡鋪的羅洪也站了出來,“掌櫃,這活我們接了”

  林大力不由臉一黑,不爽的瞪了羅洪一眼。

  “肏,看見咱作甚,這五裡鋪的人也跟著作甚”林豐小聲罵道。

  自六月初開始,桐山縣人來車往,全縣如同狂歡一般。

  城內客店、酒肆日日爆滿,便是那沿街叫賣吃食的小販,營業額也比以往翻了一倍。

  十字坡這邊更是熱鬧。

  牛馬車時常排上兩三裡遠的隊伍,周邊村莊的漢子,三五成群的聚在市場外,一旦遇到商旅需裝卸力工,便一擁而上。

  還有些勤懇婦人,在市場外支起了小攤子,賣些烤餅炸糕之類的。

  前來十字坡這邊的商旅,規模大小不等,周邊府縣小商販常常三兩人結伴,甚至一人挑擔前來進貨的也有。

  大商隊十幾二十人趕著連綿車馬,也不算稀奇。

  大量湧入的商人,帶來了強大消費力,猶如給桐山縣打了一劑興奮劑。

  城內重建尚未完工的采薇閣,當即以部分完工建築重新開業。

  開業當天即爆滿。

  這邊盛況,也引來了一些大戶人家家眷前來遊玩,女眷們來了桐山縣,自然要去蕙質蘭心體驗一番。

  不止是這兩家店鋪,便是那些綢緞莊、胭脂鋪也因人流量的暴增,營業額大幅上揚。

  總之,西瓜節開幕後,全縣上下心情都不錯。

  這便是‘增量’的好處,上層吃肉,底層喝湯,不必再去爭奪原本就稀缺的‘存量’資源。

  即便如此,還是有一些矛盾存在。

  比如,市場外賣吃食的小攤販常常因爭搶位置吵架,甚至打架.
  這時,由周宗發帶隊的市場管理隊就要負責維持秩序了。

  卻也把他頭疼的要死。

  有佔道經營的,周宗發屢次三番勸阻,對方卻和他打起了遊擊。

  市管隊來了,小攤販搬了東西就跑,市管隊一走,繼續佔道經營因此常導致商旅車馬擁堵。

  擺攤的多為婦人,又都是窮苦人家,市管隊偶爾抓一個也不忍心處置,只能批評一番了事。

  唐敬安見此,曾向陳初提議,取締小販,他的理由很充分,“搶位置吵架鬥毆,佔道經營,常常把路面弄的髒汙不堪。”

  陳初想了想卻道:“民生與秩序,以博弈的方式存在本就是常態。一刀切取締,我們是省心了,卻是懶政的表現。讓市管隊繼續探索管理辦法,比如劃分經營區域、施行衛生三包、發放執照進場.”

  聽聞‘懶政’二字,唐敬安嚇了一跳,偷偷瞄了東家一眼。

  如果說市場周圍的些許亂像,只能算作小麻煩的話,七月初三,桐山縣卻差點鬧出一場大事。

  七月初三上午。

  陳初陪蔡嫿在十字坡轉了轉,前幾日貓兒見城內客棧爆滿,便向官人提了一嘴,不如在十字坡蓋一間客棧。

  蔡嫿聽聞,也向陳初討了一塊地皮,說是想蓋間戲院.
  巳時。

  苟勝忽然來報:“都頭,不好了!西林村和五裡鋪兩村村民糾集了近百人,在八裡河南岸械鬥!西門押司已率刑房三班前往,他擔心人少彈壓不住,請都頭帶人支援”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